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174/280页)
三是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继续推动信通院、国合中心等机构落地厦门;加快金砖创新基地培训平台、成果产业化平台、工业能力共享平台建设;推进部属高校来厦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并开展全面合作;推动重大签约项目落地;依托工信部智库单位科学建设并申报工信部人工智能先导区、智能制造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等。
四是稳定工业运行。抓增产大户,重点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做大规模,争取多基地企业订单转移到我市生产;抓减产大户,建立专人跟踪服务机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效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强运行监测和对疫情、通胀等新形势的研判,做好预警预判和应对准备;全力做好电、气、人工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服务。
五是促进有效投资。梳理现有项目情况,推动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尽快形成投资、释放产能;指导企业用好各项惠企扶持政策,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推进技改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分析重点企业"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加快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是培育更多优质大中小企业集群。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市场主体,增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等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七是推动厦门制造数字化全面转型。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技术改造为重要抓手,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跨界融合。
八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推进"免申即享"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加强工信系统的防疫和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安全有序;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加强节能减排。
九是进一步传承弘扬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少说多做、干在实处,把工作放在首位,时时处处冲在前面,不计得失、甘于奉献。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坚决扛起新时代经济特区新使命,为我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谱写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商洛市工信局局长曹宝良
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为全面抓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措施、指明了方向。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盯四个方面,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紧盯产业抓链条。围绕市委提出"3+N"产业集群,明细产业发展路径,按照"一链一长、一链一专班、一链一策一方案"的推进机制,突出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6个重点产业,紧扣"钒、钼、锌"等新材料17条产业链,培育县区首位产业,推动矿业"五化"建设,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集面成群,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确保全年引进产业链项目不少于80个,重点产业增速不低于10%。
二是紧盯企业抓培育。坚持抓大扶小并重,以产业链为主线,大力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后备链主企业,开展百名局长行长联企业纾难解困行动,实施"规模以上企业、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过亿元企业和链主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大标准化厂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建设,扶持陕西锌业、陕西盘龙、森弗等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补链互动,推动产业链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葡萄串效应",确保2022年全市新增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以上,新入园企业60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产值过亿元企业10户以上。
三是紧盯项目抓投资。全会提出要紧盯导向谋项目、靶向施策引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持之以恒扩投资、稳增长。将紧扣工业项目建设,按照"强支柱,促新兴,优结构,稳增长"的要求,瞄准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3+N"产业体系,通过专班推进、跟踪服务,加速"双九"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比亚迪单晶硅、商洛化工产业园、环亚源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山阳电子产业园三期等50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进度,确保当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不低于10%,重点项目新增产值超过20亿元。
四是紧盯技术抓创新。以两链融合为牵引,建立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清单,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卡脖子"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工业新产品数量及质量,增强科技附加效应,鼓励环亚源、五洲、陕西锌业、香菊等企业加强与秦创原的对接,支持陕西盘龙、陕西丰源、商洛虎之翼等企业争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荐君威、海恩新材料等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和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新产品知名度,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实现"双碳"目标应着重处理好四对关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目前碳减排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开放经济下的"碳壁垒",让碳减排已然上升到了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高度,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绿色化转型也进入到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从政府、技术、产业等方面,不断破解着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难题。
由于我国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地区"齐步"实现"双碳"目标是不现实且不负责任的。从区域上来讲,东部地区大多省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西部地区新能源丰富,相比于中部地区更容易或者说更有条件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中部尤其是内蒙古、陕西、河北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其产业结构和民生福祉都决定了其"双碳"目标的行动方案应差异化、个性化。因此,"双碳"目标应该全国统筹,形成合力,实施差异化战略,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