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强县域经济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汇编-34篇(第3/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08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0分钟

经过x年左右努力,使我省县域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和旅游名县,全面开创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到x年,县域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功能更加完善,投融资平台健康稳定运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超过x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x-x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超过x亿元的县(市)数量翻一番,达到x个;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达到国家规划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以上;产业园区产值占县域总产值比重超过x%,园区研发投入翻一番;AA级以上县域投融资平台达到x家;便民服务事项x%就近可办,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人均公共服务支出和预期寿命逐年提升。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县级谋划、市级统筹、省级指导的原则,依据各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共同推进具有发展前景的x-x个主导产业,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推动产城融合,制定"一县一策"实施方案。处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坚持农业优先发展,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和终端销售,加快三产融合示范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县(市),做强县域制造业,坚持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并重,推动资源依赖向科技赋能转变,推动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化发展,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处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积极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加快绿色循环发展,采用"平台+景区+农户"模式,打造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推进民俗产业发展和民宿、餐饮、休闲服务标准化和便利化,培育一批服务业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县。省级有关部门、各市要按照"一县一策"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到x年,县域主导产业定位清晰,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全省基本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绝大多数县(市)形成x-x个产值百亿元以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坚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扎实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原则上每个县(市)只保留一个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园区管理去行政化,参照开发区管理、人员、薪酬体制,推行"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式,建立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托管联办县域园区。探索建立"飞地园区"统计、税收统筹共享机制。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打造一批重点特色专业园区,并优先支持其升级为省级园区。修编完善县域园区规划,加快园区布局优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逐步推动园区数字化改造,加强园区与交通主干道的互联互通,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能力,重点解决标准化厂房、标准化创业中心以及人员招聘、技能培训、财税办理、投融资等专业服务。开展县域工业园区"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聚焦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收入研发强度、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等指标进行排名,完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到x年,力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在县域全覆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功能齐全的创业中心在产业园区全覆盖,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超过x%。

三、提升县城承载功能。对标国家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分类指导编制县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定期开展实施情况综合评价,加快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每年支持x个以上的县(市)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在巩固提升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基础上,打造好x个x示范镇和x个x示范村。积极推进西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好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有关规定,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模式。注重保护县城传统风貌,注重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注重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有序推进市政道路、市政管网、公共停车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建设,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到x年,力争各县(市)基本达到国家"x"规划指标要求,人口x万以上县城三级综合性医院全覆盖;采取政府统建或委托开发建设的方式,确保x户以上新建居民住宅区规划建设幼儿园,x户以上新建居民住宅区规划建设幼儿园、小学;养老设施床位达到x床/万老人。

四、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加大扩权强县力度,制定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和市县划转事项目录,完善市县行政审批服务的运行机制,赋予县(市)更大自主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与"好差评"系统、"秦务员"APP的有效衔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通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开展民营企业"扶小创优"培育行动,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常态化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及时解决发展面临问题;推动省属企业积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产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县级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发展,改进企业治理结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开展创新示范县建设,打造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开放创新、服务创新步伐,用x年时间培育建成省级创新示范县x个以上。支持鼓励县(市)主动对接秦创原等各类创新平台,建立起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

五、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县域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有效路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精准招商、科学招商、协同招商,各县(市)围绕确定的特色主导产业,认真谋划产业链,绘出产业链地图,明确拟招商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相关服务性企业,确保招商优惠政策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跨地区流转机制,健全完善招商项目"异地建设、利益共享"模式。建立全程服务机制,注重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奖励制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在园区考核评比中的权重,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六、强化资金要素支持。加强各类资金统筹用于支持县域发展,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调整支持方向,优化使用方式,强化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各类涉县域专项资金进行整合,设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资金规模为x亿元,鼓励有条件的市设立配套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产业链金融。发挥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对条件成熟县(市)设立的基金,可依据市场化原则和相关管理办法,按照不高于子基金总规模的x%参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行县域内整合或"以市带县"模式,加快优质经营性资产注入和非营利性公益资产剥离,提升平台公司信用评级,扩大平台公司市场化债券融资规模,重点支持县域园区和产业发展,力争x年底市县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较x年增长一倍。分年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到x年末,比例达到x%以上。

七、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快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边界。建立健全产业用地刚性约束机制,合理确定经营性地产比例,最大限度留足产业发展空间,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摸排处置专项行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量原则上按照x∶x挂钩。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三变改革",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建立以"亩均效益"为导向的土地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加强省级统筹,预留一定用地指标对县域重大项目实行土地直供。在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城市新区和成片开发区,大力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将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综合容积率等指标纳入土地出让前置要求。到x年,力争全省存量"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全部清零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占比达到x%。

