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提升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技巧--p--p-——读《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

提升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技巧

--读《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语言的威力不可小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把话说好,不仅关系公众形象和领导水平,更直接体现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作为抓好各项事业的"关键少数",党员干部尤其要练就"会说话"的硬本领,说出群众欢迎的"好声音"。讲话是人的本能,会讲话容易,但讲得通俗明白,讲得有声有色,讲得头头是道,讲得让人频频点头,洗耳恭听,甚至讲得让人热血沸腾,击掌喝彩,达到吸引人、折服人、教育人、感召人、激励人、影响人的效果,确实是一门大学问。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夏树撰写的《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分析了党员干部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缺陷、障碍和问题,提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凝练出了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场景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技巧。该书不仅提出改进与群众说话方式的共性建议,而且介绍了脱稿讲话的技巧,到基层调研、走访慰问、现场即兴讲话、处置突发事件、在电视和新媒体上公开讲话的技巧和方法,对达到最好沟通效果,提出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法。从语言能力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看,相当程度上是对解决党员干部面对群众"失语"的症候开出的一剂良方。语言魅力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言辞表达的技巧。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与群众讲话时,要通过语言的魅力,向群众传递一种感染力、吸引力,使群众的思维自觉或不自觉地和你的语言融汇在一起。该书从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出发,结合自身丰富的语言工作经历,在历史与现实中灵活穿梭,旁征博引,在真实的语言"故事"讲述中大胆立论、科学论证、精准结论,引导党员干部在说话时正确表达出打动人心的"真感情"、传达出启发心智的"真思想"、传播出鲜活有用的"真知识"、彰显出平易近人的"真素质"。该书既关注党员干部与群众说话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和技巧,更明确指出党员干部"口能言之",靠的是不懈地钻研和追求,靠的是以百姓之心为心,靠的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热爱与投入。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常向群众学习,要把和群众说话作为联系群众、增强本领的必修课。群众的话,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以小见大,不仅充满智慧和哲理,而且富有感情色彩,传递着重要的民情信号;一句民谣、一个段子,往往折射出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群众的喜怒哀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学会使用群众语言,说群众的话,让群众说话,为群众说话。该书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学会跟群众说话的必要性、善于跟群众说话对工作的益处。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把群众所想所急所需放在心上,只有真正掌握了跟群众说话的原则和技巧,才能无隔阂地从人民群众丰富的语言宝库中汲取讲话的智慧,才能讲出群众喜欢听,对群众有用的话。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我们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更复杂的形势,网络等新媒体对话方式更加多元,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的形式和频次也在加速演进。在这种背景下,各级党员干部既要秉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和情怀,也要积极学习群众语言,掌握更多提升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技巧,把话说好,把事办成。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锻炼、提升、检验,而这个实践离不开与群众真诚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否则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党员干部同群众说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识问题,是一个觉悟问题,是一个治理能力问题。该书以提高语言能力为突破口,引导党员干部提升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在群众面前说实话、说真话,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永葆继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王早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