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学习研讨理论文章、经验材料汇编(36篇)(第5/15页)
绿色化、智慧化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绿色建造、智慧建造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紧密联系的重要部分。从现在开始就要大力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快速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实现安全建造、低碳建造,促进建筑产业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但需承认在建筑领域实现绿色化、智慧化的道路艰难且漫长,未来建筑行业的碳减排发展需要更加多元联合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宋海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电力领域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担负重要责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的重要论述,努力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中国能建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低碳发展机制化等,着力处理好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系统方案。
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要求我们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形成科学完备的顶层设计,又要上下协调、因地制宜,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中国能建依托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能源电力领域"双碳"行动方案研究,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找准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开展"双碳"实施路径研究、咨询与工程建设,参与建设一批生态友好型工程项目,助力稳妥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这要求我们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形成科学完备的顶层设计,又要上下协调、因地制宜,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中国能建依托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能源电力领域"双碳"行动方案研究,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支持。同时,找准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开展"双碳"实施路径研究、咨询与工程建设,参与建设一批生态友好型工程项目,助力稳妥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双碳"目标,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有效发挥企业作用。中国能建通过整合内外部、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不断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由高能耗向高能效转型,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价值创造能力,并为有关方面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能建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积极承担央企责任,在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做国家战略的践行者,奋力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展现新担当、闯出新路子,在低碳绿色发展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做数字转型的先行者,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趋势,全方位应用数字孪生、3D打印等技术,加强信息交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系统灵活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通产供储销、源网荷储、煤油气电等各环节;做融合发展的推动者,以"能源+""数字+""绿色低碳+"为切入点,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能建平台,大力推动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能源与大数据和资本之间、能源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做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在需求端贯通产供储销、源网荷储各环节,在供给侧提升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科技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专业能力和协同能力;做绿色发展的建设者,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投建营一体化的全过程,持续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全面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主动融入全球绿色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性、区域性行业绿色标准制定,不断汇聚共建绿色世界的合力。
"双碳"引领打好绿色发展主动仗
闫继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牢牢把握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打好绿色发展主动仗,全力建设"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
引领产业转型,
加快构建现代化低碳产业体系
第二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占比高达70%以上。因此,要实现经济低碳发展首先要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保定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连续7年河北省第一,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重、空间大。近年来,我们以"双碳"目标为战略导向,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低碳产业结构,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推动实现了产业体系的绿色变革,有力促进了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以"双碳"目标为战略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乎全局、整体、长远的大事。我们坚决贯彻"双碳"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布局形成了以"医、车、电、数、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市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为主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氢能、第三代半导体等18条重点产业链为主线,县域特色产业为支撑的"7+18+N"现代产业体系。"医",即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际医疗基地,大力发展医疗、中医药、康养等产业,建设中医药强市,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车",即建设世界级汽车和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依托长城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000亿级产业集群。依托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打造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即电力智造产业。保定拥有天威、英利、国电联合动力等一批世界级企业,在光电、风电、输变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依托华北电力大学创新资源推动清洁发电、能源数字化、综合智慧能源、新型储能等能源电力产业全领域发展,谱写"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新篇章。"数",即数据服务产业。依托保定深圳园、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中电科电子科技园等平台,大力发展前端数据服务和专业数据融合分析等产业,打造万人数据产业园,将保定建成"数据资源的聚集港口、数据资产的流通枢纽、数据价值的创新中心"。"游",即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红色文化、古城遗产,打造区域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同时,大力发展以奥润顺达为龙头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打造超低能耗建筑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科技、品牌农业,建设都市型优质农产品保障基地和直供基地,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赋能绿色升级。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性、导向性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先进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储能设施和光伏制造联合创新,形成了覆盖光伏电站开发、光伏绿色建材研发及生产、智慧运维、"光伏+"系列应用、组件回收等光伏全生命周期领域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主编了我国首个光伏建筑领域国际标准,建成全国首家、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光伏产品及配套应用方案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发电230亿度,每年减排温室气体1875万吨。超前布局氢能产业,以长城汽车为主体的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已经初步形成。2021年8月,长城汽车自主研发动力系统的百辆级氢能重卡在"容易线"正式投运,规模、里程全球第一。保定与北京、天津一起获批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正加快打造氢能公交车、氢能重卡车、氢能物流车、氢能渣土车、环卫车等示范应用场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市域内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龙头企业--奥润顺达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是世界上唯一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系统集成企业,成功打造了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最大规模的被动房产业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42家,科技创新平台383家,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居全省第一,成功入选全国"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获批全省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引擎。
