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乡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5篇(第24/65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079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27分钟

5.加速项目落地。建立健全促进项目落地工作机制,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实行领导包干、专班推进、集中动工,全力推动已签约项目落地、已拿地项目动工、已建设项目竣工、已竣工项目投产,力促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有效投资。建立健全"工改"与招商引资、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对接机制,精准匹配项目落地"工改"园区,配套做好园区建设,实现项目"拎包"即入驻。

6.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政务服务创新高效工程,进一步优化"一厅联办"新模式和企业办事及重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导办代办团队,实施全程审批代办制,深入开展并联审批、集中审批,推动重大项目快审快批快建。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万家。围绕企业需求优化企业服务,优化领导联点、专班服务、专人跟进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和闭环处理机制,发挥好"行走办""马上办""三乡政策通"小程序等作用,实现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资源要素"云对接";做好援企纾困,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行动;制定出台招工补贴政策,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健全人才服务,进一步配套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用好镇属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加大企业贴息扶持力度,全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7.助力企业成长壮大。围绕引进或培育一家百亿元以上企业、百家亿元以上企业、一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的工作目标,分步实施企业培育"三个一百"计划。实行领军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培育行动,千方百计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全面促进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和扩量提质发展,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2家以上,加快形成大型企业引领、中型企业支撑、小型企业筑基的良好生态。

(三)坚持扩内需稳外需,全力以赴拼经济

1.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进一步完善监测分析工作机制,提高统计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和准确性,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强化拼抢意识,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高位统筹推进拼经济工作,成立拼经济专班,实施拼经济"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机制,积极抢抓时间窗口,拼出经济发展新态势。

2.更大力度激活消费。用好用准市镇两级促消费政策,联合综合性商圈共同发力,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促消费活动,加大促消费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市场消费氛围。加强健康、养老、家政等基础性服务业供给,积极开拓提升精品旅游路线,结合"旅游+"发展打造一批精品文旅产业项目,延伸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推动餐饮、住宿等旅游经济全面复苏,打造雍·梦悦享集市激活乡村夜市经济。

3.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开展文旅、美食与地产联动系列活动,加大楼市去库存力度。做大做强建筑业,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支持建筑业企业"走出去",通过推介、搭建交流服务平台等方式,助力企业开拓镇外建筑业市场,提升产值外向度;积极引进优质建筑业企业,强化落户指导,吸引外地优质企业落户。鼓励建筑业企业做优做强,指导帮扶满足条件的建筑企业加速提升资质等级、拓展资质种类。

4.着力稳外贸稳外资。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齐发力,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厚植外贸强镇实力。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重大机制,支持企业组团"出海",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助力企业抢抓订单。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降低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助力企业占稳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充分发挥侨的优势,坚持以侨引侨、以侨为桥,广泛凝聚侨心侨智侨力,持续巩固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态势。

(四)坚持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

1.着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思路,找准乡村高质量发展着力点。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好农村"土特产"文章,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中山市石岐鸽农业精品产业园。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激发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激励政策,推动村集体作为改造主体参与"工改",自主招引优质特色产业项目落地,实现村集体物业长效经营。深化农村"三资"管理,全面摸排、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多途径探索集体收入增收方式。

2.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速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打造三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雍陌特色精品村以及大布、塘敢、前陇、西山等美丽宜居村建设,新增建成"四小园"15个,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3.高标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全域功能品质,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工作,统筹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持续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提高镇域综合承载力。完善交通路网,继续配合做好坦洲快线、105国道等交通工程建设收尾工作,协调推进金凤路、翠山路等城市主干道快速化改造,高效衔接深中通道等路网,加强对接广中珠澳高铁等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优化公交线路和客运班次,加快与湾区城市互联互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进南凤小桥改造、小琅环农场桥人行便桥建设。规划建设三乡镇公益性墓园。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效能。

(五)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城镇绿美新魅力

1.推进绿美三乡建设。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抓好营林造林护林,完善纵横相接、四通八达的森林消防主管网体系,打造森林水灭火系统建设工程2.0版本。深入落实林长制,科学开展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造林面积约800亩,抚育森林面积约1200亩。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确保做到管理规范、档案齐全、措施到位。深入实施绿美三乡行动,见缝插绿、挖潜增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镇村绿色空间品质及功能,不断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大力推进能耗双控,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推动重点产业绿色化改造。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生活新时尚。

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做好第二轮央督"回头看"迎检准备。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坚持科学治水、源头治水、系统治水、流域治水不动摇,统筹推进"六污同治",确保全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劣V类河涌数量有效控制。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推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工通水,力争实现28条重点整治河涌截污工程完工。扎实推进厂企雨污分流整治工作,加快推进9个村(社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完成51个小区污水管网改造、745亩鱼塘尾水治理,力促涉水城市面源污染七大行业污水预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60%。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大气精细化管理,严格把关涉大气排放的新项目审批,做好"三源管控",保持空气质量全市领先水平。持续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散乱污"企业反弹。

3.加快解决内涝问题。大力推动防洪提升工程建设,完成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一期项目主体工程、中心蓄洪湖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推动鸦岗运河及茅湾涌(三乡段)整治、谷都截洪沟和妈坑水库截洪沟工程年内动工建设。持续开展水浸"黑点"全面整治,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建设,助力中山全域海绵城市示范建设。

(六)坚持文化兴城,助力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1.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凝聚正能量、弘扬新风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景观大道、S268、金凤路等重点路段,及商圈、广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综合整治升级。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大力整治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摆乱放等行为,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完善创文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大行动",不断改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

2.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科学统筹历史建筑保护、文物修缮和活化,修缮古鹤村日东祠、平南信道郑公祠、雍陌村务仁巷135号,开发岐澳古道(三乡段)历史文化遗存,建设雍陌村村史馆、名人堂,推动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全面落实51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传承保护,高质量开展三乡茶果、三乡木偶戏体验活动。

3.促进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独具三乡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90场次以上。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品牌赛事市场化运作新路径,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全面提质全域旅游,结合自然风光、文化资源禀赋,盘活农村文旅资源,打造优质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中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优化智慧旅游服务,升级"游三乡"智慧小程序。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做好十件民生实事。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成立三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落实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中山青年友好型镇街试点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提供15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