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2022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汇编-183篇(第19/45页)
突出监督重点,聚焦"关键少数";开展监督调研,多方面了解情况,为监督对象精准"画像";科学处置问题线索,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规范问题线索备案制度,重点问题线索跟踪督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多种手段精准有效开展日常监督,从具体业务、具体案例入手,推动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贯通协同、有机统一。
健全制度机制确保长效监督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扎牢制度的笼子至关重要。
"信访举报部门收到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检举控告,在5个工作日内,经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移送本级纪检监察干部监督部门。"这是北京市纪委监委印发的《关于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中加强沟通协调的办法》中的一条规定。
"实现干部监督工作从'一家独奏'走向'集体合唱',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的最终目的。"北京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纪委监委已建立了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机制,以日常监督为抓手,聚合多部门职能监督成果。
建章立制,久久为功。
推动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对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处理检举控告规则、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制度的监督监察;
总结提炼干部监督工作指导思想、制度规范、实践做法,督促干部树牢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
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情况备案工作机制、对受处理处分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化跟踪回访工作机制等,提升干部监督工作专业化水平;
研究建立干部能力提升、日常考核、行为规范等制度机制,强化干部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抓实内部监督,也抓紧外部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实践中着力加强同外部监督的协调协同,建立健全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方式。同时,支持特约监察员开展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工作,拓宽畅通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渠道。
坚持刀刃向内持续整治"灯下黑"
2021年5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舆论热议-"中央纪委原派驻国家烟草专卖局纪检组组长、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潘家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防止"灯下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问题开展审查调查,坚持从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查起;坚决查处执纪违纪、执法犯法,跑风漏气、说情干预等问题;坚决查处在地方"两委"换届中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徇私舞弊、拉票贿选等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纪检监察干部2.4万余人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00余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90余人,严肃查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始终保持严管严治势能常在、管党治党后墙坚固。
既要形成严厉震慑,也要抓好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后半篇文章"。
2021年12月10日,在新一届云南省纪委班子履职第十天,一场"警示教育日"活动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起来。《"九悔"人生》《贪欲之祸》等警示教育片的鲜活案例,让参与活动的纪检监察干部深受触动。
"打铁必须自身硬,在纪律规矩的约束与利益的诱惑面前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一位参与活动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持续传导压力。同时,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齐齐哈尔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五年综述
五年来,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定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持续保持正风肃纪反腐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履好首责,找准着力点,具体化常态化推进政治监督
12月的鹤城天寒地冻,市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分兵多路,连续到宾馆酒店、快递网点、农贸市场等场所,实地检查了解联系县区和单位防疫措施落实情况。
紧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分赴一线和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这是市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中心工作靠前开展监督检查的诸多行动之一。
牢牢把握监督这一首要职责,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
"主要履行依纪依法监督的职责......",在齐齐哈尔市纪委监委网站"组织机构"一栏中,市纪委监委7个监督检查室的职责简明清晰、31个派驻(出)机构一览无余。从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明确职责定位,到推动派驻监督全覆盖,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让政治监督更为聚焦、更有成效。
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加强政治监督作为重大任务,跟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中心工作,聚焦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疫情防控、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线索处置、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和严肃换届纪律等加强监督检查,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的贯通融合,推动大政方针落实,维护政令畅通。全市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75件,给予171人处理,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监督的措施和方法之于监督效果也是如此。
2021年3月17日,因虚报冒领群众养老保险金15.6万元,梅里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保障员孙哲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该案的问题线索来自"大数据"监督。
前移监督关口,依靠科技的力量提升监督实效,是履好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的现实需要。2019年,"大数据+政治监督"新模式应需而生,让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市纪委监委通过整合全市数据平台,锁定了10个方面"大数据"信息采集比对的监督重点。用活数据"金矿",全市共筛查数据信息12.7万条,查实问题线索2700余个。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监督质效,推动了监管到位。
与此同时,派驻(出)机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充分显现,前哨和探头作用充分发挥,嵌入式的派驻监督不仅做在经常、融入日常,而且更具时效、更加聚焦。
