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8月经济类文稿汇编-27篇(第2/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67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0分钟

当前是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窗口期和关键期。一是成功的疫情防控和快速的复工复产为畅通经济大循环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疫情纾困政策和经济恢复方案为国内经济循环创造了更多的动能;三是出口增速的持续高企为中国经济恢复注入了持续的外需动力;四是6月份经济的快速反弹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度过困难期。但也要清楚认识到,势要起而不可落,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抓住经济恢复的窗口期,需要在政策性扶持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化解主要矛盾和重大风险的力度,加速培育经济大循环内生动能。

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弹性和韧性,恢复的基础依然十分坚实。除了疫情散发多发的冲击外,还要深刻把握影响经济持续恢复的深层次问题:如何有效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溢,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如何避免各类风险影响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增强对经济恢复的信心。实际上,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制定了科学的方案、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中央精神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必定能够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作用,使经济主体信心全面提升并呈现出新的活力。

我们要坚定信心,在不确定性冲击中看见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确定性,发现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巨大空间,看到时与势仍然在我们一边。深入研判各种主要矛盾和主要风险,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定能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穿越暂时波动、实现长期增长。

发挥消费对新发展格局支撑作用

王岩

2022-08-30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畅通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推动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就能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消费的重要作用,在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等方面切实发力。

充分认识消费"压舱石"作用

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2012年至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由27.5万亿元增长至62.1万亿元。特别是2020年,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最终消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54.7%。相较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经济复苏保持良好势头,经济发展对外部的依赖程度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消费在满足我国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促进产销对接、稳定就业、促进生产流通循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需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加中高端商品供给,发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建设国内市场,以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促消费、扩内需也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破除市场流通与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能够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还要看到,我国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任重道远,投资需求空间巨大。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将为我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最终消费率普遍在60%以上,消费贡献率普遍在70%至80%。与之相比,我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必须充分重视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压舱石"地位,用好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且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有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作为基础和支撑。从需求侧看,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消费是基础,消费增长可以促进投资和出口增长,消费需求增加在推动消费品生产部门扩大投资的同时,也对生产部门形成新的投资需求。还要看到,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活动的速度、效率和方向,高速成长且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能够有力支撑本土企业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整合。

当前,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需高度重视消费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引擎"。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居民消费需求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品质型消费逐渐取代温饱型消费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在消费总量上,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相当于美国的91%,而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70%,这表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消费结构上,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期,新的市场需求能有效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在消费趋势上,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不仅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还有利于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消费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助推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单纯依靠国内市场,而是需要适应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以强大的国内需求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相对分离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中,生产和消费双方供给与需求的信息畅通成为再生产过程循环顺畅的关键,必须认识到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作为目的和终点的关键作用,将消费的"助推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还要看到,着力扩大消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有力应对风险挑战。消费需求的增加会产生"本土市场效应",即随着某种产品的国内市场规模扩大,这种产品的出口优势也会增强,从而推动出口增长。从这个角度看,要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国际经贸摩擦,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样需要立足国内市场,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需与外需平衡发展。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把扩大消费规模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以促消费为切入点,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有效提升内需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作用,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居民消费信心的关键支撑力量,需在宏观调控中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拓宽社会化就业渠道,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补贴,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需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社会保障是居民消费的重要保障,需增加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优化消费供给。一是提升传统消费品质,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培育名品、名店,提升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和企业软实力,增加品牌消费供给;推进商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消费品品质,扩大品质消费供给;促进绿色、节能等方面的消费,提高绿色消费占比。二是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聚焦基本生活服务消费,促进生活服务业态融合集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老等服务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健康与养老服务消费供给。三是发展新型消费,丰富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智能产品供给,鼓励电商业态与模式创新,规范发展消费新业态。四是打造高品质消费载体,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对标国际着力优化国内外优质品牌商品供给,引导城市商业中心提升集聚辐射能力,推动商业资源下沉乡村,发展县域商业体系。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夏锦文

2022-08-29

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出多方面具体要求和任务。我们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很多地区也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积极谋划、努力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大文章,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仍顶住压力、延续恢复态势。其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数字产业化增长动能强劲。上半年,我国数字经济全面提速、规模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数字产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进入较高景气区间,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投资同比增速较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主要数字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20%,企业预期和信心不断增强。

产业数字化发展潜力彰显。虽然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冲击,但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变革与赋能并未中断,而且还进一步推动创新迭代与提速。一方面,线上消费持续升级。直播购物、在线教育、网络问诊、远程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25.9%,高于上年同期。特别是随着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发展,多样化、便利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居民消费体验感、满意度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工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环节,产业规模超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智改数转"步伐加快,传统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加快完善制度基础。在政策设计上要对数字硬件研发和生产、数字内容和软件平台建设实行分类支持,不断提升筛选、支持、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大数字经济投资力度,加强对企业研发支持。同时,还要着力完善下游应用商业生态。数字经济的竞争不仅是技术、装备之间的竞争,更是包括内容、软件等在内的商业生态的竞争。应加大对内容、软件的孵化和支持力度,加强内容、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此提升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稳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应先易后难、分步骤推进,可以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行业以及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设备故障诊断、无人智能巡检等典型应用场景先行探索。重点是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成本问题。企业"智改数转"短期投入大、产出小,相关部门应主动参与指导生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同时鼓励生产企业与设备企业、平台企业等共同探索共享式运营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短期成本分摊、长期收益共享。其二,安全问题。在顺应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统一安全标准,探索建立健全数据共享与保护制度,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顶层设计。

