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某某市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某某市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六个春城"建设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春城"贡献力量。

一、主要工作目标

(一)水环境质量方面。滇池、牛栏江水质保持优良。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分别不低于90.9%(力争达到100%)、88%,不出现劣V类断面。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牵头单位:水处)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质比例控制在25%以内。(牵头单位:土壤处)

(二)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35微克/立方米。(牵头单位:大气处)

(三)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土壤处)

(四)农村环境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5.76%。(牵头单位:生态处)

(五)声环境质量方面。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省下达目标要求。(牵头单位:大气处)

(六)核与辐射安全方面。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牵头单位:综合处)

(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尽最大努力完成省下达"十四五"碳排放强度目标。(牵头单位:大气处)

(八)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要求。(牵头单位:综合处)

二、坚持高位推动,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1.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指导安宁市、石林县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推进寻甸县、禄劝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争取年内再有一批乡(镇、街道)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命名。组织做好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工作。

2.加强"两山"基地示范建设。持续深化"两山"基地内涵建设,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提升"两山"品牌影响力。推进宜良县申报省级"两山"基地,积极总结安宁市"两山"基地建设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3.全面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调整"三线一单"成果,推动成果应用。

4.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配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落实工作,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强化能耗"双控"制度落实,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编制《某某市"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鼓励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与环境服务业,支持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二、聚焦环境质量改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6.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动态更新,推进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持续推进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巩固拓展空气质量改善成果。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加强源头替代和过程管控,实施低效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监管,推进老旧车辆淘汰。加强扬尘精细化管控,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强化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裸土裸地治理。加大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力度。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降低重污染天气影响。

7.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实施《某某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持续巩固滇池全湖水质Ⅳ类成果,努力实现滇池草海、外海水质稳步向好。推动实施入湖河道"一河一策",加强水质监测和通报,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加强牛栏江-滇池补水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推进阳宗海保护治理,确保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盘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强化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巩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强医疗废水监管,确保环境安全。

8.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实施《某某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监管,确保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3%。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建立优先评估化学物质清单。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核技术利用单位安全监管,做好电磁辐射科普宣传。

9.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推进实施《某某市"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声环境功能区管理,强化噪声源头防控,深化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

三、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某某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1-2035年)》,持续开展"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大行动。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积极推进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强化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推进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提升本土物种保护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监测,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完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会议论坛,开展"5·22"生物多样性日、"6·5"环境日等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11.加强生态监管和保护修复。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性监测,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侵占生态保护红线行为。加强"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实施《某某市"十四五"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2.严格生态环境执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保持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

13.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加强环境风险源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尾矿库、化工园区、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加强环境信访办理,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4.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15.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体系。配合做好《某某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某某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

16.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力度。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

17.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数据整合共享,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科研和技术支撑,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18.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20.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21.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践行"三个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七、高质量完成其他工作目标任务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综治)、法治政府建设、政务信息、政务公开、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反恐、禁毒、国家安全、统一战线、建议提案办理、机要保密、网络安全、密码管理、预算管理、档案管理、机关后勤、爱国卫生、全民健身、国土绿化、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相关单位分工负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