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组织部部长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党课讲稿、经验材料-251篇(第53/5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216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73分钟

坚持党管人才建设人才高地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五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优秀人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81万人,人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制定实施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人才支撑行动计划,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出了"放权、松绑、解忧、创生态"的人才政策组合拳。连续成功举办HIC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中欧人才论坛等品牌活动,打造"北京学者""青年北京学者"人才培养品牌,集聚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砥砺前行,浇灌出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

五年拼搏奉献,凝结着组工干部的滴滴心血。

全市组织系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决落实"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学习强本领、精益求精提质量、刀刃向内转作风、严格自律塑品格,持之以恒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全市广大组工干部的境界、格局、本领进一步提升,为实现新时代组织工作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潮平岸阔东风劲,扬帆启航正当时。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必将开启首都发展的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奋发有为地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开创新时代组织工作新局面,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德州市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综述

伟大时代引领奋进,巨浪奔腾滚滚向前。

以市十五次党代会为起点,五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强基础,推动组织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从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和功能建设到"红色驿站""红色物业",从农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到组建区域党建联合体,从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一项项重点工作,勾勒出过去五年德州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多彩画卷。

凝心铸魂筑牢"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决定了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从2017年到2021年,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深化理论武装、抓实党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纪律规矩、坚持对标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培训,理论灯塔的光芒,时刻为全市党员干部照亮前行的方向。

市委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明确23项具体措施,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健全党员教育工作体系,过去一年我市还建成实体化规范化乡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134个。

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全市上下强化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提供了重要抓手。五年来,市委认真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各级党组织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扎实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了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特别是在2021年,我市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活动,各级排查走访56万户、131万人,排查解决问题9万多个,为民办实事10.9万件,出台政策6472项,实施民生项目4599个......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党性、作风又一次得到浸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坚定。

选贤任能凝聚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坚持什么导向......面对一道道"必答题",五年来,我市突出政治标准、坚持选贤任能,紧紧围绕新时代好干部20字标准,不断健全完善在一线考察使用干部机制,树立实践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坚持"八用八不用",强化政治素质把关,大力发现选拔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在全市上下逐步营造起"优者奖、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浓厚氛围。

抓好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就是牵住了组织工作的"牛鼻子"。5年来,着眼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我市制定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889"工程,259名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干部力量。一方面选贤任能,一方面"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我市先后制定《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干部正向激励实施办法》《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举报行为若干规定》《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0条意见》《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容错办法(试行)》《关于做好受处理处分干部影响期满后使用工作的十条意见(试行)》等多项制度文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全市上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乡村振兴如何起势?"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干部"。为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激励各类优秀人才到村任职,2020年3月5日,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优化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19条富有含金量的"硬核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同时,面向全市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310名,将他们分别选派至党组织书记空缺村,为我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实现率先突破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2021年时值村(社区)"两委"换届。这次换届,我市明确60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不再提名。换届工作完成后,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分别为45.33岁、40.0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到85.18%、95.56%,"一肩挑"比例分别达到99.22%、100%,实现村(社区)"两委"班子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同时,积极推动年轻人才和高学历人才进班子,2494名年轻人才回乡参选,其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44人,担任其他"两委"成员585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着力办好"开门一件事",分别走访党员群众18.1万户,收集意见建议2.2万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764个。我市还选派新一轮121名市派第一书记帮包117个村,各县市区同步进行派驻,实现对脱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及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应派尽派。

城市基层党建要发展,选贤任能同样要摆在首位。近两年,我市制定落实街道"五项权力"工作规范,明确每项权力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把"五项权力"嵌入到部门绩效考核、重大项目决策、干部调整任用等相关流程,推动权力流程化运行、规范化落地。在此基础上,整合1909个事业编制下沉基层,全市街道事业编制数量由1259个增加到2098个。同时,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各县市区新招聘社区工作者663名。

固本强基筑就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战斗堡垒

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永远在基层。

五年来,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还是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的最前线,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在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五年时间,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出一系列实招硬招,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迅速形成,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得到及时落实,全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回首2017年,当时的德州:

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刚刚在全市得到推行,农村党组织书记收入有了大幅上涨,并有了养老保险。市委开始每年选拔一批"红旗支部书记",享受市级"乡村之星"待遇;

农村党组织办公服务场所刚刚全面实现规范化建设管理,全市8092个村第一次全部都有党的阵地,全市村均运转经费刚刚增至6.2万元;全市社区集体收入第一次全面突破1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3万元;

在城市基层党建上,开始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全市27个街道全部成立"大工委",129个城市社区全部成立"大党委",所有乡镇(街道)设立综合党委......

五年时光飞逝,如今:

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常态;

农村党建聚焦破解村多村小、资源分散、村庄合并难度加大等问题,将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全市相继以管区为基本单元建立联合体272个,根据产业发展等划分区域建立联合体154个,覆盖3071个行政村。

依托管区,各地建设747个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5项,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围绕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各地有效整合联合体内各类资源和力量,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团队等600余支;

建立完善了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市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增加2000万元,达到1亿元,村均20.07万元。城市社区年度工作经费都达到6万元以上,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全市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村已达80%,50万元以上村已达12%;

在城市基层党建上,我市推动街道赋权扩能,制定《落实乡镇(街道)"五项权力"工作规范》。同时加大有关投入,仅在2021年市县两级就投资8100余万元,规范提升209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红色驿站"1480个,推动135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下沉社区,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加强"德州红色物业"建设,健全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组建率从去年年初的11%、6%分别增长到95%、49.8%。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两新组织党建上突破提升。强化行业联动,依托民政、工商联、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11家行业党委,建立行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开展基层党建"百佳争创"活动,市级每年评选100家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先进典型,集中授予"流动红旗"。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双百示范工程",制定"三好六有"建设标准。

党建引航聚合力一路向前踏新程-宝鸡高新区党建组织工作纪实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行走在宝鸡高新区,无论是在机关企业,还是在社区村镇,处处都能看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企业生产热火朝天、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处处生机勃勃。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近年来,宝鸡高新区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线,主动服务开发区建设工作大局,强化使命担当,以坚持理论武装、选准用好干部、筑强基层堡垒、激发人才活力为重点,统筹推进党建组织工作各项任务,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党建质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撑。

突出政治建设

强根铸魂聚合力

宝鸡高新区是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市实施"一四五十"战略的重要承载区,任务重,责任大。面对这一使命担当,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宝鸡高新区建立完善的各层级理论学习制度,形成上下同频共振的学习机制,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党工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联系点讲党课,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帮助党建联系点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全区569个基层党组织普遍建立了"夜学"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跟得上、在工作中不掉队,筑牢思想之基。抓住关键少数,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新内容,先后举办科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履职责、抓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宝鸡高新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创新"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以加强政治生活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宝鸡高新区首家党员政治生活馆在天王镇小塬村落成。党员政治生活馆采取"现场看""实地感""内心悟"的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产生触动、引起共鸣,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和工作动力。高新区把党员政治生活馆作为规范全区党员政治生活的有力举措,力争在每个镇打造1个区级党员政治生活馆,通过检视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整改落实等一系列举措,引导党员、干部开展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担当精神。

注重严管厚爱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实现引领人民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为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宝鸡高新区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通过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开展干部集中轮训、严格落实"三项机制"、公开竞争性选拔干部等系列举措,促进广大干部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踊跃投身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在"选"上着眼,保持队伍"澄澈"。高新区注重在严峻斗争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近年来,先后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干部19名,优先对35名在疫情防控中表现优异的人员晋升职级,火线发展14名表现突出的一线防疫人员为中共预备党员。

在"育"上加力,提升素质能力。对镇党委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以及各领域党员开展集中轮训,通过抓实基本制度,强化教育管理,持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

在"管"上用功,注重严管厚爱。坚持从严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通过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提气鼓劲。近年来,激励表彰干部423人,容错纠错6名,运用"能下"机制调整干部1人。

