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5月份官媒重要评论汇编53篇(第2/1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49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0分钟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学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多题材创作、广渠道传播、全链路开发。从网络小说连载到电影、电视、戏剧、动漫、游戏、有声剧等多种形式的改编,网络文学的价值持续放大,营收纪录不断刷新。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和线下经营的结合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传播。游戏、影视、实体店、主题公园等,都能看到大量网络文学IP的衍生品。新时代十年,热播影视剧中有六成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上线动漫约50%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可见,网络文学正逐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体系,并与经济、科技等各领域深度融合。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兴力量,网络文学成为文化出海的亮丽名片。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输出网络文学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文本出海、IP出海到模式出海、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接下来,要着重解决好网络文学出海的"翻译、版权和质量"三大难题,建立中国网络文学系统化国际传播机制,让网络文学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文学历史长河中,网络文学尚且年轻,大有可为也必能大有作为。既扎根中国大地,又抓住科技变革机遇,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和思想内涵,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国网络文学必将以蓬勃昂扬之势记录伟大时代、传递主流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4日05版)

一笤一帚扮靓环境(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生活在整洁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去年,我入职一家环境服务公司。这才知道,在每天的夜色中,都有环卫工人用手中的一笤一帚努力劳作,细心清理每一个角落。正是这些"城市美容师"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整洁和文明。

初到公司,我主要是通过跟班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从协助数据统计、员工管理、物资发放,到了解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内容、保洁工序,我对同事们所展现的担当精神和负责态度,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熟悉和热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环卫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不断更新各类环卫设施和作业车辆,更好适应和满足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除了做好日常保洁工作以外,我们还承担着应急抢险的重要职责。作业中心和机扫车队都常备应急支援队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和特殊情况,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恢复路况,确保人们正常出行不受影响。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我们还进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为更多人提供便民服务,向更多人普及环保理念。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还记得参与公司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时,有居民主动递上水,就飞快跑开,都没给我们留下说感谢的机会。以前这样的故事只在新闻上看到,生活中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心里特别感动。跟同事们说起,他们也分享了很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暖心事。这生动体现了社会各界更加注重爱护人居环境,形成了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的良好氛围。这让我对环卫人的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做好环卫工作的决心。

环卫事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卫工人是推进环卫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离不开环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广大环卫工人的不懈努力。奋进新征程,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4日05版)

坚持学雷锋,多做好事实事(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在第六十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10多年来,我在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学雷锋,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用实际行动帮助身边人。

年少时,我心里就种下一颗学习雷锋精神的种子。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我便会伸手帮一把。记得一天清晨,我开车途经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个孩子倒在马路旁,书散落一地。我立即下车了解情况,并将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情况紧急,给孩子检查治疗要紧,来不及等家属,我毫不犹豫垫付了费用,待孩子转危为安,我才放心离开医院。这件事很快被身边的"的哥的姐"们了解,同行们对我大加赞赏,这让我感到做这些事很有意义。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无数涓滴细流积少成多,就能汇聚成澎湃不息的大江大河。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一群志同道合的"的哥的姐"聚到了一起。很快,一支以"雷锋"命名的出租车行业志愿者服务车队成立了。为了增强车队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如今,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队员已从60多人发展到350多人。

既然叫"雷锋车队",就要坚持多做好事实事。我始终把礼貌待客、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作为服务标准,同时号召车队全体队员遇到老弱病残、紧急情况时都要主动帮忙。一些同行觉得,开出租车先要抢抓时间挣钱。可我认为,"义"与"利"一样重要。这些年,我和队员们积极投身抢险救灾、抗击疫情一线,探望资助经济困难儿童。每当看到受助者脸上的笑容,我们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普通的善行,坚持不懈也将成为不普通的壮举;再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也能成就非凡之功。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饱满,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5日05版)

培养更多基础研究后备人才(新论)

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作为我国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一项内容,2013年启动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选拔优秀中学生走进大学,在名师指导下感受科研魅力、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探索了一条大学和中学联合发现、培养基础学科创新后备人才的新路。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要求加强基础研究,这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阶段,选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中学生作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符合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目前,"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7000多人,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注入源头活水。适应新形势、新需求,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数量增至58所,计划培养17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补短板、锻长板,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

