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域经济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汇编-34篇(第6/8页)
兼顾城乡需求,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同于大中城市服务业,县域服务业发展必须兼顾城市与农村的服务需求,走城乡差异发展之路,才能更好满足制造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X围绕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仓储物流、期货交割、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建有X唯一的省级专业物流园区;设有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库;成功打造运营成熟的保税物流中心、X首家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所;常态化开行X-东盟方向中欧班列,并纳入国铁集团图定计划。为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X将以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两大特色产业为支撑,开展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领域。高度重视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推动X-东盟方向中欧班列提质增效,探索开行至老挝、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跨境班列线路,加快建设长三角重要陆港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强保税物流、期货交割、多式联运、跨境电商、大宗物资交易等功能平台,全力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精准招引一批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以人为主要要素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落户。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不断加强"河豚之乡、休闲X"品牌建设,打造华东特色旅游度假区、长三角知名生态休闲城市和X旅游集散地。
推进乡村振兴,展现"新鱼米之乡"时代风貌。X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微改革"为抓手,从制度层面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变化,创新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薪酬和退休保障,让职业农民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吸引更多年轻人、大学生回乡从事农业,让村干部、农民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主动适应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结构的变化,成立五大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打通基层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聚焦蚕桑主导产业,采取保护价收购、二次分配等措施,保障蚕农收入的同时调动生产积极性。引导相关企业进军蚕丝蛋白生物医疗器械,带动周边蚕桑企业创建新的蚕丝产业链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X将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农地"非粮化"。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一根丝、一条鱼、一只蛋、一滴油、一粒米"五大产业品牌化、优质化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合作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发挥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多元化发展,将传统农业产业拓宽延伸到环保、医疗、保健等全系列产业。大力发展深加工农业,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加快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在X布局设立公共仓,放大"寻味X""中洋鱼天下"等品牌效应,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增强X农产品竞争力。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支过硬的建筑铁军。作为全国闻名的建筑之乡,X现有建筑企业637家。2021年克服疫情冲击影响,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1901亿元,入库税收17.2亿元,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品牌产业。着眼打造一支过硬的建筑铁军,X将进一步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建筑强市。鼓励支持建筑业跨界发展,推动建筑业和实体经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工程,加强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应用。拓展建筑业发展空间,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主动进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参与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筑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科技型建筑高企梯队。充分发挥建筑业服务中心、供应链金融试点作用,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并探索将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推广复制到纺织、农业等其他优势产业,做强平台辐射力和影响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发挥区位优势,推进跨江融合实现全面发展。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已经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场域和动力源泉。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该《意见》的出台对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城市周边县城加快发展的政策风口。X东临黄海、南望长江,与X地缘相近、通勤便捷,随着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投入使用,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的正式运营,特别是上港集团ICTX项目落户运营、保供X专列的开行,X已成X大都市圈的最佳节点之一。X将借势而为,主动对接服务X,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人才荟萃的创新优势、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承接X在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疏解转移,强化快速交通连接,加速合作园区发展,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保障农副产品供应,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融入X建设发展,加快推进跨江融合,促进X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理论文章: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立足各地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链群式集群化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平台、有效载体支撑作用,加快优化开发区功能形态、提升发展能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开发区打造X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主窗口。
把科技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强新技术赋能引领、新业态模式创新,打造县域人才高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也是融通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载体和纽带。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兴则全省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要始终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集聚发展的高级形态,与相关配套产业构X县域经济的支柱。特点鲜明、规模集中、集约高效、链群式发展,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应具备的显著特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要立足各地县域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链群式集群化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数字设备、数字管理,打造智慧车间、智能生产线,提高传统特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特色产业灵活优势,盯住市场潜在需求,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导入,缩短新产品迭代升级周期,增强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鼓励规模优势企业争当行业"领跑者",带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双碳"工作,加快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完善节能减排制度设计,倒逼落后产能主动退出,推动特色产业向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循环发展转型升级。
加快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发挥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新需求,紧密对接省级优势主导产业,融合嫁接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县域新兴特色产业。加快打造绿色食品、健身器械、康复器械等民生健康产业群,电子安防、智能传感器、微电子材料等数字科技产业群,冰雪、草原、海洋、长城、大运河等现代文旅产业群,农业碳汇、森林碳汇、大数据交易等绿色生态产业群。选取一批发展条件好、有产业基础的县,布局一批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构建省级主导、县域支撑、协同连贯的新兴特色产业体系。
