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全年汇编192篇(第17/4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72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08分钟

厘清责任,解决"谁来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县级政府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村级组织对所属公共基础设施承担管护责任"......各地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立起清晰的管护责任制度。比如,不妨以清单形式明确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并建立公示制度。

分类施策,解决"怎么管"。农村基础设施类型不同,耗资不同,运营模式不同,管护要求也不同。在管护方式上,可以建立健全高效的分类管护机制。没有收益的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应担起管护责任,既可以直接管,也可以购买服务。经营收益可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经营性设施,则可以由运营企业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管护。地方政府有责任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专业机构从事运营管护。

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解决"经费从哪来"。各地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创新资金筹措形式,建立、优化资金保障机制。比如,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对集体经济薄弱、筹措资金困难的村,适当予以补助;拓宽管护经费来源渠道,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拓市场化筹资渠道;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处理好使用者合理付费与增加农民支出的关系,逐步完善农村准经营性、经营性基础设施收费制度。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才能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各地应树立"建好更要管好"理念,合理筹划、落细落实,确保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问题,让乡亲们生活更舒适、更舒心。

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工作。这一重要举措,将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同时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出"挖掘阐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加强中医药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建设""建设50个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等举措,对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多下功夫。健康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显著标识,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至2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在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等方面做文章,也需要在方便群众便捷获取正确、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出实招。从组织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科普巡讲、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推介等活动,到普遍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再到鼓励引导企业把中医药文化有机嵌入道地药材和老字号产业链全过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将更好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一方面,守正才能更好创新。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方案》提出,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精髓进行挖掘研究、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正是为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原创性、保持民族性、延续传统性、体现时代性。另一方面,创新才能更好守正。推动网上场馆建设、实现"云游基地""云观展",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发扬光大。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们要把中医文化传承好。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人民时评)

实践证明,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挑大梁、当主角,值得给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

中国科协推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帮助32岁以下人才走好科研生涯第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青年创新计划,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北京理工大学组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一事一议"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新星......近年来,科技界各部门、各单位出台一系列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硬招实招,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比较旺盛,条条框框束缚少,对外部变化感知更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往往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给予呵护,帮助他们走出摸索期,有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反之,如果在最佳创新时期因缺乏支持而未能施展才华,不仅是青年科技人才的人生遗憾,也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损失。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也是因应时势的必然选择。从科技人才构成看,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横空出世,完成这一重大成果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支以90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中国天眼助力发现700多颗新脉冲星,这一国之重器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等新领域新赛道上,青年科技人才勇担重任,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实践证明,青年科技人才能够挑大梁、当主角,值得给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近年来,聚焦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的痛点、关切点、关节点,我国持续推出相关支持政策。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从"强化职业早期支持""突出大胆使用""促进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接下来,各地和相关部门要落实落细政策,吃透原则、制定细则,协同配合,让政策红利更好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既需要完善硬举措,也离不开建好软环境。可以倾斜科研资源,比如中国科学院在部署的战略先导专项里,计划将一半以上基础研究项目用于支持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可以优化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让一批有抱负的年轻人得以轻装上阵,挑战重大科学难题。优化创新生态没有终点,要持续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心爱护,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文化环境,不断培厚创新的沃土。

时代呼唤青年科技人才,时代成就青年科技人才。新征程上,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迫切,青年科技人才拥有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青年科技人才学习动力强、知识更新快、成长空间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他们加速成长为栋梁之才。期待青年科技人才围绕"四个面向",坚定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以科技报国的责任和担当各展所长,在服务国家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培育更多创新尖兵(人民时评)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运用"以光为尺"的三维测量技术,可以将所有光扫描过的地方形成高精度的数字模型。从对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测,到文物的数字化建模,再到口腔正畸、牙齿种植,都可以用到这项技术。"小创新"带来"大应用",彰显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未来还将围绕加强制度保障、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融通带动等6个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政策保障力度持续增强,不仅展现出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坚定支持,更将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成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与大企业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分工,能够丰富完善产业组织结构。这些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大多数属于工业基础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研发投入高、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规模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

无论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还是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都需要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尖兵作用。在这些企业中,有的着眼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通过深耕细分赛道做到强弱项、补短板;有的致力打破发达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垄断,通过提升自主化率填补市场空白;有的顺应产业趋势、瞄准未来需求,通过集中研发储备未来技术......这些企业择"一尺宽"、掘"万米深",在细分领域挖深、做透、走高,不仅塑造了企业自身的独特优势,更为产业转型升级汇聚发展合力。当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专业领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佼佼者,就能更好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同时也要看到,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要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离不开政策支持。一方面,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资源流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立企之本就是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成果,因此需要切实保障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帮助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对中小企业来说,摒弃"小富即安"思想,坚定信心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经济才会更具发展潜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微观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力,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有效助力。

品质过硬,国货"常青"(人民时评)

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今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国产品牌跑鞋令人眼前一亮。在2023北京马拉松2402名"破3"(在3小时内完赛)选手中,近七成在比赛日选择国产品牌跑鞋。这是国货流行新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

观察今年的消费市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蜂花、上海硫磺皂等老牌国货在社交平台、直播电商平台上赢得好口碑;陶陶居、北京稻香村等老字号,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大白兔、回力等品牌,通过跨界经营和产品迭代焕发新活力。今年"双11"期间,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共有402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其中有243个是国货品牌。国货大放异彩,品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国货"蔚然成风",凭的是什么?

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的基础,也是国货备受市场欢迎的关键。曾几何时,不少消费者到国外旅游时纷纷抢购电饭煲。而如今,国产品牌的电饭煲质量好、功能全,而且价格实惠,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还远销海外。不只是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国产品牌家电,也因功能升级、质量优良,销量不断上升。质量好是硬道理,是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聚焦市场需求,在提升质量上做足文章,国货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活力之源"。国货之所以能引领潮流,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就渠道创新而言,国货品牌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营销方式,拥抱电商新业态,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拓展消费人群。从产品创新来看,技术创新让国货品牌不断塑造新优势。以看似不起眼的纽扣为例,浙江永嘉桥头镇的纽扣企业,通过引入彩印、雕刻、激光、手工画漆等新工艺,推出玻璃珠光纽扣、雕花纽扣、金属挂扣等新品类,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把小纽扣做成了大产业。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老牌国货,还是新兴品牌,都应加强创新,在工艺、功效和性能上下更大功夫,以"创新力"提升"硬实力"。

国货之所以流行,原因不仅在于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还在于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体验。今年以来,"国潮"持续引领消费新风尚。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主题相关的团购订单量同比提升245%。《千里江山图》折扇、联名口红,源自《食物本草》中柿子造型的"柿柿如意"摆件......国货展现"国潮",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贴得更近,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国货品牌乘势而上,既是一个"经济故事",也是一个"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提升质量,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期待更多高品质国货引领消费热潮,让中国品牌点亮美好生活。

千方百计让乡亲们腰包更鼓(人民时评)

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有机大米订单纷至沓来,黑龙江绥化市的农民靠着绿色种植,日子越过越甜;农家乐里升腾"烟火气",贵州黔西市乡村游持续回暖,旅游饭越吃越香;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群众触网学习直播带货,把草果卖到全国更多地方......放眼广袤乡村,依靠辛勤劳动,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腰包越来越鼓。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这个新台阶,实际增长4.2%,农民增收渠道更多元、内涵更丰富、动能更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农民就业压力较大,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