近日,宝鸡高新区向社会公示了区级第四批拔尖人才名单,共有33名业务技术精湛、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入选。拔尖人才除享受生活津贴、健康体检等待遇外,还将优先资助他们的科研项目并推荐参加省、市各类评优和比赛。

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的源泉。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新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落实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全方位鼓励支持各类人才来区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首次在高新区创办实体企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正常生产经营6个月以上的,管委会将给予2至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大、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数量较大的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技术、资金、税收与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钛谷人才聚焦计划"》,对高精尖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从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深化"三行两进"活动,加大与清华、北大、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鼓励优秀人才来区创新创业。近年来,高新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人才36名,引进产学研项目4个,全区人才总数达到16.8万人。区内拥有众创空间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院士工作站11个、博士后工作站12个。

坚持靶向施策

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高新区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强力推进基层阵地建设,筑牢基层阵地根基。

在农村,全力推动村级标准化建设,从阵地建设、组织设置、制度落实、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制度,从区机关抽调干部成立整建工作组对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驻村进行集中整顿。天王镇十二盘村党组织过去存在软弱涣散问题。区委组织部从区农业农村工作局选派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深入村组调查研究,制定整顿方案,指导村"两委"理清思路,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上级部门项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子换上了新颜。如今,马营镇燃灯寺等3个基层党组织被确定为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

在城市,积极实施社区示范引领项目,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助推规范化。投资31万元,打造了渭水苑、蟠龙路、宝钛等3个高标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渭水苑社区作为全市首批"四型"社区创建试点社区,高新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12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基层治理模式、社区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结合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工作,大力实施社区基层党建核心品牌打造计划,培树了10个社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商务楼宇、经济园区、商圈市场、众创空间等新业态及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创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34个,建成红色商圈党组织4个,瑞科新材料投资200万元建成全市首个非公企业数字化智慧党建平台。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在党旗的引领下,高新区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积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海西州委组织部:"互联网+"让党员教育"情满瀚海"-党的十九大以来海西州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综述

抓实新时代新形势下互联网党员教育,是确保党的"肌体细胞"更富"活力"的重要"保健工程"。党的十九大以来,海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树牢信息化思维,积极探索适应发展新趋势、工作新要求的党员教育路径,打造了载体更"活"、形式更"新"、特色更"亮"的党员教育线上新模式,闯出一条全时空、常态化的党员网络教育之路,使党员教育"情满瀚海"。

建强主阵地,打造党员教育"新坐标"

"这平台真管用,虽然人在牧区,我也能及时学习到党的最新理论。"天峻县阳康乡在外放牧的牧民党员扎西尼玛说。他口中的"平台",指的是"海西党建"信息化平台。

运用互联网开展党员教育,阵地建设是基础、是支撑。在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海西州认真落实"青海党建"系列平台一体化建设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政治导向、需求导向,丰富各种教育形式,在已建479个远程教育站点的基础上,创新搭建了"两微一媒一端"(海西党建微信公众号、海西党建微信视频号、"现场云"融媒体、党员现代化远程教育终端)党员教育线上平台,构建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阵地,形成了多媒体、广覆盖的党员教育网络,开启了"互联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路子。目前,已有60余万人次通过平台点击收听收看精品党课视频,随时听、互动学、掌上评的"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有力确保了党员教育不断档,促进了学习提质增效。

强化制度建设是提升互联网党员教育效力的重点。海西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制定印发《海西州关于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具体办法》《海西州智慧党建扬帆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起网络党员教育"新坐标",确保互联网党员教育工作的规范运行,给党员教育工作装上了"智慧羽翼",有效提升了党员网络教育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

"一花引得万花开"。远程教育站点已星罗棋布,党员教育的"大锅饭"变成了指尖上的"点菜单",从"连续剧"变成"专题片""e支部""e学习"等新的党员教育载体,让全州广大党员有了自己的"云"上精神家园。