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数字经济专业性较强,技术更新、产业业态模式迭代速度快。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除了要加强相关培训、加大社会普及宣传力度外,更要从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入手,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构建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创新支持机制,制定中小企业创新研究、技术转移、创业合作等扶持计划,通过鼓励兼并重组、融资支持等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成果、技术成果产业化。

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并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应加强统筹、系统谋划、科学定位,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区域间差异化定位。一方面是政策层面的细化。各地应在已有相关政策基础上,对制约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更清晰的策略思路和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领域层面的差异化。数字经济涉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亦包含多个细分环节,各地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各领域之间及领域内部找准主攻方向,实现错位发展,通过各地的单点突破实现区域的整体提升。

统筹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尽快打造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对于存储和算力等功能类数字基础设施,要加强不同区域统筹布局。"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要加快在全国一体化布局并打造协同高效的基础设施集群。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协同的制度基础体系。一些先发地区要率先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规范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特别是尽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统一的数字政府平台。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打破数据孤岛和垄断,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配置的效率,又有利于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要素配置的交易成本,还便于数据管理和运用,提高数据质量,丰富数据产品,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可从一些区域率先开始探索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建立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打造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服务管理政策规范和整体运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再造并构建高效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勇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主力军排头兵在新征程上作出国资国企更大贡献

翁杰明

2022-08-29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今年2月2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行动纲领。国资国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来抓,努力走在前、作表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牢记"国之大者",国资国企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国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引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以对标评价为先导,聚焦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关键指标,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研究,构建完善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短板差距,明确建设目标,部署重点任务。以示范创建为牵引,遴选航天科技、中国宝武等11家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央企业,深入实施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创建行动,引领提升全球竞争力。以管理提升为抓手,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聚焦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精益管理举措,遴选推广标杆企业、标杆项目、标杆模式,形成比学赶超态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创新政策特区,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动能。以党建领航为保证,深化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层层压实党建责任,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有力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5年来的实践卓有成效,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目标迈进。一批企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99家国有企业进入2022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47家,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电网、通信等行业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一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21家中央企业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打造了高铁、核电、特高压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中央企业率先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更加坚实,信心更为坚定。

突出问题导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强则国家强。大国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需加快解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必须以贯彻《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指引,以巩固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为动力,以集中开展世界一流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和品牌引领行动等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中加快提升能力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在规模效益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一流企业,建设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专精特新的科技领先企业,努力形成中央企业勇当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主力军、各类国有企业对标一流创优争先的良好格局。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厚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根基。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大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不少国有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间的最大短板。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强化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组建高质量创新联合体,主动开放企业市场和应用场景,加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高效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快建设以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为主体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加快打造一批科技骨干企业,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切实提升企业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

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增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力。质量效益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目前一批国有企业在资产规模上已经比肩全球同行业先进企业,但效益效率不高、盈利能力较弱。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健全投资管理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控管理体系,确保有质量、有效率、有效益、有现金流的增长。创新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抓住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改造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通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力争在营业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切实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强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保障。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治理。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但机制不完善、"大企业病"等问题尚未彻底根除。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传统、彰显中国智慧的现代治理新模式,完善组织治理体系,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实施精益化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合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聚焦重点领域风险加大防控力度,尽早发现、有效处置风险隐患。通过健全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力争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企业稳健合规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处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提升带动联动能力,形成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格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既是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的愿景目标,也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深化合作、共赢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要深化股权合作,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优势互补。深化创新合作,鼓励大型企业扩大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融通创新,真正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技术扩散和产业升级的"辐射圈",共同提升产业价值。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充分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通过各类所有制企业间良性互动,力争形成大中小企业竞合共赢的良好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创造价值、更多贡献力量。

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空间。国际化是企业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国际化经营力度,业务覆盖面更广、融入全球经济程度更高,但全球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还需要切实提升。要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稳妥开拓国际市场,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产业规范等制定,推动中国产业标准、产品服务标准国际化,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能力。通过主动融入全球市场,力争尽早建成面向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服务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切实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加快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塑造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声誉。品牌是高附加值的重要载体、世界一流企业的软实力标配。整体而言,中央企业品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要结合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实践,强化品牌意识,加强战略引导,加快创建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科学构建品牌架构体系,积极运用品牌管理先进理念方法,持续提高品牌管理运营能力。借鉴优秀跨国公司成熟经验,完善海外品牌建设体制机制,以优质产品服务"走出去"带动品牌"走出去"。通过深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力争打造一批走向世界、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切实增强中国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