加快区域特色产业链群式集群化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大型企业适度垂直一体化发展,加大县域航母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度,增强特色产业集聚带动能力。强化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型企业纵向带动、中小企业横向分工,构建密集型特色产业链群,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链群、特色产品群、特色产业带,持续强链补链延链,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群。
二、提升开发区能级和对外开放水平
开发区是县域经济的主引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平台、有效载体支撑作用,加快优化开发区功能形态、提升发展能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开发区打造X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外开放的主窗口。
优化开发区功能形态。优化开发区空间形态,抓住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完善便捷交通、5G通信等基础设施,推动开发区生产组团与城市功能组团融合发展。依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区内专业产业园区布局,提高"一区多园"产业集聚能力。加快开发区功能升级,促进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复合功能转变,打造一批由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重点开发区龙头带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加快开发区能级提升。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结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重点项目落地生效,促进开发区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强化开发区龙头企业带动,围绕构建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新型显示、半导体材料、新能源产业布局,打造一批"万亩千亿"高质量开发区。探索开发区合作开发模式路径,推动市县联合、区县联合、强强联合,抱团打造开发区品牌,实现开发区能级提升、质量跃升、水平攀升。
提高开发区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运营机制创新,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促进开发区轻装上阵创新创业。建立绩效激励薪酬机制、分级分类考核机制、优胜劣汰奖罚机制,促进土地、资本、人才、项目优质要素向先进开发区集中,打造一批优质高效开发区改革样板。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始终将开发区置于全球产业链、全国统一大市场竞争下引进项目、培育企业,推动开发区优势特色产业嵌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条,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三、强化科技与人才赋能引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要始终把科技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强新技术赋能引领、新业态模式创新,打造县域人才高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强化新技术赋能引领。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县域特色产业嫁接融合,深化生产制造、绿色消费、现代物流各环节数字化应用,以产业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动力转换。加快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推广普及,推进能耗总量、能耗强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梯度下降,提高县域经济绿色低碳水平。加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构建创新型企业领军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协调融通发展格局。
加强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生产环节业态模式创新,瞄准新经济相互嵌入的显著特征,推动产业互联、集群互动、企业联动。加快销售环节业态模式创新,依托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电商、微商等,重塑县域商业业态结构和生态圈,推动电商销售与实体销售优化升级。加快物流环节业态模式创新,推动物流服务嵌入供应链体系,提高市场需求响应能力和供应链协同效率。
加快打造县域人才高地。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加强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选择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一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加强人才链与创新链融合,选择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大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壮大"高精尖缺"高层次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抢抓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机遇,有条件的县要提高落户创业待遇,促进各类人才回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梯队。
四、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体现区域治理效能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要加速崛起,必须促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提高法治化治理效能,高效对接国际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促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和许可事项管理清单,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一枚印章管到底,清单之外无审批"。提高公开化、平等化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打造投资便利、服务一流、规范高效的营商环境。
提高法治化治理效能。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建立健全依法治理机制,完善市场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互联网+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体系,提高依法监管服务效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对"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的治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市场主体和群众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高效对接国际营商标准。树立国际视野,建立县域营商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聚焦本地营商环境革新点,加快打通"堵点""痛点",促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提升。
五、增强县城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县城是县域公共服务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心,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按照"小县大县城"思路,加快公共服务提质扩容,打造县域消费中心,增强县城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满足城乡教育发展需求,有效增加县城学位供给,加快义务教育由普惠均衡转向优质均衡。加大优质医疗、养老服务供给,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顾之忧,增强县城人口集聚能力。优化县城大型商业中心、标准化集贸市场、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布局,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释放高品质消费需求,增强生活性服务业活跃县域经济的能力。加强与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协同配套,构建完善涵盖金融、物流、中介、商务会展、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文章: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县域连接着都市圈、城市群和乡村地区,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以争先的心态、抢先的姿态、奋发的状态,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凝聚人气,提升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进而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着力点,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抓实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持续推进"5020"项目建设,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要坚持扩大开放,突破县域思维,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更高水平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必然选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用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厚植发展优势,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要结合发展实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提升"赣服通"服务功能,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推出更多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在人才引培、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县域集聚,促进创新成果在县域转移转化。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和实力,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域发展的短板在乡村,潜力也在乡村。