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心得-43篇(第5/1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136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9分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成功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全党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南。此后,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功捍卫、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能力、强烈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当之无愧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形成的,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和实践的锻造。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党和人民的郑重选择。

"两个确立"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这是我们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最大感受。

"两个确立"彰显了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中国才得以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和做到"两个维护",有利于彰显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效能,更好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

"两个确立"校准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了思想迷雾,澄清了模糊认识,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校正了党和人民事业的航向,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两个确立"为全党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标看齐树立了根本指针,为全党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指明了正确方向。

"两个确立"维护了政治稳定。曾经有一段时间,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斗争、力挽狂澜,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我们党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政治基础。

"两个确立"增强了政治保障。十年来的砥砺奋斗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强国之路的开创者、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当前,世界变局和复兴全局相互激荡,有形斗争和无形较量复杂交织,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更加需要坚强领导核心与科学理论指引。有了"两个确立",全党全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中国号"巨轮就有了掌舵人和指南针,面对惊涛骇浪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两个确立"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基本的政治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严峻,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坚强核心掌舵领航,越需要科学理论指引方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迫切要求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这个最基本的政治遵循落到实处。

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学之愈深,知之愈明,信之愈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只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追本溯源、融会贯通、学思践悟,自觉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才能在波谲云诡的时代变幻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全讲准、讲深讲透,教育引导学员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精神修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坚持多读原著、勤学原文、深悟原理,引导和组织学员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力求常学常悟、常悟常新。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宣传阐释,用心用情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展现领袖的思想风范、卓越才能、真挚情怀,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核心就是灵魂、就是力量,理论就是旗帜、就是方向。要治理好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领导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坚定不移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全过程,教育引导学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好把"两个确立"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行动自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强化维护意识,提高维护能力,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坚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到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关键是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切实提高政治能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作为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员强化政治意识,自觉从政治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讲政治的要求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过硬本领,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

发稿时间:2022-08-30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从来不是一纸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各级领导干部应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把"国之大者"理念付诸行动,提升政治执行能力,强化政治治理效能。

----------

"国之大者",顾名思义,是指关乎国家利益与发展方向的大事与要事。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此后,"国之大者"作为高频词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报告之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之大者"的深邃思考与实践总结。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国之大者"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之大者"的考量,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含真挚的人民情怀与务实的战略智慧,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突出的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不懈努力之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显然,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对心怀"国之大者"念兹在兹,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2020年10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局面,只有做到心怀"国之大者",才能超越局部、地方和部门狭隘视野的限制,才能实现以大智慧、大担当、大格局肩负起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

"国之大者"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药方,这一论述对于确保我们党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保持清醒头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深厚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彰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引与创新。

一方面,这些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国之大者"本就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治国理政传统的概念,我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一向都十分重视,强调要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分清主次缓急,并将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大事与要事称之为"国之大事""国之大柄"。如《左传》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表述,意指将祭祀和军事视为国家大事;《旧唐书》中有"国之大柄,莫先择士"的提法,即是将选贤任能视为国家要事。传统文化中对治国理政要领的深入思考,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对中华文明脉络的赓续。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是立足新时代这一崭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国之大者"的具体内涵显然不尽相同。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在享受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与挑战,这给我们党治国理政带来了巨大考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了"国之大者"的时代内涵,使之升华为体现新时代特色的政治理念,引导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真挚的人民情怀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几次清晰点明"国之大者"的重要内涵: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2022年3月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提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无论是人民生活幸福、生态环境保护,还是粮食安全,都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一系列论断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国之大者"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真挚的人民情怀。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从来不是一纸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因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强调其"国之大者"的重要地位,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才能最终实现带领全党赢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并在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事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各级领导干部应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把"国之大者"理念付诸行动,提升政治执行能力,强化政治治理效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我们党持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要义所在。

务实的战略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也彰显了务实的战略智慧。"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局一域,而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汇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全体党员干部所应坚持和把握的重大原则、重大利益、重大决策进行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其核心在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当下国内存在的新挑战、新问题、新矛盾时,能够认识到并优先解决其中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的问题。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国之大者',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其中,观大势就是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也即立足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做到对影响国家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心中有数,实现在严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谋全局则侧重强调提升整体思维能力,注重从大局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抓大事则是要摆正问题的解决次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关键问题的解决之中。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既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又扎根本土、切中现实。面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才能确保以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和矢志不渝的奋斗姿态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

2022-08-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面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和最新成就,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权威著作。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对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和中国之理的理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精髓要义。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时代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系统概括为"十个明确",并且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十个明确"科学内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问题,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深刻把握直面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的鲜明品格。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世界经济政治动荡不安,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风险挑战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我国经济也面临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困难。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这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这一目标,越充满矛盾困难乃至惊涛骇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做好防范化解一系列风险挑战的准备。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斗争历练,提高斗争本领,实干苦干,攻坚克难,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和安全统筹起来,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挺身而出,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在有效应对和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克服和解决各种阻力矛盾中冲锋在前、经历风雨、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的宏伟愿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携起手来,同心同向,风雨同舟,努力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和睦和谐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当今,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依存程度空前加深,认清世界发展的大势,紧跟世界发展的潮流,对我们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抛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就必须提出让人信服的外交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了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你输我赢的旧思路,把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联通起来,目的就是要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深化了对如何定位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怎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问题的认识。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深刻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政治定力。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先进性不是天生的,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强调:"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正因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砥砺前行,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遭遇失误后拨乱反正,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紧密关联,互促共进。伟大社会革命成就伟大的党,伟大自我革命保障伟大的事业。"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党的百年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探索,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党在革命性锻造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之所以有勇气自我革命,就是因为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通过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我们党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深刻把握增强历史自信和责任担当的使命要求。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取得永远的成功,根本在于对历史经验的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只有全面正确认识历史,科学把握历史规律,不断增强历史自信,才能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历史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深沉而又不竭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成立以来,始终恪守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产生了"五大历史意义",积累了"十条历史经验",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而且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奋发前行的磅礴力量,在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中永不懈怠、永不退缩,更加自觉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进入新时代最重大的政治成果和最重要的政治结论,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