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交流、汇报材料14篇(第2/4页)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
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
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
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三)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四、强化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
资金。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投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设施。
(三)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
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组织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分类分级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指南,编制村容村貌提升技术导则,开展典型设计,优化技术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县、乡、村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
五、扎实有序推进
(一)编制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摸清底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或修订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要明确本地区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农民群众参与机制、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等内容。特别是要对照本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和六大重点任务,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规划。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前期准备,做好引导群众、建立机制、筹措资金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要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或修订工作,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核。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
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并将实施方案中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为督导评估和安排中央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开展典型示范。各地区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各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旗),加强经验总结交流,推动整体提升。
(三)稳步推进整治任务。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中央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在方法技术可行、体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工作实际,扩展治理领域,加快整治进度,提升治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做好监督考核。要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市地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二)加强考核验收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以本地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县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相关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级实施方案及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通报省级政府,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机制,评估督察结果要与中央支持政策直接挂钩。
(三)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各地区要区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法工作,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条例、乡村清洁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加压增责 多措并举 精心营造舒适净美
农村人居环境
网络
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 县区级
全市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绿色引领、生态立县、持续发展、美丽文明"的工作理念,加压增责,多措并举,精心营造舒适净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及时部署,行动快
改善人居环境动员会之后,我县迅速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长任副指挥长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百日会战指挥部。各乡镇也建立相应组织和机构,实行"一把手"主抓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做到了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县、乡、村三级层层召开推进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再安排,全面掀起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热潮。
二、集中投入,力度大
树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钱"的新思路,多方筹集资
金。县财政列支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整合涉农资金项
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用,鼓励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资本投资家乡建
设。通过多元筹资,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压力。如XX乡财政投资50万元、村投资15万元、群众义务出工铺埋了排水管道、路沿石、建花坛、粉刷墙壁。如XX村通过村筹和在外人员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群众义务出工整修道路,修建排水沟、花坛、文化广场、舞台、挖洗坑塘、绿化街道、粉刷墙壁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三、三级联动,合力强
县级层面,每月由县四个班子领导带队进行观摩点评和打分排序,对落后乡镇,包乡县领导在会上作检查。同时,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抽调县农业局、交通局、住建局、文明办、卫计委、县委农办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不间断督促指导,督导情况一周一通报。乡镇层面,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乡镇干部包村。每周对各村进行观摩评比,对好的村进行奖励,落后村村支书、包村干部进行表态发言。村级层面,实行村组干部包组包片督促推进。全县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火朝天的工作局面,农村环境一天一个样、一周大变样。环境的改善,使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空前高涨,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四、严格标准,措施实
以"整干净、摆整齐"为目标,以"三治"(治脏、治乱、治差)、"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为内容,以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为保障,以国道、省道、县乡道、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和达标村、示范村创建为重点,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线(区)和精品村、特色村。目前,各达标村均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栽植了风景树、整修了村舍、建起了娱乐文化广场和小游园、完善了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了长效保洁机制。县道和乡道路肩全部进行了拓宽,栽植了绿化树,并对部分坑塘进了集中治理,过去的污水坑塘变成了新景点和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在群众集中活动区域绘制文化墙、文化长廊,大力弘扬新风正气,进一步强化了"美丽家园人人建、美丽家园人人爱"的意识,展现了村容整洁、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文明和谐的新风貌。
五、建立机制,保障强
建立舆论宣传机制。利用农村智能广播网、县电视台、手机报等媒体平台,开办《新农村》专题栏目,大力宣传推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涌现的新典型、展现的新变化、创造的新经验,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倡导讲卫生、爱清洁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做到文明卫生。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制定下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意见和考评办法,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推进奖补资金挂钩、与项目安
排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建立环卫保洁机制。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口2‰的标准,组建保洁队伍,提供工资保障,配备保洁人员服装、清扫工具、垃圾收集车辆,确保垃圾有人收、保洁有人管。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乡镇、村进行重奖,对落后的乡镇、村进行电视曝光,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践行三个坚持 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网络
