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建团100周年材料合集44篇(含理论评论、心得研讨、方案等)(第8/1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18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40分钟

李大钊常常把"青春""青年"比喻成未来的国家。他高调赞扬青年之精神:"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激情呼吁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实践者和领导人,对变革社会的推动力量感受最为深刻。在他看来,青年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某种先锋队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毛泽东对青年提出要求和希望相对较多的时期。从西北青年救国会上的演讲到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从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到对中央团校第一期毕业学员的讲话,从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到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从为刘胡兰题词到为《中国青年》杂志第一期题词,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广大革命青年的鼓励和期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论是大规模经济建设,还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崭新事业都需要青年群体率先启动。这一时期,毛泽东称赞"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中,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他还形象地把青年比作"早上八九点的太阳"。1952年到1953年,毛泽东对青年团工作的指导相当密集,从另一角度体现了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的关爱。1955年,毛泽东在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的按语中,对广大青年赞赏有加,并充分肯定农村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1978年,在开启改革开放新航道的历史关头,邓小平明确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多次谈到青年的教育问题,并且十分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干部。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江泽民一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他深刻指出:"美好的未来要青年去创造,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他希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锤炼品德,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胡锦涛告诫全党:"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他用了较大篇幅阐述青年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肯定"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他反复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群体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并集中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即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特别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青年总是引领风气之先,是现实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力量。在青年运动的舞台上,青年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自觉的行动者和创造者。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届领导人,无一不赞美青春、关爱青年,无一不重视青年在变革社会中的先锋作用,无一不关注、推动青年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青年驰骋思想的天空更加浩瀚,青年实践创新的舞台更加广阔,青年塑造人生的机会更为丰富,青年建功立业的条件更为有利。

三、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达成预期产生良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自新的政党。这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性政治力量的凝聚和推动。青年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青年运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1923年团中央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书记施存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本团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他进而强调:"欲求运动的一致,我以为须进一步决定完全服从共产党的政策。根本理由是因为共产党一个政党,他对于政治的观察比我们要清楚,他是共产主义全部运动的指导者。"从掀起大革命高潮的五卅运动,到唤醒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再到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起并指导一波又一波青年运动,借助其力量化解危局,摆脱困境,推动民主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共最高领导者并没有刻意去强调"青年运动"这一概念,但在194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给中华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的贺电称,"希望你们的大会是过去三十年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良好的总结,同时是新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良好的开端"。1953年,刘少奇在团二大的致辞和林伯渠在青代会二大的祝辞中,1957年邓小平在团三大的致辞中,1978年李先念在团十大的致辞中,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历次团代会的致辞中,一直都在使用"青年运动"一词。在共青团和全国青联的官方报告中,"中国青年运动"这一用语,更是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1998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与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以及随后2002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与共青团十五大选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座谈中,以及2012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明确使用"青年运动"的概念。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专指反对黑暗统治和旧秩序的激进运动的话,那么1949年10月之后的中国青年运动,内容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开放,囊括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年思潮在内的青年集体行动。这些集体行动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发起、领导的青年行动,同时又涵盖在党和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的青年自发行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把握当代青年的行为特质和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共青团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在2015年7月《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到"青年运动"。这显然在于强调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立足于该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传统作出理性的现实选择。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关键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我们所坚持的党管青年原则,就是坚持党管青年发展、党管青年工作、党领导青年运动的有机统一。从历史的视野来看,青年运动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是直线式的不断高涨。这种波浪式发展,不仅由客观环境所决定,而且也是由社会运动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不论青年运动处于高潮还是低谷,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青年运动离开了先进政党的方向指引和科学谋划,只凭青年群体的激情冲动,对时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是有限的。

四、中国共青团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实施青年总动员

一般来讲,中国共产党是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组织者。所谓领导者,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实施总体把控,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方向性指导。具体领导方法有直接发出政治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创造社会氛围等多种样式。所谓组织者,主要是指在既定的战略方针之下,奉命而独立开展工作,把党的政治意图转化为青年的行动。在不同历史时期,青年团的重要工作和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和各项政策展开的。因此,共青团工作最大的政治逻辑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或者说"党旗所指,团旗所向"。