强化协同,完善持续、贯通式的培养体系。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完善的培养链条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破解人才全过程培养中的难点,探索加强"中学生英才计划"与大学阶段的"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的有效衔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学和大学的贯通式培养,更好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适度扩大范围,让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脱颖而出。目前,人们对"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了解程度有限,需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此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计划的实施规模,并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青少年的选才、育才工作,让更多优秀中学生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好苗子"要成长,名师引领不可或缺。"中学生英才计划"采取高校科学家导师和中学老师"双导师制",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热心导师加入这项事业。比如,将相关工作与导师所在单位的考评相关联,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此外,应加强价值引领,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式,涵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科技报国、科技为民的情怀。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围绕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持续探索、汇聚合力,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必将为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增强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底气和能力。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5日05版)

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现场评论·抢抓机遇再奋进①)

以发展创造机遇,抓机遇共促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增加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方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关注各地区各领域的发展实践,激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编者

到福建武夷山,必喝一杯茶。这里种茶有峰峦叠翠、空气清爽的环境,制茶有智慧低碳的工艺。炒茶时,用手指轻点屏幕,设定好空气温湿度、通风强度和翻茶状态等,便能均匀烘焙出茶叶。

种茶是绿色产业,制茶为啥也要低碳?以前炭火焙茶,有时长达十几个小时,消耗大量木炭;如今,采用智慧制茶系统,节能环保,产能增加约35%,综合用工成本降低约20%。在"双碳"目标引导下,当地投资研发了智慧制青、类炭焙工艺电焙茶设备,向绿色制茶迈出重要一步。

不仅是茶产业,江苏常州的渔光储一体化项目、福建湄洲岛的彩色光伏码头长廊、四川成都由光伏屋顶和光伏路灯等组合成的低碳街区......一系列落实"双碳"目标的探索,丰富了绿色发展形态,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空间。

2020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蕴藏多重机遇,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77.6%,核电同比增长53.5%。可见,减排不是减生产力,而是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把握绿色机遇,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拓宽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我国新能源的资源和需求存在逆向分布问题,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为了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电源、电网、储能等工程正加快建设,这不仅拉动了投资,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促进了区域就业。以在建的川渝特高压工程为例,据估算将带动装备制造、电源建设等产业投资近900亿元。未来,撬动更大规模投资,为端稳能源饭碗筑牢基础,经济增长还将积蓄绿色动力。

把握绿色机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福建湄洲岛建设全电智慧民宿,经营者加装了光伏和储能设备,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房间开关,"一年能省1万多元电费"。不仅是民宿业,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也在加快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同时,更多新能源企业聚力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比如光伏产业,2022年我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立足"双碳"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不是别人让做,而是自己必须要做。顺应趋势、主动作为,更多产业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掘新潜能、实现新升级。

把握绿色机遇,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向能源技术要动力要效益。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对电力系统安全、高效、优化运行提出更大挑战。破题,需要技术创新。江苏加强全息数字电网建设,缩短电网故障处理时间;福建探索低压柔直互联技术,为光伏接入提供便利;四川突破梯级水光蓄互补联合发电关键技术,更好支持光伏等新能源友好并网......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一批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得到应用。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一定大有可为。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新征程上,紧紧抓住宝贵机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引擎,前景无限。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05日05版)

稳投资,发挥投资关键作用(评论员观察)

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结构优化,稳投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增强了各方信心,改善了市场预期

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北京,20辆整车无人驾驶车辆分批在指定道路测试行驶,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将持续培育发展;在江西,赣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不远的将来,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在贵州,全省开展"大数据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大数据领域项目投资完成200亿元......今年以来,各地投资项目稳步推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良好开局提供重要支撑。

扩大有效投资,是推动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2%、17.8%,投资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不断显现。将经济运行良好态势巩固下去,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更好发挥投资对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作用。

对于我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一季度成绩单中,作为稳增长重要抓手的稳投资成效明显。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更加稳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8%,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不断夯实,为未来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3%,其中卫生投资增长21.6%,补短板、惠民生迈出坚实步伐......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促进结构优化,稳投资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增强了各方信心,改善了市场预期。下阶段要接续发力,保持投资增长良好势头。

要看到,当前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尚需巩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放眼全国,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全年将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城市更新行动提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发展事业,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稳投资、扩内需,定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