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第二季度文章汇编48篇(第6/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94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32分钟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坚持守正创新,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向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不断迈进。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以"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公共服务等新探索层出不穷,文化数字化方兴未艾;文创崛起、文体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赢得广泛好评,《长津湖》《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深受观众青睐,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创新发展,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就能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创造。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千年文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依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就能创造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文明辉煌。

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几个关系(人民论坛)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局部和全局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想问题、干工作,如果不从全局、整体去考虑,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同时,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只有做到以一域服务全局,才能通过局部的重点突破推动全局的整体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必须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当前和长远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加以强调。眼光放得长远,大势才能看得清,问题才能看得准,方向才能辨得明。开展调查研究,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多献务实之策、多谋长远之计,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把握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微观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在调查研究中,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

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坚持整体把握,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把握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就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同时,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是深化认识的两个互相联结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既要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要善于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

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我们就能通过调查研究更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人民论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并悉心叮嘱:"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言语谆谆,如春风雨露,护佑幼苗茁壮成长。

树木竖正,才能成栋梁;人也要树正理想信念,才能健康成长成才。"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深情期许,滋润心田。童年是人生成长的启蒙阶段,帮少年儿童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向阳而生的"小树苗"才能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

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我们引导少年儿童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非学无以广才,既要勤学书本知识,也要多学课外知识,努力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体育锻炼能够让少年儿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还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促进全面发展,才能帮助少年儿童在人生旅途上选对路、起好步。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善于种树,其种树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树木必须因木而异、因地制宜,树人也需要把握成长规律、注重因材施教。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特长各有禀赋、综合素养各有千秋的学子,"顺天致性"意味着必须包容学生的差异和不足,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个"小树苗"都能向阳生长;意味着必须呵护学生多元多样的志趣,使学习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业有成、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事业久久为功,离不开学校、家庭的甘霖滋润,也需要全社会共尽一份心、共担一份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持五育并举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双减"工作到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种下新苗就是种下希望,中国未来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人民论坛)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拔地而起,国家版本馆开馆迎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快速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持续发挥......一项项重大文化工程、重要文化成就,进一步增强了亿万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正是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自信源于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今天,《千里江山图》、何尊等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故宫、莫高窟等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火起来,《诗经》《论语》等经典古籍持续畅销,北京琉璃厂、福州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得以活态保护,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深厚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实践中是要出道理的。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为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前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起来,才能彻底避免"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问题,才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在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深化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不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新的文化使命,新的壮丽征途,中国的前进步伐更加勇毅而沉稳。

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人民论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节日,强调"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勉励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一言一语,语重心长。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鼓励"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嘱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来要在你们手中实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谋划少年儿童工作发展进步,激励新时代少年儿童奋发有为,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立志报国是中国人的红色基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发出的时代强音,当年校长深情赞叹"有志者当效周生!"福建长汀"红军桥"上1.5米高的刻痕,是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度,见证着革命年代"人比枪高当红军"的热血与坚贞。建党百年的光荣时刻,广大少年儿童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无悔誓言,彰显了同心向党、奔赴远方的精神风貌。少年有志,国家有望。"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成长奥秘,蕴藏在拳拳爱国情、殷殷报国志的信念里,凝练在"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行动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新时代少年儿童要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要把"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2014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墨韵堂,书法老师请前来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的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要靠你们接力奋斗,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这一笔,寄托着人民领袖的期待,也寄托着民族复兴伟业的希望。身处昂扬奋进的中国,江山壮丽,前程远大;奔赴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扬帆启航,击鼓催征。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少年时刻准备着!

良好开局提振发展信心(人民论坛)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各种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宏观面看,经济增速企稳回升是显著特征。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高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市场销售较快恢复;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8%,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个个回升的数据,一条条反弹的曲线,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一季度良好开局,表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既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更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强大信心底气。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强劲复苏为全球注入动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