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材料合集16篇(研讨发言、心得体会参考)(第2/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66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6分钟

以对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三)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挖掘其精神价值,对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是增强青少年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的力量,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和进取意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纽带,是巩固青少年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重要途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转化为青少年共同的精神追求,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其所处的时代、对象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青少年身处信息高速流转的环境,优秀传统文化快餐化成为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常态,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无益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标的达成。这些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又要关注教育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寻求科学有效的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

(一)关注课堂教学,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创造性转化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方式,其成效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层级化培育体系,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不同学段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目标。在小学低年级主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小学高年级以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

和宝贵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初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教育为主,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增强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高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理性认识教育为主,帮助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使学生理解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其次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的创造性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的创造性转化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那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全新的表达形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练传统文化内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契合与融通;另一方面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度融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使其成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资源的重要支撑。

在非思政课堂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比如艺术课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制作一些兼具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创作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领略中华文化魅力,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要发挥传统传播手段优势,引导青少年参与到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中。传统传播手段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于对内容的过滤、精选与凝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精选和凝练传统文化的故事、人物、符号等相关的内容与知识,鼓励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墙的设计、广播的录制、以及图书角和校报校刊等的制作,使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学习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让青少年在浓厚的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

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传统文化的优势,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高地。学校可以搭建网络公众平台给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为青少年精选和推送一些传统经典解读和滋养民族精神类的文章;借助互联网,链接和推送一些正规网站制作的能表征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频、网页;推送一些解读和介绍不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网页和链接。

第三要扩大校园参与度,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地域特点,举办适合于不同文化背景青少年共同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唤醒不同民族青少年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够为每个民族的青少年敞开精神家园之门,使其浸润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当中,感受中华脉搏,涵养中华品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7]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筑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让青少年群体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就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来说,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地域特点,依托本土资源,整体规划和设计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活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定期给青少年学生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比如学校可以组织青少年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民俗村、经典古巷等地方,让青少年实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本地开展研学旅行,去拜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聆听他们身上经历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青少年在与老艺人的互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力量;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依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一些切合实际的秀传统文化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就某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内在价值、传承与发展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动手、动脑创作和反思的过程中"体验""体悟""体认"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

观、访问和调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青少年全身心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切实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达成以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通体意识的目的。

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兰州市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杨巧燕

(2020年8月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并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列为我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构筑""筑牢""打牢"等词汇多次出现在党的相关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与"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紧密相联,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度很高的术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范畴,它是基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而产生的认识,也就是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体的综合认知。认同视角是当前学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视角。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认识主体在综合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多重属性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同。这种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政治认同、历史命运认同、经济利益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建立和强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的过程。

新时代的中国在迎来重要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分歧、宗教争端等问题离间我们的民族感情,破坏我国祖国统一,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也时有发生。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总结中华民族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道路,成功地处理好了我国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的发展也表明,无论是中华民族命运一体意识的产生,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赋予,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科学不懈探索。新时代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需要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改进和完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

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二是大力发展经济,补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短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力发展经济,需要特别帮助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补齐民族地区短板。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能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励各民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三是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树立中华文化价值共识。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培育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强化各民族之间的精神文化纽带,增强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方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博采众长,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全民族树立统一的价值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给予全民族价值引导,凝聚价值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四是加强中华民族观、历史观教育,促进民族间交往融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状态,多民族的融合始终是不变的历史潮流,各民族间经过长期的交融交往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各民族地区之间依旧存在着各种藩篱,这些藩篱影响着中华民族大团结,阻碍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这就需要在民族地区加强中华民族观和中华民族历史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了解,从而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意识。同时,在加强民族之间交往交融时,要包容多样,努力找到各民族融合的契合点,充分尊重差异,坚决摒弃大汉族主义、民族歧视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

同心共筑中国梦 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 青觉

(2020年12月1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相关理论的内容与意涵,也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在充分学习、体会这些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时期,更需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历史伟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理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心连心一家人的温暖归属体验、手拉手一起走的共善价值信念、同手足共复兴的责任使命意愿。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要求一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让各族人民认识到复兴伟业与每一个个体都息息相关。从正向维度看,每个人的努力进步和能动维护都是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都值得肯定;从反向维度看,任何破坏进步的行为,如扰乱秩序、分裂国家、伤害同胞等,都是拆砖卸瓦的可耻行为,都需要加以抵制。另一方面,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面向个体成员的激励中,对各领域、各层次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的人与事给予表彰和赞扬,使之得到认可和激励。换句话说,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重要力量,全体人民既是主体,也是对象,更是受益者。这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着眼的团结进步理路也就能够更为明晰。

再次,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践指向就是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

理民族事务等5个方面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任务。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推动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落实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提高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央视网新闻

(2021年3月6日)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饱含希望。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战略大局,充分肯定了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鲜明指出了增强民族认同的工作方向。总书记还以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必将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多次深入调研、体察冷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面小康阳光普照,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篇章。

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就需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要通过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政策;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树立爱国观念,抵制错误思潮,以全面认同为民族复兴凝聚合力。

不忘来路,才能走向更光辉的未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历史与民族团结进步密切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流传至今。这些都是增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大团结、齐进步、共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021年3月1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在于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夯实国家统一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从历史传承来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和锦绣河山,共同书写源远流长、举世瞩目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国情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抓好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增进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自觉,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

族工作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凝聚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一

北方海南

(2021年5月26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内蒙古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交往的舞台,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回首内蒙古的发展历程,正是全区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我们才有了今天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正是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奋斗,我们才取得了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保持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由此可见,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什么时候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什么时候就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同心同德,一个国家才能勇往直前;凝魂聚气,一个民族才能所向无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就国家而言,讲任务,是各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各个民族共同的前途。70多年风雨兼程,我国各民族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良好氛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无论是八千湘女入疆、三千孤儿进草原的历史佳话,还是今天各民族共同战"疫"的众志成城,无不昭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最大的福祉。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就一定能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书写发展传奇,共创美好未来!

在历史前进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莫兰2020年12月25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

在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时,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这一历史演进,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