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二)-39篇(第6/9页)
问需于民,以"不变"应"万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做群众工作不是闭门造车,不能拍脑袋决策,而要与时俱进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心声,基层干部要坚守初心,走好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摈弃"骄娇二气",否则就会沦为"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费力不讨好。"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要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的热炕头坐一坐,在浸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中接地气、冒热气,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摸清群众家底,把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了解透彻、记录在册,形成"民生台账",做到了然于胸、有的放矢、以"不变"应"万变",让为民服务的脚步更踏实、措施更精准。
问计于民,在"变"中求"不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基层干部要不断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俯下身子问计于民。《韩非子·八经》有云:"力不敌众,智不尽物。"实践是最优的教材,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高手在民间,智慧也在民间。基层干部要以"取经"的姿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敢于放下"官架子",脱掉皮鞋换上布鞋,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需求之"变",以永恒不变的实干态度,到群众中寻觅"金点子",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交心,让群众畅所欲言、让思想碰出火花,从而把群众的智慧汇聚起来,形成"破题良策",推动问题迎刃而解,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问效于民,以"量变"促"质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的笑颜,就是对我们工作成效最好的褒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工作是否做到位,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基层干部要紧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向服务要实效,不断增补自身的"空白点""薄弱点",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通过明察暗访、调查问卷、民主评议等方式,让人民群众"阅卷打分",从而明晰得失、查找弱项、补齐短板,促进自身的服务能力由"量变"转化为"质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实效交出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善用"摄影思维" 做好调查研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决策部署的基本功和先行棋。当下,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学会以"摄影思维"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让调查研究发挥出实效。
善用"设备搭配",让调查研究的方式"灵活起来"。摄影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拍摄对象,选择合乎实际实情的拍摄道具,搭配运用三脚架、补光灯等道具会让照片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同样,调查研究的方式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地采用调查研究方式尤其重要。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运用座谈交流、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传统方式,也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等现代化创新方式。其中,传统的调研方式是基础,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所在地实际发展情况,而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修正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利用了网格化、信息化数据直观、快捷、高效等特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调查研究方式,不囿于经验主义的框架,灵活融合各类调研方法,不断丰富调研手段。
巧用"构图对焦",让调查研究的主题"清晰起来"。摄影构图有对角线构图、对称式构图、三分法构图等等,无论何种方式,目的皆在于突出、明确、强调拍摄主体。同样,做好调查研究,科学选题是第一步。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大局、聚焦大事,充分结合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精准有力地选题,灵活运用"构图法"突出调研内容,抛弃"闲枝杂叶",真正让调研内容直指中心问题、深入关键信息;同时,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蹲点调研",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中把真实的情况摸清楚、厘明白,拿出"放大镜"里里外外调查,在"门前""屋后""窗台""角落"前前后后开展研究。
妙用"修图排版",让调查研究的效果"具体起来"。"求实"是调查研究精髓所在。摄影中"裁剪画面"让调研主题更突出,"调节对比度"让调研问题更明显,"修正色差"让调研效果更务实,"排版布图"让调研对策更明晰。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发现问题的行家、解决问题的高手、直面问题的勇士,敢于对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下手,主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剜骨疗伤、以"剥洋葱"的方式层层剖析,梳理总结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等,真正做到精准把脉、精确制导;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敢于直面剖析反映和发现的种种问题,"排版整理相片"形成三张清单,以"小切口""短平快"的方式将一个个问题解剖清楚、解决到位。
写好调查研究的"夏日绝句"
当前,全党正在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规定动作。同时,全国各地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给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也提出了许多"夏季限定"课题。我们要谨防"空调病"、直击"夏季病"、劲吹"清廉风",写好调查研究的"夏日绝句"。
防止"空调病",不恋空调恋一线。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不是季节性的,不能因为天气热就停一停、放一放,安逸于有空调的办公室,不愿走出去下基层,又或者即使到了基层却怕晒,"躲"进会议室吹空调听汇报,让调查研究好作风在这个夏季"打了折""退了色""变了样"。长期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容易让人心情慵懒、思路闭塞、思维僵化,患上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空调病"。只有不惧炎热,走出"空调房",走到项目前沿、发展一线、群众身边,才能让新鲜空气吹进头脑,打开格局。调查研究工作是反映党员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顶着炎炎烈日开展调研,可能汗流浃背,但是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必然感受到我们问计、问需、问效于民的"诚意满满"。利用老百姓傍晚纳凉的时间,走到群众身边和老百姓唠唠嗑,在街谈巷议中听民声,也更容易了解最真实最全面的民情民意。
聚焦"夏日病",精准施策开药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问题在哪里暴露,调研的触角就应该延伸到哪里。有些问题在夏季更容易暴露,属于"夏病",那么我们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调研,避免"错过一次,再等一年"。对于调研发现的问题,要紧盯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争取做到"夏病夏治"。如果此时"贪恋"空调不调研,就有可能错过发现问题的窗口期、解决问题的机遇期。例如,夏季降水增多,是防汛关键期,可以围绕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开展调研;夏季用火用电增加,高温天气让安全生产事故更容易发生,可以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调研;弱势群体在夏季面临的生活困难可能更加严峻,需要党委政府以调研开路,帮助解决生活难题,送去夏日清凉,确保安全度夏;夏季还是调研和谋划发展夜经济的好时间,等等。
