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党课讲稿合集12篇(第4/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06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3分钟

党员理想信念的淡化与作为执政党所承担的重大职责不相符。一旦党员的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淡化或者消失,这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不了,就会失去引领群众的资格,疏远了党群关系,损害党的形象,所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应对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社会事件的考验。党员意识淡化也会成为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直接原因。信仰不坚定,很容易使一些党员迷失政治方向,使一些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嬗变。党员意识淡化,必然使党员干部降低工作上的高标准,放松对自己生活上的严要求,从而对党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在这方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苏联解体的实质是苏共的剧变。从苏共内部的变化直至苏共最后下台,其实质就是党员信仰的普遍淡化和丧失。当时来自约10万人左右的"精英集团"占据着苏联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正是这个"精英集团"丧失了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想实行资本主义,以便他们享有更大的权力,拥有更多的财富,导致党组织换散,在敌对势力的进攻面前毫无战斗力,一攻即垮。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诫我们:党组织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仰,增强党员的信仰信念,强化党员的忠诚意识,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至关重要。

四、建党百年,把坚定"信仰"做实

那么,共产党员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提高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集科学性、现实性和全面性于一体的,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对人的诸种本质力量的健康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正是靠着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支柱作用,才使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其次是确保政治方向的作用。共产党员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根本的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再次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既越装全党的武器,又是教育、引导和团结人民群众的武器。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对于信仰,要有阵地意识。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去占领思想意识形态阵地,以达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目的。

第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忠诚。行为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程度或者忠诚度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之一。信仰程度或忠诚度越高,先进性、纯洁性表现就越充分,反之,先进性、纯洁性就表现一般甚至很差。加入党组织是公民成年后对政治信仰的一种自愿而又慎重的选择,入党时在党旗下的宣誓,不单单是在履行程序,而是党员的政治誓言,是一种庄严的政治承诺,其内容反映着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反映着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每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来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自觉性,并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特别是现阶段全球化的趋势不可回避且势不可挡,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政治观念等冲击着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只有提髙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度,对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可能在行动中把先进性、纯洁性贯彻到底,才有可能保持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党性修养锻炼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要走进思想深处,突出思想温度,既感受真理的力量,又感受人格的力量,深刻理解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深刻体会总书记的崇高信仰、担当精神、价值追求,不断激发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热情和无穷力量。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经常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共产党人的"心经",洗涤自己的灵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时校准思想方位,勇于改正缺点错误,真正把思想的伟力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纪律意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人格操守。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开展党性锻炼,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贯穿于党员经常性教育始终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新形势下,政治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党员应该自觉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和提髙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自觉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忠诚度。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真正做到人脑人心。对一种主义是真信仰还是假信仰,是全信仰还是半信仰,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问题,也关系到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坚定的政治信仰能激发出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信仰越是坚定,理论学习就会越自觉。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主动钻研,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忠诚的思想理论基础。

其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当前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

再次,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要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这不仅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也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才能保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及对国家民族的忠诚,才能不断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要历久弥新。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信仰从哪里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来,从党带领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来,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从无数先烈和英雄模范英勇牺牲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中来。方志敏同志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伍若兰同志的"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夏明翰同志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些铮铮誓言是何等坚定、何等豪迈、何等深情、何等崇高!这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真正做到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用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与优良传统。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固本而培元、至纯而坚强。政治信仰蕴藏在坚强的党性之中,是衡量党员觉悟高低和立场坚定与否的重要准绳。一些老同志回忆,他们入党时,处于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虽然常常看不到《党章》,脑海中却总能回想起四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政治信仰这个"传家宝"让南湖红船上的灯光驱走漫漫长夜,照亮了全中国;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烧掉了整个旧中国,换来了一个新世界;让全党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奋进在新时代。坚定政治信仰,应当做到心亮而清醒、忠诚而担当。党员干部需要有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的警惕,要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信仰,始终做奋进者、搏击者,解答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课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廉政党课:党员干部应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是人性的基本美德,它是传承的,也是时代的,更是永恒的。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组织,传递的是正能量,传播的是常理大道。作为党员干部,常怀感恩之心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更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

一、修心养性需要有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翻阅历史,知恩感恩贯穿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口口相传的训言,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基准。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文化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感恩于父母,谓之孝;感恩于手足,谓之悌;感恩于提揆,谓之忠;感恩于托付,谓之信"。古今中外,知恩图报作为一种优良人格品质为社会所称颂,也是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感恩,是最温馨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传统文化里最温馨的元素。亲情、爱情、友情,良心、忠心、诚心,归根结底,莫不来源于此。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感恩戴德"、"以德报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等绵延多年的经典话语;也有"将心比心"、"投桃报李"、"黄香暖席"、"衔环结草"等优美的传说故事,无不充满着感恩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

