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学深悟透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研讨发言3800字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0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研讨发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人民性和科学性,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杰出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必须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人民立场、提高实践本领。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集中体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是要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目标导向。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自己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的就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的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要科学分析问题的必然性和深刻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握好两个大局,充分认识当前的国情和世情,才能抓住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从国情来看,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基于这"三个前所未有"概括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当今中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从世情来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波折,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也在加剧。世情的深刻变革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能不能做到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科学应对、转危为机,决定了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能否如期完成。www.sucai198.com

坚持明确的目标导向。坚持目标导向要深刻把握目标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全面谋划,为我们党破解治国理政难题提供了根本指南。一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之间深层次的竞争是制度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三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完成,中国走上新奋斗起点。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保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坚持人民立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同时又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站稳人民立场,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才能始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权利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才能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抓党的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在价值立场上的最新表述。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回答了我们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总体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于开拓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才能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论。"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党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科学认识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出"一个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各项实践工作,必须从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决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而陷入空想;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分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就是要在推进改革中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思维的两个基本方面。"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