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合集40篇(第2/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86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3分钟

三、凝聚"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人民力量,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动力所在、方向所在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讲话时强调,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抗洪前线,无数人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战"在一线,直

面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念、磨练本领,以饱满自信的精神状态

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崇高宗旨;扶贫一线,无数群众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直面困难,不畏基层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笃行实践,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领头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才有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各地经济的有序复苏。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悟青年干部成长之道

拿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如获至宝。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如同波澜壮阔的画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活力。精读细品治国理政的智慧,启迪青年干部成长成才之道。

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坚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十指钉入竹签而永不叛党的坚贞,无数先烈用鲜血诠释了对党的忠诚。--《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青年干部必须对党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第一条就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政治品格,是我们青年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薪火相继、代代

相传,就必须锤炼青年干部的忠诚品格,筑牢"坚定不移听党

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上都站得稳、靠得住,这是青年干部个人成长之需,更是党的事业发展之要。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青年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练就理想信念的"金刚不坏之身"。只有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实践行动,才能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以信念铸魂、用信仰作骨,坚守理想信念之星,作为青年干部成长的终生追求。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

青年干部要勇于奋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用奋斗描绘青春的最美底色。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青年干部要敢于迎接挑战,经受住摔打磨练,在基层岗位炼就"风吹雨打都不怕"的"铁肩膀"。

广大青年干部要细读深思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高超智慧,指导提高我们应对挑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引我们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道路奋勇前行、成长成才。我们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学以致用上求实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天地很广阔 拿出大作为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

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章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一、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让民居越来越美,树立"生态宜居"典范

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是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基层党员干部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让群众进一步明白,环境不好,疾病就会滋生,环境好了,疾病自然就少。要充分发动和带领群众,大力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把角角落落的垃圾清理干净,把沟边河边的杂草树叶清除利索,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上花草,让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成为共识和习惯。要通过整治,让所见之处都是整洁的,见不到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要让

民居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处处都很"养眼"。

二、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让民风越来越纯,推进"乡风文明"进程

在当前有些地方,各类酒席名目繁多,除去婚丧外,还有升学酒、开业酒、满月酒、祝寿酒等,你请我得去,我请你得来,吃酒席就得"随份子",哪怕是借钱也得去捧场,不去就没面子。其实,聚餐不仅不卫生,餐桌上的浪费也很严重。基层干部党员要大力倡导"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通过反复的宣传教育,逐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要崇尚节俭和新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婚丧事简办,小范围请客,推行旅游结婚等新风,彻底杜绝操办酒席借机敛财的歪风,让民风越来越纯正。

三、要大力加强教育引导,让民情越来越真,形成"治理有效"格局

当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子女赡养老人、邻居纠纷处理、行为习惯养成等问题是主要民情。基层党员干部可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结合当地习俗特点,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红白理事会,选出义务法律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通信员等,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上来,从规章制度和人力上补齐发展治理短板,共建共治共享。党员干部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群众看到共产党员的风采,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更加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

决心。

四、要大力促进产业兴旺,让民企越来越强,夯实"生活富裕"根基

产业兴旺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必备条件。各地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大力开展涉农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让农产品有效增加附加值,在发展本地产业经济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就近就业。要为涉农企业最大限度地提供政策优惠和扶持,让更多的民企易扎根、能生存、有发展、做得强。要通过发展产业,使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要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第三卷里深学深悟"能""行""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共570页。全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其下分为19个专题,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伟大实践需要伟大思想引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有这样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对推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好第三卷,在学中悟,尤其要深学深悟"能""行""好"。

一、深学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能"中聚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更是亿万中国人民之盼。因为中国共产党天然与人民相连,始终为民幸福而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党员人数超过9191万,成为闪耀于世界的第一大

执政党。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充分体

现了十四亿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和坚定支持。"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更要有大的担当。要想肩负好中国这样的"大国",就要有大的能力。要通过继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党的理论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经受住"四大考验",应对好"四大危险"。与时俱进,砥砺奋进,继续练就一身"强国富民"之能。

