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主题教育素材汇编(四)(第7/15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20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4分钟

主题教育要往"实"了去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肖亚男

近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指出, 要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主题教育要取得实打实的成果,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效果都要往"实"了去。

主题教育的学习内容要"实事求是"。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学习材料,以自学为主,坚持一字一句、一页一行的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强读强记、常学常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章节、系统、全面地逐页对照深学细做笃行,更多地注重学习效果,而不是停留在学了多少天、翻看了多少页、记了多少笔记,结合工作,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主题教育的学习形式要"朴实无华"。随着主题教育的开展,有的党组织为追求"出亮点","绞尽脑汁"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或脱离实际、或花里胡哨。还有的党组织较为保守,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比较呆板单一,不能够与时俱进。其实这两种学习形式都不可取,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党的思想教育-党课教育,也必然要适应新形势,跟上新时代,运用"线上+线下" 的方式,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党员E先锋、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开展线上微型党课。线下,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外出学习、调查研究,请优秀党员、老党员、专家学者等分享心得,拓宽党课教育路子,搞活党课教育,真正达到党课教育的目的。

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效要"真凭实据"。整改落实是主题教育的落脚点,衡量主题教育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不仅要建立主题教育考勤登记制度,定期检验党员对党课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将考核成绩同评先评优挂起钩来,以督促党员自觉学好主题教育内容。还要建立整改落实台账,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拿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的事实说话,力戒形式主义。在主题教育的整改落实上,

要多发挥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当"考官",坚决防止文字整改、数字整改、假装整改、表面整改,确保整改落实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点"靓"主题教育的"民"字号招牌

六安市裕安区委组织部 姚玉洁

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指出,"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多用"耳"、多动"手"、多留"心",点"靓"主题教育的"民"字号招牌。

用"耳"听民声,找准为民"切入点"。开展主题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也要做深做透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次主题教育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借着主题教育的契机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敲百姓门、讲百姓话、言百姓事,在群众"后院" 和"角落"里踏破门槛"闻民声",拨开迷雾"看透症"。要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头最高位置,到田间地头能坐得住,吃粗茶淡饭能咽得下,用"大白话" "土味方言"与群众"唠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用"耳"听民声,将群众所忧所盼所急收入囊中,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提供沾染泥土香的"第一手资料"。

动"手"纾民困,瞄准惠民"发力点"。能不能真实反映群众之愿、真情关心群众之难、真诚解决群众之忧,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直接关系到这次主题教育能否深入"寻常百姓家"。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医疗健康是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枝叶事"。开展主题教育要找准利民"发力点",多思民生之忧、善谋民生之利、勤纾民生之困,将"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中去,在稳经济促发展、强党建促治理、振乡村促融合等方面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对分内之事要尽职尽责,对困难之事要敢于攻坚,对棘手之事要巧妙解决,对突发之事要挺身而出,用"奉献度"换取群众"满意度",用"辛苦值"刷新群众"幸福值"。

留"心"聚民意,校准利民"落脚点"。开展主题教育要立足于人民群众, 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价值标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不能光看下发的文件、填报的数据,要看群众获得了多少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惠。民有所呼,我必应之。在主题教育中校准惠民"落脚点",必须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工作就主抓什么、推进什么,既做显功、也做潜功;既打基础,又利长远。解决群众当前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是否会留有后遗症,杜绝"解决一个问题, 留下十个遗憾"的现象。以"百尺竿头须进步"的拼搏劲头、"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作风,让人民的心"聚得更拢",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辉煌业绩。

用"理"让主题教育更有"度"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委组织部 李鑫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目的是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打牢思想理论基础。广大青年干部要牢牢把握此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做到用理论解决问题,用理想付诸行动,用理念推动实践,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实见效。

用理论解决问题,让主题教育更有"深度"。文章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只有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才能解决新问题,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新时代青年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求学阶段,是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成就的最佳时期,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解决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将理想付诸行动,让主题教育更有"温度"。文章指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必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广大青年干部要将此次主题教育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心怀为民理想,迈开步子、扑下身子,做到与群众零距离"话家常",努力找出其中的"结"、基层工作的"忧"、群众闹心的"难",付诸行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为民理念,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以理念推动实践,让主题教育更有"力度"。文章指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

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才能真切感悟到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广大青年干部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理念把从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勇于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带头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发挥好"头雁"效应,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以学增智提升"三种能力"