警惕"吃喝风",远离"围猎"强作风。夏季不仅有空调,也有龙虾、烧烤和啤酒,为休闲娱乐和人情往来提供了更多场景和便利,"吃喝风"也容易潜滋暗长,需要到基层调研的人提高警惕。夏季到基层调研虽然非常辛苦,但也要慎独慎微、自警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一门心思摸实情、研实策、出实招,确保干干净净地去、干干净净地回。不能认为反正离单位很远、不在领导眼皮底下,就滋生放松放松的想法、撒撒欢的念头。既不能增加基层负担、暗示陪同和宴请,也不能甘于被别有用心的人以正常交往为名请去大排档吃龙虾、吃烧烤、喝啤酒,甚至是出入高档餐饮娱乐场所。总之,清正廉洁不分严寒酷暑,在不在单位都要严于律己,外出调研更要树新风、树形象、当标杆,时刻绷紧作风之弦、把稳清廉之舵、张满奋进之帆,确保人生之船不偏航、不触礁、行致远。
写好主题教育"劝学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时强调,"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此番论述为深化主题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是新时代的"劝学篇"。广大党员干部要下足功夫、全身投入,做到学深悟透、功有所成。
积蓄"善假之功",借外力以悟规律。劝学篇中提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君子的本性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读书是探寻真理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就酷爱读书,他到梁家河插队时,随身只有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都是书,曾在煤油灯下把《资本论》通读了3遍......欲求真理,必读经典。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既是推进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苦办法、笨办法,更是真办法、好办法,广大党员干部要让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丛书成为自己的"工具书""案头书""枕边书",时读时记、常学常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记熟悉透,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点到要处、学到精通。
积蓄"自省之功",查自身以明方向。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不足而后进,望远山而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反求诸己、检身自省的品质,反省自身在主题教育学习是否"浮于表面",是否学得多、做得少,是否存在和人民群众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如何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把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要从调查研究中找答案,切忌"纸上谈兵""走马观花"式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深入基层一线前沿,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茶水",坚持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找到矛盾症结所在、提供务实管用建议、切实履身力行解决,从躬身调研中涵养为民情怀、把握实干方向。
积蓄"跬步之功",尽精微以增智慧。劝学中多次提到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于为学,终身与之惧,古人把治学这件事当做终身的事业,同样,党的科学理论也是一部不断更新的巨著,是人类科学理论中的重要宝库,无论是学深悟透还是实践笃行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广大党员干部要擦亮身份、不忘初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树立终身学习和知行合一学习导向,以先人一步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把"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要求做实做透,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终身笃信者、不竭力行者,在积跬步之功中以学增智,不断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提升境界修养,做到心明眼亮、行稳致远。
以"学"为先 以"干"为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必须牢记嘱托,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政治定力、能力素养、规矩意识、责任担当,立足岗位做贡献,苦干实干建新功。
坚持以学铸魂,锤炼忠诚之心。政治过硬、忠诚可靠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的,要在学习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心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著作,让精辟思想、经典论断、严密逻辑在头脑中扎根,真正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绝对忠诚、学出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以实干实际实效践行"两个维护"。
坚持以学增智,夯实干事之能。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则脑中空荡荡,工作滑溜溜、落实轻飘飘、执行软绵绵、状态松垮垮,这实际上就是本领不够、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也是素质能力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要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活跃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怕嘲笑,勇于打破"老把式"的思想,破除"旧体制"的惯性,自觉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主动投身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坚持以学正风,筑牢廉洁之基。党员干部既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更要守好底线不出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高了,在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面前就能心明眼亮,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通过学习打扫思想灰尘、清除内心杂念,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从小细节防起,从独处时防起,从第一次防起,经受住考验、守得住清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利益原则、法纪原则、良知原则,有"深藏功与名"的品格,有"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始终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坚持以学促干,扛起担当之责。理论学习不是坐而论道,需要起而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要靠实干立身,肯下笨功夫、善做老实事,不搞花架子,不唱高调子,认真对待手头每一项工作,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投入进来,力争精益求精。要敢啃硬骨头,在关键时期冲锋在前、紧要关头担当作为,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多闯一闯"矛盾窝",在化解一件件矛盾、解决一项项难题中体现责任担当,努力作出一番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的成绩。
以"真"笔 答主题教育"实"题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之笔,答好主题教育试题,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以"真学"之笔,答 "初随俗学逐潮流,终自立心立意高"之题。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当前,学习走形式装样子、不系统不深入、学用脱节等问题,根本在于没有"真学"。真学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主题教育确定了8种学习材料,党员干部要在这些"案头书"上下功夫,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逐字逐句读,逐条逐段悟。通过书本知识、实践经验、培训指导、团队协作等方式,领导干部领学带学促学,个人要拿出"挤""钻"精神自学,在读原著、学原文的基础上,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