感恩,是最温暖的社会公德。感恩,是人性的至高境界与鲜明体现。感恩是每个人的天性使然,除非丧失人性,每个人都会感恩,但程度不一。对亲人,对朋友,常常很容易做到;对组织,对社会,却又常常很轻易忽视。而恰恰是后者,更能释放巨大的正能量。一个社会如果缺少感恩之心,公德就会缺失,人性就会冷漠,世态就会炎凉。

感恩,是最温情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职业道德的提升,依靠的是人们自下而上的品德和信念,依靠的是人们具有知恩感恩的心。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始终离不开周围同志的帮助和支持,离不开身后团队的默默努力。目前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注重团结合作。现在不再是百万军中取人首级的英雄年代,也不再是春秋战国时纵横家一人一骑指点天下的岁月。党员领导干部的不断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同事的肩膀和双手。一个人得到红花,就意味着有人成为了绿叶;一个人晋升,就意味着有人失去了这次的机会。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忽略身边同事的付出,不能把成绩当成个人的功劳,更不能把它当作与组织讨价还价的本钱。

二、提升境界需要有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个人,如果缺失感恩,就会没有真情;一个社会,如果缺失感恩,就会杂乱无章;一个民族,如果缺失感恩,就会失去希望。当今社会正处在深度转型期,一方面GDP一路上扬,一方面道德水准滑坡。价值多元化,使很多人的价值观发生偏差,主流意识、传统美德不断淡化。感恩,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话题,正日渐演变成一个全新的课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党性退化、激情淡化。更有极少数干部热衷于向组织晒成绩,跑位子,嘴巴上感恩,行动上撤台;当面感恩,背后负义;提拔想感恩,没提拔想惹事,不能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和荣誉得失。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言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更应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才会有好心态。常怀感恩,才会常常感动。不懂得感恩于人的人,自然也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久而久之,会觉得世态炎凉,人心冷漠,抱怨世事不公,人心不善,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找他人讨说法。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涉及到不少干部的进退留转,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去对待。"进"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新的"赶考",应头脑清醒,宠辱不惊;没"进",也应心态自如,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差距,忠于职守;"退"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不能意志消沉,牢骚满腹,口无遮拦,要坚决摒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留",是保持领导班子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的需要,不能因为未提拔就不服气、摆资格、闹别扭,影响班子团结,留要知足,留要奋进;"转"是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培养锻炼干部的需要,不能挑三拣四、挑"肥"拣"瘦",甚至心灰意冷。领导干部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时常感恩组织、回报组织,才能有一个健康的、阳光的、进取的好心态。

感恩,才会有好状态。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胸怀,是历尽坎坷和沧桑后,从中提炼出的豁达和感悟;感恩是对生命的由衷尊重,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自己渺小的觉悟。党员干部常怀感恩,胸怀才会宽大,志向才会远大,形象才会高大。懂得感恩,就会常常叩问内心:当官为什么、当什么样的官、怎样当官?懂得感恩,就不会滋生"权力崇拜",而会产生一种"知足感";懂得感恩,就会经常自省,不被利益所蒙蔽,不会对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懂得感恩,就会在获得与付出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多讲奉献、少讲条件;懂得感恩,就会懂得敬畏,担负责任,把群众的疾苦看在眼里、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

感恩,才会有好世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重在做而不在言。大家来看,感恩二字底下都有个"心",而没有"口",说明感恩重要的不是挂在嘴上,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感受,付诸实际的行动。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得到他人尊重,就要自己先去付出,先去施恩。有的人做了一些善举,却怀有私心,希望得名、希望得利、希望留路等,这不是真正的感恩,这是交易或者是买期货。党员干部应带头尽心尽力去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感恩活动实施开来,将感恩风气融入人群,感化人心,带动周边群众。只有每个人不断地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社会才会不断释放正能量,才能树立新风尚,个人的小恩小爱,才会变成社会的大恩大爱,这样才会有一个文明正气的好世态。

三、成就事业需要有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感恩,无处不在,无处不需。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鼓励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恩,不仅是普通百姓一代代传承的话题,更是党员干部强化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党员干部感恩,要突出做到三个"无限":

感恩,就要对组织无限忠诚。干天下大事,非忠不立。如果没有忠诚,能力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党员干部感恩组织,是一种党性觉悟、品格锤炼、奋发动力,是最大的忠诚。个人与组织,如同鱼水关系,离开了水,鱼将无法生存。任何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组织的帮助与支持。知恩图报,就必须对组织忠诚,不能搞一时服从,也不能搞对上级的盲从,更不能搞对自我的放纵。要把知恩之情化为报恩之行,说真话、树正气、敢担当,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回报和感恩组织。

