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汇编(20230816-0817)(第4/6页)
增强干的动力,以"锐意进取勇担当"弹好青春战歌的"协奏曲",挺膺最奋进的时代担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领路人,要先干一步、多干一步、快干一步,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党员干部奋勇当先、实干担当。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也越来越难,广大青年干部要当仁不让,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形成干的合力,以"众志成城抓落实"唱响青春战歌的"大合唱",汇聚最团结的磅礴力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广大青年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磅礴力量,形成干的合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在主题教育中强锤炼己身"自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中强锤炼己身"自觉",做到学用贯通、知行合一,把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强手不释卷、勤学勤记的"自觉"。理论学习不能"学一学"就"晾一晾",不能"翻几页"就"歇几天",书页上蒙了尘、行动上不积极,这样的态度读不完、看不全、学不深、悟不透,只是浮在"浅表",对于文字之下的旨归、立场和要义难以领会,又何谈实践之用。学就要扎实学,切莫心气浮躁、如坐针毡,要坐得下、坐得住,看得多、看得进,一个字、一个字地领会,一句话、一句话地品读,汲取其中的智慧。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在学习上下足实打实的功夫,手不释卷、勤记笔记,春夏秋冬增加的是见识,寒来暑往提升的是境界,理论修养必然能够不断精进,自身学识必然也会更加丰富。党员干部要静心而学,不负每一个朝暮,不虚度每一个分秒,珍惜时间多读书,聚精会神认真读,一遍一遍反复读,直到全数消化吸收为止。
强多跑基层、深入一线的"自觉"。党员干部要让"双腿"跑起来,多跑基层、多下一线,在"听和问"中获取接地气、冒露水的"第一手资料",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中加强实践磨砺。双腿跑得越勤快,脑子里获取的村情民情信息就越多,对于岗位工作也就越熟悉;反之,如果只是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凉风、眼看窗边风景,是无法获取工作经验,无法了解群众所需的。工作有思路、有方法,绝不能依靠"伸手要材料",绝不能依靠"拿来当结论",只有沉下去、走开去,才能把方方面面的情况尽收眼底。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把基层一线作为施展手脚、挥洒汗水的大舞台,实现从"新手"到"快手"的转变,实现从"一样懂"到"样样会"的转变,让能力本领成为干好工作的强力支撑。
强服务民生、专注专一的"自觉"。党员干部要实地走、常敲门,坐板凳、多聊天,群众急难愁盼无不知晓,群众的大事小事用心办好,不找借口、不拖时间,把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事业。党员干部要以百姓心为心,要与之"同频共振",要对群众的冷暖"感同身受",能够换位思考、马上就办,传递"暖心的温度",给出"满意的答案",把为民情怀融入到实践之中,具体而细微,生动且可感,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尽职尽责履行好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不为繁华易初心。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为民初心,做到专注、专业、专一,专注就是一心一意地干,专业就是用好手中本领,专一就是从一而终,以优良的作风办好群众的实事,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让群众的脸上"笑颜如花"。
主题教育不能"差不多"而要"利长远"
主题教育分批次开展不代表教育有"时限"、有"终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到点收工""顺利过关"的错误思想,如此则导致主题教育"一阵风",失去了"本味"。主题教育并不是过关,党员干部要摒弃"差不多"思想,坚持一以贯之学理论、持之以恒做调研、久久为功抓整改,以"乘胜而进"之势不断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谨防理论学习"时冷时热"只抓"一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奔赴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必需、一种责任,切忌"热一阵冷一阵",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要保持"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的学习劲头,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践学,持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抓理论学习,不断学习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终身"必修课",真学真知、真知真精,持续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水平,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意。
谨防调查研究"空中建阁"又设"周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要修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调研难以查得实情、取得"真经",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等基层单位,以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的姿态,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要学会从拉家常入手,在心贴心的沟通上下功夫,在"点对点"的服务上花时间,与群众同坐热炕头、长条凳,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带上来,并结合工作实际,既交出干货十足的调研报告、也要思考科学有效的举措方案,通过落实一件件"关键小事",确保调研成果落地见效。同时要持之以恒抓落实、管长远,不设周期、不设节点,做到"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一路"不停",主动把调研变为推进政策落地的"抓手"。
谨防整改落实"久病不医"再划"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解决问题是工作的落脚点,整改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梳理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等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敢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要常怀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要谨防"久病不医终成疾",党员干部要明确检视整改不是"一阵风"吹过就散,也不是"一阵雨"下过就完,而是要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规划好"路线图"、列出"时间表"、明确好"任务书",身体力行去整改,认认真真去落实,确保思想有提升、作风有转变、问题有整改、工作有成效,把检视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主题教育不能"空对空"而要"实打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开始,各地各级党组织要在第一批主题教育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实"字上下足功夫,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理论学习要"实打实",善思善用,不能"浅尝辄止"。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学理论"不是走过场、做样子,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和尚撞钟得过且过,而是我们具体举措才落地落实的先导条件。