八、加大人才要素支持。推动省级部门、在x高校、省属企业与基层干部双向任(挂)职交流。实施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和县域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开展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行动,加大选派省内县(市)优秀干部到东部省份挂职交流力度,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用好苏x协作机制,制定人才需求清单,推动江苏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来x挂职交流。加强柔性引才,探索人才"市引县用"、"县引企用",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用工需求,加大订单式培训力度,提升县域专业技术人才自给率。持续完善动态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供需对接,加强"点对点"劳务对接。完善金融机构对口协作县域投融资平台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常态化服务。建立省市机关从县一级、县从乡镇及村干部选拔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畅通基层干部晋升通道。

九、营造追赶超越氛围。对标中央和我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采取"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共性指标+专项指标+加减分"的考核方式,梳理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主导产业增加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税收增长率、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招商引资落地金额等x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监测指标,健全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建立季度推进点评、年度总结报告工作机制,按季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突破发展和创新发展案例进行点评,年度发布评估报告,激励担当作为。强化监测考核结果运用,优先支持项目建设、土地指标、专项资金等方面排名靠前的县(市);切实用好"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创新活力。综合运用考核结果,将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作为表彰激励、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且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成立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园区提档升级和县城建设等重点工作,市县参照完善本级工作机制,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行动到位,充分认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做好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评估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重大情况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研讨发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x市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将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炎炎夏日,x县x路两侧的各类休闲农业园区瓜果飘香,各种时令瓜果相继成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春天摘樱桃,冬季采草莓,夏秋季节还有葡萄、西瓜、蜜桃、猕猴桃、酥梨等时令鲜果,如今在x路沿线,特色果园、采摘园密布,一年四季热闹非凡,成为当地乃至全市特色农业的一张名片。

探寻这条农业"多彩长廊"的发展脉络,正是以x种植专业合作社、x洋丰果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燃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星星之火",又经过多年的集聚发展,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以x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x年,x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种植草莓。从起步阶段的选品种、找技术、跑市场,到如今带农户、搞培训、促融合,该合作社不仅自身建立起现代化的生产经营体系,还带动周边发展草莓种植近x万亩。

不仅仅是x路沿线,x沿x国道葡萄长廊、x樱桃沟等特色农业观光带都是在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近年,x市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为支撑,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下,在x市各县(市),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近日,在位于x区的x明拓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优质富硒葡萄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绿宝石,晶莹剔透。在该园区内,各种传感器组成完整的互联网控制系统,适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可实现作物生长精准管理。

该园区负责人赵海出身农家,年轻时在城市打拼多年。x年,他选择"重返"乡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办了x明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些年,从参加县级培训向"土专家""田秀才"请教,到走进市级、省级和全国的课堂潜心钻研技术和管理,赵海逐步成长为一名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x市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持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着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x市在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实施产教融合、全产业链培育,把新技术、新理念带到农村、植入农业。同时,我市先后建立农业专家师资库、组建农民田间学校联盟,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培育质量,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带头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今,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市不断涌现。他们把新技术、新理念带到农村、植入农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将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使专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成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的实现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小农户开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到x年,培育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家以上。

推动县属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实体企业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x年,每个县(市)都有x家以上百亿级企业集团。

研讨发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发展能力弱、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实力差异大等问题和短板,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准确把握县情、区情,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x县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优越条件优势。我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捋清思路,按照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产业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我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努力建设西北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x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x乳都;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着力把x打造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立足风光资源富集优势,抢占新能源发展风口,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积极拓展县域经济新的发展空间。

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就要各打各的优势牌、各唱各的拿手戏、各走各的特色路。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地方特色,要注重发挥各县区的资源优势,选准自己的经济发展坐标,结合各自发展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彰显优势、凸显特色、打造品牌,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抓住重点,聚焦关键环节。抓好谋划这个前提,各县区紧扣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立足国土空间、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等基础条件,综合评估土地、环境、财力等支撑要素,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各类规划,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和"时间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确保一张发展蓝图抓到底。打好产业这个根基,突出特色优势,做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富民增收,以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好项目这个引擎,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核心引擎,保持大抓项目的力度,提升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的能力,提高服务保障的水平,加快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建好园区这个平台,坚持园区化布局,发挥集聚优势,放大"洼地效应",做精做强主业,强化主体地位,突出强基扩面,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做好融合这篇文章,通过提升县城质量规模、培育壮大特色小镇、全面推进x,整体提升县域发展实力水平。

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县域、潜力在县域、优势在县域。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管用机制,坚持系统观念,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才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切实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x奠定坚实基础。

研讨发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领域要有新标准、新要求和新气象。新任职干部要尽快进入状态,迅速转变角色,围绕招商引资,深入系统思考,把相关知识点弄清楚,把专心、专注、专业作为新岗位的基本要求,做到有序衔接、无缝对接。

把原规划与现产业相结合,相关规定与招商引资基本要求相结合,实施费用与经济账相结合。相关部门要完善工作机制,构筑全面、有序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扎实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当好市政府的"参谋官",实现市政府办事环节和流程能简尽简,以政府审批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市场活力的乘法。

