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100周年材料合集44篇(含理论评论、心得研讨、方案等)(第9/15页)
青年富有激情,在工厂、企业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等各类劳动竞赛,在各行各业奋勇争先。"青年突击队,这种形式始见于1954年北京苏联展览馆的建筑工地上,是为适应冬季紧张施工而出现的。后来在团中央'重点建设、逐步推广'方针的指引下,先后在各地建立和发展了各种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从生产需要出发,组织青年在急、难、险、重、新的任务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青年富有创造性,他们勇于钻研、善于革新,在生产实践中发明推广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新中国创造了大量宝贵财富。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最响亮的口号之一。1955年,共青团中央号召青年向荒山孤岭进军,开展垦荒运动。同年,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正式创建,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江西鄱阳湖畔安家落户,创建共青社、共青垦殖场。1956年,温州市青年志愿垦荒队成立,奔赴大陈岛开展垦荒。短短一年内,全国各地青年团组织动员共计20万青年投入垦荒运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青年垦荒队员们的努力奋斗下,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座座共青城拔地而起,广大青年垦荒队员在艰苦的垦荒工作中创造形成了"北大荒精神"和"大陈岛垦荒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兴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的责任担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由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的发展需要,邓小平同志开创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这一事业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鼓励青年不断提高自我要求,争做"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则分别以"四个统一"和"四个新一代"为目标教育引导青年,为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时期,青年在理想树立、科技研究和实践锻炼中的作为,充分证明他们可以完成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属于他们的"兴国"任务。
(一)理想兴国
改革开放初期各类社会思潮碰撞激烈,广大青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胸怀崇高理想,誓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面对"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当做些什么"等问题,1979年清华大学学生喊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简短有力的回答昭示了新一代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自觉意识和坚定信念。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子排球队以3比2艰难战胜南朝鲜队拿到了世界杯排球赛"门票"。消息一出,北大校园一片沸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未名湖畔。无论是清华学子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还是北大学子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表达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决心。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社会主义究竟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等系列问题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依旧保有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强有力的理想信念支撑下,广大青年以更为坚定的步伐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二)科技兴国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派遣,为广大青年实现科技报国提供了有力支撑。1995年,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鼓励青年一代刻苦钻研科技知识,勇攀科技高峰。这一时期,理、工、农、医等各个学科领域和科研、生产各条战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23岁的李彦宏1991年从北大毕业,随后赴美国完成了硕士学业,成为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创立百度公司,积极推进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又如,集"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于一身的杨本新,2002年调任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后,"以'科研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产学研'两个三结合为主线,高起点超前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技术产品",使重庆船舶工业公司经济指标连续保持高增长,多次受到国家嘉奖。再如浙江农村青年,他们依靠科技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浙江效益农业的带头人,推动了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实干兴国
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积累经验,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汲取从书本中无法得到的丰富营养,真正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到基层和生产一线接受锻炼。
20世纪80年代初起,高校青年学生在暑期广泛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他们走农村、下基层,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将科学知识有效转化为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来自22所学校的101名高校研究生前往五省七县支教,开启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一届又一届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除了担任中小学任课教师外,还积极帮助当地党政机关和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用爱心和赤忱给西部贫困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温暖。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实施为西部贫困地区带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了急需的教育、医疗等服务,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新时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从文化、创新和奋斗等层面履行自己的"强国"责任。
(一)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基础,青年一代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基本前提,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下五千年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带来了底气;党和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培育的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文化为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夯实了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将文化强国落到了实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近些年来,一批青年导演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等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电影陆续搬上银幕,这些电影拥有恢宏的场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向观众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此外,中国传统服饰"汉服"近些年在青年的演绎下再一次重归国人视野,仙鹤、如意、祥云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国际服装品牌设计之中。大批新时代青年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国人和世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在革命文化传承弘扬方面,以近来热播的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代表的红色影视剧,受到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觉醒年代》以历史再现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革命先驱的艰难求索和思想觉醒,自开播起就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般耀眼""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等发自肺腑的评论强势出圈。该剧播出后,很多青年人自发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烈士墓前祭奠,墓前的书信很多落款都是:来自新中国的一名新青年。对革命历史的了解、铭记、纪念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革命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博报考人数明显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愿意加入到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列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此外,一些国内高校组织青年师生等组建社会实践队赴其他国家讲述中国故事,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到世界其他角落,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
