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材料合集17篇(第9/9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46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6分钟

(五)关于加大对北川工业园升级百亿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的建议

今后几年,全省将着力打造15个百亿产业基地,根据省市

安排,北川工业园要在2020年以前实现产值500亿元的任务。建议省市加大对北川工业园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快北川工业园提质升级,打造省级产业园区。省上要加强协调,将西宁经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XX产业园区内企业与企业集团经过主轴分离、生产环节分解,以产权为纽带加强联合,"拾遗补缺,成龙配套",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同时,对招商引资来的项目,产业交叉的,能够在园区内设立园中园,相对集中加以解决。

(六)关于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帮扶力度的建议

非公企业得益于改革开放,得到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共同投身于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立之中。XX作为省内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发展过度依赖国有大型企业,经济环境不景气时,对全县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发展壮大非公经济是破解我县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建议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帮扶力度,落实优惠政策,扶持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关于加快XX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建议将XX东部新城建设纳入东部城市群项目库,解决新城

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消XX收费站,

降低XX县域内企业成本,有效解决招商企业因收费站不愿来的问题。一是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县上下应树立"小县城、大市域"、"小城镇、大镇域"的理念,积极实施"城镇富县设市"战略,按照市的标准建设县城,按照县城的标准建设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心镇、卫星城镇、农村乡村集镇。二是理顺中心城镇行政体制。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及村,积极实施撤乡建镇、撤镇设办以及农转非、村改居、新型居民社区化管理工作。加大项目实施区和移地搬迁区以及"城中村"整村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大幅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比重。三是加快县城村和中心镇村城市化改造步伐,深入推进"三集中"建设,探索实施大村并小村工程,促进重点区域人口的集中居住和规模化膨胀,有力推动城市工作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覆盖。

(八)关于加大对民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由于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财政体制上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倾斜政策;二是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大幅度增加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三是加

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国务院制定的新的扶贫计划中,

西宁市只有XX、XX两县被列入了新一轮扶贫攻坚六盘山片区主

战场范围,没有将XX列入其中,这正确XX扶贫工作带来了一定不利因素。建议省、市将XX县的扶贫工作列入创立民族团结进步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设立XX县专项扶贫资金,继续加大对XX的扶贫支持力度。

(九)关于创立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建议

建议明确工作计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实现总目标"的步骤,分三个阶段实施XX创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立工作。一年打基础:第一年全县20%的村(社区)创立达标,并确定8个示范点:塔尔镇塔尔沟村、极乐乡下和衷村、桥头镇人民路北社区、桥头镇园林路清真寺、东峡镇广惠寺、XX民中、县社保局、县人民医院先行开展示范点创立工作。五年见成效:经过五年努力,全县60%以上的乡(镇)、村(社区)、部门和单位达到创立标准。八年实现总目标:在巩固五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经过八年努力,全县80%以上的乡镇、村(社区)、部门和单位达到创立标准,实现全市、全省乃全国至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目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网络

总结民族团结进步

回顾2018,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来说,是脚踏实地、开拓奋进干出来的一年。创新,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这一年的关键词。而这其中,既有从无到有的突破,又有更上一层楼的进步,呈现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拼搏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发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新世纪的蓬勃发展,再到新时代的深化提升,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始终坚持以创新推动创建。创新,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生命之源。2018年,创新正被全面唤醒、深度激活,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不竭驱动力。

这一年,出台了第一份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中央文

实施创新驱动,要抓好顶层设计,找准切合实际的方向、目

标和工作重点。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

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

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进

步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令人倍受鼓舞,深感振奋。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方向,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创新成果,科学系统地谋划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创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年,第一次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实施了"和美校

园,同心筑梦"行动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为激励各族青年学生坚定理想、砥砺品德,释放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热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本领,教育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共同向全国大中专院校各族青年学生发起倡议。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高校积极响应,纷纷行动,通过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体育竞技、民族艺术展演、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努力实现"青春践行新思想、民族文化共传承"的目标。

这一年,第一次采用微视频、微信的形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

创建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创建工作理念、手段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监督检查司指导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分别以"国旗班"各族大学生爱党爱国、新疆籍少数民族同胞融入

内地城市为主题,制作了两部微视频作品,在国家民委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上播放,并经中央网信办推送至主流媒体。各地为传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注入新活力,微信、微博、微视频、公益广告等新载体、新媒体层出不穷,创建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社会影响力显著扩大。

