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第2/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8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千亿斤"计划:端牢中国饭碗。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

2.8亿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最新报告,过去五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这也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定位"保基本"的第一支柱,已具有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截至2021年底已有7200多万职工参加,补充养老作用初步显现。

第三部分,今年的形势和总体要求。

据报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报告还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

GDP预期增长5%左右。2023年是我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年,是经济从疫情模式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首年,稳增长必然成为最重要的任务。综合考虑到外部压力和国内的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5%左右的预期GDP增速目标,为经济增长可能的超预期表现保留灵活空间,是科学而又合理的。实现5%的目标,主要靠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稳定扩大消费。预计今年出口或全年负增长,关键领域的投资则非常重要,消费要发挥基础作用,摆在优先位置。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工作之首,表明在出口增速承压的背景下,扩内需是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任务。为了提振消费信心,一是要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二是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水平;三是坚持需求导向,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急难愁盼,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五是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财政支出保持扩张态势。根据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的国际标准和外国财政工作经验,中国财政处于安全运行区间,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是安全的、合理的。2023年整体的财政支出保持扩张的态势,对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支出的投资方面上,要注意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率,降低低效和无效投资。投资的着力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制造业投资,让民间投资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和短板领域投资力度。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

国内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可控。从国内看,很多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都面临着过剩的状况,因此2023年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胀,而是稳增长、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主要矛盾,是提高有效投资,更要扩大消费。国内物价温和可控,不会对宏观支持政策构成影响。一是国内消费和内需处于恢复阶段,生产供给恢复保持领先;二是,粮食连年丰收,生猪产能恢复,工业生产能力强,居民生活必须品供应充足;三是,国内能源、原材料、居民生活用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力度不减;四是,国内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等。

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实现今年1200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今年防疫进入新阶段,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趋势减弱,加上纾困帮扶政策有力支持;像零售、餐饮、文旅、住宿服务业有望加快复苏,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有望明显恢复。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善就业结构等。各级政府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

第四部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第一,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是关键。针对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逐步提高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刺激整体消费需求。第二,大宗消费的关键是住房消费。房地产下一个"风口"主要是由城镇化带来的,近年来,中国农村城镇化进展显著。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空间,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第三,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近年来通信服务、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疫情以后,不少服务消费具有恢复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文旅、体育、互联网医疗等相关行业。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分阶段分步骤补齐短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要聚焦可行的重点方向,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加以突破,重点在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的基础前沿技术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产业先进技术上仍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以开放的思维对待技术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不仅事关粮食供应安全,还涉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方式来改造和提升农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农业。三是加强能源、资源和重要物资产品的生产与储备,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必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确保传统能源探明储量增加和产能扩大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提升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要有风险观念和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各种突发情况,对一个大国可能遇到的包括原料、食品、药品在内的物资供应短缺风险要做出提前预判,全面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四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开辟新赛道,创建产业发展新优势。五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塑国家竞争的新优势。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国际经济竞争格局。发展数字经济,最具有潜力的领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效率,下大力气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