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理论文稿-11篇(第10/1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5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9分钟

第三,健全风腐同治理的工作机制。其一,健全各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纪检监察机关要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加强联动,探索建立涉及工作不实,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等"四风"问题信息库,推动信息联通共享,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增强统筹推进对风腐一体问题的治理效能。

其二,健全正风肃纪反腐综合治理机制。"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必须增强系统思维,把纠治"四风"落实到党风政风监督、巡视巡察等各项工作中,推动以良好党风政风促民风带社风,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把纪律挺在前面,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将其揪出并严肃处理;坚决遏止由风到腐蔓延,严肃查处腐败背后的不正之风,让中央八项规定成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压缩腐败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要把纠治"四风"等不正之风与惩治腐败紧密结合,保持高压态势,永远吹冲锋号。

其三,健全"三不腐"一体化治理机制。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紧抓不放惩治腐败,利剑高悬,让敢搞腐败者必须付出代价;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纠治"四风"和树新风并举,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也推动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走上新征程,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的基本内核,又坚持继承发展中华美育精神的精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独特贡献。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实现了对西方美育观的新超越

18世纪以来,西方产生了许多新的美育学说和观点,形成了西方美育理论,其中,鲍姆加登、康德、席勒等对人类如何认识美、感受美和进行美感教育提出了创造性的观点。西方美育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人类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积极审美观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继承发展美学和美育理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马克思虽然没有为美学和美育进行专门的著书立说,但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档案馆中的《美学笔记》是马克思1857年上半年所做的55页笔记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美学笔记》中,马克思对"美的形而上学"、"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美"、"艺术的美"进行了细致摘录,表明了他的兴趣和观点。经过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日趋成熟,其中美是美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相统一的观点、劳动创造美的观点、美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观点、审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对公民进行审美教育的观点等等,与西方美育观注重个性、主观情感体验的唯心主义审美观产生了本质区别,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阶级性、主客观统一性和实践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实现了时代性的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美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通过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逐渐成形。其中特别强调的"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等等,都使中国共产党的审美观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美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下,新时代美育实现了时代性的突破,在理论层面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既强调以美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以美育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强调融合发展,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新时代美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凸显了民族性和时代性;以培根铸魂为指引,突出了目标性和战略性;以艺术创作为重点,体现了实践性和导向性。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正在更加焕发出真理性、现实感和生命力。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国化时代化需要进一步拓展新路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我国美育工作者做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重大论断,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新路径。

首先,明晰美育实践思路。新时代美育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塑造正确审美观念,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继承弘扬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落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新要求,同时要突出教育导向、实践导向,注重美育实践体系建设,通过社会美育、学校美育、家庭美育促进社会成员真善美的养成,提高对美的感知力、鉴别力,做到更好地向美向善。

其次,明确美育实践规范。当前,美育实践与其他领域相比还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艺术技能提高的技术层面,由艺术到美育的路途还比较漫长。要从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中国化时代化实践着手,基于审美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依据美学、教育学通行的学术规范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也要以培育健全人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来规范引导美育实践,解决受教育者人格塑造、公民意识养成、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等一系列紧迫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