2021年1月12日,市农业农村局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重新做出调整,负责农田建设项目评审立项批复等工作的农田科不再由主要领导分管,而是由一名副局长负责。从主要领导分管工程项目,到严格"五不直接分管"制度,这一变化来自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建议。盯紧"关键少数",科学分析研判,在派驻监督中敢于说不,及时对班子分工问题预警"叫停","驻"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显露。
把握职能定位,聚焦主业,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紧盯"关键少数",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采取列席民主生活会、综合运用约谈提醒和谈话函询等方式,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切实把党员干部看好管住,以上率下,集聚正能量。
巡察监督的利剑作用更加彰显。截至2021年,8轮常规巡察、6轮专项巡察和2轮"机动式"巡察,共发现问题7468个,问题线索2682件......数字无声却是最有力的说明,常专结合、压茬推进,提级、交叉、机动式、"点穴"多种巡察方式因情而定、因需而设,巡察监督实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有机统一。
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统筹衔接、融合贯通,让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决心如磐,减存遏增,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2021年元月伊始,市政府原秘书长齐晓彤的案件纪实片在全省某领域专项整治现场会议上播出。三个月前,齐晓彤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消息曾震惊全市。
2021年岁末时节,齐齐哈尔市雅尔塞粮库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大鹏被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削减存量、遏制增量,查处腐败案件决心如磐、行如霹雳。拔烂树、清病灶,以审查调查的实际成果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甘南县公安局原政委王敬东、市粮食局原局长于志峰、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夏继明、市国资委原主任任凤仪、讷河市法院原院长袁爱民......一批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分子被查处。与此同时,市人社系统、市运管处、市公共资源招投标领域和市殡仪馆等一批群众痛恨的蝇贪蚁腐触电落网。
2017年以来,全市共立案15804件,处分15049人,移送司法机关468人。市本级立案1179件,处分1050人,立案县处级干部300人。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变,始终保持审查调查高压态势。案件审查调查带来的震慑,促使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放下侥幸、丢掉幻想,幡然醒悟。2017年以来,全市有598人主动投案或交代问题,境内12名外逃人员已累计追回11名,境外追逃取得重大进展,纪法震慑和政策感召并显成效。
成绩的取得首先源自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法贯通、执纪执法同向发力的高效运行机制。2017年12月29日,齐齐哈尔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市县两级自下而上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部完成。惩贪治腐力量有机整合,指挥体系、资源力量、手段措施集中统一,握指成拳后监察体制改革形成的制度优势迅速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1年7月9日,甘南县法院王某征、王某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该案的办结,是市纪委监委第十审查调查室与甘南县纪委监委联合办案的成果之一。
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室发挥办案经验丰富、综合人才多、协调力度大的优势,牵头发挥主导、指导作用,在研判案情、谈话讯问、外围取证等关键环节及时指导、答疑解惑、协同办理,有力弥补了县(市、区)纪委监委人员力量和办案权限等方面的不足。县(市、区)发挥贴近一线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选派精干力量在协同作战中磨砺摔打、历练成长,攻坚突破的潜力被激发催化。"室地"通力协作、并肩作战、契合互补,同向发力的叠加效应充分放大。
2021年9月9日,市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公室综合科原科长黄某彻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标志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与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合、联动办案工作结束。此前,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已完成对另1名同案人谭某的调查并提出处分建议,所在党组织对其作出的处分决定已经"落地"。与办理此案类似,通过信息共享、办案协作,市纪委监委室组联合、联动办案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合力攻坚,有效提高了案件审查调查效率。
"室组地"发挥联合办案优势,形成了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工作模式,办案力量的系统集成推动了案件审查调查实现高质量发展。
祛邪扬善,端本正源,持续净化培优政治生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既要强化震慑"治重病",又要挺纪在前"治小病",更要教育提醒"治未病"。2017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2万余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比75.3%。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决不养痈遗患、放任自流,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的转变。
在坚持严管厚爱的同时,注重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2021年4月27日,市纪委常委会审议批准了富拉尔基区纪委呈报的容错免责请示。
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根本遵循,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把握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共办理容错案件15件,有45名干部得到免责减责处理。查处诬告陷害案件12件,处理13人,共为50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在监督执纪中,既体现力度和"法度"、又体现"温度",通过纪法情理有机统一,让干部干事创业卸下思想包袱、解除"后顾之忧"。
2021年3月,"以案为鉴知敬畏"警示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本地近年查处的执法司法领域典型案例剖析和案件纪实片成为此次教育的"专门教材"。警示教育与党史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互贯通、融入结合,覆盖到全市公职人员。
为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高压反腐的同时,市纪委监委聚焦典型案件"解剖麻雀",从典型案件的普遍性特点和规律性成因方面进行系统总结、深入剖析,精准施策,推动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改。
2021年4月,题为《只手遮天"一霸手"》的案例剖析被编印成第12期《纪律教育》专刊,发放给市直部门"一把手"和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与编发典型案例剖析同效,拍摄的《岂容蝇贪成大害》《平事书记的不归路》等4部专题警示教育片,也成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活教材""警示钟"。
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和线上旁听"云法庭"庭审、实地和"云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依托微信公众号用"特写""一线传真"传播正风肃纪反腐故事......通过进一步扩大"免疫受众"进行对症预防,密布教育频次充分叠加震慑效果,既棒喝迷茫徘徊者、惊醒心存侥幸者,也向社会释放正风肃纪、反腐惩贪强烈信号。
为强化"不能腐"的硬性约束,推进发案行业和领域的系统治理,市纪委监委向市政府提出《关于加强我市殡葬行业监管的建议》,向职能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殡葬行业改革、督促市交通局进行系统整顿;针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多发状况,由县级纪委监委对全市筛选的100个重点村实施提级监督;发现畜牧系统、发改领域个案背后的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同领域全面清查......
