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全区经济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0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分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xx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质量比速度更关键。只有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全区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市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共识和强大合力。

一、坚定发展信心

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xx发展指引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信心和底气所在。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面对当前形势,只要我们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的重要指示要求,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我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具体而言,保持定力、增强信心,要着重认识和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在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中保持定力、增强信心。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要求我们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坚定不移抓机遇、用机遇。机遇就在眼前,发展正当其时。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新机遇、把握新机遇、用好新机遇,努力把机遇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发展动能,转化为民生福祉,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要抓住用好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xx产业基础雄厚,主城区位优势明显,开放平台众多,拥有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这些是我们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独特优势。我们要顺应发展大势,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经济结构。

要抓住用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新机遇。科技无界,创新无疆。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抢占发展制高点,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有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中国智谷这块金字招牌。我们要抓住契机,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和优势。

要抓住用好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要求,深化行政审批、投融资、国企等领域改革,用好xx经开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这些举措,既增加了体制机制活力,也为我区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力。我们要乘势而上,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倒逼相关改革,变压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要抓住用好加快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治理本身就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xx具有好山好水自然基础,拥有xx等重要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的条件良好。我们要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从大生态破题,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

要抓住用好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新机遇。今年中央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更大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特别是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防范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要在巩固提升良好态势中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面对疫情冲击,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推动转型,经济发展做实向优,xx建设起步良好,xx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突破,城市提升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在困难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应该说我们是抓住了重要的战略窗口期,为未来发展埋下了"种子",增添了后劲。当前的xx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全区上下发展的力度空前,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攻坚克难的正能量更加强劲。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质量效率正稳步提高。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打好破、立、降组合拳,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加快补齐短板,积极防范各类风险,企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税收质量逐步改善。

通过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新动能正积极释放。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移动通信终端全年出货量超过xx万台,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xx%,新注册新签约中国华录等招商项目xx个。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协调性正日益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乡村"五个振兴",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稳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等工作,农村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更加彰显。扎实开展"xx"品质城市提升行动,开展xx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xx"治理提升,xx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

通过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发展空间正加快拓展。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全市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的内陆开放体系。xx开放平台功能不断完善,xx加快建设,并获准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xx建设正式启动,xx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xx"单一窗口"上线运行,辖区口岸通关环节优化30%以上,通关时间缩短10%以上,企业成本下降10%以上,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通过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发展后劲正不断积蓄。举全区之力抓项目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功引进xx等重要研创平台和总部基地。这些项目的储备、引进、开工和逐步投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有力支撑。

通过推进扶贫助困和民生改善,群众获得感正持续提升。坚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以上用于民生,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x%、普惠覆盖率达到x%;全区每千户人口拥有编制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xx张、xx人和xx人,居民健康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获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xx平方米,位居全市第x。只要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能够确保就业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不必纠结于增长速度的一时变化。

(三)要在把握应对严峻挑战中保持定力、增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可能轻轻松松完成。当前,xx经济面临着支柱产业下行压力大、有效投资不足、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实体经济企业经营困难、各类风险集中显现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问题是周期性市场变化所致。从国内市场看,部分支柱产业市场进入饱和期,"天花板"效应显现。如手机销售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对我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企业形成冲击。市场变化和波动是客观现象,危机中往往孕育着重大转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虽然中低端汽车市场遇冷,但5G等新技术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顺应趋势,练好内功,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有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所致。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产业结构方面,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偏低。供需结构方面,中低端产品和服务供大于求、高端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动力结构方面,投资拉动、传统要素驱动效应递减,新动力支撑不足,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短板。这些问题是经济转型升级必然面临的"阵痛",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必须认识到,解决结构性矛盾的过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释放发展空间的过程。只要扭住高质量发展不放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供需结构、动力结构,这些问题必然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化解。有的问题是体制机制不完善所致。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破除这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新的发展动能。我区在国资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农村"三变"改革等领域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只要持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地见效,就一定能更好激活各类资源要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动力活力。还要看到,在推进经济工作中,针对过去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部分指标"虚高"问题,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主动调整基数、做实数据,因此也对GDP增速带来较多影响。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有问题并不可怕,能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本身就是信心勇气的体现。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在干中战胜困难,在干中增强信心。只要全区上下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坚定前行,迈过了这道坎,经济就一定能迎来光明前景。

