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思政教育交流材料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4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思政教育交流材料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在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于2021年被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由于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有着同质内涵,因此其在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青藏铁路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同质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思想精髓

青藏铁路精神凝聚着几十万筑路人和护路人的鲜血和汗水,他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之心,长期奋斗在雪域高原,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修建青藏铁路的战略决策,用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饱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已融人中华各族儿女的基因和血脉。进入新时代,56个民族兄弟姐妹携手奋进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爱国主义是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有内容和共同基础。

(二)团结奋斗的精神特质

青藏铁路精神的凝聚过程就是几十万筑路人和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过程。作为"全球百年工程"和新世纪中国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各方力量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完成。在修建的过程中,建设者们还尽可能地帮助藏族同胞建学校、修水坝、拉电线、进行义诊等,沿线各族同胞对青藏铁路给予大力支持,送酥油茶、捐赠物资等,两省区也调集一切资源给予支持。青藏铁路的修建史体现着民族团结的发展,团结奋斗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固有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都展现出了中华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内核。

(三)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

为了加速西藏发展修建青藏铁路,这本身就是人民至上的具体表现。在修建铁路过程中,充分保证了牧民的利益,专门修建放牧通道,尊重民族自治,不影响藏族同胞的神山、圣湖、寺庙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此,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都饱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

(四)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青藏铁路的修建难度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各方把这项艰巨任务完成好,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尊重历史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和民族工作指向,提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五)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在"生命禁区"用智慧、心血和汗水谱写了铁路历史新篇章。他们遵循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贯穿始终,在一系列"极限"条件下又战胜了"极限",推动了科技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同样体现了这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维持边疆稳定和发展,紧密团结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奋进新征程。

二、青藏铁路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

(一)理论指引价值

首先,世界一流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本身就生动诠释了青藏铁路精神的理论价值。青藏铁路精神可以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思想并与时俱进。其次,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共同贡献力量,对教育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荣辱与共具有教育价值。再次,青藏铁路的建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教育大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神塑造价值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打破了西方关于铁路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断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坚信国家理论的底气,提升了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骨气,激励了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志气。"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反映了时代要求又引领时代前进,能够激励各族大学生凝心聚力团结向前,坚定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实践教育价值

青藏铁路的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五"计划时期就提上了日程,经过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于2006年7月1日终于全线通车。青藏铁路不但促进了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经济腾飞,推动了藏族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感,还对治边稳藏、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南亚的推进。这对教育大学生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教育价值。

(四)成长镜鉴价值

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英雄群体和先进人物,如新婚后拜别妻子在西北度过40个春秋的冻土学家张鲁新、铁手腕抓质量的"铁娘子"工程师邵尧霞、"生命保护神"功底医院的护士长丁太环等。他们都胸怀中华民族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还形成了风火山精神、尖兵精神、唐古拉精神、铺架精神、昆仑山精神等。高校应重视青藏铁路精神不畏艰险、立志报国、勇创一流、追求卓越、团结一致、共创未来的镜鉴价值,教育大学生把个人成长融人民族复兴的事业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爱国的基本内容,切实践行爱国主义。

三、青藏铁路精神助力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

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藏铁路精神的宣传教育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宣传的信息化、时代化水平。一要打造以青藏铁路精神教育资源为主题的优秀影视作品,加深群众对青藏铁路精神的理解,坚定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二要充分利用VR、3D技术使人们身临其境体验青藏铁路修建时的艰苦环境,增加体验的真实感。三要打造热点话题,在一些纪念日或重要节日形成舆论热点,以提高青藏铁路精神的认知度。

(二)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

将青藏铁路精神纳人思政课程内容,阐明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质内涵,创新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教师学懂弄通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因此,相关部门和高校应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深挖青藏铁路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同质内涵,整理青藏铁路精神的导向作用和时代价值,并细化到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讲解青藏铁路的建设历程及其价值,分析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团结的价值。

(三)融人思政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应丰富思政第二课堂的活动类型,如组织与青藏铁路相关的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增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邀请铁路专家作讲座,讲解铁路相关知识等。不仅增强大学生对青藏铁路及其精神的近距离感知,还和思政课堂互补,形成完整的思政体系。另外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运用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吸引大学生学习青藏铁路精神,寓教于乐、化教于心,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将青藏铁路精神融入思政第二课堂,不仅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培育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还能凸显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提升育人实效,有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自主内化精神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塑造提供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校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自我塑造需求,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应积极主动融入大学生活,自主内化主流价值观,积极培育并践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发展同向同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