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材料合集16篇(研讨发言、心得体会参考)(第4/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66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6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富民政策,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千方百计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内蒙古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断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切实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四、发扬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理念,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三个离不开"是我国历史的写照,是我国国情的反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对于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来说,各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我国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基本特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应当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一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长期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草原文化,形成了以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共产党、心向党中央为重要特征的红色草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作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优良传统,在繁荣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铁岭市委党校 任爽

(2020年8月1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再次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民族方面的优势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究其根本,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到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之中,制定了各项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民族关系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要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让各族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二、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这种多元一体的特点,就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

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

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五、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党中央部署的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好形式,同时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只有党政部门、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了,各族群众都参与进来了,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在全社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才能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扎实。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政府首先要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基层是创建的主阵地。要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搭建更多群众便于、乐于参与的平台。同时要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提升参与度。既要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创建,更要在汉族群众中开展创建;既要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推动创建工作贯穿到各领域各行业中,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和持久活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郑大华

(2019年2月27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

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点认识

(2018年9月17日)

实践证明,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和稳定要靠物质因素,离不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但也要靠精神因素,离不开文化建设和情感建设。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所以近年来中央针对精神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再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又把它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加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核心内容。

一、全面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种民族认同,它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也通过文化认同表现出来。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认同才能巩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要靠教育。搞好教育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即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中华民族层面上的一体性认同。

56个民族层面的"小认同"是必需的,因为这是我们文化认同的基本面。没有这个基本面,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一个空泛的存在。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各民族文化本来就是一物两面、并育不悖。千百年来,中国各民族都创造和传承了各自丰富的民族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说中华文化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大花园;也正因为此,各民族之间才有必要相互学习和交流。文化多元是好事,多元有色彩、有活力,多元互鉴互融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我们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现在来看,在"小认同"问题上各民族的自觉性都已大大增强,每个民族都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也都在自觉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需要重视的是,每个民族在强调自我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应对本民族文化有个理性的认识。不能把一些外来文化,尤其是明显有害于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的外来文化当作本民族文化加以认同和推崇。同时也要注意分辨哪些是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哪些是影响本民族形象和进步的糟粕文化。

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应有之义。"认同"原本就包含着肯定、认可的意思。所以在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包容和接纳也当然地属于中

华文化认同的范畴。一般而言,人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持认同和肯定态度是能够做到的。民族地区的异样风情、文艺舞台上的民族"原生态"总是受到人们由衷的欢迎和欣赏。但与这种认同态度相悖的另一面则是各自的保守和狭隘。如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不同民族成员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宗教问题乃至现实问题的争执频繁出现。这些争执对民族感情的伤害是极为严重的,与我们提倡的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格格不入,成为新时代必需解决的严重问题。

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各民族文化的统称,也有着实在的内容,这就是覆盖中国各民族的共性文化。长期的共同生活使得中国各民族形成了很多的文化共性或同一性。这些同一性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体现在共同生活和交流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比如文学、哲学、宗教、史学、音乐、舞蹈、建筑、军事、医药等,尤其是绵延至今的儒学理论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下归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注重忠孝节义的社会伦理、多族同一的节庆礼仪、以及各族共享的汉字等等。中华文化的共性认同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乃至中华民族具体存在的根本,实在称得上中华文化的"大认同"。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三个层次中首先和着重需要强调的应是共性文化认同。

由于汉族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对多数,也由于汉族文化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主流地位,中华文化呈现出较多的汉文化色彩是很正常的。但这绝不等于中华文化就是汉文化。这和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族是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是为至理。

二、注重各民族之间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到底是一种民族意识,而完整的民族意识既包括民族的文化认同,也应包括民族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事实证明,增强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有文化认同是不够的。因为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小不一、能够建立起的文化认同巩固程度也会不一样,为此就需要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做出补充。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当然内容。

与其他多民族大国相比,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一体性联系。不论原本既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民族,还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辗转而来的外来群体,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早已在居住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容并蓄、

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开谁的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之间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合作机遇,文化交融利益交织空前深入。宏观上,没有民族地区的资源、市场和生态保障就没有汉族地区的发展和发达;反之,没有汉族地区的人才、科技、资金支持帮助就没有民族地区当今的进步,而国家的政策协调、财政支持和国防建设又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能够给予每一个民族和个人生存保障、安全保障和发展保障的只有国家。而在当今时代,国家又自觉承担着民族的职能,每每被称为"民族国家"。在此,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也是当然的利益共同体,每一个国民和民族享受其中,也要奉献其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也自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基于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属性必将愈发突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句话既包含了文化认同,也包含了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独享其荣、独善其身,而只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我们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候,在讲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必须要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认同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 陈联俊

(2021年4月30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儿女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同价值追求、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长远影响。

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其历史使命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决定的。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可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而,在领导中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生成、确立以及巩固的坚实基础。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伟大的事业要有正确的道路指引和先进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党史,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史,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在对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源自勇于自我革命带来的强大生命力。"打铁还须自身硬",党的自身建设事关党的领导水平。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坚持通过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坚守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将自身打造成具有长期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政党,不仅使自身能够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而且能在组织上密切联系和动员群众,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党的百年发展史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以史明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中华儿女,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程。在近代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危机深重。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试图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均以失败告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实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要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各项事业在短短几十年中取得极大发展,也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迈向"强起来"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出台新的重大方针政策,推进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共同的意识来自共同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明确中华民族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立自强的奋斗史,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共同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