与此同时,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为严峻复杂。我们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是疫情,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增加了我区经济稳增长难度,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业经济增长下滑企稳回暖仍需时日,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二、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处理好高速度与高质量的关系。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对我们正确认识质量和速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理解,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不一定是正相关,增长越快质量越好;但也不一定是反相关,越慢质量就越高。我们既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也要坚持有质量的速度,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没有速度不往前面走的话一定会倾覆的,但不看方向骑得太快太急也容易出事故。因此,我们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时,把GDP增速等指标降了下来,但也保持了合理的速度。下一步,我们要重点聚焦"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大数据方面,以xx科技园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尤其是工业互联网,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标准化工厂、成套设备厂、大数据运营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建设"五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在大健康方面,以规划建设大健康集聚示范区为平台载体,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打造集精准医疗、健康大数据、康养消费、体育赛事和医药研发生产流通等一体化的产业集群,争取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在大生态方面,用好xx好山好水的生态资源,立足xx"江、山、岛、湾"资源禀赋,着力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等方面聚焦发力,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二)处理好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过去我们十年磨一剑,电子信息产业占据了xx半壁江山,工业经济成为了我们发展的绝对支柱,工业经济对xx发展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生态环境制约趋严、规划用地趋紧,我们再发展大进大出的大工业,起码在短期内是不具备条件的,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可能是xx新的机会。但我们靠原有的服务业还不行,服务业肯定要升级,升级方向在哪里?我理解,一个是生产性服务业。如果整个xx市把工业作为大支撑的话,生产性服务业就有发展空间了,比如:科技研发、产品设计、产业金融、人才培养等都具有广阔前景;再一个就是业态升级后的消费型服务业。对此,我们要研究透、把握住未来服务业发展的"蓝海"机遇。另外,我再强调下产城融合的问题,对于房地产行业我们要辩证的看,一方面,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承认和尊重房地产对税收、对GDP的巨大贡献,这种现象在主城九区都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没有制造业基础,没有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房地产就全是低端人群、没有活力的人群,城市可能是要没落的,这就是产城融合的意义所在。

(三)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质量招商引资为支撑。但招商引资不能只盯住"增量",还要瞄准"存量"。今天的存量就是明天的增量。我们理解,招商重要、服务更重要,引得来重要、留得住更重要,签约重要、投产更重要,引导存量企业再投资就是最好的招商。因为相比引入的新企业,存量企业转型需求更强,再投入成本更低、周期更短、见效更快。对于那些真心实意扎根xx谋发展的企业,我们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针对企业技改、转型、上市、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在要素、平台、金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精准帮扶政策措施,为企业雪中送炭,陪企业共同成长。比如,我们已经成立了上市指导工作小组,为有上市意愿的和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专业支持,这种做法就很好,需要继续坚持和深化;比如,百立丰入驻xx数年时间,成功跻身全国手机十强企业,这种案例就很好,需要积极宣传、复制推广。

(四)处理好板块与国企的关系。板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国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客观上说,板块与国企还没有完全走出磨合期,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种阵痛被放大了。去年,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以试行的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板块发展的意见》,有一些效果,但还不够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理顺。我理解,要促进板块与国企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归位、放权"四个字。归位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板块的经济服务职能、进一步明确国企的企业属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主业,把各自该干的事干好;放权就是要把资源和力量真正向服务经济发展一线的板块倾斜,就是要让国企自我决策、自我平衡、自我负责,我们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要加快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只要在一个监管周期内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对其具体业务不要过多干涉。

(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没有稳定,发展失去前提;没有发展,稳定难以持久。这是关于发展与稳定的辩证法。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种"相辅相成"是基于两者的平衡状态。各个地区的实践也反复证明,当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了两者关系的时候,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就顺利地向前推进;反之,则会迟滞发展进程。所以,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抓好稳定工作。这要求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舆情引导等各项事关稳定的工作,这既是发展底线,也事关发展的信心,决不能出岔子、掉"链子"。

