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措并举强管理 创新载体优服务
多措并举强管理创新载体优服务
西山区委
【概况】
西山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因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山"而得名。国土面积879.0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69万,是昆明是面积最大的主城区。近年来,西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9年两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53.5亿元,同比增长50.1%,增幅创历史新高;融资完成40.5亿元,融资额度创历史新高。随着西山辖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聚集,西山区流入与流出党员也随之增加,截止2009年12月,西山区共有流动党员132名,其中流入党员71名、流出党员61名。
【亮点】
一、建成"一个中心",打造服务平台
西山区整合党建服务、为民服务、社区服务的优质资源,于2008年11月投资70余万元建成全省第一家区域性、开发式、专业化的区级党员服务中心--"西山区党员服务中心",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平台、广大党员的温馨家园、辖区群众的活动场所、区域党建的龙头纽带"为定位,涵盖"服务、学习、教育、办公、休闲、展示"6大主题功能,拥有24个综合性服务机构、特色功能机构、配套服务机构,为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群众,特别是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求助问询服务、代理承办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党内关爱服务、区域党建等服务。截至2009年底,西山区党员服务中心共接待党员群众1500多人次,办理事项450余件;举办各类活动(会议)100余次,参加人数近8000人。
二、突出"两态服务",发挥能动作用
西山区在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中,始终重视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的有机结合,确保"两态服务"发挥全面规范和及时跟踪的能动作用。一是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有关流动党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印制发放《西山区流动党员服务指南》和《流动党员服务记录簿》,划拨20万元的区管留存党费为流动党员组织和流动党员订阅党报党刊,为流动党员提供规范、有序、丰富的流动党员静态服务;二是开通1部区委组织部"12371"党员咨询服务专线电话和11部街道"流动党员咨询电话",在"西山党员服务网"信息平台上设立西山区"流动党员之家"电子邮箱,安排专人入户发放《流动党员小读本》及党内学习材料,为流动党员提供了及时、周到、贴心的动态服务。
三、建立"三级网络",夯实管理基础
西山区不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的硬件设施建设,在区级设的1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各街道设立1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各社区建立70个流动党员服务站;同时在3个街道、31个社区设立35个流动党员服务窗口,形成以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主导,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有效补充,覆盖全区的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级网络",基本构建起与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管理新形势、新特点相适应的多层次平台。
四、实施"四位工作法",解决管理难题
西山区针对流动党员,特别是流入党员逐步增多的现实,在街道建立了5个流动党员党总支,在社区建立了29个调度党员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属地化管理,确保组织生活正常化、学习培训经常化、教育管理严格化,解决了基层组织"缺位"问题。针对全区每年近200名城镇退役士兵和复原、转业士官中党员待安置期间教育"脱档"、"空档"等现象,为引导复退转军人及时了解安置政策、正确认识安置形势,加强待安置期间的思想政治学习,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权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西山区在民政局成立复退转军人党支部,与党员签订"管理协议书",加强对复退转军人的引导教育,解决了党员教育"补位"问题。针对辖区内螺蛳湾、大商汇的大型商贸市场流动党员集中和外省市成建制党组织较多的特点,西山区与湖北省汉川市等5个外省市组织部门签定"流动党员托管协议",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对外省在辖区内务工和经商的党员实行原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和就业地党组织"双向登记、双向联系、双向管理、双向服务"的双重组织管理模式,解决了流动党员服务"到位"问题。针对辖区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增加的实际,区委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工委,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通过明确机构、明确人员、明确职责"三个明确"的措施,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定位"问题。
五、采取"五项措施",强化日常服务
一是创出每年流动党员返乡时机,定期发放涵盖30项基本信息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表》,对流动党员最新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到核实流动对象、流动时间、留出组织、流入组织、联系地址、联系方式"六个必须核实",对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详细登记,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二是在国庆、中秋、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召开座谈会、团拜会,集中慰问流动党员,听取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生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以举办专题讲座、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等形式,强化流动党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流动党员实现发展家乡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愿景。四是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召集辖区内流动党员参加思想交流座谈会、文化活动联谊会、致富经验交流会等,搭建流动党员共学促学、互通有无、交心谈心的平台。五是开展助建活动,针对部分流动党员党组织活动场所紧缺、活动经费不足、学习资料单一等问题,采取提供学习资料、联系活动场所、补助工作经费等措施,加强流动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六、创新六种模式,促进教育服务
西山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新"激励模式",设立"党员诚信经营先锋岗",推选示范和带动作用好的流动党员为区党代表,吸纳流动党员到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总支担任党内职务等办法,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政治责任感;创新"开放模式",打破地域观念,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有入党愿望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入党培训,指派专人进行培训教育,做好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联动模式",建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发挥共筑共建优势,把流动党员较多的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支部吸纳为成员单位,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和谐;创造"托管模式",按照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与重庆合川市、浙江东阳市、浙江义乌市组织部门签定"流动党员托管协议",既加强了成建制流动党员党支部属地化管理,又有效构建了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管理机制;创新"关爱模式",在建党节"心系外来务工人员贫困生子女"活动中,西山区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党员向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党员的贫困生子女捐赠900个书包等学习用品,让流动党员在异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系和温暖,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创新服务模式",在各基层党组织设立"服务流动党员岗",受理流动党员投诉,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助、救助的多层次多项目服务。
【启示】
西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化"云岭先锋"工程这一契机,按照省、市委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精神,针对辖区内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实际,通过建成"一个区级党员服务中心",打造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总平台;突出"静态服务"与"动态服务"有机结合,推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科学化;建立"区级、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巩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组织基础;实施"四位工作法",优化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效率质量;采取"五项措施",提高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水平;创新"六种模式",延伸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内涵。始终坚持做实、创新与成效并举,服务、教育与管理并重,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取得较好实效。
上一篇:公司党建工作汇报5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