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代会发言、心得体会合集23篇(第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32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8分钟

把"以人为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晋宁区委书记 陈汉

(2021年10月5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刚刚召开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办好昆明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晋宁来讲,如何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既关乎发展目标定位,也关乎发展路径选择。晋宁的答案是:努力把"以人为本"贯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决定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是城市发展的根与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晋宁是滇国故都、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中心和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座极具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开放包容、博大恢宏的古滇文化精神和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郑和精神,一直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晋宁人民辛勤耕耘,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坚守中发扬、在继承中创新,晋宁一直把其作为一项重要课题重点研究和谋划。晋宁将结合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发展定位,充分打好古滇文化、郑和文化"两张牌",以规划为引领,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同时制定实施加快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按照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文化增色、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工作思路,对县城区进行整体提升打造,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推动晋宁特色化、差异化、高品质化发展。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以绿色为底色、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发展大计,更是民生大计、百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事关发展的问题,更是事关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晋宁地处滇池南岸,拥有53公里湖岸线,森林覆盖率超过50%,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晋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条件,是加快转型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做好生态环保和滇池治理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底线任务,更是晋宁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让绿色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回应群众期待,为晋宁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晋宁将准确理解把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保护好滇池就是为晋宁长远发展计划、为子孙后代计划"的理念,把保护好滇池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折不扣完成滇池沿岸相关建(构)筑物整治,差异化推进建成区和农村雨污分流、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湖一侧大棚拆除,同时按照农业设施化、信息化、绿色化、有机化的要求,改变传统大水大肥种植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优化美化生态空间,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优质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辖区发展要素,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努力走出一条以滇池保护治理优先、民生为重、经济转型同步发展的示范新路子。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以民生为根本、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高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的满足,更加注重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撤县设区以来,晋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容回避的是,晋宁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基本区情。教育和医疗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在意的事情。教育解决的是"树人"的问题,医疗解决的是"救人"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普惠于民,晋宁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医疗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从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就学、就医问题入手,深入调查研究,正视差距和问题,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切实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老百姓的殷切期待,不断满足群众对教育、医疗更高品质的需求。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崇尚健康生活、极具活力的城市。健康是生命最大的财富,是人类最永恒的追求,健康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晋宁要有序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健康旅游目的地。如何将"康养旅游"这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项目上,晋宁将围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积极拓展城市体育新业态,以郑和文化、古滇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建设高原特色体育基地,全面促进"体育+旅游+医疗"融合发展,打造专属体育文化产业,整体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全力打响健康品牌,努力打造国际水准、高端品质的特色体育城市,力争发展成为云南省青少年训练营地集聚区、国内一流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有发展潜力、积极向上的城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既要看到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新机遇和新空间。只要发展理念正确了、发展方向对了、发展基础牢固了,描绘的美好蓝图就会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晋宁将坚定不移把产业调整优化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特色为品牌、以生态为底色,态度坚决、行动果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上破题发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做精做优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增长潜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晋宁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记重托,勇担使命,以更加务实的工作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昆明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不辜负市委和晋宁34万老百姓的殷切期盼。

讲政治 抓落实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安宁市委书记 张勤勋

(2021年10月6日)

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程连元书记代表昆明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客观全面,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精准,为昆明未来五年的发展举旗定向,把脉分诊,绘就美好蓝图。相信昆明今后五年前景无限光明,未来可期。

深刻把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系列新部署和新要求,对安宁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推动"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结束,我们将立即召开全市干部大会,把党代会精神不打折扣地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一步掀起各级干部职工学习会议内容、领会会议精神、落实会议要求的热潮。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昆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主题,聚焦"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结合我市"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的功能定位,按照高质量、高能级、高品质、高效能、高水平的"五高"工作要求,全力以赴谋发展、统筹兼顾抓生态、一心一意为民生,以加快安宁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建设进程为主线,为昆明市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贡献安宁力量。

对标昆明市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左右,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共享发展达到新水平,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的总目标,在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和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风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二是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五个万亿、八个千亿"产业发展、数字云南和"12条重点产业链"等战略部署,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以"两型三化"为方向,强化创新驱动,激发科创活力,夯实工业立市的强大基础,以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昆安融城战略。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群发展,深入推进"两轴四片"发展格局,努力建设代表安宁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城市会客厅。全力构建"昆明主城-太平新城-安宁主城"联动发展格局,力争与昆明主城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公共服务对等均等、消费市场共建共享。四是坚持共同富裕战略。以深化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共同提升,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工作收入共同提升,以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化共同提升,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城乡居民和谐程度共同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通过五年的发展,我们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一是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突破1000亿元,力争突破1200亿元;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确保突破7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确保突破2000亿元,力争突破3000亿元。

