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理论文章、心得体会-33篇(第5/21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具体发展实际,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其中的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
人民政协报特邀评论员张连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系统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奋斗目标、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制度基础、战略举措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能确保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而且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明确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根本指引,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得以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方法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原创性重大理论贡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科学认识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坚持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实践的灯塔。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当前,我国处于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障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必须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经济治理方式,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用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就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教材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
新时代产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全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经济日报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丛书",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1)》和《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文集(2021)》,从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立体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伟力,有利于我们更好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谛。
立足"学"与"思",科学诠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教材。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广阔时代背景、长期实践基础和深厚理论渊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立场、政治保障、制度基础、主题主线、发展理念、实现路径、内外关系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1)》梳理了经济日报2021年发表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文章。有的论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立场方法、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品格、原创性贡献,有的阐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有的解读诸如国有企业发展问题、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最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评述"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架构起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学理框架,起到了厚重的结语作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1)》有助于读者系统全面地学习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生动教材。
立足"践"与"悟",生动展示了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探索,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工具书。理论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经济日报社开展了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由编委会成员带领业务骨干进行深度调研,总结全国各地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成功经验,推出一系列重大调研报告,受到各界普遍好评。这些调研报告以多种形式刊发在报、网、端、微各平台,以图、文、声、影生动展示了各地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探索、显著成就和创新创业创造的重大突破。调研成果接续推出后,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和反响。《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文集(2021)》梳理了这些调研成果,既解剖了实践中的"麻雀",又有理论上的显著提升,为从中国实践的具体案例中进一步发现、总结和提炼新概念、新范畴,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
"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丛书"是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教科书和工具书,对于进一步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入学习、宣传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更好体悟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世界性的鲜明特色,更加聚焦主题主线,更好体现按经济规律办事,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与现实意义
孙巧峰、马晨晓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十八大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各种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仍未彻底摆脱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各国经济都遭受了重创。在这种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导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这些问题,在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克服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缺陷,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经济思想的承接与开拓,从根本上来说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判断了全球经济的基本走势,深刻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规律,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思想理论,主要包括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理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经济全球化下扩大对外开放理论。
(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执政过程中形成的一条科学经验,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多重规律与逻辑。首先,从政治和经济矛盾运动规律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符合经济对政治性质及其变化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从政党执政一般规律的维度看,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因为党自诞生以来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再次,从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维度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以及与之相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通过宏观调控即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保证了生产的协调性和有组织性,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最后,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维度看,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自觉的市场经济",表现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近位置。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新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代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中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第社二,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会前途与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义创造伟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智慧,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研主义现代化。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质是共享理念,主要体现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达到共同富裕。
(三)五大发展理念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地阐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相关问题。第一,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二,协调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求发展必须是关注整体的发展,要树立系统思维,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两山"理念,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五位一体"多方面的建设之中。第四,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开放是国大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依然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第五,共享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必须把人民利益摆在核心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经济思想,重视运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出问题,以此推动时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和完善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义发展的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思三项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我国经济制度究的根本特征,并在这种制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运行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这三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包括企业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对外经济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在内的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效规避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阶级对立、资本垄断、两极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频发等弊端,不仅愈发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这种巨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既可以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容量等重要作用;既有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又有助于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既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有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五)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经济思想重视以两点论的观点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即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指:其一,市场而非政第府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其二,市场决定价格;其期三,市场调节生产。第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统筹、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国有资产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八个方面。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我国的国体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体现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市场经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根本前提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的有机结合。总而言之,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坚持以辩证法、两点论来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互促进的格局。
(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深化经济改革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经济层面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世界上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反观落后国家则缺乏配套经济体系的建设,由此可见,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指涵盖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体现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特色。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向创新、公平、效率、协调等方向迈进。在产业体系的搭建上,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发挥金融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作用,提高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市场体系的建构中,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形成以公平、自由、平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在分配体系的建设中,在坚持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形成以效率和公平为主要特色的收入分配体系。在区域发展体系的搭建上,要坚持协调联动,加强区域互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在绿色发展体系的建设上,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新生态格局。在开放体系的搭建上,要坚持全局性、战略性,在保障本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开放朝着更深更高层次转变。总而言之,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要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求。
(七)经济全球化下扩大对外开放理论
开放发展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断提升,习近平经济思想紧密结合国际经济发展态势,聚焦全球经济发展关键问题,为中国开放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第一,新时代的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指导解决全球性发展难题。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诸多难题都与发展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所以,我国必须积极倡导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各种问题,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第二,以创新挖掘世界增长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十年将是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十年,这意味着新的技术革命将给全球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为此,我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努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以开放推动合作共赢。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新时代的中国继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反对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第四,以规则完善全球治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最突出问题是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现,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引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中心由经济建设到人民的巨大转变,坚守了"为谁生产"的根本立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经济工作都紧紧围绕人民这个核心,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近承,继承了其人民立场,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新主义的"人学指向"。第二,习近平经济思想以代发展为主题,实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中发展的巨大转变,指明了生产发展的时代转向。生产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于经济总量的高速增社长,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会高质量发展。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义我国经济无法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习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正是想帮助我国经济突破瓶颈的一剂"良药",并作用研于破解经济壁垒、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动力、提升经济质量的全部过程。第三,习近平经济思想以主要矛盾为切入点,实现了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巨大转变,契合了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我国的现实经济背景,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对生产端的直接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基本框架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基本框架。第一,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其提供了政治统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经济建设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时,中国共产党能够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遇到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与市场经济运行产生的经济问题时,中国共产山党能够采取相应的经济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行相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环业境稳定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制定并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完全科学正确的。可以说,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显著特征与独特优势,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社了政治保障,这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无法比拟的地方。第二,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其奠定了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