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理论评论合集11篇(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4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强化党员思想自觉,筑牢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文化根基。培育思想自觉是践行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前提。注重思想建设,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追求,是党风政风根本好转的前提。思想理论教育是我们党强化党员思想自觉、强化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全党、整合全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既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加强自身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法宝;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政治仪式与情感动员,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补足党员精神上的"钙",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锤炼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加强党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党员的主体道德认识,确立良好的道德观,塑造美好的道德品格,引导党员当好社会主义道德先锋模范,以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构建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筑牢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文化根基。

强化党员法治思维,凝聚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内生动力。遵循法治思维是保持党员清正廉洁、实现廉洁政治目标的有效路径。观照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法治思维的贯彻与落实,逐步健全完善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要不断强化党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行、"法治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法治理念,绝不触碰法律底线、逾越法律红线,共同营造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法治氛围;要主动学习、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严格执行反腐法律法规,防止"用组织程序代替法律规范、用工作纪律代替法律规定、用领导意志代替法纪要求等行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只有以严密的反腐败法规体系来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当今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共产党员只有时刻坚持为肩上重任而自重,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自省,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而自励,在不断增强自觉意识上狠下功夫,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党的性质、宗旨相符,清正廉洁才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让青年人才"轻装长跑"

发表时间:2022-08-18

近日,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科技创新是一场"寂寞的长跑",需要心无旁骛的专注和十年磨一剑的沉潜。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必须把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减负落到实处,让他们轻装上阵攀登科研高峰。

制度上松绑。当前,人才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部门管理过多,人才流动不畅,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等问题,制约了创新活力。要积极为人才减负松绑,向用人主体授权,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对青年科研人才流动、使用不过度干预,让青年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要完善人才评价制度,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标准,不简单将学历代替能力、职称代替实绩、论文代替成果、奖项代替贡献,让青年科技人才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造活力。

时间上给足。研究表明,科技工作者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就极有可能与创新成果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要建立保障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最大限度减少参加各类评比、例行性会议和公差勤务等行政性、事务性工作,切实把青年科技人才从各种繁文缛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环境上优化。种子发育需要充分适宜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培育青年人才也要构筑良好的成长环境。要舍得在基础研究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避免简单的预算管理、投入产出比评估等办法,让人才创新"零负担"。要赋予青年科技人才充分的学术自主权,建立容错机制,允许他们遭受一时挫折,调整研究方向从头再来。老一辈学者要发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关心和爱护后辈学人,帮助其成长为可堪重任的学术"领头羊"。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李志清

发表时间:2022-08-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群众路线已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面临的新命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面临新命题

其一,网络环境严峻复杂。维护和保障网民群众权益尚待加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等网络失范行为侵蚀了网络互动环境。西方国家暗中推行"数字霸权"和"话语霸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主流舆论的主导性、凝聚力,不利于网络群众路线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二,存在"网上形式主义"的风险。一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时唯上不唯下、务虚不务实,未切实把网络问政问计落到实处。某些地方政务网站长期无人更新打理,对网络群众意见建议和呼声诉求视而不见,背离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初衷。

其三,党群沟通的网络平台尚待健全完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种类日益多样,有些地方党群网络互动平台和网民服务载体并未随之调整、扩展,网络工作平台和载体质量不优、层次不高,影响党群顺畅充分沟通。党群沟通网络平台上下联动与横向协同不充分,存在各自为政的不良状态。

其四,一些领导干部走网络群众路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一些领导干部观念落后,存在网络懒政思维,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面对网络群众工作的新场域,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利用互联网实施公共政策、开展公共服务、维护网络社会公平的本领,存在网络民意收集能力不足、网络民意分析能力不足、网络民意引导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阻碍网络群众路线的深入践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的对策建议

其一,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与时俱进地完善互联网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对扰乱网络社会秩序、危害网民利益的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制止和打击,保障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抓好舆情监测和分析,加强对自媒体信息发布、网络热点传播态势的监测,不断强化党在网络工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价值引导作用,在政务新媒体的数量、质量、传播范围、传播影响力方面下足功夫,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同营造清朗清净的网络空间。

