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6篇(第15/36页)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91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64分钟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人民至上"关键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坚持勤政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我一直牵挂受灾群众,尚志市这次受灾较为严重,看到灾后恢复重建快速顺利,乡亲们生活有了着落、生产有了保障,心里很踏实。"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亘古不变,只有坚持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真正站稳"C"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才有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才会走得通、行得稳。党员干部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心中装着百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刻印在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从"黑龙江之行"中领悟"科技创新"关键词,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坚持自立自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无论是2022年8月"东北之行"中,总书记到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了解高新科技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情况;还是这次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党和国家始终把"科技创新"视之为"国之大者",全力推动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逐步向"质的飞跃"迈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员干部要传承好"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红色基因,敢于挑战"无人区",以时不我待的"冲劲"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突破"卡脖子"问题,在开拓创新中抢抓先机。

读懂"黑龙江之行"背后的前进密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进林区、察生态,进村庄、访民情,进高校、谋创新,听汇报、作指示,为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年轻干部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黑龙江之行中解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前进密码,吹响"集结号"、擂响"催征鼓"、立下"宣战书",让敢干会干赢得民心,让能干巧干闯出新路,让实干苦干结出硕果,党和人民事业必将"芝麻开花节节高"。

吹响矢志为民、勤勉在公的"集结号",以敢干会干筑牢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7日上午,习近平走进杨春贵家中,看到房屋修缮即将完毕、生产生活都有安排,感到很欣慰。隔着玻璃看、伏在案上写、坐在车上转,是无法密切干群关系、厚植执政基础、筑牢鱼水深情的。不知柴米油盐事,怎知百姓生活之艰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粉碎一块块"绊脚石"、击退一个个"拦路虎",实打实帮百姓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多积尺寸之功,多尽毫末之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擂响借梯登高、因势而谋的"催征鼓",以能干巧干展现勇建新功的坚毅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必须告别固有路径和现成模板,对工作的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潜力在哪里、发力点在哪里了如指掌、洞若观火,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在思想上革故鼎新、在方法上破旧立新,在行动上守正创新,力争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快人一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弯道超车""直道冲刺""换道领跑",既要"站位高"顺应发展大势,也要"谋划深"统筹把握全局;既要"勤动脑"创新思路方法,也要"多跑腿"调研民情实情;既要"接地气"紧贴民生热点,也要"业务精"推动各项工作。

立下宏图待展、志气满满的"宣战书",以实干苦干交出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事缀者无功,耕怠者无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承载光荣使命的接力跑,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淬炼"为官避事生平耻"的责任担当,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发展上、用在工作中,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要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拒做消极倦怠、碌碌无为的"撞钟先生""差不多先生""好好先生",不断解难题、攻难关、破难局,比担当、比贡献、比作为,让实干苦干硕果满仓,努力交出一份不负组织所托、事业所系、群众所盼的发展答卷。

读懂"牵挂惦念"背后的"人民情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去黑龙江考察,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前往农田、村街察看水稻、房屋受灾受损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一言一行间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牵挂惦念。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牵挂惦念"背后的"人民情怀",常怀为民初心、坚持务实作风、激昂实干斗志,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站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人民立场。田是粮,房是家,对于乡亲们来说,这是他们心中最重的两样。来到龙王庙村,习近平总书记去的第一站便是村口的稻田,望着躺在手心的一串稻穗,他神色凝重地看了又看"都快灌浆了,水给泡了。""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尽是惋惜的话语中,关切着乡亲们的关切。来到稻田边的砖瓦房,总书记细致地询问着保温材料、抗震级别,关心入冬前房子能不能住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要想稳稳守住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在何处,心就在何处、目光就锁定在何处,始终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走好"听民意、察民情、问民需"的群众路线。"现在对灾后重建还有什么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细细察看着灾后重建的进度,亲切地询问着乡亲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身影常在人民群众之中,考察最多的是贫困地区,念叨最多的是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去到群众身边,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眼向下观、腿往外迈,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去感受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把"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人民饥饱"贯穿到具体的工作行动中,学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分析其所急、所需、所盼、所怨,对群众的每一个诉求、每一分不满都做到不遗漏、不忽视、不漠视,让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在群众心坎上,让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粘合剂"。

