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第二季度文章汇编48篇(第5/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94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2分钟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十几年如一日深耕坚守,周雷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孜孜不倦探索,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放眼神州大地,一大批青年在创新创造中挑大梁、担重任,彰显着青年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气神。今天,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呼唤着大批创新型人才。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广大青年尤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争当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尖兵,善作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锋,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上勇探索,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力量,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更好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人民论坛)

站在3D云阵相机前,只用一秒就能生成真人数字图像;拿出手机扫一扫特定建筑,就可以进入元宇宙场景;看名画《辋川图》"动"起来,小舟荡开清波,依水而下......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项项创新成果、一个个应用场景让人应接不暇,展现着数字技术的广阔前景。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作为我国信息化政策发布平台、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展示平台、数字领域理论实践交流平台、数字中国建设合作平台,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5年来,累计发布近百份国家级重大政策和重要报告,开展上百场对接洽谈活动,一大批数字新技术新产品从展馆走向生产生活。既见证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数字中国建设汇聚了广泛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到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再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与此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64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超过1793万个、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数字中国建设的底座不断夯实。

当前,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放眼今天中国,网络购物、移动支付、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工厂车间,人工智能高效协调任务、管控过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走进茶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提示着茶园的光照度、风向、风速等信息,为管护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借助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一系列便捷服务......数字经济大潮澎湃,数字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党的XX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不久前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发展目标。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新起点上,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

有人将数据比作"信息时代的石油"。如今,我国数据产量和算力总规模都稳居世界第二。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巨大市场应用规模优势,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就一定能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民论坛)

"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浮气躁,也不能等靠要,要踏实努力,久久为功。"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的有力见证。

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与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各级领导班子要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已有的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辩证统一,折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志在千秋伟业的远大追求,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明确指引。

"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干事创业的胸襟,也是谋发展、促发展的境界。从黄沙漫天到林木葱葱,从缺衣少食到生活富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右玉历任县委书记展开植树接力,带领人民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推动共同富裕,我们党的事业都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推进的,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中办成的。领导干部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对的,但要避免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急的是一时之功,图的是一己之利。只有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才能树牢正确政绩观,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功成必定有我",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姿态,体现的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新时代十年来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广大党员、干部的进取精神,激扬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脱贫攻坚战中,展现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疫情防控斗争中,镌刻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丰碑上......实践告诉我们,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决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必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作为、正确作为。对于长期战略任务,必须保持历史耐心,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当下能做的事情做好;对于已经确定下来的任务,必须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责任心,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判断政绩观正确与否,关键就是看是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不是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既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又尊重规律、保持大局稳定和工作连续性,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急躁心态压下去,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才是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胜方成大胜。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锚定奋斗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就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既要学会调查,也要擅长研究(人民论坛)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重要要求,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

事实是真理的依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实中,真实的情况往往被表象掩盖、受距离阻隔,只有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也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问题实质和矛盾规律,才能"求解"出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必须注意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的调查摸底,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毛泽东同志在寻乌搞调查时,对寻乌的行政区划、交通状况、商业情况以及多个行业的状况作了细致深入调查,甚至把当地家畜、特产、价格,各行业人员数量、比例等都摸排得清清楚楚,力求弄清当时的农业和工商业状况,为解决党在土地革命中的路线和政策问题提供参考。调查必须扎下去、实起来,把真实情况搞清楚,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相反,或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或是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基层治理的难题难点、准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有的人把"下去了"当成"调研了",以"逐级要材料"代替深入调查,不可避免陷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泥淖。

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要使调查发挥应有价值,还需要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早年在福建省工作时,针对福建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习近平同志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四个难题深入调研,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林改文件。研究不仅仅是调研的后续,也可以指导深入调研。研究捋得顺、析得透,就能把客观规律把握得更准确、认识得更深刻。

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善于抓问题,也要善于求答案,既要善于找现象,也要善于析机理。只调查不研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就如同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决策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把调查和研究很好统筹起来,调查研究才能成为治理者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的过程才能成为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民论坛)

1938年,一位年仅17岁的女青年带着5块钱,耗时两个多月走了1000多公里路,从北京来到陕北。她的内心深受触动:"夏日的傍晚,马轻快地奔驰着,我感觉这一切是那么新奇而又神秘啊!"闪耀真理光芒,熔铸崇高信仰,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像一个巨大的磁场。

如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的一项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每年新发展党员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均超过80%。"事实证明,我们党始终朝气蓬勃,对年轻人越来越有吸引力。

百年大党何以永葆青春活力?手握真理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近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真理之火,点燃崇高理想。李大钊曾说:"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革命理想高于天。当身陷牢狱之时,28岁的夏明翰坚贞不屈,给妻子写下家书:"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因为向往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一位位革命先驱、仁人志士"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其犹未悔"。

真理之光,照亮奋进征程。犹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一以贯之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崇仰理想、坚定信念,是这个百年大党的魅力所在。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如燧石一般,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回首过往的奋斗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

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才有力解决了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奋进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眺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征程上,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写华章(人民论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融合中华节气、经典诗文和冰雪运动精神,惊艳全世界;"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羲和"逐日、"天问"探火、"天和"遨游苍穹,重大科技成果烙印传统文化,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夙愿正变为现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融入新发展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智慧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不断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滋养......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文化塑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