其二,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握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互联网建设覆盖,推进网络群众服务的技术连接。建立和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电子政务平台,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打破地区及部门限制,促进政务平台数据的集约共享,实现服务同根、数据同源、部门间网络数据共建共用。

其三,健全完善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机制。把网上调研纳入调研制度体系之中,实现网上、网下调研时间和成果互换互补,促使网上调研成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让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刚性需求。建立党员干部网络言行容错机制,促使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建立长效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增加网络群众工作实绩的评价比重,网上网下联动,确保群众网上反映问题有渠道、有反馈、有人办,将网络群众路线落在实处。

其四,提高领导干部网上群众工作能力。开展专项教育培训,引导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网络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现实性和战略性,把"学网、懂网、用网"作为一门必修课,将互联网作为日常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举办网络技术操作、网络舆情判断等方面系统化、理论化培训,运用互联网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不断提高把握互联网规律、引导网络舆论、驾驭信息化发展、保障网络安全的能力。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广州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正确处理"教与悟"大力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2-08-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思考思政课教学方式与创新思政课理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教与悟"的提出,完美诠释了"大思政课"的育人过程,有效链接了"教与学""教与做"之间的通道,生动形象反映了大思政课育人的鲜活样态,突出了老师"教什么、怎么教"的教育主导性,强化了学生"悟什么、怎么悟"的学习中心性,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更新理念、转变方式、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处理好"教与悟"的关系离不开理论思维的更新转变。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听得进、信得深、行得正,最终实现思政课育人效果。在新时代,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效,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教与悟"的贯通效益,必须更新理念,转变思维。一是必须树立大历史观。要善用"大思政课",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胸怀"两个大局",讲深党和国家意志必须有效贯彻落实的道理,讲透"四史"的波澜壮阔,讲活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精彩进程,充分发挥"教与悟"的最大效能。二是必须树立大思政育人观。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不只是思政课的任务,而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活动,需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发展、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本硕博联通、多种教育方式协同发力的综合育人体系。"教"是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多样化育人内容的精准供给,是多种育人途径的精准施策,充分展示"教"的主导性;"悟"则是学生从学中悟、从做中悟,悟知识架构,悟理论魅力,悟思想伟力,悟践行之法等,全样态体现"悟"在学习中的中心性。三是必须树立大实践观。实践是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政课育人成效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思政课育人效果的重要工具。思政课育人就是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实践锻炼、训练和淬炼,有效连通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舞台之间的关系,深入社会、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增强本领。要构建多元主体的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书本与现实的内在有机统一。

处理好"教与悟"的关系离不开对思政课程基本规则的遵循。"教与悟"作为育人的重要方式,贯穿于"大思政课"全过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应该也必须遵循思政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则。一是要遵循思政课程的开设目的。思政课程是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这就意味着教师所教与学生所悟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必须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与悟"的良性运行中,要让广大青年学子悟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甘味、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甜味,实现从知识到信仰、从理论到实践、从价值到思想的转化。实现飞跃完成转化,就必须处理好"教",就必须坚持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统一",不断完善"教"的过程,为"悟"提供更坚实的前提和更有力的引导。二是要遵循思政课程规定的任务。不同时期思政课程的任务是不完全相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政课程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其中,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学校思政课程的"教与悟",因任务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总体上都体现了有效贯彻党和国家意志、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任务要求。"教"的出发点与归宿、"悟"的方向与内容也因此而清晰明确。三是要遵循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思政课程的"教与悟"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守正之基、发展之本。思政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在思政课程"教与悟"的有机统一中处理好"变与不变"、守正创新的关系,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与方法,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

