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汇聚民主智慧梦想(第2/2页)
(三)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性、一致性与调动地方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
在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奋斗目标以及关系全党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全党必须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性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否定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树立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领导核心是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事业成功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全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决拥护党的权威,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议和决定。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才能更好抓住发展机遇,集中力量和优势应对新时代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序地推进党的XX大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在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同时,需要各级党委、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动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共产党是拥有近亿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全党在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必须鼓励、支持地方党委、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独立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应广泛征求下级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除特殊情况外,上级党组织不能随意插手和包办下级党组织的事务,充分调动地方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与党委成员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势、新问题,针对如何加强党委领导班子的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水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并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重温这篇著作。该文是一篇深刻阐释党委会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如何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经典著作。党委集体领导与党委成员个人分工负责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直接体现和关键环节。集体领导指党的领导主体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特别是党委书记是这个集体的"班长",不能把他直接等同于这个主体。领导集体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凡属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人事问题、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都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作出决定。在党委会中,所有成员地位平等,都有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对应由集体作出的决定,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个人都无权决定。党委成员个人分工负责是指党委会集体作出决定后,领导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把党委的决定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并将履责情况、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岗位责任考评的内容,坚决克服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等不良现象。
(五)坚持党内权力运行与权力监督相结合
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党内的权力形成和运行是广大党员授受的,权力的这一授受过程是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也是通过民主集中制运行。党的同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也就相应产生了党组织的权力,并由相应委员会推动党的权力运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也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也是各级权力机关。党组织的权力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能造福人民,滥用权力则会损害群众权益。"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民主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用好民主监督这一重要举措。要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监督环境,畅通党内民主监督渠道。既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贯彻和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也要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各级党委会要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要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纪委监察监督体系,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特别是要突出对主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权力监督。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广大党员赋予党组织的权力不被滥用,确保人民赋予党的执政地位不发生改变。
(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人意见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但是对具体事物和工作的认识与看法各有不同,不可能所有党员都完全一致,否则反而可能会影响党的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在党的民主决策制度中,只有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才能作出有效率的决策。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只有首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历史重任,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必须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处理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就在于不是"赢者通吃",牺牲少数人,而是与尊重少数人的意见相结合。真理有时可能掌握在少数人中,在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要允许和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不同意见,逐步形成共识。毛泽东强调,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不能因为是少数而受到歧视和区别对待,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要在讨论中加以解决,否则党内就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必然出现从众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党内民主,不利于党的发展,甚至也不利于多数人的意见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尊重少数人意见是民主决策有效运行、避免思想僵化和决策错误的必要条件。
三、强化新时代党内民主意识及其培育的政治自觉
党内民主意识是对党内民主的认知,以党内民主为反映对象,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广大党员的党内民主意识程度反映了党内民主发展的水平,也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要素。加强新时代党内民主的政治建设,要在培育和提升党内民主意识时,把政治意识有机融入党内民主意识的核心体系中。
(一)正确认知党内民主观的政治属性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党,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认识和把握党内民主性质与特征的根本依据。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等为依据,我们可以归纳出党内民主具有以下几个政治特性:一是客观性。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批判资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超越了资产阶级政党党内民主,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不以个别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二是阶级性。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政治立场,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党内民主,具有阶级性,不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或者所谓的超阶级的党内民主。三是崇高性。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方向,是为了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好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朝着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前进。四是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内民主以推进全人类解放为前进方向,具有先进性特征。党内民主的先进性可以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革命性、纯洁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五是广泛性。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通过民主集中制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谋福祉,本质上是党员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平等性。党内所有的党员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确保每个党员能够平等地履行党章赋予的基本权利,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些特性充分体现了党内民主的政治特性,是我们理解党内民主观首先要掌握的实质。
(二)正确认知党内民主意识与核心意识、权威意识的内在关系
政治性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性,也是党内民主的本质规定性。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就是要自觉树立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树立正确的党内民主意识,能够更加坚定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坚定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则为树立正确的党内民主意识指引了方向。"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所体现的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党内民主意识是树立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目的与集中体现。通过党内民主,我们可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形成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的自觉共识,使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更好地成为自觉认知和行动,更好地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全党令行禁止。因此,抵制错误的党内民主意识,本质上就是要抵制破坏核心意识和权威意识的行为,也就是要抵制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搞山头主义、团团伙伙;抵制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甚至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的不良风气;坚决抵制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等歪风邪气。
(三)正确认知党内民主意识与党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关系
党员身份具有政治属性,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对于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广大党员在参与党内民主建设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推进党内民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员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他们的整体觉悟和素质是比较高的,也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属性的。不承认、不尊重广大党员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就会弱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对党员的先进性的认识;就会影响广大党员在发展党内民主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就会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而党员主体意识越强责任意识就越强,责任意识越强就越有政治担当和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的前提。因此,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就要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树立党员权利意识,树立权利就是责任的意识。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党员责任意识的培养,为广大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广大党员可以通过参与党的事务和党内政治生活,提升责任意识,锻炼履行责任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高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增强维护权利意识和行使权利的能力。在行使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模范作用,既要以党员的身份履行好自己的权利,也要带动和引导好广大党员正确行使权利,确保"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各级干部培训要把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提高政治站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教学和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正确认知党内民主意识与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政德修养的关系
民主素养是领导干部在具备正确民主意识的基础上,掌握发扬民主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把民主素养作为一种领导能力来培养,作为一门领导艺术来掌握。可以说民主素养体现为民主意识、领导能力、领导艺术等,是党员干部需要具备的重要政治素养。同时,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员干部需要具备过硬的政德修养,才能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个具备高水平政治素养的党员干部,需要具备良好的民主素养和过硬的政德修养,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只有具备良好的政德修养才能切实发扬民主。信仰崇高、至善至美,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发扬党内民主奠定根本前提;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更好地听取不同的声音,汲取众人的智慧,从而掌握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进行反复研究、比较,作出科学的决策部署。可以说,如果没有过硬的政德修养就不可能真正发扬民主,就谈不上具备民主素养。同样,如果没有良好的民主素养,听不进不同意见,搞"一言堂",就必然产生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政德修养。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内民主素养与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辩证关系,把党内民主教育和政德修养锻造融入党员的日常民主政治生活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弘扬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升党员的民主政治素养和自身道德品质修养,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坚定政治理想,带头锤炼政治品德,带头坚守政治价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
总之,新时代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进党内民主的政治建设,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政治追求、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升党内民主的质量和水平,把全体党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