(二)创新强国
青年一代思维活跃,对事物保持着较高的好奇心,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生力军,青年一代在创新领域有着自己天然的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敢于突破陈规,在党的号召下他们勇担创新强国的重担。
青年在科学研究领域挑起了大梁。资料显示,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解构生物学实验室的骨干都是80后、90后,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量子力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获得2020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平均年龄仅24岁......。深化创新驱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目标,青年科创人才在国家的支持培养下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方面破解科技难题,以创新思维助力"强国"事业。
青年在帮助国家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中挑起了重担。例如,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天气,通信中断、群众被困等险情在省内各地相继出现,救援工作面临着极大困难。上海财经大学一女大学生与自己的同学一起建立了"救命文档",文档数据的整理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帮助了许多受灾者顺利摆脱险境。"救命文档"是救灾工作的一种创新方式,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热爱生活、敢想敢干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困难面前敢于冲上前,以专业的举措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奋斗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数代人的艰苦奋斗成就了如今繁盛的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努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绝不能仅仅成为一句口号,它需要每一位青年人牢记于心,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来自于每一个努力的年轻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广泛参与和矢志奋斗。在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战场上努力奋斗的中国青年,用实干支撑起"强国"的理想志向。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喜悦的背后是党的坚强领导,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广大扶贫干部的艰苦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20万第一书记、70万驻村干部和几百万基层干部冲锋在第一线,其中的'85后''90后'是突击队,他们胸中装着家国情怀,牢记责任使命"。黄文秀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出自黄文秀的驻村笔记。名校毕业,毅然返乡,倾力扶贫,年轻的黄文秀坚守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扶贫战场上舍身忘我,为扶贫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她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铮铮誓言,用生命诠释着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整个中国,在疫情中,大家发现,在父辈口中"垮掉"的"90后"甚至"95后"一夜之间长大了。"以前你们保护我,现在换我们来保护你"。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以医生、护士、警察、外卖小哥、志愿者的身份冲锋在前,在驰援湖北的4.2万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乃至"00后",疫情防控后方,青年们发挥自己的专长,以视频、漫画等形式为抗疫做宣传,给人们带去了无尽的温暖和安慰。"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对青年一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青年群体就以爱国救亡的先锋队、思想启蒙的主力军、追求真理的奋斗者的身份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从那时起,中国青年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救国""建国""兴国""强国"重任,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砥砺前行。一代代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能堪大任、能成大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青年一代的努力奋斗下实现。
(刘祎,女,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刘勇,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研究员,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红色基因百年传承:起点、内涵与进路
忻平姜楠
《青年学报》2021年第2期
基因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等过程的全部信息,支持着生命的基础构造和性能,被称为生命的密码。何谓红色基因?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红色基因是记录和传递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核心密码。它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精神密码,是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一直以来,红色基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及红色基因,强调"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红色基因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回望历史,了解红色基因从哪里来,明晰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进而掌握通过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路径,对于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红色基因的孕育之地与传承起点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渔阳里发起初建。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老渔阳里"十月怀胎",到中共一大"一朝分娩"。从渔阳里发起建党到一大正式建党,是建党过程中的两座"高峰",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而这两座"高峰"都在上海,并非偶然。究其缘由,是因为上海具有孕育红色基因的"肥沃土壤"。
(一)地理优势
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处富庶的江南地区,以长三角为广阔的腹地。依靠襟江带海的便利水运条件,上海与国内外建立商贸联系。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上海得到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瞩目,成为鸦片战争后首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开埠后,上海与世界各地往来更加紧密,交通业与电信业也随之发展。至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上海已成为中国的交通枢纽与通讯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员在此流动,信息十分畅通。
同时,上海又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文化中心。商业都市和陌生人社会,依赖的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和制度。熊月之教授认为,近代上海有着"一市三治"的独特地缘格局。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以及南市、闸北两块华界,存在文化、法律、城市管理等诸多差异,来自世界各国、五湖四海的人们,都会聚在上海这块土地上。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格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地利要素。环顾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这样独特的建党条件是绝无仅有的。
(二)文化条件
地理优势促成中外人士在上海聚集与流动,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直接催生了中西多元文化在此交汇,全世界不同的民族文化、全中国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来上海一展风采。在彼此宽容的基础上,异质文化互相交流,并与上海原有的吴越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成为海派文化和上海人文的特质。
