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312篇(第63/66页)
"身入心到"察实情,谨防"雾里看花",把村情民意了解好。调查研究"身入"是基础,只有"身入"才能知民心、解民忧。太远的距离如同雾里看花,实情看不透彻、摸不清楚,"纸上转""听汇报"是打不开局面,推动不了问题解决的。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不但要"走出去",还要"蹲下去",才能近观基层发展的现状,拉近和村情民意的距离,"走出去"才能见发展之貌,"蹲下去"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党员干部不能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随耳一听、视而不见,要做到"心到",坚持"以百姓心为我心",做到"以百姓事为我事",群众的事每件必记,不清楚的地方每事必问,让"有我在""我来办"成为常态,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
"俯下身子"为民行,谨防"浮于表面",把人民所呼回应好。调查研究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从人民群众的"心声"里找准方向。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多坐板凳、多听倾诉,还要主动参与到群众的话题里,和群众多唠嗑、多对话,在唠嗑中倾听群众的家长里短,在对话中了解群众的现实之急,真正把群众的所忧所急化解好,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才能调下实功、研有实效。党员干部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心头,和群众心连着心、情牵着情,民有所需就要有所动,民有所呼就要有所应,且要"动"得快速、"应"得及时,多想对策、善用方法,找准及时高效解决问题的举措,为群众送上"及时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善解问题"求实效,谨防"大而化之",把实际问题解决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最见干部的担当和作风。要把"问题清单"建立起来,对问题中的"堵点"和"难点"有清醒的认识、清晰的判断,对时限和办法心中有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群众的智慧,听听群众的说法,对新的情况有新认识,对新的方法有新了解,从群众之言中汲取创新之能。党员干部要练就"真招式"和"硬本领",在"经事"中见魄力,在"破难"中见实力,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多面手"。对于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攻坚克难,扛起为民使命,强化岗位职责,将每一项问题都解决到位,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
调查研究当"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当"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贴近民生、掌握民情,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党员干部要多走常看、上心于事、真抓实干,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练好。
"俯下身子、同坐板凳"方能"接地气",多走常看把民情放心里。"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这是调查研究的宝贵经验,也是融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重要途径。走得深才能看得深,实地走、看、听才能形成全面且真实的认知。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好,必须先把"身子"俯下来,才能听到群众最真实的想法。同时,要多说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大白话",而非满口的"之乎者也",言语晦涩、交流不畅,自然无法架起沟通的"桥梁",群众的"心里话"也就难以听到。因此,在调查研究中,党员干部要多坐"小板凳",让"小板凳"成为"连心凳",和群众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和群众多谈心、共劳动,鞋上有"泥土味",身上有"泥土香",和群众成为"知心朋友"。
"把脉民情、为民解忧"方能"沾土气",上心于事把责任扛肩上。党员干部的热心办事,首先体现在上心于事。要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融入实践中,对群众的要求能够一字不漏地听,对群众的需要能够用心用情地记,对群众的期盼能够全力以赴地做,只有做到所急在心、所难在心、所盼在心,用效率、方法、成果去回应群众,才能叫"事事关心",才能叫"事事办好",也才能称得上是群众的"贴心人"。从听到记再到做,党员干部要环环紧扣,任何一环都不能"掉链子",听时不能"跑了神",记时不能"分了心",做时不能"泄了气",要把"绣花功夫"下足下好,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用"一针一线"的"针织图"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赖,以"满分卷"收获群众的好口碑。
"见招拆招、真抓实干"方能"冒热气",解决问题把力量聚于行。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根本所在。对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有"等和拖"的态度,对于复杂的问题不能有"捂"的想法,要把问题摆出来,简单的问题快速办,复杂的问题合力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善于"拆解",对各个问题"逐项分析",抓准问题的关键"各个击破",善于对存在问题"见招拆招",让每一次"出招"都能正中问题的"靶心"。解决问题不但要善于分析和研究,还要加强实践的锻炼,才能有迎风直上和逆势向前的胆魄和能力。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圈",多在实践的"大熔炉"里经风雨,面对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向难而进,推动问题的高效解决。
读懂"回信嘱托"点亮"精神灯塔"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希望师生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回信嘱托",让远大的理想映照现实,让有力的担当凝聚力量,让奋发的脚步闯出新路,在新征程上点亮"精神灯塔"。
点亮"信仰灯塔",让远大的理想映照现实,争做多彩未来的"创造者"。把什么"看大"、把什么"看小"体现出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怀"志"前行,立以身许党、奋斗为民之志,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大",把个人的利益"看小",在赶考之路上拼搏奋进,体现的是本色、彰显的是精神、凝聚的是力量。跟随奋斗者的脚步,承继奋斗者的精神,接过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满怀壮志豪情,立大志、立远志,将"小我"融入到为国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当好岗位的"先锋兵",争做多彩未来的"创造者"。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有不懈奋斗的豪情,把群众的事情抓在手里,把岗位责任始终扛在肩上,书写不负时代和人民的"信仰答卷"。
点亮"斗争灯塔",让有力的担当凝聚力量,争做攻坚克难的"拼搏者"。走进风起云涌的历史深处,穿过震撼人心的时空隧道,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挺膺担当应对复杂的环境、多变的挑战,不怕考验、无惧生死,有气节、有骨气,他们是勇士!是我们的标杆!接过"接力棒",党员干部要向勇士致敬,向标杆学习,发扬勇于斗争的精神,"闯"出新天地、"创"出新业绩。在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踔厉奋发的状态,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昂扬奋勇前行的斗志,勇做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用做基层一线的"排头兵",在大浪大潮里"弄潮搏浪",在披荆斩棘中"闯开路子",直面新的情况、新的矛盾,自觉融入到国家发展事业之中,以"最燃"的豪情苦练本领,确保事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点亮"初心灯塔",让奋发的脚步闯出新路,争做无私为民的"奉献者"。"奋斗的印记"镌刻在壮阔的征程上,"拳拳的初心"镌刻时代的梁柱上。根植为民之情,本着为民之心,廖俊波、黄文秀、黄大发等时代楷模用双脚丈量基层民情,用奋斗铺开群众的幸福之路,"奋发的脚步"见证着纯粹的初心。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幻,这份至诚至纯的初心始终不变,这份为民奉献的情怀始终如一。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做无私为民的"勤务员",追求的是大公而非私心,坚守的是大义而非私利,要多让脚步沉到基层一线去,看基层实情、听群众之言,听实话、出实招、干实事,用心用情出实绩。"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员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弄清楚,把他们的急难愁盼事解决好,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厚植奋斗底色绘就激情燃烧的"青春画卷"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3日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回信,勉励他们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干部要读懂"回信嘱托",秉持矢志不渝的信念,根植无私为民的情怀,发扬勇于斗争的精神,涵养甘于吃苦、勇毅而行的品格,以积极主动之姿入局,以开拓进取之姿破局,以大的担当、新的作为激荡事业发展的崭新气象,绘就激情燃烧的"青春画卷"。