党员干部要主动围绕此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8种指定教材作为案头书,每天拿出专门时间学习,原原本本通读书目,所思所悟圈重点、做标记、写批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精思细悟,整体把握、融会贯通,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最终在深学细照笃行中达到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的目标,从而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调查研究要"实打实",走进群众,不能"蜻蜓点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然而工作中,有的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有的"走秀场",在镜头前露露脸,调研前没计划,调研中无目标,调研变"调演",了解不到实情,也发现不了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摒弃"空对空"的"虚假调演",把落脚点摆正摆好,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下马看花,下到基层、沉到一线,走近"寻常百姓",过问"柴米油盐",真正深入实际,察看实情,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找到内在规律,"实打实"进行调查研究,为正确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最终行稳致远,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成果运用要"实打实",入心见行,不能"挑肥拣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既要防止"调"而不"研",又要防止"研"而不"用"。既要"改进过程"求实效,对调研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也要"转化成果"出实效,对优秀调研成果,及时组织研究,采其精华,结合工作实践,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等方式,将成功做法经验化、分散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使调研成果及时"落地",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的实际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题教育成效要让群众当"考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第一批主题教育即将结束,做好成效评估对于全面、系统、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作用,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对待、强化落实,当让群众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群众才是最终的"考官"。
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答不答应"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目的是"以估促改",从工作上的不足、盲区、短板等方面出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持续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以问题为靶心开展调查,才能推进基层工作向好向优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问题本质、矛盾根源是什么,以人民群众"知心人"的担当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躬身入户、脱鞋下田,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关心群众,找准"穴位",开出"良方",以人民群众"暖心人"的使命,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真正明白群众急难愁盼的是什么,清楚"症结"所在,让群众强烈的呼声变热烈的掌声。
坚持服务导向,以"群众满不满意"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检验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表了多少态、写了多少材料,而是要主动亮出"真成绩",交由人民群众看解决了多少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人民群众如何评价,这就需要充分自我革命、自我斗争精神,以刀刃向内的方式,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契机进行自查自纠。作为党员干部要聚焦检验理论学习成效、检验调查研究成效、检验推动发展成效、检验检视整改成效、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等,在各个环节给予自评分,既要能让党员干部心中有数,也能让主题教育的各项工作"一目了然"。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悉心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公布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情况,始终把主题教育置于群众和社会监督之下,确保主题教育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评估得分能够"透明",才能确保主题教育成效经得起实践检验、真正让群众满意。
坚持成效导向,以"群众支不支持"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成果成效的"试金石"。近年来,我们党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包括此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内的诸多教育,立足点都是紧扣服务人民这个主旨来展开,需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若不然就成了空转空喊的形式主义、老爷做派的官僚主义。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盯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拿出实招硬招,以时时放不下的奋进姿态按下"快进键",跑出事业发展"加速度",切实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答好主题教育实干担当"高分答卷"。
主题教育当"一辈子"践守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主题教育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钻"理论学习、"俯察"基层民情、"长抓"检视整改,以"气吞山河"之势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理论学习要"钻""一辈子",深钻细研,确保"常学常新、真学真信"。"理论上先进,行动上才能有力。"理不学则不知,学不深则不通,理论学习既是锻造党性的熔炉,也是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不能把学习当成"负担""累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借口工作繁忙、时间零碎就把常态学习调为"挂机"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并重、践悟并举、知行并进,在"学习广度、理解深度、贯彻力度"上下一番功夫,同时,要面向新的思想,面向生动实践,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悟,填补方法上的"空白"和本领上的"赤字",在常学常新中扩展思维"广度"、把握问题"准度"、提升精神"高度",在真学真信中收获"知识之果""智慧之果""力量之果"。
调查研究要"察""一辈子",身入心至,确保"研以致用、用以精研"。"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只有深入基层摸清实情,才能获得新鲜的"一手资料",才能准确"把脉问诊",开出发展"良方"。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掌握好调查的"风向",保证"暖风"能吹到群众心坎,更要把握好"风向"的力度,保证"温风"吹得恰到好处。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沉下身""下马看花",去田间地头看收成、去村落院坝听民情、去房舍灶头看民生,时时"围绕群众上下求索,躬身服务纾民困",而不是"放言高论谈政治,坐在'闺'中看材料",要在"研以致用"中"见缝插针"提高调研效率,在用以精研中"纵深挖潜"延伸调研深度,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指路明灯""有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