革命战争年代,共青团紧跟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创建新中国而英勇奋斗。1922年8月,当中国共产党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全国发动劳动立法运动时,刚刚正式成立三个月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机关刊物《先驱》上全文刊登了指导这场斗争的纲领《劳动法大纲》,并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工人参加斗争。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青年团积极组织选派团员青年到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组织发动青年参加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公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对革命人士举起了屠刀,一些意志薄弱者脱离了革命阵营。在中共五大闭幕的第二天,即1927年5月10日,共青团四大召开。会议通过的《大会宣言》郑重宣告:"本团是无产阶级青年的革命组织,他应当在党的指导之下,吸引广大的劳动青年群众参加革命的斗争,同时在这些斗争中去养成他们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928年7月,共青团五大根据中共六大提出的"争取群众,准备暴动"的总任务确定了团的基本任务--争取团结更广大的劳动青年在中共的周围,为进一步发动青年参加工农革命斗争,帮助中共准备群众武装起义,推翻国民党政权而斗争。土地革命时期,共青团最重要的动员工作,莫过于动员根据地青年参加红军队伍了。在1933年的扩红热潮中,福建共青团组织了315个连的模范少先队参军。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正在重新组建中的青年团动员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土改,参加支前,光荣入伍,"保田保家打老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进而完成改革、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1953年6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二大指出,青年团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同志教诲下,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运动的优良传统,团结全国青年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地劳动,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学习"。1957年5月,青年团三大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我国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三个口号来概括:积极劳动、努力学习、加强团结。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也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对全国青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青年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积极参与"三反""五反"增产节约,到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各级青年团在巩固新生政权、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团的工作和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覆盖和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2月,共青团中央召开会议,明确把"学四化、干四化"作为新时期青年的主课,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大转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团的第一项任务,强调共青团组织要从参加政治运动为主,转到以参加生产建设为主。团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现代化建设作安排,都应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993年5月,团的十三大提出,青年要担负起历史责任,踊跃投身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2008年,面对新形势,团十六大根据党的要求,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职能。

走进新时代,中国共青团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当好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根本性组织定位,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热情和干劲,积极投身奋勇建功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一方面,各级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青春建功十四五""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一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情感根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各级共青团组织发挥组织化动员优势,继续做强擦亮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创青春等工作品牌,引领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应急处突等领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提升共青团对发展大局的贡献度。

(胡献忠,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政党政治与群团发展、国家建构与青年运动。)

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责任担当

刘祎刘勇

《青年学报》2022年第2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党的几代领导人高度关注青年,对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的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代代中国青年不负众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党的指引下奋勇前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同历史时期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担当。

一、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的责任担当

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社会动荡,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召唤,而青年则是救亡图存的中坚力量。李大钊是阐发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先驱者,他指出:"今后之问题,非新民族崛起之问题,乃旧民族复活之问题也。而是等旧民族之复活,非其民族中老辈之责任,乃其民族中青年之责任也。"他认为中国后续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复活的问题,也就是复兴的问题,并且将这一问题的责任寄托于青年一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承担着"救国"重任的中国青年通过组织学生运动、开展学术研究、投身抗战等活动担起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史乃至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学运救国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青年学生运动的典型,它让国人看到了中国青年在"救国"中的热血担当。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邓中夏、高君宇、瞿秋白等优秀青年在这场运动中崭露头角,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2年,在党的酝酿筹备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此后,中国先进青年追随党的步伐,不断追寻真理与希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一场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中切实履行"救国"的责任。大革命时期的五卅运动继承了五四运动的方式和策略,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演讲、发传单、贴标语等方式将顾正红被害的惨状与工人面临的困境公之于众,以此唤醒国人的爱国热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场运动中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引导工作,"一方面,青年团探索出的'学总-学联-学生团体'的联动机制与'共产党-青年团-国民党'的合作方式,为运动的发起和深入提供了机制保障;另一方面,团员承担了繁重的组织和宣传工作,甚至牺牲了生命,才使运动扩展开去"。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二·九"运动也是青年通过学生运动救国的典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蚕食,华北地区危在旦夕,国民党政府却顽固坚持"不准言抗日"的政策,青年学生救国心切、愤意难平,"一二·九"运动在北平青年学生的抗日集会中爆发。这场声势浩大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掀起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二·一"运动是由昆明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一意孤行,奉行内战政策,处在国统区内的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学生积极反内战、争民主,在国民党特务的追捕殴打之下不为所惧。"一二·一"运动"把整个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推到新的高潮,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序幕,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思想救国