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 县区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践行"三个坚持",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一、坚持高点定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今年以来,我们瞄准建设"全市美丽乡村典范"的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础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抓手,统一部署安排,统一督查调度,统一考核落实。一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
《综合整治方案》,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乡镇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工作调度机制。建立了县委书记、县长每季度调度一次,分管县级领导每月调度一次,乡镇(街道)第周调度一次的工作调度机制。县长利用周六、周日常态化调度整治工作,规范了城市秩序,美化了村容村貌。三是建
立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委书记、县长逢会必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将之与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同样对待、同样重视、同样表彰、同样奖励、同样推进。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讲评制度,先进单位介绍经验、落后单位表态发言。县级分管领导对工作亲自暗访督查,发现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做到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确保目标到点、责任到人、上下同心、共同参与。
二、坚持优化布局,多点带动全面发展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二十八字方针要求,着力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扎实做好"显山露水,记得住乡愁"的文章。一是规划先行,优化布局。依据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美丽乡村建设点,使之各具特色,风光迥异。二是领导联点,示范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点,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分别定点联系美丽乡村建设点和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起到了创建一个村,带动一个片的作用。三是传承文化,全面发展。加强建设村级文化设施、文化场所,培养文化人才,挖掘文化传承,大力弘扬本地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民居文化、农耕文化、曲艺文化和饮食文化。各村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大队、巾帼志愿者服务小分队、舞蹈
队、好花样舞龙队,开展了农民运动会、"三八"红旗手评选等活动,传播文明新风,传社会正能量,让人们不但物质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富足。
三、坚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逆势突围
去年,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排名垫底,这既是我们心中的痛,更是我们工作的短板。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以更高的认识,更实的责任,更硬的措施推动工作进展,在考核中,前三个季度总分排名第一,做到了四个"全"。一是宣传发动全覆盖。在电视台、手机报、政府网等媒体平台反复宣传,在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进行全覆盖式宣传,并通过中小学生带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将问题、做法、效果写在回执栏上,在农村通过流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送宣传资料、召开村专题会等方式进行强化宣传,同时利用微信、短信等新型信息平台加大宣传,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日常保洁全天候。保洁实行市场化运
作,街面清扫、街面清洗做到了常态化。乡村保洁,579个村全部配备了保洁员,统一了服装、统一了考勤、统一了奖惩,日常保洁成效显著增强。三是整治经费全保障。乡村投入整治资金近亿元,财政专项经费3500万元,整合相
关项目资金5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切
实按时拨付到乡镇、到村,确保一线治理的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乡镇自投30-1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四是考核问责全方位。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考核的标准更高、考核的程序更实、考核的要求更严。县委书记或县长每季度督查一次,相关办公室每季度考核三次,乡镇每月组织检查,开展评比,评出最好村、最清洁户和最差村、最不清洁户,并予以张榜公布,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并督促后进村和后进户做好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对季度排名三类的乡镇主要领导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约谈;年内两次排名三类的乡镇主要领导由县委书记、县长约谈,并在电视台公开检讨;年内三次排名三类的乡镇责令主要领导辞职。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提升全覆盖行动实现
绿色减贫助力脱贫攻坚战
网络
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 乡镇级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现农村环境大提升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同步推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我镇严要求、多举措组织镇村干部、村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提升全覆盖攻坚行动,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树立良好村容村貌形象,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教育和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实现以绿色促发展,以生态助脱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按照农村三大革命要求和镇农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与"五改五净两规范"改善贫困群众人居环境工作方案,建立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和各村任务分解,村成立以包村负责人为组长,以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各部门在镇领导小
组统一领导下,压实责任、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联动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
二、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管督查
镇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实施方案,制定任务分解,由镇到村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到位,各村强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危房改造及拆违拆旧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开展改路、改水、改厕、改电、改习、庭院净、卧室净、厨房净、个人卫生净、室内物品配备摆放整洁规范、院内外物品堆放整齐规范等家庭环境提升攻坚行动,并加强督查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和明察暗访方式进行督查,对开展不到位、环境存在问题的村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并限期整改,以此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提升全覆盖攻坚行动,加快改善镇村家庭人居环境。
三、严格考核评价,注重选树典型
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扶贫工作考核,每半月开展一次考核,每月一调度,对调度先进的村进行奖励,落后的村实行大会表态发言、约谈、组织处理等问责措施。在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中,评选出"清洁户""文明户""最美贫困户",对评选出的达标户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激励贫困户家庭和村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提升个人卫生意识,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
镇村干部结合各村环境综合整治实际情况,通过永久性宣传标语、广播、微信、微博、滚动电子屏幕等文化阵地,入户走访宣讲农村三大革命与环境整治的意义,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引导群众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中来,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营造有利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大提升的浓厚社会氛围。
五、明确整治目标,持续深入推进
本次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实行镇村全覆盖,主要是开展"清垃圾、清杂草、清水面、清路面、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各村组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队伍,积极引导村民自治管理环境卫生,力争做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前屋后无裸露垃圾,无乱堆柴草,无露天粪坑,无违章建筑,无乱贴乱画、无残垣断壁,无危旧房屋;村内道路硬化、完好,道路两侧进行绿化,达到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乱扯乱挂的"六无"目标,并结合乡镇实际推进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改善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坚持脱贫攻坚战的生态精准扶贫发展策略,以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现绿色减贫、绿色脱贫,助力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上一篇:村党支部先进事迹事迹材料
下一篇:县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