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课: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6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分钟

党课: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要原则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发掘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还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论述内容全面、思想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赓续探索的过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资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基础。1957年,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底,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结出累累硕果,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部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赓续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资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阐释,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的故事,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真正在内心深处厚植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自觉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诋毁党的形象、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斗争。随着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远离人们的视线,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

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现代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总是与一定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相结合,有其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报告》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些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资源。其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方向保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报告》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中的前两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是核心内容,即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五个方面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实践维度的具体展开。三是世界贡献,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维度。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传播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人们用这一科学思想分析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增强人们的理论素养,教育引导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中国式现代化见证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世界作贡献的伟大历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中国式现代化见证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大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见证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历程。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赢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这对于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提供了丰富素材。从"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非合作论坛"到"中阿峰会","中国智造"的足迹遍及全球,成果惠及世界。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无理打压和肆意抹黑。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幸福都是靠奋斗得来的。"啃老"不足取,"躺平""摆烂"更不可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根据形势变化而创新发展,以满足这些要求。

1.人口规模巨大: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需求,提高针对性。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在规模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包含着不同维度的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行业差异、民族差异、受教育水平差异、阶层差异等。每一种差异都意味着人们在利益诉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上可能存在不同甚至产生分歧,由此必然给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实现步调一致的行动增加难度。特别是在网络背景下,统一人们思想和加强舆论引导的难度更大。简言之,思想观念和行动更加难以统一,这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显著难题。在此背景下,全党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受教育者的群体性特征,根据其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进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教育方法上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话语体系和话语特征,并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三是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尽可能形成思想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尽可能大的"同心圆"。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上就是要强调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被所有参与劳动的社会成员所共享。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它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且这一本质要求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相一致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牺牲、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密切关注不同群体的现实状况和利益诉求,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相结合,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警惕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渗透,抵制"资本至上""技术至上"等错误观念和做法,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两个文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精神生活"的概念,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要"两个文明一起抓",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些论述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提供了重要指引。"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一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也是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两者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塑造。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维护包括网络空间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安全。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共建美丽家园。恩格斯曾对人类"征服"自然的行为提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理念是对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中心论"等错误思想的超越。实际上,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些组织(如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主义"等)看到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的危害,强调关注全球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将这些理念延伸到国际关系中,渴望建立和平公正、共存共荣的国际新秩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看待人类的现代化之路大有裨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理念灌输,也是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我们:一要丰富教育内容,培育和提升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二要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也是人在处理自身关系中理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三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碳中和、绿色转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公益活动,携手构建生命健康共同体,坚决反对"人类中心论"的错误思潮。

5.走和平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化"概念肇始于西方,其基本内涵包括城镇化、市场化、理性化、法治化、信息化等。从历史来看,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科技水平、生产力发展都处于世界前列。在利益的驱使下,资产阶级以自由贸易之名为资本开道,在坚船利炮的护卫下,四处掠夺资源、扩张市场。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可以说,西方大国的崛起大都依靠战争和殖民掠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且美其名曰"建立全球福利体系""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承担塑造现代世界的责任"。西方现代化给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种发展理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树立国际视野,坚持历史思维,从大历史观审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培养和树立大国国民意识。二是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资源掠夺、对外扩张、资本至上的现代化。三是加强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