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172/280页)
为让百姓听得懂、记得清政策内容,市财政局全面梳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政策,并编辑成138条群众易于理解的问题解答材料纳入便民服务热线知识库,为群众提供权威解释。此外,建立热线电话分析反馈机制,汇总分析群众诉求,为提高"一卡通"管理改革服务效果提供数据支撑。截至2022年5月,12345热线受理惠民惠农补贴诉求近1.93万件,响应率始终保持100%。
过去一年里,市财政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一卡通"管理改革列入2021年度财政改革重点任务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动落实,作为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作为"勇担当善作为"的具体场景,不折不扣地将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设计改革路径之初,市财政局会同市人社局、市民政局以及河北区、宝坻区分别到四川和湖南调研取经,为构建数据共享、数据比对补贴资金信息服务平台,实施阳光规范发放机制奠定基础。
天津市财政局组织党员干部先后4次到河北、宝坻两个试点区入街入村入户,带着感情和温度"身"入基层、"心"到群众,了解弱势群体持卡用卡情况,为群众解决"烦心事、难办事"。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市级主管部门和试点区参加的联席办会议,沟通工作情况,压实部门责任,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小卡片"服务"大民生",也蕴含着"大智慧"。为顺利推进"一卡通"管理改革这一民生工程,天津市财政局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坚持若干"变"与"不变"相结合,做到改革与稳定统一,既落实好国家政策要求,又确保补贴红利不减。
管理载体上,选择"社保卡"为补贴资金发放终端载体,把居民领取补贴的各类银行卡转变为社保卡。同时,维持各主管部门资金归集银行渠道不变,创造性地架设归集银行和代发银行之间的桥梁,对原有资金原有渠道未产生触动。管理流程上,坚持前端不变、后端改变的原则,即保持前端补贴申报审核流程不变,到后端资金支付时,由业务主管部门将补贴资金数据发送至"一卡通"服务平台系统,再通过社保卡合作银行发放至群众的社保卡账户。管理方式上,从原来的线下支付全部转变为系统线上支付,同时保持对补贴对象资格、补贴标准等核心内容不变,对群众利益做"加法"不做"减法"。管理体制上,从各部门分散管理,变为由财政部门借助服务平台汇总管理,同时保持补贴政策制定、解释、执行和调整以及部门资金分配权限不变。
全面贯彻财政支持新时代人才工作新部署
--论学习贯彻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财政人才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财政部门要聚焦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做好"四个服务",着力构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财政服务保障体系。
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财政部门做具体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财政部门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加大重大人才工程保障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持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改革完善人才待遇激励政策。在中央层面,中央财政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不断完善人才投入机制、支持强化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推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支持提升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等。加大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720.91亿元、增长15.3%。各地也因地制宜,纷纷出台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例如,上海市财政局研究自贸区新片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重点产业吸引集聚高端紧缺人才提供政策助力;内蒙古财政厅全力支持自治区实施"草原英才"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8亿元;安徽省财政厅围绕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等,3年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各类人才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河南省财政厅积极支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安排44亿元作为省直青年人才公寓项目资本金,建设2.5万套人才公寓等。实践证明,各级财政对人才强国战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明确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等四个方面战略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上,财政部门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落实好党中央交给的政治任务,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
--服务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个战略目标。这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必将为我国人才事业提供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2021年,财政部门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允许提前清缴核算让企业尽早受益,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超过3300亿元。实施"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发展。在60个城市开展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引导降低担保费率。要统筹安排各项资源,健全政府、社会、单位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不断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在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加强央地对接,服务梯次推进"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
--服务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重要保障。2021年,财政部门推动出台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坚持能放则放、应放尽放,提出大幅精简预算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等7个方面25条政策举措,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更大、激励力度更强。要推动建立健全放权松绑与约束监督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系统化推进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为科研人才减负松绑,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加快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将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