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166篇(第9/36页)
从"颜值美"到"心灵美"的镇头村蜕变中,弹响"担当"的音符。"千万工程"不仅是一场生态环境的变革,还是一项"文化工程"的创新突破。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以此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作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的镇头村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进一步理清时间线,纵观"千万工程"20年的发展进程和现实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不断创新突破,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我们要强化历史担当和使命任务,认清明辨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基础工程这一现实逻辑,自觉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去检验,敢于直面矛盾、动真碰硬,联合不同部门单位,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硬骨头、大难题,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共同弹奏出基层社会治理的"交响乐"。
谨防"应付式调研"
当前,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有的将写报告等任务甩给被调研者,有的问题选择上专捏"软柿子",还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务。专家认为,这些"应付式调研",不是为了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对推进实际工作成效不彰,亟待整治。
从"人走了报告却留下"的"甩手式调研"到"专攻老问题、不碰新矛盾"的"偷懒式调研",再到"求量不求质"的"交卷式调研",凡此种种都是"应付式调研"的表现形式,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无形中还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调查研究质效。"应付式调研"不可取,必须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攻坚克难的主动和深挖到底的坚持,坚决向"应付式调研"说"不"。
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面对要求下级交报告的"甩手式调研",从侧面反映出调研工作中不想亲力亲为,想当甩手掌柜,图省事的错误心理。这样的方式应付调研,很容易增加基层负担,基层干部疲于应对,出现许多负面情绪和负面声音,导致调研报告无法客观真实反映真实情况,而成为基层完成作业式的"形式",完全与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初衷相违背。针对这种情况,对"甩手式调研"说"不",应当多一份亲力亲为的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重实干的导向,开展调研,从严要求自身,决不当甩手掌柜,从前期策划准备,到中期扎实推进,再到后期总结收口,都深入再深入、细致再细致、认真再认真,步步稳扎稳打、亲力亲为、务实求实,在抓实抓细中保证调查研究质量。
多一份攻坚克难的主动。在专攻老问题、不碰新矛盾的"偷懒式调研"面前,有的调研专门挑"软柿子"捏,回避真矛盾,用千篇一律代替真刀真枪,有的在选题上过度与上级部门保持一致,抓着"老问题""旧主题"不放,不敢"另起炉灶"。这些行为,都是在用偷懒的方式来应付调研,是完全不可取的。其背后既有责任心的缺失,又有担当精神的弱化,直接导致调查研究走形式、走过场,达不到纾困解难的目的。因此,坚决向"偷懒式调研"说"不",必须多一份攻坚克难的主动,决不偷懒拖延,相反,多一些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迎难不惧难、克难勇担当,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堡垒",不用老问题代替新情况,不用旧难点代替新矛盾,将时间精力倾注在真问题、新问题上,在主动出击中搞好调查研究。
多一份深挖到底的坚持。求量不求质的"交卷式调研"依然层出不穷,直接影响调查研究成果成效,许多调研工作成了"假把式""花把式",形式上好看、名义上好好听,却经不起深挖、经不住推敲,稍微深挖就会露怯,透出"伪敬业""伪实干"。越是这种时候,一份深挖到底的坚持与执着显得至关重要,越需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跟上、作风上着实,谨防"求量不求质",秉持"质量为王"原则,坚持不懈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报告交上去,就是完成任务"决不是调研工作的终点,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才是调研工作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多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多深入一线倾听声音,将民生之脉把准、把解题之方找对,少整"交卷式调研",多整"求实式调研",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写好振兴发展新篇章。
透视"蝶变浙江"写实"乡游日记"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炊烟袅袅,一幅"富春山居"画轴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基层干部要深挖"千万工程"富矿,透视"蝶变浙江",将美丽乡村故事写入"乡游日记",推动乡村振兴在崭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从"空谷回响"到"人生鼎沸",让守住"绿水青山"与留下"金山银山"双轨并行,将"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发展故事写入乡游日记。浙江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专项整治,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将"绿色家底"变成"传家之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往的乡村"人迹罕至",现今的乡村"人声鼎沸",生态游非常火爆。基层干部要抢抓"发展机遇",当好乡村发展的"勤务员",在"进深山、入山林"中盘活"沉睡资源",让守住"绿水青山"与留下"金山银山"双轨并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持续深化"厕所革命",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耕地保护、水土治理、植绿护绿、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为人民群众留住"山水乡愁",守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美景,让"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美场景成为"诗意栖息"的"标配",助力美丽乡村"绿色蝶变"。
从"深山瑰宝"到"爆火IP",让守住"实干底色"与留下"发展亮色"双向发力,将"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创新故事写入乡游日记。从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整齐排布的淳安下姜村,到绽满粉色波斯菊的湖州山地皇,"千万工程"入乡随俗打破"模板"、打造"特色",让千万乡村各展品韵风采。产业振兴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可靠保证。基层干部立足广袤乡村,要着力使用好地方特色资源,充分挖掘乡土特产、历史古迹、人文风韵,巧打乡村产业"金算盘",将"深山瑰宝"打造成"爆火IP",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蹚出乡村振兴"新道路"。通过打造"一地一品",让"初级品"成为"终端货",实现价值链、增值链、产业链"三链并进",形成链条完整、产业丰富、效益联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自然和谐与产业繁荣的有机结合,鼓足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从"岁月静好"到"华丽蝶变",让守住"服务初心"与留下"群众欢心"双向奔赴,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奉献故事写入乡游日记。"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当前的乡村,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农民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想接力"千万工程",就必须要聚焦"民生福祉",将这些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心中"置顶",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找准"问题症结",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的态度眼睛向下、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寻访问题解决的"良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的领悟及挺膺担当之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回应人民的"殷切期许"。要敢于碰真钉子、学会"自找苦吃",脱下"西装"下"农田",搬起"板凳"入"庭院",让"服务初心"与"群众欢心"心心相印、双向奔赴,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点赞。
