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51/66页)
组工干部迎"苦"而上谱"心"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这不仅是对扎根于基层一线的广大青年的肯定,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嘱托、叮咛、期盼"。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当读懂"自讨苦吃"蕴含的"进阶密码",迎"苦"而上,奋楫笃行,争做新时代的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这场接力赛中跑好属于组工干部的"一棒"。
淬炼"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忠诚心",知责担责,履责尽责,谱写"深耕细作走东西"的"挺膺担当篇"。责任大、要求高、牵头抓总的任务多是组织工作的鲜明特质,这意味着组工干部要耗费更多体力、脑力,才能做到履好职尽好责。可以说,敢于吃苦是组工干部的鲜明品格,吃苦背后反映的是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态度、对理想信念的坚贞。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用生命答卷回答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不怕吃苦、甘于吃苦"中书写了对组工事业的无限热爱,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楷模。正是在艰苦奋斗中不断锤炼坚韧意志,才铸就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组工干部要以"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苦劲"砥砺对党的赤胆忠心,淬炼"组工出品必精品"的工匠精神,对每项工作都下足"绣花"功夫,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笃实,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点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进取心",勤学苦练,冲锋在前,谱写"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强筋壮骨篇"。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对工作能力有特别高、特别严、特别细的要求。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很难做好组织工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吃苦精神是砥砺真本领的磨刀石,是检验能力的试金石。不畏苦、能吃苦,就能锤炼业务过硬的"真本事",锻造履职尽责的"宽肩膀"。新征程上,组工干部当把吃苦作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把厚实的基层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沃土,主动到艰难困苦处、矛盾集中地见世面,急难险重岗位经风雨,在行动上踏实笃行,在披荆斩棘中增长本领,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能力、专业化素养,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精品"。
激荡"涉深水者观蛟龙"的"事业心",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谱写"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砥砺奋进篇"。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苦总是与甜相伴,吃的苦越多,取得的成绩也会越大。回溯既往,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一盘散沙到大国崛起,正是党和人民迎难而上、栉风沐雨,才能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实践证明,只有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才能收获成功的硕果,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组工干部珍惜组织和群众赋予的干事创业机会和舞台,鼓起"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劲头,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闯关夺隘中一往无前,积极作为、砥砺奋进,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方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点"上发力"燃"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立足资源"优势点"、依托科技"赋能点"、聚焦模式"创新点","点燃"乡村产业振兴"动力引擎",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立足资源"优势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燃"乡村振兴"特色引擎"。一碗螺蛳粉成就一条产业链、一条藏毯织出致富路、一枚小水果变为增收点......近年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各地纷纷打出特色产业牌,特色产业成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需求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特色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支撑,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要注重把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发掘特色产业背后的人文故事,让地域文化、历史典故、特色风物等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之中。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优化和上下游协同联动,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大、引领作用明显的产业集群。
依托科技"赋能点",革故鼎新、转型升级,"燃"乡村振兴"科技引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关键在于高质量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从量的满足向质的追求转变,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趋势。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关键是要解决好品种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强;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依靠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以科技提质增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聚焦模式"创新点",科学谋划、融合带动,"燃"乡村振兴"制度引擎"。产业发展不仅要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更要实现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需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做好规划布局,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协作紧密、互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产业化的思维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要注重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把农产品加工转化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久久为功"锚定调查研究"真""深""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布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各地迅速行动,掀起"大学习大调研"的热潮。调查研究是紧密联系群众的有效路径。广大年轻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摒弃"走马观花"、克服"蜻蜓点水"、避免"浅尝辄止",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做到调查研究接地气、察实情、解民忧,确保以高质量调研成果指导工作、推动发展。
