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党纪之魂
党课: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党纪之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色基因历经百年仍熠熠生辉,它不仅铸就了党的辉煌历史,更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纪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红色基因中蕴含的坚定信仰、严密组织以及严明纪律等要素,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铸就党纪之魂,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红色基因蕴含党纪教育之魂
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内在品质,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的重要基础。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共产党宣言》,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典著作中,无不体现对纪律的严格要求。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920年,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中,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承载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党纪的严明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纪律自党成立之初,就已经系统性制定,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将第四章专设为"党的纪律",规定了极为严格的纪律。1927年5月,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纪律"的概念,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3〕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茨坪的雷打石上正式宣布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随着革命的发展,逐渐完善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争相传唱的"红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对纪律的坚守,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艰难而壮丽的革命征途中,无数共产党人展现了极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信仰。他们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甚至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年仅26岁的共产党人陈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时喊出了"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大无畏口号。年仅28岁的共产党人江竹筠,面对残酷的审讯手段,喊出了坚贞不屈的红色宣言:"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年仅31岁的共产党人赵一曼,遭受敌人长达九个月的酷刑,仍未吐露丝毫党的秘密。红色基因中的党纪要素,不仅体现在严明的组织纪律上,更融入了坚定的政治信仰、优良的作风传统,以及强烈的使命担当。这些要素共同铸就了党纪之魂,使党在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没有革命的纪律,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前进道路上,无数共产党员严守纪律规矩,坚持廉洁自律。红军长征时,负责保管活动经费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即使身负重伤、与组织失联、生活极度困苦,也未动用分毫经费,最终将经费全额上交组织,被称为"腰缠万贯的乞丐"。革命烈士方志敏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上海解放时,市民们震惊地发现马路两旁湿漉漉的水泥地上,解放军战士们和衣而睡,尽管天降雨滴,有些战士因寒冷而颤抖,却无一人打扰市民。严守纪律与廉洁自律的精神,不仅是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更成为党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这种精神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亲民形象,使他们成为深受人民信赖和敬仰的先锋模范。
二、红色基因赋能党纪教育之效
红色基因与党纪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更是对现实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的深远谋划。二者融合能够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提升党性修养,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时,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干部能够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党纪教育的结合,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它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纪教育,更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也是复杂的。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既是对红色基因中党纪要素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应对当前复杂执政环境的必要手段。
三、红色基因融入党纪教育之道
为有效地传承红色基因并铸就党纪之魂,需要从理论、实践、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党纪教育体系。
加强理论教育,夯实思想根基。通过深入研讨党的各项纪律,推动党纪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融入党纪教育,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党纪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党的历史,深入讲述革命先辈们严守党纪、忠诚于党的光辉事迹,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不仅能够激励和教育党员干部,更能深化他们对党纪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增强遵守党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党性修养。在构建党纪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红色基因作为党的宝贵遗传密码,其融入党纪教育的实践路径显得尤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址,不仅能让党员干部亲身体验革命历史的厚重感,更能从中深刻领悟党的初心和使命。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在党纪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建设持续稳定、制度保障、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是保障红色基因深入融入党纪教育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围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完善基础性法规制度,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在完善党纪法规体系方面,应当借鉴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经验,将经过历史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元素融入现代党纪法规之中,增强其历史厚重感和实践指导意义。
培育红色文化,营造清廉氛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元素。在党纪教育体系的建构中,积极培育红色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通过精心策划和举办廉洁红色文化活动,加强活动的丰富性和创新性,注重活动的持续性与长效性,将清正廉洁深植人心,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够让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党纪的庄严,从而自觉遵守,代代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党纪之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努力从党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党纪教育之中,可以有效地激励全党同志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抵御和应对来自各方的风险和挑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