坚持办案、整改、教育、治理贯通融合,建章立制与深化改革并举,坚决迅速"亡羊补牢",取得了查处一案、治理一域的效果。协同落实"两个责任",以有效机制加快政治生态净化,经过五年的努力,政治生态在省委考核中从C档晋升至A档,位居全省第二,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过往辉煌写序章,而今阔步惟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只为清风和鸣、正气充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整理行装启征程!
大力构建"全覆盖"营商环境监督体系--长春市二道区纪委监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厚植沃土万木兴,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长春市二道区深谙此理。
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排名全省县区第一,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市城区第一,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总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从一项项亮眼的成绩中可以管窥出二道区营造出的优质营商环境,其中区纪委监委可谓功不可没。
近年来,二道区纪委监委立足自身职责,强化"信号灯"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审时度势、立足大局,持续保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找准监督切入点,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政策难点、审批堵点、监管盲点、服务痛点,靶向监督、精准发力,自觉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的政治重任,超前布局、精心谋划,坚决惩治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构建"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助力窗口优化服务、部门简政放权、政府转变职能,纵深推进"一站式"政务改革,加快建立"阳光、高效、廉洁"的行政审批机制,以纪检"铁军"护航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二道区纪委监委将把精准监督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继续当好加快发展的"先行者"、担当作为的"守护者"、敢打硬仗的"突击队"、狠抓落实的"领头雁",为二道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擦亮二道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在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和"三强市、三中心""六城联动"建设进程中,展现二道担当。
一直以来,长春市二道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运用省纪委"1133"工作思路,立足政治监督职责,突出监督融合贯通,持续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建设优化升级。
强化"全链条"监督关口前移有尺度
坚持从责任落实、权力运行、重点工作入手,抓早抓小,抓细抓常,不断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细做实。
把监督"嵌入"责任顶端。围绕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将监督"嵌入"责任落实各环节。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必选项"。围绕党内监督制度、民主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对全区48个处级领导班子开展责任制考核,民主测评班子成员202名,实现"政治体检"常态化。开展全区廉政谈话,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约谈重要内容,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人人担责、人人关注的良好氛围。
把监督"植入"权力源头。围绕打造公平公正、透明诚信的权力运行环境,有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紧盯营商环境领域作风建设负面情形,制定《二道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开列简政放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大类10项负面情形,强化反向约束。督促职能部门更新完善全区20个部门1442项权责清单,清晰划出权力运行边界。建立基层政务公开目录,梳理确认事项988项,新增事项184项,实现标准化全覆盖,为全省提供样板并受到通报表彰。
把监督"介入"事项要害。紧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主动介入监督,有效杜绝廉政风险。2020年,全区启动的滨河东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是全市最大单体征收项目,百亿级民生工程。区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监督审核组,全力开展廉政教育、复查复核,配合开展法制宣传、入户协商,有效保障了当年99.34%的高签约率。
强化"全领域"监督靶向治疗有精度
紧盯党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全领域"监督,不断提升监督精准度。
从"大处"着眼,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8轮监督检查,推动整改问题38个。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6轮监督,推动整改问题41个。专项督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和重大项目开工复产情况,有效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37万户,同比增长21.84%。争取上级政策资金4.5亿元,助企融资5.6亿元,全区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强化。
在"难处"入手,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方案》,聚焦工作作风、政务服务和行政执法3方面17类问题,通过明察暗访、座谈调研、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监督,发现问题15个,对典型问题及时警示通报。紧盯征地拆迁、教育医疗、低保社保、供热供水、执法司法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有效净化了党风政风。
向"痛处"开刀,严肃查处营商环境领域典型问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强力查处垄断经营、欺行霸市等营商环境顽疾。紧盯公职人员违规参与经营、经商办企问题,对全区2200余名公职人员进行违规牵涉"小额贷"排查。全区查办2起营商环境领域典型案件,结合日常监督给予6人相应处理,对2批次6起典型问题印发通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