摒弃"走马观花",做到脚踏实地、亲身实践"真"调查。调研工作不是"走马观花、游山玩水",而是站在群众的视角"看事情"、坐在群众的位置"想问题"。如果只靠"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或搞"浮光掠影"的"观光式""盆景式"调研,则会使调研流于"表面""形式",导致药未到病未除。广大年轻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到勤于下基层,沉到一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到基层、到群众中,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勤于察看、勤于体验,与群众"同坐长板凳""同喝罐罐茶",让群众敢于说话、说心里话、敢说真话,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察实情、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克服"蜻蜓点水",力求细处着眼、开动脑子"深"研究。未察实情,不予定论;未究深意,不予施策。说一千、道一万,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存在"研而不深""调而不研"的坏毛病,有的研究少、调查多,分析少、情况多,"蜻蜓点水来""稀里糊涂走",提不出什么有价值有对策的建议;还有一些干部对调研工作怀着"交差式""打卡式"的糊弄调研,直接把研究的功夫用在材料美化上,写出来的调研报告顾好看且不顾实效。作为年轻干部要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深刻细致思考,将观点、思路贯穿于调研课题选择、实地走访、结论分析、报告撰写等过程中,把解决群众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聚焦最大瓶颈、最大短板,紧盯最急迫、最突出、基层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研究、深调查、提实策,在破解难题、对症下药中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避免"浅尝辄止",注重刨根问底、追本溯源"实"运用。"一语不能践,万卷空徒劳",能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研成果运用的实不实,是否能真正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基层调研要"有头有尾",避免"浅尝辄止""发号召、提口号",不把优秀的调研成果运用到工作当中,只是"心动"却从不重"行动",这样的"功课"做得再好,也没有实效性意义。年轻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做深、做实、做细调研"后半篇文章",将调研成效落脚于"为群众办实事"中,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始终将群众的呼声"置顶",把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用耳朵听真、把招式出实,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效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我在行动"让城乡颜值"更悦动"
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讲道,"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从志愿者的"率先行动"到你我他的"主动加入",每家每户的点滴付出、贡献凝聚,就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能、是扮靓城乡颜值的灵魂画笔,做实"垃圾分类"工作是引领新时代文明新风的重要一环,让"我在行动"之风舞活城市风景"更悦动"。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更非易事,既涉及生活习惯的调整、更关乎思想认识提高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见街角放了分类回收垃圾筒、小区贴着宣传标语、农村放着大喇叭,好似处处都在提醒着"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到了执行层面,却"参差不齐",有人漠视、有人茫然、有人觉得无伤大雅、有人认为多此一举,说到底还是观念未变、习惯难改,自然就行动迟缓、收效甚微。以"我在行动"的主动性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必须要从思想层面入手,宣传引导不能局限于垃圾分类"如何做"这一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讲清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关切个人生活品质的利害关系,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积极分子等带动作用,推出"评比表彰"等正向激励单元,不断形成辐射效应,促使广大居民担起共同的责任。
正所谓"种花栽树,每个人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既要借"宣传窗口"讲解重要性,更要以"现实题材"讲透利益相关性。有句土话说得好"火炭不掉在脚背上,人是不知道痛的",垃圾分类为何推进频频受阻,说到底总有人觉得"与我无关"所以"高高挂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从"地方试点"到"全域覆盖"、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悄然转变,我们不断感受"重锤响鼓"的力量。各地区要想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让分类理念深入人心,还得加入制度的约束力、奖惩的刺激性、曝光的压力感,既要用"刚性条款"约束底线,更要以社区为单位加快资源循环和兑现,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现实回报"和集体荣誉,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网络媒介培养"荣辱观",真正把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为城乡颜值"加把力"。
普及垃圾分类观念、建起制度"篱笆"、畅通绿色循环,必然是一场"持久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各方齐心协力布好"棋局"、用好"实招",方能攻克难题、无往而不胜,聚焦每一个社区单元、每一个农村院落,我们要继续探索基层自治新模式,既要用心形成党建牵头、居委会或街道办议事、业主和居民参与的联动格局,更要加入科技赋能、打造多功能平台,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AI巡航、高清录像、精准投放等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同时更要做好后端工作,将垃圾回收、资源循环、经济收益等问题解决落地,让广大群众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成果,从而更为主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一起为改善环境、绿色发展作贡献,真正让"向往的生活"多一抹悦动的成色、多一些幸福的温度。
把握"三式"提升调查研究"高研值"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提高把握问题实质、把握矛盾规律的能力,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以科学调研助力工作落实和事业发展,把握"以沉克浮""兼听则明""实之又实"三式,提升调查研究"高研值",推动调查研究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调查研究要"以沉克浮",做到"沉到底"。调查研究最怕"浮"字,如果心浮于功,而非心系于民,只是想通过调研"摆个样子",那调研就是"无用功";如果行浮于表,而非脚踏实地地深入到基层当中,那调研就是"摆盆景"。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沉"字打底,党员干部要多到基层一线去,用双脚去丈量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去听取群众的"急事""难事",做到知民所急、知民之难,把他们的急和难作为自己的"心头急"和"心中愁",能够与群众感同身受,把群众的所思所想"置顶",做到和群众"零距离"。党员干部要及时发现问题,以"沉下去"的姿态把问题找准,把问题放在心尖上,强化"时时放不下""刻刻在心头"的责任感,让身子"沉下去",让脚步"沉到底"。
调查研究要"兼听则明",做到"听全面"。正所谓"兼听则明",在调查研究中"兼听"很重要,不能只听"一方之言",而要"耳听八方",把基层的声音都听仔细,把最真实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达到"知"和"明"的效果。党员干部如果只是听取汇报,总会有一些情况不了解,总会有一些细节不清楚,总会有一些"声音"会遗漏,只有深入到一线去,才能获得"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研究要主动听,而不是"坐等汇报",要坐板凳、到田间,听群众的说法;要善于听,既要听干部所言了解基层的发展实情,也要听群众评价、群众呼声,辩证地看待问题,科学地分析问题,把耳朵"打开",让"声声入耳",才能"心中有数",才能调得准、研得深,把群众的声音转化为调研报告上的一字一句。
调查研究要"实之又实",做到"有实效"。调查研究有没有成效体现的是党员干部是否有担当,调查结果"实之又实"代表党员干部的作风"实之又实"。无论是下结论还是定举措,无论是看问题还是解难题,党员干部都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去解决问题,勤于去为民解忧,做到"心诚腿勤",以马上就办、一刻不停的姿态倾情倾力为群众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不需要"漂亮的数据",更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要把这些"修饰"和"装饰"通通去掉,要让数据从实践中来,让事例从群众的身边来,让得到的问题从实践中来,而不是"空想"和"空谈"出来的。党员干部要远离浮夸之风,要坚持从实际着手,从问题的本身入手,从而谋得良方、力求实效,让方法务实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