"怎么看、怎么谈、怎么审"项目工作,是领导力和执行力的一种体现,要做到政策研究明、文件起草明、汇报讲述明。对来广洽谈的企业,相关部门要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对洽谈企业如何运行、企业有无其他同类投资及企业如何投资,做到一清二楚,做到谁签约谁负责。要答好相关部门如何介入、介入之后如何管好优质资源,如何规范分配国家资金,如何与群众打交道等题目。要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认真做好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县域市场主体和特色产业,为x高质量发展培植后劲、增添动力。

研讨发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x镇位于x县市西南x公里处,辖x个行政村,x万口人,x平方公里,x万亩耕地。x年元至x月份,全镇公共财政收入完成x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x万元。是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x省百强乡镇、x省文明镇、x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在发展全局中始终是强力支撑、坚实底盘。近年来,x镇紧紧围绕x县市委"做强县域经济、实现提质发展"主题,以基础设施为带动,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城镇建设为框架,在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形成了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x年,全镇GDP完成x亿元,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x%、x%、x%,公共财政收入完成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x万元。

一、主要做法

(一)以基础设施为带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标志着农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近年来,我们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久久为功,积极争取上次政策项目资金,累计投资x个多亿,实施道路村村通、户户通、安全饮水、土地整理、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x多个,乡村公路里程达到x公里;建成了x座集中供水站,覆盖全镇x个村x万口人;全镇高标准良田面积达到x万亩,实现了x亩地一眼井。目前,我们全镇x个村的农田设施配套率、安全饮水率、好路率、镇域公交通车率均达到x%。

同时,我们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x示范村创建为抓手,重点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目前,全镇污水管网工程的主管网全部建成,铺设管道x万米,支管网入户率达到x%以上,改造卫生厕所x余户。天然气户户通工程稳步推进,完成通气x个村。年底,我们将实现污水管网、卫生厕所、天然气全覆盖。同时,与宝山电厂签订协议,实施投资x亿元、总长度x公里的供热工程,力争明年实现热气管道的覆盖。

(二)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从x年开始,我们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法,全面推广食用菌种植,全镇传统食用菌大棚达到了x万座,年产鲜菇x亿斤,产值超x亿元,全镇x%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相关产业,仅食用菌一项人均增收x元。x年,投资x万元建设了占地x亩的食用菌示范园区,实现了常年生产。x年,我们招商引进了投资x亿元的星河生物项目,实现了用工业的理念、设备、技术种植农产品,建成了全国日产量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日产金针菇x吨,年产值x亿元。去年,我们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实施了投资x万元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目前,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的食用菌产业格局。

同时,我们发挥传统农业优势,扎实推进优质小麦、优质果蔬、优质花生、优质畜禽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创建了x个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基地,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发展大棚蔬菜x亩,大地蔬菜x亩,蔬菜年产量x万斤。花育x、天府x等优质花生面积达到x万亩,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生态农业为亮点,传统农业为突破"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已见雏形。

(三)以城镇建设为框架,优化经济发展布局

小城镇建设是县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战略选择,也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x年,我们高标准规划设计了占地x亩、容纳x万人的x祥新区,全镇南部的x个村逐步搬入新区。目前,累计投资x亿元,建设复式楼、商住楼、x层小高层、x层电梯房等各类住宅x万平方米,入住x个村x万口人。建成了学校、超市、银行、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商业步行街,打造了x分钟生活圈。目前,x祥新区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繁荣发展,已成为全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我们坚持"双区同建",利用国家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盘活土地x多亩,建设了x祥农民创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住企业x家,其中仅亿元企业达到x家,落地资金达x亿元,带动群众就业x人,形成了"产城共融、双轮驱动"的协调发展形态。

今年,我们着力打好"产业、文化、旅游"三张牌,以x祥新区为中心,规划了"五大产业布局"。在东部,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烈士纪念馆、食用菌文化广场、食用菌博物馆,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西部,重点推进绿色食品工业园区项目,x月底前完成项目一期工程x亩土地手续和"三通一平"工作。在南部,大力推广"四优四化"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和蔬菜种植,发展沉陷区高效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在北部,投资x亿元,打造以褚邱文化、祈福文化、x文化为元素的x文化产业项目。在中部,加快x祥新区中心初中、体育公园、第五人民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探索推进油葵休闲旅游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经验启示

(一)发挥优势,做成品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特色。这就需要找准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不懈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我们的食用菌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下一步,我们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贸易等相关产业,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国第一菇"。

(二)抓住机遇,借力发展。农村发展点多、线长、面广,仅靠一个镇、一个村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必须依靠国家的政策。但国家的政策不是撒胡椒面,谁抓住了政策,谁就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这些年,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政策、土地政策,去推动发展。目前,我们刚刚争取到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去建设占地x亩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为今后的项目发展打下基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