在云谲波诡的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一直致力于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提升国人的思想品格,以期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但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他们方才寻到从思想上唤醒中国人民的良药。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等人将"救国"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身上,希望广大青年可以挣脱陈腐学说的束缚,摆脱旧思想的囹圄。他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一代,同时希望优秀青年在中国大地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爱国青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工作,积极创办刊物、成立研究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付出了巨大努力。

1920年,时年29岁的陈望道翻译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并以单行本形式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发行,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次以独立完整的单行本形式在中国出版。单行本《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便成为畅销品,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具有超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到党诞生的1921年止,仅在上海一地。李汉俊就以李溯石、李人杰、人杰、汉俊、汗、海镜、海晶、先进、厂晶等笔名,在《新青年》《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妇女评论》《建设》《劳动界》《共产党》《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发表了90余篇译文和文章。"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除了翻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方法外,还积极拓展马克思主宣传传播的渠道和阵地。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民学会、《曙光》杂志、《星期评论》等在他们的推动下相继成立,这些新建立的研究会和新创办的刊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革命青年毅然选择了这一科学真理,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

(三)抗战救国

"现在的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青年们在这个阶段里,是负担了重大的责任的"。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清晰明了地指出了青年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责任。抗日战争期间,各地各界青年奔赴国难,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中的许多人投笔从戎、浴血沙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出色的救国答卷。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从抗战之初的不足六万人发展到1940年的五十余万人,大部分是来自根据地的青年。未能参军的青年也参加了民兵和其他抗日救国组织,以不同形式参加部队的作战"。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除了参加部队直接对日寇作战外,还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生产活动,为前线部队做好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工作,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抗日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根据地群众提高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与此同时,国统区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抗战募捐、慰问抗战将士及其家属等服务活动。

二、建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的责任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青年团发出了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广大青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在青年团的引导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当时青年的心声和呼声。"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中国青年是很有纪律的,他们完成了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广大青年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坚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满怀豪情地担负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国"重任。

(一)体育建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建国"事业中,用优异的体育成绩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国际上展现新中国的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体育管理机构陆续设立,一系列体育工作方针出台,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相继开展。1957年,23岁的戚烈云在国内一场游泳表演赛中以1分11秒6的成绩一举打破男子百米蛙泳世界纪录,成为中国创造游泳世界纪录第一人。1956年,年仅21岁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年仅22岁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从竞技水平低下到在国际赛事中取得傲人成绩,甚至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新中国的青年一代以优异的体育赛事成绩为中国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届会议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另外,青年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与他国运动员的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重视借助体育的民间交往为我国对外交流破局,改善同世界各国关系,让世界了解、认识新中国,尤其恢复同西方世界的正常外交关系,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与承认,并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友谊与团结"。如1971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对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的友好举动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青年一代在体育活动中推进对外交往,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知识建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着力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广大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参加识字小组、记工学习班等各类扫盲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科学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许多青年在扫盲运动中脱颖而出,不仅甩掉了文盲帽子,而且成为扫盲的主力军。这些摆脱了文盲和半文盲状态的青年满怀热情地加入到农村扫盲,为扫盲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山东、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辽宁、北京等地的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八十余万农村知识青年成为扫盲队员,山东威海市郊区农村中95%的知识青年都加入了扫盲队"。扫盲后的青年加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很多有知识、有热情的青年活跃在科技和生产一线,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身处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掀起了回国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的留学生在2000人以上,钱学森、梁思礼、邓稼先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梁思礼说:"新中国成立了,苦难的岁月结束了。内心深处暗暗发誓,要把我们的一生奉献给祖国,要把所学到的知识报效深受苦难的祖国母亲,改变她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她的独立、强盛、繁荣而奋斗。"1949年,年仅25岁的梁思礼学成归国,为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时期,一批批像梁思礼这样身处异乡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克服重重困难,学成归国,奋斗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前线,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三)劳动建国

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生产实践,成千上万的青年生产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在经济建设、垦荒运动中创造出骄人的成绩,承担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国"重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