--以绿色低碳为基本遵循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为山水保定、低碳保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注入强大能量,保定产业绿色转型积蓄的发展势能正加快释放。2021年,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四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增幅全省第二,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不断增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保定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9.2%、16.5%、16%、17.6%和33%,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41%,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越来越足、后劲越来越强。
引领生态转型,
积极探索可持续价值实现机制
保定地处京津石金三角中心、雄安新区腹地、白洋淀上游,是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最前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保定处于核心功能区,担负着实现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以及为京津冀提供生态支撑的双重时代重任。我们始终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入推进污染排放减量化、生态建设品质化、生态优势经济化,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做"减法",把污染减下去,保护蓝天碧水。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落实"双碳"目标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我们紧紧围绕打好"蓝天保卫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精准治污,累计拆除1.16万台2万余蒸吨燃煤锅炉,205万户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投用量居全省之首。"十三五"期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7.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分别下降37.5%、44.4%,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在"2+26"城市空气质量评估考核中评为优秀,被授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我们全面实施白洋淀上游生态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河道治理、生态补水、江水置换、华北"大漏斗"和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工作,围绕落实"不让一滴污水进淀"要求,保定全域所有有水入淀河流断面水质已全部达到Ⅲ类,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
--做"加法",让绿色多起来,扮靓绿水青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立足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统筹推进"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总体布局,一体化保护、系统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高标准实施太行山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水源地保护、生态湿地修复,逐步构建起"群山西峙、众水东潆、沃野东坦、绣绿融城"的美丽国土空间。以建设环雄安林带为契机,实施雄保生态林带、水系林网、绿美廊道、太行山生态屏障、林果基地、森林县城、村庄绿化等重点工程,打造群众身边的森林城市。2019年保定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3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森林城市创建,完成营造林362万亩,7个县(市)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33个村获"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京津冀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做"乘法",让生态活起来,赢得金山银山。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和领先的绿色技术优势,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为抓手,搭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生态资源市场化运作服务体系,围绕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推动优质生态资源加速"变现"。"生态+旅游",谋划启动"京雄保一号绿道"建设,以涞源拒马河源头为起点,以白洋淀为终点,打造一条连接北京、保定和雄安新区,全长约305公里的"生态绿道旅游线"。"生态+体育",重点打造了涞源、易县等西部山区冰雪运动,阜平旅游公路自行车赛,易水湖资源赛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涞源白石山登山节等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生态+农业",突出品牌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聚力建设一批农业园区、康养基地和生态经济特色小镇,推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互动。
引领城市转型,
全力打造高品质低碳生活格局
保定市始终秉持"低碳"理念,把城市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应用场景来打造,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构建低碳城市生活,推进城市与生态和谐共融,全力打造与雄安新区相辉映相联动的生态宜居、环境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同时,聚焦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让城市颜值绽放低碳品质。聚焦打造京津冀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我们主动对标雄安设计、雄安标准、雄安质量,强化健身广场、公园、邻里中心等公共空间的高品质供给,加强对水电气暖讯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统筹整合,提高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强力开展主城区城中村改造,69个村分三期压茬推进,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城改均由政府主导,大型央企承建,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配建比例达到了25%,创造了推进效率快、群众满意度高、顺利和谐的保定"城改奇迹"。开展城市管理"新颜值"行动,推进1500多个老旧小区和全部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拆除城市违建,增加街角绿化,还规范、还秩序、还空间、还绿化于民,打造城市建设"新颜值"、城市经济"新空间"、群众生活"新品质"。2021年,保定城市人口吸引力全国排名第30位,位列河北省第一位。
--让城市生活融入低碳理念。绿色低碳是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着力点。高起点规划"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态水系,将环城水系建成主城区的景观带,把环堤路建成马拉松赛事的主场地,打造绿肺蓝肾的"生态河"、全民共享的"跑步机"。高标准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实施城市有机微更新,加快建设环城绿道,提升改造主次干道、游园广场等公共设施景观,让人民群众近可出门见园、远可郊游踏青。高质量推进社区建设,为居民配置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打造多彩睦邻、活力多元、多方共治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同时,不断加大数字保定建设力度,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形成绿色交通网络,打造智慧城市、低碳保定。
--让城市精神厚植低碳文化。节约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最显著的城市文化和城市软实力。我们大力培树全社会"生态价值观",配合低碳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市民追求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文化。把绿色低碳理念与弘扬新时代保定精神结合起来,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发展绿色消费,倡导"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垃圾分类回收",主动减少"碳足迹",营造了人人爱护生态环境、人人追求低碳生活的社会新风尚。让绿色成为"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进程中最鲜亮的底色,让低碳成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主旋律中最动人的音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怎么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关键在于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的整体要求。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需要强化整体意识、系统思维,把握好整体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标志。