上海市松江区水务局 夏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以学增智, 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以学增智上见实效,要在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上下功夫。

把向定航,提升政治能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政治能力是干部所需的各种能力中的第一位,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衡量政治能力强不强、硬不硬,关键看能否保持政治定力、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不能在"随风满地石乱走"中迷失方向,也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迷失自我。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充满挑战,党员干部既要"致广大",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了然于胸,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切实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永葆"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又要"尽精微",坚决拥护中央的大政方针、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以学增智,真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清醒者。

正本清源,提升思维能力。"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思维能力是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思维一旦局限,就无法看到问题的"整体脉络",无法掌握事物发展的"全貌原样",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党员干部要以学增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深化""转化" 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能力,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为自身能力"加码"。要加强调查研究,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摸清实际情况,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

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思维能力转化为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干事创业的"动力能量"。

唯实唯干,提升实践能力。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实践、在于落实,绝不能学是学、做管做,陷入"学做两张皮"的形式主义。党的百年非凡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理论指导实践,锚定正确航向、划动奋斗之桨,一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光辉史诗。党员干部要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以学增智不断丰盈实践"知识库",持续提升拔节"能力值",以"满分状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主动投入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经风雨、强筋骨、长才干,以"满格能量"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要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实干精神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干状态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在基层一线的火热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途中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

理论学习要用"水"解"渴"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乔庄村选调生 张依依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强调,"要强化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当前,有的党员干部缺乏问题导向,不能充分利用理论学习化解工作方法、知识、本领上的"困渴",导致主题教育成果难以转化为干事创业成绩。只有理论学习先"解渴",才有主题教育"润心"、思想信念"淬炼"、精神信仰"洗礼"的步步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应用好真学"墨水"、理论"活水"、基层"泥水",针对性地化解工作方法不当的"笔渴"、知识储备不足的"饥渴"、能力本领不强的"燥渴",从而真正发挥理论学习"凝心铸魂筑牢根本"的重要作用。

勤动"笔头",蘸真学"墨水",解"输出困难"的"笔渴"。眼过千遍, 不如手过一遍。对于重要思想理论的学习,若只是一目十行地翻一翻、浮光掠影地读一读,显然无法掌握其精炼的核心要义、科学的体系结构、深远的前瞻规划,容易导致在开展研究、解决问题时,点不出核心要义、讲不清思路头绪、抓不住关键要害,无法将理论输入转化为知识输出,陷入了"输出困难"的"笔渴"。化解"笔渴"的根本在多沾"墨水",勤动"笔头",踏实真学。只有下苦功夫,勤动笔摘写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牢记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善用工具,多下笔构画这一重要思想的"思维导图",才能全面理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只有活学多用,常执笔分析这一重要思想在特定领域的具体要求,才能充分运用理论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蘸足理论学习的"墨水",运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大文章"时,便能一气呵成、一泻千里。

高垒"案头",饮理论"活水",解"储备不足"的"饥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停滞的,而是随新时代、新形势不断发展,是源源不断的"活水",需要及时学、跟进学、反复学。然而,有的党员干部习惯在理论学习上"做选择",只学一次、只学会议、只学业务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没有思路、招法,只能临

渴掘井、临阵磨枪,倍感储备不足的"饥渴"。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高垒"案头"多读书,及时用理论"活水"补充知识、澄明心灵,才不会在关键时刻手忙脚乱,甚至失足成恨。应坚持结合新时代形势变化,以系统的观念、联系的观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才能在干事创业上走在前列。坚持紧跟总书记脚步,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观点、新要求,持续充实"知识库""项目库" "方案库",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

常访"地头",沾基层"泥水",解"学用脱节"的"燥渴"。干部脚下有泥,群众心中有底。我们的学习只有顺应时代、立足实践、服务群众,才能永葆生命力、彰显影响力。要把有没有回应群众需求、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然而,有的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当作"书本学习", 将学习场景限定在会议室、报告厅,将学习形式局限于读著作、写心得,导致学习看不到成果、得不到收获,难免感到"虚空无聊"的"燥渴"。化解"燥渴"的关键在缩小与群众的距离,沾基层"泥水",让理论学习"带露珠""冒热气"。应坚持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带着学习的态度和比较的视角,深入基层、群众,既看"门面""窗口",又看"后院""角落",切实掌握国情民意,在读懂"无字之书"中更好理解理论著作"有字之书"。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下功夫化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展难点痛点问题,着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能,真正实现理论学习的知行合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