这一年,第一次出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蓝皮书

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监督检查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合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过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解读造就这光辉历程的密码所在,出版了《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蓝皮书。这是民族工作者与民族理论界携手推进创建工作的一次成功合作,也是近年来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这一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第一次单列为全国文明城市

(地级以上)测评内容

最新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在测评内容和方式上发生重大变化,充分突出导向作用,更加强化全面规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能够继续保留,并作为考核"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中的重要项目,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同时,测评体系中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的重点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效。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创新取胜、抢占先机,在解决问题上精准发力,在苦干实干上持之以恒,采取更为有效的工作举措,持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目前,中央的高度重视、基层的高涨热情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造了难得机遇和良好环境。2019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如船至中流、人到半山,切不可懈怠松劲,必须铆足一股劲,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续写更多精彩。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不断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全面深入持久地向前推进。

要增强创新意识

要从思想上重视创新在各个环节各项任务中的重要性,把主要精力向创新理念和意识上聚焦。在实践中,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就过硬的创新本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要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为师,向各族群众学习创建工作好经验,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锐意进取的工作劲头。

要完善制度体系

创新是长期艰巨的探索过程,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作基础,高效的体系作支撑,就难以行稳致远、实现质的飞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在实践制度建设和理论体系构建上作出新的探索,找准制度创新的主攻点,避免方案多、措施多、活动多,但是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出现。特别是加强示范区、示范单位建设要形成一整套制度,"推进示范评选规范化,完善测评体系和考核办法,规范评审命名流程、方式方法。推进各级各类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和办法"。

要提升创建实效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

创建工作不能做虚功、图虚名,要将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

振兴、绿色发展等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创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让各族干部群众在创建中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逐步加大创建工作含金量,"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为牵引,为示范区、示范单位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在资源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向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各族干部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层单位倾斜。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工作,让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要凝聚团结伟力

聚力创新,是大势所趋。要在创建工作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增强全社会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创建工作队伍,团结力量、整合资源,增强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能力。要坚持示范创建和模范表彰有机统一,命名示范区和示范单位,表彰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培树一批真正能够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珍视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惟进取也,故日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无止境。我们要让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在坚守初心中开创创建工作新气象,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XX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网络

总结民族团结

XX县总人口49.09万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等十余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5.3%;有天主教堂1个,清真寺

21所,信教群众1.2万人。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平远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以及争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全县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

一、强化要素保障,奠定创建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书记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县、乡、村"三

级联创"和"五位一体"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撬动"资金,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保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每年安排2000万元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支柱产业;每年安排200万元支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保护非遗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推

动文化繁荣发展。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

出台《XX县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给予宗教团体和场所的主要教职人员每月600元生活补助;县级领导联系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帮助民族地区发展致富,以及开展春节、"斋月"慰问座谈等活动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

四是强化措施保障

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重点突出"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谐"三大示范,动员全县各族群众参与,实施基石、聚核、共融等六大工程,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共同进步一是完善硬件设施为确保不让一个民族兄弟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路上掉队,坚持

政策倾斜,着力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入38.3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乡(镇)通畅率、行政村硬化率、自然村通路率三个100%目标;投入39.8亿元,解决23.76万人7.1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020户,建设保障性住房

7087套,实施少数民族聚居村危房改造212户,减贫5.05万人;

2013年来,县财政共安排260万元用于支持宗教场所建设、修

缮。

二是培育支柱产业

在巩固烤烟、辣椒、三七、蔬菜等高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玉米制种、肉牛养殖、万寿菊等新兴增收产业,"公司+基地

+农户"、"多民族合股团结发展"等发展模式精彩纷呈,有效带动民族兄弟致富。

三是重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投入6000余万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党务服务平台全覆盖,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全县183名实职正科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91名,占49.7%。

三、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创建成效

一是创建"六用民族工作法"

用民族教育促进民族人才培养、用民族干部促进民族政策宣传、用民族节日促进民族关系密切、用民族语言促进民族感情沟通、用民族干部促进民族矛盾化解、用民族内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六用民族工作法"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是开展"六个一"活动

在全县教育领域推广交一个少数民族朋友、上一堂民族知识课、讲一个少数民族故事、帮助一名少数民族贫困生、邀请一个

民族朋友跟自己过节和会跳一个少数民族舞蹈。

三是"首创"民族团结教育培训中心

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在县城区建设4公里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大道;举办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培训18期1500余人次;在XX清真寺成立了XX县民族团结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全国"首创",先后开展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技能知识等培训交流2400余人次,XX村被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四是力推联合办学