二是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突破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5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85%,创建成为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是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美丽乡村占比超过50%,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形成"安宁样板"。四是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基本形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力争PM2.5年均浓度低于20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Ⅲ类水以上,国控、省控断面实现Ⅳ类水以上。五是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并重点在昆明现代工业基地、市域发展活力、经济发展新动能、文明典范城市、滇中最美绿城、农业农村现代化、民生福祉上实现"七个新提升"。到2030年,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2035年前,在昆明的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做出安宁样板、立出安宁表率、做出安宁标杆,争取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县)市,以实际行动深入扎实地落实好程连元书记所作报告的精神内涵。

融入新格局 开创新征程

奋力谱写蝶变跃升的富民发展新篇章富民县委书记 王秀江

(2021年10月7日)

在昆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所做的报告高屋建瓴,"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三个关键词描绘了一幅昆明未来的宏伟发展蓝图。报告充分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既切合现实,又符合发展规律和群众所盼,十分鼓舞人心。

富民将紧扣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休闲康养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昆明主城发展,为昆明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力开创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贡献富民力量。

一、提高站位、提升格局,厘清加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富民按照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发展要求,牢牢抓住主城"西拓""北延"空间布局和富民撤县设区这一历史性机遇,重点实施交通联通、产业提质、生态抚育、营商环境变革、康养融合、品牌塑造、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着力打造"互融互通便捷富民、产兴业强实力富民、宜居宜业魅力富民、创新创业活力富民、养心养生健康富民、多姿多彩人文富民、民富民安幸福富民"。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化协同联动能级,提升融城发展质效。加快融入主城发展步伐。主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拓展主城辐射功能,推动与主城的产业融合;加强五华富民协同发展。科学编制"五华西北片区+富民"跨县域片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构筑五华富民产业协作带、产业协同合作示范区;加速撤县设区工作进程。将撤县设区工作作为富民"十四五"时期融入主城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全县上下合力推进撤县设区的工作格局。

着力提升产业实力,量质并举做强支撑。重塑新材料产业优势地位。重塑钛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加快做大新型建材产业,大力支持稀贵金属产业布局发展,加快培育生物材料产业;明确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全面规划布局高端休闲康养产业,发展配套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调整;加快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发展。推进天然气、农光互补等新能源产业链,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巩固现代农业基

础地位。加快培育优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

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提升创新开放水平。充分利用COP15等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贸合作;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水价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和工业园区改革。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高政务智慧化水平,严格落实"县委问诊、人大问询、媒体问效"三问工作制,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城乡融合,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速乡村振兴步伐。建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深入开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五年行动,重点抓好农民增收"九化富民"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确保武倘寻高速东村连接线和昆倘高速小水井连接线建成通车,加快市政道路项目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实施滇中引水配套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完成富民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持续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打造"近郊消费中心""螳川花园城市"品牌;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扩大人口聚集效应,确保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以上。

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充分体现生态化发展。全面推进全域绿化工作,推进河(湖)长制。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确保螳螂川水质稳定达Ⅴ类,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充分体现碳中和发展。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建材、清洁能源技术运用。全面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严控"两高"项目落地。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教育文化资源合作共享。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和"县管校聘"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名校托管、名校合作办学力度。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医疗协作机制,打造区域"医联体",建设昆明西北片区医疗中心。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科学精准有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局面。

三、从严治党、永葆初心,为开创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加强政治建设,永葆绝对忠诚政治品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思想建设,筑牢坚如磐石理想信念。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凝心聚力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街道党建联盟等行动,发挥好社区大党委领导协调作用和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保障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锻造担当作为骨干力量。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深入实施"四基"工程,建立富民人才流动绿色通道。

加强廉政建设,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蓝图已绘,未来可期。富民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入新格局,开创新征程,奋力谱写蝶变跃升的富民发展新篇章。