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就业、创业辅导和农业技术培训,在推动形成特色农业、农业深加工和推进农业种植现代化上下功夫,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村庄整治全面覆盖、村容村貌提档升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四大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携手并进、共富共美,助力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安全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确保万无一失。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防控联动平台与综治中心有效融合。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加强人民信访工作,不断巩固社会治理成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筑牢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城市更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颐养之家、晓康诊所、小荷工程、水花行动等民生工程,补齐民生短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理论文章:着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地位
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以及县域的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要求"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强调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对尽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充分认识县域经济重要地位
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各地已经逐步认识到县域经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及其在促发展、保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突出区域特色,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竞争力还不够强。
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县域,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产业发展不充分、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1760个样本县域的GDP名义年增速为5.5%,较全国低2.5个百分点,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速为1.7%,较全国低3.9个百分点。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的弱势竞争地位更为凸显。大中城市的行政级别相对较高、地理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能力更强,其发展水平远高于县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268个样本大中城市市辖区以常住人口衡量的人均GDP是所辖县域的1.7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分别是后者的2.1倍和2.6倍。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大中城市形成平衡、协调的发展态势,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简言之,如果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提高,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互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就难以形成,更好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力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有力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2021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75%。此后,城镇化空间日渐有限,资源流动趋缓,资源再配置难度加大,县域城镇化的难度也会加大。我们需用好当前这个窗口期,尽快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而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县域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与城市经济相比还处于相对劣势的竞争地位。受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的观念影响,许多大中城市仍倾向于做大经济规模和扩张城市边界,对周边县域的虹吸效应强于辐射效应,县域经济发展因而受到抑制,两者竞争力差距不断拉大。同时,需密切关注县域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影响。虽然目前我国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县域,5亿农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但是部分县域人口流失的现象已经显现,这也会对县域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从政策供给看,我国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有力推进,这些都为县域经济更好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发展基础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持续优化,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一方面,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持续推进,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带来多元化需求,这些都为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多样性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选择不同发展路径以避免同质化竞争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推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可以在更广大的区域内交互,为在县域空间内进行分散化生产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大中城市已初具区域性中心功能,只要推动其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抑制盲目扩张冲动,突出强化服务创新引领,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就能更为有效地发挥,更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需要多方面协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欠发达地区难以单纯依靠自身力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于县域经济而言也是如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改善其竞争地位,必须汇聚多方力量,找准推动工作的抓手。
一是更加重视县城建设,着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便利度。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城拥有更加充裕的空间,应更好发挥其优势,着力建设广场、公园、绿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空间,在公共服务供给、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建设等方面抓紧补短板,不断增强县城对人口的吸引力。
二是实现差异化发展,重点要做强做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除了少数具有优越地理区位和显著资源优势的县域外,大部分县域缺乏大规模集聚多类产业的能力,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应成为其主要发展路径。当然,有些特色产业并不一定能够壮大成为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但只要能够挖掘潜力充分发展,并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就能够激发特色产业以及县域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使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三是发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使其增强与县城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当前,各类区域规划大多围绕大中城市展开,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大都市圈建设、国家级新区规划、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等,大中城市由此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助力。相比之下,在辐射乡村广袤地区的诸多县城中,除了少数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周边的县城,普遍存在顶层规划少、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各类资源供给缺乏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大中城市对周边县域产生了强烈的虹吸效应。需要看到,高质量推进城镇化要求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别是近期公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将"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列为发展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大中城市应该以优化发展和功能提升为重点,避免各类城市病出现以及由此导致的城市功能弱化,不断增强对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现与县城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带动县域经济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