激昂"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实干斗志,擦亮"纾民困、解民愁、暖民心"的公仆形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保证受灾学生都能按时开学返校"......20多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件件、一桩桩地研究着这些"枝叶关情"的民生"小"事,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躬身力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着总书记的指示,竭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锚定这一目标,把为民的真心转化为"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干事执着和责任担当,把增进人民福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做奋进动力和最大政绩,切实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默默耕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用双手托举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贯"通"融"合"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大势所趋、题中之义,需打通梗阻、畅通渠道、联通沟壑,做好结合、耦合、契合文章,以贯"通"融"合"之法持续为新质生产力铺路架桥、添翼赋能、保驾护航。

打通梗阻,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结合,为新质生产力开山引道、铺路架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揆诸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必须积极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量子技术、细胞医疗等未来产业,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后衔接、有机结合。要坚持需求牵引,将两类产业切实投入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从"好玩"到"好用"的跃迁、从"浮光掠影"到"走进现实"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畅通渠道,使"科技人才"和"创新驱动"相耦合,为新质生产力加薪助燃、添翼赋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我国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首位战略",持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汇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不断壮大创新金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领域,切实优化创新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入开展国际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决破"五唯"、立"新标",加速创新人才汇集,以切实举措支持科技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形成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氛围导向。

联通沟壑,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为新质生产力松绑减负、保驾护航。青山远黛多妩媚,鸟语花香春满园。绿色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就是要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去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为高效能、高质量,无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需求基础,提供了光明前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增强新质生产力,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要有序利用、有度应用、有效运用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三通"促"三合",下好产业"先手棋",打出创新"组合拳",抢占发展"制高点",让新质生产力奔腾澎湃,为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的不竭动能。

解锁建章立制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实践催生制度,制度指导实践。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前瞻性思维和基础性设计,蕴含着主题教育成果深化转化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建章立制既是归纳总结主题教育理论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实践经验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闭环。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奔着问题去、真刀真枪改,啃掉了一批改革发展稳定的"硬骨头",根治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形成了一批基层点赞、群众认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要防止问题发现"一箩筐",整改落实一阵子,建章立制一张纸,把建章立制当成"样板工程",及时将整改落实提上日程,科学管控流程,举一反三、梳理整合,使主题教育的新成果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出台一项管用一项。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只有从制度层面明晰责任、细化规定、落实举措,那些只说不做的"空谈客"才能没了借口,下有对策的"老油条"才能没有空间,阳奉阴违的"变色龙"才会失去市场。要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调研边提炼、边整改边立制,严格按照主题教育的"十二字要求",既下功夫诊疗思想不纯、作风不实、宗旨不牢等"个性病",也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阻碍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慢性病"、群众反映强烈的"流行病"、久治未愈的"老毛病",逐条"把脉问诊",逐项"开方用药",在解决问题中深化认识、推动工作,从制度源头查找原因和薄弱环节,及时将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务实管用的制度规范。

建章立制既是对过去实践成果的提炼和规范,也是对今后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推动,绝非照抄照搬、更非"邯郸学步"。要兼顾"长久立"和"回头看",更好地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稳定性,将现有的制度与过往的实践连接起来,与获取的新鲜经验贯通起来,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与时代要求和群众关切结合起来,既要"另起炉灶"制定和配套新的制度,也要给已有的制度"打补丁",废止难操作、不适用的制度,以免出现水土不服、牛栏关猫、交叉打架等情况。

制度的基础在制定,制度的生命在执行。建章立制不是"墙上画虎",制度再完善,样子再"凶",如果不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干部最多吓一跳,迟早"钻空子";如果思想上触动,落实上没行动,问题和矛盾就会"死灰复燃",基层群众也会"翻白眼"。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影响身边人学习制度、尊崇制度、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做到凭制度管人、靠规章办事、依原则用权,处处扎紧思想的"篱笆墙",时时捍卫制度的公信力。要给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采取巡视巡察、随机抽查、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制度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警示一片,绝不搞特权例外、绝不迁就姑息,真正让制度生威生效。

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探寻"千万工程"背后的"共"性,推动乡村建设发展从环境整治向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全方位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靓丽新图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