三、做好几篇文章

(一)产业融合。今天,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未来产业要么跨界、要么被跨界,这对所有的产业和行业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跨界产业,努力赢得产业升级的先机和主动。当前,我们正聚焦"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三大产业方向发力,从某种意义上正好对应"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基本方面,是建设"xx"品质城市的重要支撑,是最具优势、最有需求、最可能突破的三大领域。大数据方面,要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以人工智能带动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大健康方面,要以生物医药为先导,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幸福产业集群。大生态方面,既要大力发展传统的污染防治等产业,还要加快推进节能新材料研发、新能源推广、生态农产品打造,让良好生态和生态经济成为xx的亮丽名片。

(二)资源整合。就是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开明开放的意识来优化配置资源。当前,我们正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要抓住这一"十年一遇"的机会,向内挖潜、提质增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财税金融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树立统筹意识,在大格局中找准定位,用大视野审视发展,善于跨层次、跨区域、跨体制、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利用资源。要发挥好经开区的开放龙头作用、高铁商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用好用活xx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立足战略规划、产业重点和空间布局来整合资源,培育主城南部发展新引擎。xx,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要注重资源倾斜、打造特色亮点,努力把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力量聚合。就是握紧拳头、集中攻坚,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我们现在的力量有点分散,精力也不太集中,显得氛围和气场比较弱。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是收紧还是放开、是集中还是全面,要作理性的判断和思考。比如,xx区经济发展要重点打一点打哪一个,如果打两个点又该怎么打,人力、资源、载体怎么倾斜,没有取舍就没有策略,现在我们是平铺直叙。这方面涪陵的做法就很好,以前鸿举市长在的时候提出的"重点企业无小事、企业是衣食父母"是做到位了的。涪陵从"五朵金花"到"九个一",一个个重点企业全开花了,整个产业氛围起来了,大家也都尝到了甜头。如果我们区里能拿10个或者20个企业出来,帮10个企业上市,这样数据也好看、税收也上来了。要下决心,政府只能大面积放活,扶持重点企业做优做强。另一方面,既要自身发力,又要借助外力,主动加强对上汇报、联系,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既要在全市大局下谋划xx工作,又要积极争取将xx重点项目纳入全市工作的"大盘子"。

(四)矛盾调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越来越重,同时又遭遇国际形势恶化、经济下行、债务管控等问题,需要我们适应常态、保持定力。比如,有的同志说现在管得太严,在工作中束手束脚,生怕一不小心踩了"红线"。但实际情况是区里出台的"容作纠错"机制至今没有一个典型案例,那些受到问责处分的干部,都不是因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造成的,而是自身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严要求并不是不作为、慢作为的理由。比如,大家普遍抱怨的文山会海,中央、市委的重要精神不传达是不行的,关键是用什么方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管怎么对标对表,最终是要把事情做出来,该想办法的要想办法,该拍板的要拍板,不然开再多会也没有意义。比如,我们还存在国企和板块改革等一些机制上的不完善,要先把事情干起来,在干的过程中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当前正在推进的智谷公司运作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四、抓好几方面工作

(一)抓学习。打铁必须自身硬,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和实践。首要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是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经济领域知识的学习、现代科技技术的学习,努力锻炼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既当好领导,又成为专家,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比如,主要经济指标能否做到一口清?工业投资中基础设施、技术改造、设备购置比例能否说清楚?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痛点短板、核心部件能否了然于心?这些都是我们搞好经济调度运行的前提条件。

(二)抓具体。工作要落地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和抓手。敏尔书记经常讲"要抓好项目化、事项化落实",项目化、事项化就是我们的载体和抓手。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没有发展。什么才是项目,项目一定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达到可研、立项的标准,如果没有设计、没有预算、没有融资方案,只有一个PPT,那是假项目。又比如,我们"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的战略方向已经确定,每个方面打开分解后具体做什么,还需要深入研究。总之每一项重点工作、每一个重要项目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时间、具体的抓手。

(三)抓作风。一个地方的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作风是关键性因素。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要健全工作链条,紧紧抓住部署、协调、督查、评估四个环节,强化执行落实力度,用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扎实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比如,我们社零指标不太理想,几个大型商圈都比较冷清,我们商务的、服务业的同志有没有去摸过底?哪些价格段在下降、哪些价格段在上升,哪些消费人群比较稳定、哪些消费人群波动较大,摸清了之后,下一步我们刺激消费、扩大市场时候,才能瞄准问题、精准失策。

www.sucai198.com

www.sucai198.com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