处理好"教与悟"的关系离不开育人的目标导向。发挥"大思政课"育人的效能,关键就在于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悟什么、怎么悟"的实践目标导向。实现"教与悟"自身的畅通,并有效链接"教与学、教与做"的环节,就要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一是有效解决"教什么"中的目的与内容问题。传统思政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内容,已经较难满足新时代思政课程的育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教知识、教理论、教技能、教素养、教方法"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全方位教育模式,打破单一的知识传授,实现思政课"八个统一"的目标,赋予新时代思政课程崭新的内容。二是有效解决"怎么教"中的手段与方法问题。在新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已深度介入思政课程的育人活动。传统思政课"大水漫灌"式的育人模式固然重要,但是"精准滴灌"更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在新时代,推进"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生成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我说你听、你说我评、互动引导"的育人方式。同时,强化技术融入,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赋能、赋力思政课育人,革新方法,转换场景,必将提升育人实效。此外,广大教师要围绕育人目标,不断强化理论阐释能力和政策解读能力,把理论和政策讲透、说明、谈深。三是有效解决"悟什么"中学生的成长焦点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受教育者要学会"悟道、明理、深思"。要明确方向,瞄准目标,提高能力,踏上一心为人民服务、勇担民族复兴使命、以天下为公的胸襟担当尽责的人间正道。明马克思主义原理、真理、道理,强化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更好认识其中要义。深思世界发展规律,熟谙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前进方向,采取正确行动。通过"悟道、明理、深思",使广大学生学会发现与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平衡自己内心世界,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四是有效解决"怎么悟"中学生成长的路径问题。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参悟、感悟、领悟、顿悟"的渐次升级。要胸怀"两个大局",明晰知识脉络,把握理论内容,掌握社会规律,感受思想魅力,从而领悟人生真谛,升华精神境界。

总之,"教与悟"是构成新时代思政课育人的重要方式,深层次揭示着教师和学生的紧密联系。教师要会教,就必须对所教内容"看得进、学得进、钻得进",同时又要借助于教的活动"想得出、说得出、做得出",统一好"言传"与"身教";学生要会悟,则要"学会领会、学会沉浸、学会体验",统一好"学、悟、行"。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教与悟"的辩证关系,真正发挥"教与悟"在"教与学""教与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作用,突出教师的育人主导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中心性,才能确保"教"以潜心,"悟"能致远。

严防"心中贼"常破"自诛阵"

发表时间:2022-08-18

近日,通过学习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江苏省纪委监委对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公开通报,我不禁想起了清代李汝珍的百回古典小说《镜中缘》一书中,关于"自诛阵"的典故。此典故说的是"此阵不布一兵一卒,而以'财、色、酒'布之",若无自律意识者,见财则财,见色则色,见酒则醉,便会在尽情的欢乐中自取灭亡。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可见,"自己管住自己"是世上最难的事,却也是最管用最可靠的方法。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江苏省纪委监委通报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公款旅游等典型问题的当事人,到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张敬华、王立科......无不说明在现代文明法治社会里,陷阱往往并非别人所掘,而正是自己挖成,从上到下,概莫能外。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今天,重温1954年仲春陈毅元帅写的这首《手莫伸》,更是心潮难平,感慨良多。据报道,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万人。这些在高压反腐态势下仍不收手、不收敛、不知止的人和事,一次次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应当看到,党员干部能不能做到自律,既是个人品德问题,又是党性觉悟问题;既关系到自身形象,又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既是抵制市场经济"酒绿灯红"影响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解决好"双重人格"的问题,防止说做脱节,切实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树立自我革命意识,主动向自身的缺点和毛病进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严三实"要求,在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时,强化自己的党性观念和自律意识,坚决做到凡是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不管别人做得怎么样,自己首先执行;凡是不正之风,不管别人纠正得怎么样,自己首先纠正。对于党的政策和行业、系统、条线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自觉用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生追求激励自己。

横不攀,竖不比,老老实实抓自己。我们要始终以案为鉴,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勤扫"思想尘"、严防"心中贼"、常破"自诛阵",从坚定理想信念做起,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做起,不为金钱所动,不为铜臭所染,不为享乐所迷,不为利益所驱,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