今年9月,XX伊斯兰教经学院分院在XX城清真寺经文学校挂牌成立,并与云南技师学院XX分院、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以及驾驶学校联合办学,面向市场培养人才。

五是实施"九进"活动

制作"一书一册一片一站",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九进"活动,实行"双语"办理各类案件、宣传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传承文化经典,共融民族精神

一是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大力推进XX乡响水龙、法土龙、白石岩等3个集民族文化、饮食、旅游为一体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园,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以民族文化软实力促进旅游业发展。

二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5项,《彝族弦子舞》、《斗南弦子制作技艺》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成壮族、彝族、苗族传习馆4个,传习基地5个。

三是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建成全省第一个股份制农民演艺合作社;制作壮族《棒棒灯》、彝族《弦子舞》等一批文艺精品;推出"土陶""弦子""玛瑙""刺绣"四张文化名片,广泛宣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四是促进民族团结大融合

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民族共同欢度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日;普及推广XX县创编的民族特色健身操。

五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

建制村实现了一个文化活动室、一条健身路径、一个广播室、一批文体器材。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考

网络

总结民族团结

近年来,XX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出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巩固和发展了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

一、XX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现状

近年来,XX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出健康有序,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

(一)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全面形成

XX县委、县政府在每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通过两办下

发《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以活动为

契机,面向广大各族干部群众,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大力宣扬和倡导"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全县各族干部职工和群众"平等、团结、互助"的意识增强,紧密团结、互帮互助、互相支持、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二)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XX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境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良好社会氛围,其发展意识、进步意识、创新意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越来越符合,越来越适应。

(三)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组织保证

XX县属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县,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近五年来,县乡两级党校通过主体班、专题班、专题讲座等形式举办培训班246期,培训少数民族党政干部2070余人次。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共举办主体班213期,受训少数民族干部2078人次。XX县党政机关干部总数为6907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达到2606人,占干部总数的37.72%。

(四)树立团结典范,赋予民族团结教育新内涵

XX县长期保持着各民族和睦团结、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

面,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2009年建成全

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05年、200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之花时刻绽放在XX县的大街小巷、村落。XX县杰勒阿尕什镇哈拉苏村蒙古族村民阿代和妻子布仁克西克赡养汉族老人张安民30余年;回族车管民警马新华赡养汉族孤寡老人杨吉春30余年;获自治区卫生厅授予"乡村医生"称号的邵立新,为救治少数民族病人五次从马背上摔下来,30多年来接生了1000多个哈萨克族孩子;上户镇库尔布拉克二村村民达吾列提汗?斯拉克拜,把家里养的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的30只羊,拿出了20只捐给四川雅安灾区等等......这些献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集体和个人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五)狠抓发展要务,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XX县大力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实现30个汉族村与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联合发展11项产业,通过项目带村、产业联村、智力扶村、捐赠帮村、村企联动等方式,拉动少数民族聚居村人均增收600余元。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能力培训,通过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农牧民青年掌握农牧技术的本领和致富增收的能力。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39元,比上年增加

1340元,同比增长15.4%。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74亿元,同比

增长14.7%,完成工业增加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14%,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44亿元,同比增长40.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7.62亿元。二、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社会历史、经济、

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XX县民族团结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仅为演讲、座谈、报告会等形式,且群众参与面不够广泛。

(二)XX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条件落后,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是民族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健全和充实完善。

三、新形势下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建议

(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多元化

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贯穿到经济建设全过程,与各行各业

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在全社会

唱响共产党好、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

(二)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到基层

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纳入县委中心组和全县各级党委中心组及县委党校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由县委组织部、党校负责每年举办一期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对各乡(镇)主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专干、村(社区)负责人进行培训,切实解决乡、村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以每月宗教人士补贴发放日为契机,对全县宗教人士开展集中教育培训,进一步把民族政策宣传落到基层。

(三)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立足农牧区生产的实际,面向农牧民群众,广泛开展农牧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四)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谋利益

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实施"得民心工程"结合起来。在农牧区,要重点解决好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收入、加快发展、改善生活等问题;在城镇,要重点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再就业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贫困家庭,了解民情、做好

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

的扶贫帮困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对口支援帮扶机制,研究制定长远规划,改变单一的给钱给物帮扶模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