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第四季度文章汇编46篇(第2/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62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1分钟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需注重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统一。一方面,应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另一方面,应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迫切需要全方位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努力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机制更灵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就能获得更为牢固的安全保障。

从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人民时评)

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前不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汉代铜镜,再到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研究和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早期文明阶段,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更多信息,可以用遗迹遗物廓清历史迷雾;而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通过考古发掘"证经补史",则可以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事实上,考古既是在不断发现遗存、探寻历史,也是在不断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复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见天日、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与考古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先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这个意义上,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

近年来,考古学逐渐摆脱"冷门"的标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方面,这得益于考古与科技的更紧密结合。考古方舱、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装备的亮相,碳十四测年、同位素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助力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也让考古发掘更有科技感,更加可感可知。

另一方面,这也与考古成果以更为多样的面貌走近公众密切相关。无论是《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等节目受到观众欢迎,还是"数字敦煌"资源库、故宫"数字文物库"等项目给人带来全新文化体验,抑或是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走红,都启示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让考古火起来,在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的同时,让更多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让考古工作被更多人看见,让文物更好走近大众,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考古事业将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不竭力量。

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人民时评)

建设劳务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只有更加注重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劳务品牌才能既做专做精又做实做好

"广东技工""吴忠厨师""云阳面工"......近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全国劳务品牌数量已近2000个。劳务品牌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是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推动劳务品牌提质升级,有助于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进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劳务品牌能带动大发展。据统计,广西"八桂米粉师傅"吸纳从业人员40万人,河北"河北福嫂"带动就业6.5万余人,江西"武宁装饰人"形成10万人的装饰队伍。这说明,劳务品牌的就业容量大,吸纳从业人员多。从供给侧看,建设劳务品牌使得更多劳动者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助推器"。

劳务品牌也连着大民生。请保姆看护孩子、家装找施工队、给老人请护理员等,有劳务品牌作为保障,往往更能让人放心、满意。不少劳务品牌集中在家政服务、餐饮、养老服务等领域,有助于人们提高生活品质。从需求侧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建设劳务品牌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一头关联就业市场,一头关乎民生福祉,建设劳务品牌能够让供需两端实现双赢。更好实现促就业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需要在提质量、挖潜力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分类型发掘劳务品牌,特别是对有一定基础但技能特点不突出、分布较为零散的劳务产品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劳务品牌。另一方面,要分领域培育劳务品牌,既面向民生需求,又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挖掘细分行业工种的用工需求,尽可能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劳务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近年来,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持续显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支持、行业发力、群众参与。从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到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再到推动制定行业标准,一系列举措,推动劳务品牌发展从粗放迈向精细,从社会民生领域拓展到经济发展范畴,提高专业性、产业化水平。面对发展新领域、就业新趋势、生活新需求,只有更加注重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劳务品牌才能既做专做精又做实做好,真正成为促就业、惠民生、助发展的"金名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换挡升级,为劳务品牌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环境。"楚天豆腐郎"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年劳务收入20亿元,"吕梁山护工"从业者年工资性收入总计达16亿元以上,"丘北纺织工"带动就业1.3万人、每年实现务工收入7.8亿元......加速劳务品牌壮大升级,是聚集优质资源、引领产业升级、辐射区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此,应继续以品牌建设引领技能强化,推动产业资源与人力资源有效对接,坚持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不断拓展劳务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各类劳动者实现自身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是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不断强化基层人力资源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让劳务品牌发展成创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就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点亮屋顶的光照亮绿色发展的路(人民时评)

户用分布式光伏深入家家户户,渗透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仅为新能源发展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更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蓝海

行走在千里沃野、美丽田园,所见的不止有袅袅炊烟、行人车辆,还有农家屋顶上的深蓝色太阳能光伏板。户用分布式光伏安放在农户屋顶,是广袤田畴的新鲜事物,也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生动缩影;不仅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日常用电、幸福生活,更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能源局11月中旬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达到1.05亿千瓦;前9个月,全国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297.7万千瓦,约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的一半,超过全国光伏新增总装机的1/4,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国户用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开发规模屡创新高,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户用分布式光伏虽小,却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相较于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户用分布式光伏不必选址建造在远离人烟之处,能有效利用村民屋顶等闲置空间,输电损耗也更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光照情况较好,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农村地区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约273亿平方米,超过8000万户,开发潜力巨大。正因如此,户用分布式光伏如同我国推进能源革命的轻骑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汇聚涓滴之力。

点亮屋顶的光,照亮绿色发展的路。户用分布式光伏深入家家户户,渗透农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仅为新能源发展找到了新的应用场景,更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蓝海。在脱贫攻坚中,光伏扶贫项目作为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通过国家财政补贴以低成本为村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以售电收益的形式补贴贫困户生活。有村民感慨:"装了3千瓦的光伏设备,现在每年能发几千度电,虽然不多,但有这份收益我们感到心安,生活有了保障。"随着"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深入实施以及各地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一个个光伏设备建设落成,传递着阳光之"暖",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又给群众带来了金山银山。

更好推进户用分布式光伏发展,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依照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在构建完善市场体系与企业准入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连接作用,切实维护村民利益。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完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结合智能化管理监测技术,提升配电网故障监测能力,缓解分布式光伏不确定性对电网造成的调峰压力,积极建设源网荷储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户用分布式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新兴形式,将在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助力端牢能源饭碗、福泽更多群众,为加快能源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人民时评)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本次增发国债,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也将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民生持续改善、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这样的投资增长呈现了较强韧性。从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保持在11%以上,说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领域投资仍具有强劲动力。

立足当下,打好全年经济工作"收官战",稳投资依旧至关重要。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恢复和较快增长的必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经营主体预期,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就业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投资项目不仅关乎当期的"量",还关乎未来产业发展的"质",以及可持续增长的"能"。因此,稳投资不是为了拉动经济一时增长,而是面向未来,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做好稳投资工作,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在1-10月份经济数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以下简称"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0个百分点,十分亮眼。观察各地的"大项目"清单,或涉及科创中心建设,或关乎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这些项目往往有很强外溢性,需要政府投资牵头,进而带动民间投资。

特别是科技创新投资,政府投资大有可为。比如,上海光源是政府投资的国家重大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各领域的用户开放。一家中国企业就利用上海光源,自主研发出抗癌新药,成功在国外获批上市。国际经验显示,在经济发展水平从中高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时,投资增长动力将从要素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这正是我们需要抢抓的机遇期。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就能不断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推动内需潜力加速转化成发展动力。

稳投资还要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应看到,受外部环境变化、市场需求波动、收入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当前投资信心和预期仍有待提升。为此,各地应继续优化政策、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补短板项目、重大示范项目等提供有效路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在重庆,我国首条横穿大巴山腹地的西渝高铁施工现场,路基、隧道、桥梁等177个工点同时施工,连点成线、齐头推进;在贵州,贵安新区多个数据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聚集成势......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重大项目正密集"上新"。我们应当坚定信心,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效,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拉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投资有望持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人民时评)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

稻菽成浪,谷米满仓。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七成多,眼下,各地区各部门正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多措并举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今年我国夏粮获得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整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争取秋粮有好收成,就能为全年粮食丰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季季沉甸甸的收获,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展现了"基本盘"的稳健力量。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才能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