厚植"不改其心、本色依旧"的奋斗底色,绘就矢志不渝、躬身笃行的"青春画卷"。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望发展长卷,从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不能少"到乡村振兴路上的"热火朝天景",从航天之路上的"追星逐月梦"到塞罕坝建设者绘就的"绿林奇迹图",秉持着坚定的信念,无数奋斗者拼搏奋进,征程漫漫而"航向如一",栉风沐雨而"不改其向",以拼搏之姿开创奋斗新景,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解锁他们"成功的密码",信念是最重要的力量,是激发他们矢志拼搏的"源动力"。赶考之路上,青年干部要常修理想信念"必修课",在理论学习中多补精神之"钙",秉持躬身之姿、迈开奋进之步,目标在前、奋斗不止,为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厚植"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奋斗底色,绘就担当干事、为民造福的"青春画卷"。青年干部要和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常常走家串户,常入田间地头,常到厂房车间,常坐农家板凳,群众在哪里,身影就在哪里,做到"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把奉献之情、担当之心贯穿到为民造福的过程中。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年干部要有一心为民之心,有竭力为民之行,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奋斗目标,以"人民所盼"为"奋斗之向",把群众的"心中之难"作为"当前之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担当干事的"中心轴",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和实际需要"下实功",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节节攀升",书写更多情怀相融、心心相映的"温暖故事"。
厚植"敢闯善拼、善作善成"的奋斗底色,绘就勇于斗争、开拓进取的"青春画卷"。机遇不会坐等而来,胜利不会从天而降,机遇和胜利不会垂青坐享其成者。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不畏艰辛努力"闯",全力而进笃定"干",热血在心加油"拼",以"闯"而不惧、"干"而有力、"拼"而不止凝聚力量,让斗争豪情"始终在线",让昂扬斗志"一马当先"。青年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基层一线的"大熔炉"里,遇到艰难险阻能够坚定决心、执着奋进,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能够主动"扛在肩",以勇于担当的品质开拓进取,在千磨万击、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以如磐之志"啃硬骨""涉险滩",满怀斗争豪情、付出辛勤汗水,让"拼搏之花"在壮阔征程上绚丽绽放。
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乘风破浪"走在前列
近日,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出版发行,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第七个"全国科技者工作日"点亮精神火炬活动开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国科技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乘风破浪"走在前列。
科技创新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顶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祝融"探火、"嫦娥"揽月、"天和"遨游星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不是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的,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去试、去闯,才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要勇闯"无人区""涉险滩",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抢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材料基因组、前沿生物技术等方向的制高点,向上捅破天,争取做出更多高尖端颠覆式原创性研究。
科技创新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我国面临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要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向下扎到根,争取实现更多原创理论和系统突破,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科技创新要以"牵动四两拨千斤"的巧力"乘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乘上"人才东风",才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要顺势而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科技创新要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精神的力量,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创新征程,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勇闯"无人区"的探索者、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者、"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者,都在各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深耕不辍,心中依靠的就是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要心怀"国之大者",以科技报国的远大抱负,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披荆斩棘、踏浪前行,把科研成果真正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奋战正酣,踌躇满怀。以"顶天立地"之姿、"乘风破浪"之势,锐意进取、踔厉奋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定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劈浪向前、行稳致远。
科技强国:从中国制造中感受"中国式浪漫"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与此同时,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航空航天捷报频传,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智慧延续了专属于"中国制造"的"中国式浪漫"。今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广大青年干部要从C919、神舟十六号的科技突破中解锁"成功密码",汲取奋进力量,在无悔青春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奋进。
"中国航空"--翱翔于蓝天之上的"中国式浪漫"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一定要有雄心壮志""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时对国产大飞机的殷殷期许。2023年5月28日中午,在万众瞩目之下的"C919"平稳落地北京首都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完成首次商飞。历经十余年,"C919"从"项目立项"到"科技攻关",从"成功首飞"到"商业首飞",背后是几代中国航空人始终牢记党和国家嘱托,是无数高校科技团队凸显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默默奉献、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国制造"的"C919"奉献中国青年的智慧力量。如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如何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广大青年干部要向"C919"项目团队学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深入一线,坚持在乡村振兴、科技攻关、抢险救灾、保卫祖国等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长期奋斗、长期吃苦、长期奉献,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既立足当下、只争朝夕,又着眼长远、久久为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势头正猛"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