首先,突出系统谋划。要把"双碳"目标及其带来的约束与机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一方面,强化和凸显碳达峰碳中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把减碳、降碳、脱碳及低碳、零碳、负碳的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统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宏观方略、规划政策、行动方案,推动构建形成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此外,尤为重要的是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大机遇,谋划推进区域的绿色崛起、跨越发展。
其次,突出协同推进。"双碳"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的核心任务,其关键抓手在于突出协同推进。一方面,突出降碳作为源头治理、过程优化、结果约束的作用,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提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抢占绿色发展先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和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把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布局、层次布局、空间布局、任务布局、阶段布局等全面对接,推动形成不同领域、行业、部门、层级、地区等主体一体推进、协同实施的行动体系。此外,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一体推进美丽中国和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再次,突出整体提升。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实现经济社会多目标共赢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一是统筹考虑碳达峰与碳中和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碳中和是最终目标,碳达峰必须要和这个最终目标规划一致,不能盲目攀峰,要为实现碳中和做好铺垫。二是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生态文明整体提升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保证和最终指向。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需要精准认知。"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由于当前我们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认与知依然存在不精准不到位,相关制度、体制、机制仍在推进探索当中,落实好这一部署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为此,需要我们在系统观念、整体思维上精准认知。
一是精准认知"双碳"领导责任体系的内涵。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施低碳绿色、节能减排的长期战略,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自上而下、统筹协调、目标-责任-考核三位一体的"双碳"领导责任体系。一方面,形成从中央到省、市、县、镇、村,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各行业,从政府到市场、社会公众等各类主体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责任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对照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将"双碳"要求细化落实到各领域、各部门、各主体、各层级,解决好"抓什么"问题。此外,建立健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领域、各部门、各主体、各层级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领导和推进机制,强化监管考核机制,解决好"怎么抓"问题。
二是精准认知系统化下的"双碳"政策体系。推动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不断完善系统化下的"双碳"政策体系,以精细精准的科学方法来形成支撑。从宏观层面来看,围绕能源、产业、交通、用地等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创新等,加快推进气候立法等工作,搭建系统性政策体系,解决"有据可依"问题。从中观层面来看,充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加快推动形成"1+N"政策体系和协同治理体系,将"双碳"布局具体措施落实到各个相关领域,压实各主体责任,解决"有路可走"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突出强化"双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金和技术的布局,加快建立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全生命周期的碳核算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产业技术、管理技术的创新,解决"有器可用"问题。
三是精准认知同步协调的"双碳"行动体系。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战略性转变,需要各领域各部门同向发力、各层级各主体同频共振、各类政策同步协调。为此,不仅要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制度体系、试点示范、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双碳"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融合与高效协同,还要推进职能协同、工作协同和机制协同,加快补齐认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同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战略定位、发展水平以及控制碳排放的责任、潜力和能力,统筹安排、梯次实现"双碳"的目标任务,统筹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权利、责任、义务。此外,强化政策协同,做好部门、区域流域配套法规政策的衔接与协调,促进绿色生态与生产生活相呼应,推动加强区域流域合作,推进绿色责任与经济利益等挂钩,调动全社会参与。
四是精准认知全链条下的"双碳"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支撑作用,需要建立健全以标准支撑、需求牵引、全链条下的科技创新体系。首先,围绕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这一基础要求创新体系,加强"双碳"核算技术方法、核算标准的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双碳"标准规范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其次,着力研究揭示碳中和的结构特征、过程规律、路径机制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能源革命、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突出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加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增长点、助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科研担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深刻变革
苏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深思熟虑、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江苏作为产业大省、用能大省,更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必须迎难而上、知难奋进、向难求成,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为国家大局和发展全局作出江苏贡献、体现江苏担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的系统转型至关重要,必须坚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我省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于全国,只有横下一条心来,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统筹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能源的保障和管理,统筹技术、产业、市场和减排,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才能如期实现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有几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冲高峰,认为2030年前仍然可以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二是防止把提前达峰当作匆忙达峰,不顾客观条件、超越发展阶段,盲目提前、搞层层加码,不分区域行业、搞一刀切。三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轻轻松松的目标,没有深刻认识到同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能耗排放下降并不容易。四是防止把碳达峰当作就碳论碳,忽视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实际上,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碳排放会有一个升高、达峰而后下降的过程。把握了这个客观规律,就会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