移民是上海人口的主体,这一时期上海人口有八成是外来移民。众多中外移民脱离封建乡土制度有形或无形的束缚,扩充到上海人队伍中,成为具有自由身份的人。他们层次各异,身份不同,满足了城市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外来移民在上海这个大熔炉中多次社会化,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与劳动技能出现巨大革新,进而转化为上海城市现代化的主力军。移民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创新、包容,反对旧制度,追求新知识、新事物,崇尚契约和理性,这些特质渗入上海人的骨髓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社会基础。
此外,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新闻业、出版业等各类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很多留学生回国后会聚上海,大批新型知识分子在上海集聚,一起推动上海文化发展。各类新文化、新思潮也依靠现代媒体在上海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以上海为起点,1898年上海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是中国首部介绍马克思及其思想的书籍,由陈望道翻译、李汉俊校阅、陈独秀审定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1920年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上海发达的媒介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说,民国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马恩名著都在上海翻译和出版,上海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具有现代性的城市文化特质构成了上海培育红色基因的"先进土壤"。
(三)经济与阶级基础
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一座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由商而兴,逐渐带动了工业的勃兴。开埠后,外国人逐渐在上海投资设厂,中国人自办的现代工业企业也在上海集聚。随着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毛泽东说,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据统计,1919年上海各类工厂达2000余家,工人总数超过51万人,其中产业工人达到18万人。工厂不仅是加工物品的场所,也是一个锻造人的场域。在适应工厂各类现代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工人们逐渐完成了向现代人的转变。其中,在现代工厂工作的产业工人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和最进步的阶级,他们受压迫最深,反抗性最强,长期的流水线工作使他们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正是组织工人运动的优势所在。因此,邓小平曾给予高度评价:"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
1919年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参加者主要是青年学生群体。当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逮捕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后,上海工人阶级随即举行了声援学生的大罢工,上海的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六三罢工表明了上海工人已发展为一支雄壮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红色基因必然和最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最先进的文化相联系,必然孕育在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这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从国际视野来看,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帮助世界各国建立共产党组织,首选现代化大城市,正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推翻旧统治秩序的磅礴伟力。
(四)独特的政治环境
回顾近代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上海从来不是政治中心,但近代许多重要政治事件都在上海发生,这与上海独特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相比于北京等城市,上海的政治环境较为宽松。陈独秀就曾因在北京散发宣言被逮捕并羁押了三个月,之后便携《新青年》离京到沪。
上海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形成的"国中之国",外国列强将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事业引进租界,形成与华界完全不同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客观上造就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上海独特的"一市三治"的特殊地缘政治格局,造成了不同区域迥异的管理体系、法律体系,彼此互不相属,这一缝隙为革命活动提供了空间。1920年10月,苏俄派遣来华的代表刘江在给俄共(布)阿穆尔州委的报告中说:"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相比其他区域,法租界更具特色,有着孕育红色基因的自由土壤。20世纪30年代前的法租界现代化进程落后于公共租界,商业尚不发达,法租界的政治浪漫主义,使其治安管理比起公共租界相对疏漏。租界内华洋杂处,许多反政府的革命者藏身于此,孙中山等很多国民党要人居住在这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人物也都住在法租界,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党派诞生和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共产党在法租界的渔阳里发起初建,党的一大在法租界召开,共产国际代表也在法租界活动。
综上所述,正是上海拥有的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红色基因在此生根发芽提供了"肥沃土壤"。从1921年党的正式成立到1933年临时中央迁往江西苏区,除几次短暂迁离外,党中央机关一直驻扎上海。党在革命时期共召开过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党的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党领导的第一个工会......党史上的诸多"第一"都在上海开创。在上海的12年里,党中央积极探索革命道路,领导五卅运动、三次武装起义等伟大斗争。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枢地,"九月来信"等重要指示由上海发出,许多革命骨干从上海投身各地的革命洪流之中,红色基因由此传播至全国各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党中央和团中央最早的驻扎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的始发地,是红色文化的总源头。红色基因以上海为起点,历经百年传承,依然历久弥新。
二、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由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后,历经百年艰难沧桑,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仅有50多人的新兴政党到超过9100万人的世界最大执政党,可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由,其中核心部分大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七大确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遍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百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女红军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留下半条被子给她。徐解秀临终前对儿孙说:"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虽小,彰显的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与人民心连心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中国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成绩单。在2021年2月20日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坚持人民至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长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二)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民国之初,中国涌现了数百个政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昙花一现,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以确定明确目标是其衰亡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机械化,而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理论不是躺在书本上、停留在头脑中的,而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不同时代的新问题,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解答。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不仅积极回应时代主题,而且引领时代主题。百年大党依靠思想创新、理论创新,与丰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起来,永葆青春活力。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新表述与新观点,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并将理论切实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三)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百年来,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