强化"全方位"监督多管齐下有力度
牢牢把握监督第一职责,积极构建贯通融合、协同高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确保监督有力有效开展。
强化内部联动,由"一指发力"向"全身用力"延伸。全区成立4个监督协作区,结合协作区职能特点,监督检查部门牵头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现各类问题74个。用活"1+X"机制,将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深入融合,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专项巡察。巡察组和监督检查部门定期互动对接,通过巡前交换情况、巡中联合研判、巡后督促整改,推动被巡察部门整改问题12个,完善制度9项。创新监督方法,将全区政务大厅实时监控、"12342"软环境投诉平台和政务服务审批平台3个系统终端接入纪委监委,实现政务大厅工作作风、涉软案件办理和政务审批情况"云监督"。
注重上下联动,由"扁平监督"向"立体监督"延伸。2021年,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围绕政治监督、作风建设开展4轮联动监督检查。室、地两家科学搭配、联合编组,通过"上借下力、下借上势",实现了"1+1>2"的监督效果。"五一"期间,重点围绕复工复产、政策落实、政务服务等方面,对营商环境领域作风问题开展联合监督,通过访企座谈、跟踪政策、明察暗访等方式,发现各类问题13个,督促整改问题7个,转办线索4件,组织处理8人,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报道。
协调部门联动,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会战"延伸。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转变以往纪检监察机关"单兵作战"的局面。纪检监察机关先后与政数、卫健、税务、市场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动监督7轮,涉及教育医疗、政务审批、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等领域。调取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等监督信息近千条,制定完善监督台账11份。通过借力职能部门,有效破解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的"行业壁垒",切实提升了营商环境监督效能。
目前,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排名全省县区第一,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市城区第一,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总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100%,企业群众办事满意率达100%,切实为经济发展松绑、减负、护航、助力。2021年,全区实现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58个,"五个百亿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签约重点产业项目、总部型企业、战略合作企业60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速位居城区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位居城区首位,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愈加明显。
打造过硬队伍在高质量发展中忠诚履职尽责-2021年武胜县纪检监察组织工作综述
回顾2021年,武胜县纪检监察系统围绕干出一流业绩、打造一流机关、锤炼一流作风"三个一流"目标,有序有力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持续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建设,"立体式"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立足换届之年,全面完成"新老更替"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武胜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2021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武胜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武胜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武胜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三届县委报告的决议和县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等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2021年是换届之年,换届工作是重中之重。武胜县纪委监委严把"人选关""沟通关""纪律关""选举关",推行村(社区)纪检委员由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兼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监察工作信息员,实现"四职合一",目前全县324个村(社区)"四岗"合一率99.1%。全力推进23个乡镇纪委换届工作,全程指导乡镇党代会筹备和召开,选优配强乡镇纪委领导班子117人。严格落实换届选举各项要求,全力配合完成县领导班子与县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县纪委委员27名。
推行"三方监督",助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要利用好本次村(社区)'两委'换届之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后的监督,武胜县纪委监委紧盯"一肩挑"后村级小微权力,创新采取乡镇纪委(派出乡镇监察室)、村(社区)纪检委员(纪委)、片区纪检监督员"三方监督"工作模式,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全域监督,村纪检委员(纪委)驻点监督,片区纪检监督员分片监督,做到既分工协作,又协同高效。
"'三方监督'模式充分整合了镇、村监督力量,补齐监督体系'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村级监督方式方法缺乏等实际问题。"在拉练现场会上,飞龙镇纪委书记李宏向大家作经验交流。
2021年乡镇换届以来,乡镇纪委共立案41件,处理问题线索86件,片区纪检监督员,开展监督检查895次,开展入户走访1038次,移送有价值问题线索3个,成案2件;村(社区)两委换届以来,村(社区)纪检委员(纪委书记)开展监督检查377轮次,提出否决性意见23件,化解矛盾1195起。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如何优化派驻纪检组运行机制,如何有效促进派驻纪检组干部履职尽责,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引起了武胜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