瞄准主攻点,提升党员教育"精准度"

"抓好党员教育,重在把各类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海西州将《条例》《规划》的贯彻落实牢牢抓在手上,不断丰富"指尖"教学资源,利"海西党建"信息化平台覆盖面广、形式灵活、传播便捷的优势,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激励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营养液"。近年来,海西州细作沁润党心的"云"教育资源,探索推行"以讲促学""以写促学""以考促学""以比促学"等四式促学制度,利用"海西党建"信息化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魂。依托青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吸附"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青海党建"等学习资源,深挖"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和"党员先锋事迹陈列馆"等"三基地七场馆"主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红色精神",实施以"微视频、微故事、微党课"为主要内容的"三微"制片行动,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做强内容支撑,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匹配衔接。依托各级党校教师、高原师资库讲师、"三基地七场馆"讲解员队伍,推进专兼职"线上党课"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了互联网党员教育工作提档升级,形成了党员网络教育资源"中央厨房",实现教育资源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一键发布、全网推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好百年大党留下的精神财富。

善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在发挥已建"海西党建"学用功能外,积极活用"信息化""媒体化"等科技手段,以微党课强党性、微宣讲聚能量、微交流凝合力为载体,探索推出了线上"15分钟微党课"等党员教育模式,开辟了互联网党员教育新窗口、新途径。制作推出的《以"赶考姿态"镌刻"时代华章"》《"最美"大白》《红色记忆·柴达木力量》《百名党员唱响"我宣誓"》等系列党课视频和MV,获得了全州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由衷好评。

奏响主旋律,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

党无"魂"不强,人无"魂"不立;"铸魂"方能"强根"。这,是党百年奋斗史的一个重要启示。海西州始终聚焦为党凝心聚力铸魂这一根本任务,采取"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认真开展党内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自觉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这次主题教育确确实实体现在了为民行动。"这是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员马主麻,在"海西党建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专栏后感慨地说。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改等问题,发挥互联网作用,结合"海西党建"系列平台,开设经验做法、学习体会、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专栏,实时转载中央、省委主题教育相关政策部署和最新动态,对主题教育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在平台上推广共享,对各行业涌现的先进典型在平台上展现,有效推动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跟进学、立行改,推动全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线上"走深。

一堂生动的党课,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党课开讲啦"活动中,海西州打破既有的传统党课教学模式,将党课内容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用优"线上"平台,采取集中录制一批、择优比选一批、深挖编写一批的方式,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雪域高原赤诚奉献"天路"》《地中四井-冷湖永远的丰碑》等"党课开讲啦"系列视频36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紧扣庆祝建党百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挖柴达木丰富的"红色资源",摄制《云上党史》《建党百年·瀚海巨变》等5期微党课,让广大党员在学习中赓续红色血脉,凝聚起奋进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中,深入挖掘出葛军、陈永洁、郭正朴等一批先进典型,围绕身边典型事迹,精心创作党课,建成"身边的榜样"事迹库,采取"音频视画+现场宣讲+实景党课"的方式,精心打造"身边榜样""初心故事"等音频栏目52期,开发《筑路忠魂》等"实景课堂",深受广大党员欢迎,让党员思想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

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一路生花"的有力举措。海西州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为主轴,积极邀请农技专家、电商能手传授实用技术及生产经验,向农牧民党员群众制作推出《农技课堂》系列微党课,同时通过设立"流动课堂",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牧区草原",不断提升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不仅给群众带来欢乐,更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良好的宣传效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针对疫情期间党员教育不易集中开展的现实问题,创新"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形式,采用"线上视频为主、线下会议为辅"的方式,实现学习"不见面"、研讨"不聚集",让组织生活在疫情期间不断链、不断档。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群的视频会议功能,高标准完成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先进典型、过集体政治生日等规定动作。同时,运用微信、"直播云"等平台传播"党的声音",制播的《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防疫有我请党放心》《春天里的"坚守"》等视频党课让党性教育入景入境入理入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