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新辅城

宜良县委书记 刘中政

(2021年10月8日)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们处于"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程连元书记代表十一届市委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全面总结了昆明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向全市上下发出"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的动员令。宜良作为昆明主城的重要功能拓展区,报告明确提出要"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新辅城、加快推进撤县设市(区)步伐",强调要"全力支持宜良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宜良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目标定位,坚决扛起使命责任,为全力开创昆明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发展新局面贡献宜良力量。

一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宜良将优化空间布局支撑新辅城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东城新区示范带动作用、重点集镇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3个棚户区改造以及小白龙温泉文化旅游度假小镇、宜良四方古城等项目建设,切实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功能,为高质量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健康产业拓展区奠定坚实基础。依托"四创"工作提升城市能级,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复审)",促进四项创建工作互促互进、以创促建,实现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文明素质的明显提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幸福新辅城。

二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意味着,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宜良将以"筑巢引凤"实现招优引强,把宜良产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把木龙片区作为园区"二次腾飞"的主阵地,加快"双创"中心、木龙片区跨江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1+2"产业布局(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食品与消费品制造),重点招引"小巨人"企业、"金种子"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建设"绿色、美丽、诚信、实力、法治"园区。以"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严控"双高"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大力发展

清洁能源、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业态,加快推进中粮油脂、中铁(昆明)国际宜康城、华润宜良清洁能源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把宜良打造成为"健康旅游目的地、活力康养目的地"。

三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高效能治理。宜良将聚焦全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立企业分类管理服务制度,对优质企业、低效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园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全力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深入实施"河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参与碳汇交易,打造"中国天然氧吧",努力让宜良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力实施"县花"提质工程,沿江、沿路、沿山积极推广种植三角梅,打造一批三角梅母本基地,助力矿山修复、荒山绿化、村庄美化,兴建一批以三角梅为主的"田园综合体",积极开发三角梅小盆栽、小盆景等产品,结合"四创"工作推出一批三角梅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全力打造"中国三角梅之乡"。

四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宜良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五锋领航?百村竞赛"活动,抓好"两新"组织非公党建工作上台阶、提质量,深入推进"一区一圈一廊一带"基层党建示范集群建设,打造一批标杆式基层党组织,积极争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示范县。着力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结合"四创"工作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丰富拓展"幸福新宜良?党群心连心"党员志愿服务内涵,深入开展"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微宣讲活动和"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分层次、分领域制定党员干部、公务员培训计划,注重在"火线"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在艰苦岗位、基层一线大力选拔干部,重点安排新提拔干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工业园区、乡村振兴等"主战场"建功立业,着力打造一支"敢干、苦干、实干、善干"的干部队伍,为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新辅城提供有力支撑。

大干四季度 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基

峰峰矿区人民政府区长郭涛

(2021年10月9日)

市党代会、市"两会"胜利闭幕,对做好新征程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作为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峰峰矿区锚定"541"发展目标,大干四季度、高限完全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理论学习,坚决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一是提高站位学。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全面系统学。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全面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中的难点,加强研究思考,寻找答案对策。三是联系实际学。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实际相联系,不断增强抓落实的内生动力;与工作实际相联系,把本职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峰峰任务摆进去,切实找准抓落实的方法路径;与责任担当相联系,坚决保证抓落实的实绩成效。

聚焦目标任务,坚决做到稳扎稳打、有力有序。立足老工矿区实际,大力推进"四个转型"。一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按照"优势指标力争前三,整体高于全市平均"的思路抓好经济运行。围绕"四大百亿产业集群",实施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快华信特钢、焦化整合、金隅循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把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坚定不移推动城市转型。同步推进北部新区建设和老城有机更新,加快"四改两清一通"进度,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宜居度。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筑风貌"四大提升工程",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三是坚定不移推动生态转型。全力以赴助力全市空气质量"退后十",做到生态环境全域治理、全域提升。严控地下水开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高标准推进滏阳河全域修复,全面做好羊角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围绕"三山六环""三沿三旁",持续加大绿化攻坚和PPP储备林项目建设。四是坚定不移推动社会转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抓实抓好50件民生实事。严格落实"十个常态化"30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统筹抓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红色物业等各项工作。

聚焦自身建设,坚决做到从严从实、抓常抓细。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

面,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坚持政治站位。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始终,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忠诚履职。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意见》等规定,加强对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党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三是坚持严防腐败。全面聚焦政府采购、招投标、土地出让、征地拆迁、人防等重点领域,时刻盯紧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务人员,充分发挥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作用,坚决遏制腐败问题发生。四是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