感恩,就要对百姓无限敬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一个干部无论职位多高、能力多强、权力多大,都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员干部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领导干部要敬畏与敬重群众,明白我们的衣食和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懂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对我们从政者最大的鼓励、鞭策和信任,是我们党永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和动力。历史告诉我们一条朴素而又简单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是否满意、拥护和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谋富民之策,常行利民之举,常化困民之难。

感恩,就要对事业无限担当。党员干部,责任在前、担当为重、感恩为本。感恩不会是舌灿如花,也不应是走马观花,更不该是水月镜花,而应立足于本职本岗,始终如一。铁棒成针,在于恒心;滴水穿石,在于持久。感恩,决不是一时感动,更不是偶尔感激,而应是坚持、坚守、坚忍。对事业的无限追求,就是对组织、对社会、对人民最大的感恩,是一个干部最大的担当。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认真的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担当的精神。敢于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和政治本色,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必须要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担当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使命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对大事要敢尽责、对难事要敢负责、对错事要敢担责。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责任担当放在心中。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薪火相传,才会永葆活力。

专题党课:勇做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者奋力夺取乡村振兴更大新胜利

同志们: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这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底气。那么,如何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夺取乡村振兴新的更大胜利?下面,我想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一)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脱贫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攻坚难题。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当时我们面对的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不仅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弱,而且大多分散在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自然条件恶劣、高山大川阻隔的地方。在8年攻坚期内,我们实施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等一系列扶贫举措。短短8年时间,从温饱有虞到吃穿不愁,从看病、上学有困难到基本医疗、义务教育有保障,从住危房、喝苦咸水到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从交通闭塞到内联外畅,从产业匮乏到百业竞兴,从坐等救济到自强不息,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贫困地区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历史性、标志性、趋势性的伟大成就。

(二)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们成功地打破了减贫边际效果递减的"规律",历史性地实现了绝对贫困清零。2012年年底,我国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用8年时间帮助这么多人摆脱贫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挑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成功地攻克了减贫边际效果递减、贫困人口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往往难以继续下降的世界难题。国际经验表明,当贫困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的3%左右时,减贫就会进入最艰苦的阶段。2017年我国接近这个临界点时,党中央及时作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有了这样的战略部署,我国的减贫速度才得以保持。2018年至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仍分别减少1386万人、1109万人和551万人。

(三)称之为奇迹,是因为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2020年10月9日,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衰退,全球可能将新增1亿多极端贫困人口。这是世界银行1990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增加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出色地答好了抗疫、抗洪两道"加试题",如期兑现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因此,我们要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汲取脱贫攻坚经验,完成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儿女谋幸福提供了根本遵循。从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步入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内容更广,在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衍生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新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的意愿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践行新时代"为人民"思想,实现新作为。

(二)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统领。"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集中脱贫攻坚,为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的百废俱兴,从抗击外来侵略的革命战争,到同舟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集中力量办大事"始终贯穿其中,可以说,制度优势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最大底气,它能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为我们有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提供了根本保障。新时期,面对风云变换的形势,唯有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战胜各类风险和挑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集中力量是基础,集中执行才能发挥出洪荒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下好全局一盘棋,集中执行,全力行动,所谓"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就是要在前行的道路上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三)要坚持"精准施策,真抓实干"为途径。实现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关键在于我们坚持精准定位、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受地理环境、人文渊源、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贫困原因不尽相同,因此,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精准定位便于精准施策,才能取得精准扶贫效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真抓实干",要求我们运用科学手段、科学方法,对事物的发展做出精准研判,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与人民需求相呼应,最终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三、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夺取乡村振兴更大胜利的新起点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高点,我们应当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不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全面乡村振兴汇聚磅礴力量。

(一)要锚定新目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要回归新的起跑线,瞄准新目标新任务,接续奋斗,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要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促进群众增收,发展了一些短平快的产业,在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中,要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把产业发展从简单的产业扶贫模式转换到产业兴旺的思路上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品品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要从补齐贫困村短板向全覆盖提升。在脱贫攻坚阶段,重点是补短板,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主要向贫困村倾斜,在非贫困村投入上相对不够。推进乡村振兴,要适应发展的新特点和群众的新期待,着力在扩大覆盖面、提升整体水平上下功夫,统筹推进各村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目标。要从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要针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激发产业活力上下功夫,实现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形成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