二、深学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行"中践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方能办好事,按规律发展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要恪守入党誓词,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既要原原本本地学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更要学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中深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任何理论,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实践才出生产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中思、学中行,善用众智,发挥众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和实践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三、深学深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好"中向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要水土相服,与实际结合。历史实践证明:面对机遇与挑战,唯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

机遇,战胜挑战。办好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实际去办,要

用中国的办法去办。已有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成果,前行中已走过的艰难困苦让我们更加坚定这一制度,更加与这一制度相依与共。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随发展不断完善。如何完善?既要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加强新时代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要继续学习汲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制度建设的思想,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以制度抗风险的能力,持续巩固好制度已取得的成就,为未来收获更大更多的成就奠定制度基础。

"【藏经阁】,QQ215425891"

铭记"四颗心" 做好实心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一篇文章《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党员干部要铭记"四颗心",做好实心人。

一、铭记"保持对党的忠诚心"的教导,做永远红心向党的"向日葵",不忘初心使命

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践行规划目标为方向,以服务时代发展为担当,在火热的实践、不懈的拼搏、顽强的奋斗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向日葵"式的好干部。

二、铭记"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教导,做懂得惜时感恩的"勤务员",增强服务意识

像雷锋那样做人民的"勤务员",热爱人民,懂得感恩,

惜时奋进,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奋不顾身,不怕困难,言行一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改革,这就是志愿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感党的恩,感人民恩,感师长恩,感组织恩,感社会恩,是我们服务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三、铭记"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的教导,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千里马",奉献青春智慧

无论攻克哪座高山,山高人为峰;无论横渡哪个海洋,理想信念是前进的风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何种事业,付出青春智慧是成功的前提。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淬炼中来,从进取中来,从积累中来,从团结中来,从奉献中来。"院子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育不出栋梁材。""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做奔腾于草原的骏马日行千里不停蹄,要做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搏击云端不歇翅,要做冲击于江河的船只配合纤夫不松桨。

四、铭记"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的教导,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永葆清正廉洁

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好、处事作风好、道德觉悟高、文明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觉意识强,对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的

敬畏、尊重、参悟和遵守是必要的保障。必须保持对法纪的敬

畏心,做始终遵纪守法的"排头兵",这是我们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最好态度、最佳方法和最美风景。

年轻干部也好,年长干部也好,都要铭记"四心"教导,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做实干家、实心人、实在人,始终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挑战和考验中谱写忠诚、感恩、进取、奋斗、奉献和廉洁的壮美篇章。

守牢新思想"主阵地" 乘风破浪"在基层"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伴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走进基层,我们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守牢新思想的"主阵地",在乘风破浪、勇攀新高中做基层的"自己"。

初心更红,使命愈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要求我们必须时常叩问初心,补足精神之钙。自觉把初心和使命落在基层一线,在大战大考中担使命、比作为。无论是"天问一号"背后凝聚的北斗精神,还是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中展现的战疫和抗洪精神,党员干部都冲锋在前、默默奉献,交出了属于自己的党性大考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矢志不渝,提振干事创业的精神气,跟党一起创业、奋斗、圆梦,做到吾身恒坚、吾心永红。

助企惠民,对标找差

要在助企惠民中求实践。新思想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

上、笔记中,更应该是助力夺取"双胜利"的实招硬招。眼下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源源不断释放党建红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暖、服务优。自觉把新思想的学习和运用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各项民生保障服务工作才会行稳致远,散发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要在对标找差中攀新高。强化对标意识,把补短板、锻长板贯穿服务工作始终,瞄准目标任务,紧扣中心工作,坚持人民至上,解决好群众关切的"身边小事",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奉献青春。

育好新机、开好新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以区域化的视野和思维,抢抓战略叠加窗口期,在区域合作中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新动能。落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探索创新优化基层治理路径,持续升级党群阵地服务,坚持把"小场所"打造成为"最有人气的地方",在心中虽然向往"诗和远方",在脚下却依然选择了"离你最近的地方"。坚持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强化目标、问题、结果导向,深刻认识基层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锻造先锋"尖兵",在定向精准服务中凝聚党群共识,在加压奋进里勇攀目标新高。