增强藏粮于技的"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落实藏粮于技战略。9月6日,"新疆大螃蟹发货"这一话题冲上热搜,科技让新疆也能吃到新鲜海鲜;9月7日,是袁隆平诞辰93周年,杂交水稻实现所有中国人不再饿肚子。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是关系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掌握种子与生产技术核心关键,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
"种业之技"作"芯片",把握"一粒好种,千粒好粮"的关键,踏稳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出路"。"巨型稻"终于造出"禾下乘凉梦","8424西瓜"成功实现"全民吃瓜","荣昌猪"打赢种业"翻身仗"......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工程,集中力量对一个品种一个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下去,加强优质种源的收集、保护、处理与培育,发挥种业科技支撑农业的核心作用,确保农作物获得良好的品质、高产量和适应性,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高对国内种业核心领域的保护力度,建立国家种业保护与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建立创新资助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法规和政策支持、鼓励和保护创新,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作业之技"为"引擎",凭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智慧,提供保障粮食安全的"源源动力"。"无人驾驶农机""扦插机器人"等新农具的应用以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新生产方式的出现,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增加粮食产量。利用科技赋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推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农业信息化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工业之技"当"续航",保持"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的底色,驶向保障粮食安全的"迢迢征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通过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来满足高度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面临产量降低、粮食安全无所依靠的困境。"生物农药""靶向农药""缓释肥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与肥料的使用,兼顾低成本和高效用的优点,减少长期使用化合物造成的土壤板结与土壤污染,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用百年的眼光、百年的思维来对待中国的农业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发挥科技产品的"电源续航"作用,力争在绿色肥料、绿色农药、生长激素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积极探索科技生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绿色革命,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韧度"。
致敬袁老:乘榜样之"风"立青春之"志"
"我梦见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阳光落下,我和同事坐在稻穗下乘凉。"今天,是袁隆平爷爷诞辰93周年。因其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才有如今的"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斯人远去,精神长存;国士如灯,照亮前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寻前人之"路",乘榜样之"风",立青春之"志",在强国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乘榜样"要牢牢端住中国人饭碗"的初心之"风",立"慎始如终"的青春之志。为了寻求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袁隆平像"追着太阳的候鸟",辗转多地只为找到最佳日照条件;为了研发和推广耐盐碱杂交水稻,耄耋之年的他仍躬耕田间,只为在沙漠里种出海水稻。观其一生,他恪守本心,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代青年应立得住"须知少时凌云志"的初心,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得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守得住"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以"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诫勉砥砺前行。前路漫漫,自应守望初心、慎始如终,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在踽步踏歌中铸就成功。
乘榜样"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诲之"风",立"扎根基层"的青春之志。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作为选调生"种子"的我们正处于生根萌芽的阶段,应"向下"扎根基层大地,"向阳"生长笃行致远。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年轻干部需涵养"自讨苦吃"的精神,磨炼"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志,扎进"田间地头"、融入"人间烟火",自觉到基层一线、项目前沿"墩墩苗""拔拔高",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情民意的"联络员"、为民解忧的"服务员",在经济稳进提质、城市有机更新、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基层重点工作中汲取成长养分,以"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的意志在基层大地绽放青春之花。
乘榜样"尊重权威但不迷信书本"的希冀之"风",立"常创常新"的青春之志。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多年来,袁隆平成功地演奏了实现三系杂交稻、攻克两系杂交稻、冲刺超级稻、攻关"耐盐碱水稻"的创新四部曲,实现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大梦想。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看现在,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天宫""蛟龙""天眼""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0岁。当代年轻干部也应敢于突破,勇做"开拓者",保持谦虚、博学、慎取的态度和思想,厚积薄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去拼、去试、去闯,总结提炼新问题、新视角、新思考,在常创常新中办新事情、开新局面。
教师节致敬张桂梅:闪闪党徽耀中华
一枚光芒闪闪的党员徽章、一首铿锵有力的歌、一双贴满膏药的手、一个绿白相间的小喇叭,这是"燃灯校长"张桂梅校长护送参考姑娘们的"洋气"装扮,一句语重心长"不急、慢慢来"像定心丸一样缓解着考生们紧张情绪,13年来,张桂梅老师坚持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加油鼓励,激励着一名名学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成就了梦想。
致敬她"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的拼搏精神。"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像一棵棵劲松迎着看不见的阻力,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展现出顽强的信念,和必胜的精神"。华坪女高的这种拼搏精神是通过张桂梅校长而传承下来的,为了在大山里建一个女孩的"梦工厂",她倾其所有,没有建校资金,张桂梅校长四处借钱,八方"化缘",风餐露宿,不顾他人的白眼和误会,压力与疾病压垮了她的身体,但没有磨灭她的意志与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她想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信念。经过6年的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建成,点亮了大山女孩梦想,这里成为她们梦开始的地方。
致敬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不懈精神。"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张桂梅校长虽然病魔缠身,但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为了"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这个信念,从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当闹钟,用特有的铃声"姑娘们哎,该起床了哟......"唤醒学子们一天的精气神,深夜查房确保众人熟睡后才可入睡,她成为学校里起最早、睡最晚的"擎灯人",13年坚持陪考,为高考学子加油打气,圆了1800多名女孩的大学梦,改变了她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