从"治国金句"中探寻"组工之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我们展开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波澜画卷,而其中所引用的诗词金句如同冠上明珠般熠熠生辉。细读这些诗句,品味其中治国理政的智慧,能够为新环境下组织工作的创新开展予以智慧的启迪。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名句,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话点出新时代治国理政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总有些人为组织工作贴上"和颜悦色、锦上添花"的标签,实则不然,组织工作是"防疫站"、是"手术台"、更是"降魔杵",时刻承担着组织队伍的检查、防范、治理工作,组工人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不能总是和颜悦色,有时候,我们扮演的就是"黑脸",而且该讲原则的时候决不讲情面,该讲道理的时候决不讲人情。正是有了"不要人夸颜色好"的组工人,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实、做细、做到位。我们始终坚守初心,即使遭到不解、非议甚至打击也从不动摇,因为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地不断进取,就是为了"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正义之气、廉洁之气,彰显出新时代组工人的中正气质和精神风貌。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中《竹石》诗中的这两句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潮动荡交错、风潮四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组织工作要始终有正确站位,不被错误思潮所误导,任风雷肆虐自岿然不动。作为组工人,我们要经受得住"千磨万击"的考验,恪守廉洁奉公,不营私舞弊,不畏强权压迫,时刻坚守底线,站得正、行得端,问心无愧,两袖清风,这样的组工队伍一定是无坚不摧的,即使有肆虐的东西南北风席卷而来,我们也会化风为静,心不动、意则定,经受住自我考验和社会考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这两句诗分别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浮云遮眼,乱云飞渡"可以说是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生动写照,也提醒我们未来组织工作开展的艰巨性。作为组工人,我们要有"无畏从容"的底气,有敏锐的分辨力和判断力,做到"扎根基层低起点,思想进步高站位",这样才能在纷繁驳杂中拨开遮眼的"浮云",乱云飞渡中能够从容应对,登高远眺始终追随党的正确领导,让组织工作真正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治国有道撷金句,诗海采珠启慧心。细读深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所引用的诗词,古为今用处处彰显党和政

府治国理政的智慧,而这也是组工人深入学习践行的"诗意指

引"。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汲取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巨大提升,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芒,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创新理论。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的一字一句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要义和强烈使命担当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汲取真理的力量。

一、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还是个人进步发展,都离不开正确方向的

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时,伙

夫同志一起床,不问是否有米煮饭,而是先问向南还是向北走,并告诫大家,"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可见,明方向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志、干事创业的第一步。

一要把准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要通过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涵养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要坚定事业志向。

作为党办人,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最终要落到"五个坚持"上。要把在党办工作作为人生事业追求的难得机遇、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难得平台,对标"五个坚持",倍加感恩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中办很多老同志,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一干就是几十年,干了一辈子,也奉献了一辈子,赞美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令人十分感动。党办人要向这

样的老同志学习,用"五个坚持"诠释好"三服务"事业志向,

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更加富足的精神财富和党办印迹。三要校准人生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党员干部的历练成长,对干部的学

习、修身、实践、自律等都有系统全面的论述,这些都是党员干部人生历练的指路明灯和行动指南。要坚定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自觉在心灵上与领袖对话,带着感情领悟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带着使命践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学思践悟中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扣好成长的"第一粒扣子",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确保人生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二、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增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类风险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多变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进入新时代。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政治定力,学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为什么我们能坚定自信?

第一,制度是最好的宣言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

是"飞来峰",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我们坚信,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不断落地落实,我们的制度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和更加显著的制度优势。

第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拉长时间尺度。要深刻理解这一伟大事业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近100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170多年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坚定不移发展。

第三,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必须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世所罕见奇迹,试问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奇迹?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

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用1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14亿人口大国的疫情防控奇迹让"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的战略定力。

三、在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中找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的开创、新思想的产生,是在扎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回答时代课题中实现的。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能够深切感到总书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由实践检验的科学态度,以及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厚的为民情怀,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金钥匙"。每一名党员干部,每当遇到困境和矛盾时,感到自身能力不足、本领不够时,总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言传身教中找到思路、找到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