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10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266篇(第8/5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568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23分钟

致敬郑志明:让"中国造"走向世界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季)》热播。第八集聚焦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志明,讲述其踏实苦干,勤奋好学,一心钻研技术,24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奋战在生产现场的故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向郑志明学习"埋头苦练、攻坚克难、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时刻展现出"干在实处,冲在前头"的新时代党员干部风采。

致敬"苦练技艺,做到极致"的实干精神,汲取"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老黄牛"之力。1997年,郑志明从职高毕业后进入工厂,成为一名钳工学徒,工作中他虚心好学,时时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即使问题解决了,还要花些时间反复寻找是否还有别的方法。26年来,他秉承着"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磨练技艺,用心"雕琢"手中的每一个零件,他总说"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各种技能,掌握更多先进的技术,才能与这个时代同行,推动中国的智能制造走向世界。"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志明在与钢铁的"对话"中练就了精湛技艺,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解决了进口设备无法维修的问题。正如制造车间需要郑志明这样埋头苦干的工匠,基层的乡野沃土同样也呼唤着真诚不粉饰、没有"镀金"思维、真正把群众装在心中的党员干部,在"板凳甘坐十年冷"中修炼踏实专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带着真心实意投入基层工作,同时扮演好各种角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提高学习理解政策与业务的能力水平,既当政策"宣传者",也当民意"征集者";既当矛盾"调解员",也当致富"领航员"。

致敬"勇挑重任,破解难题"的创新精神,汲取"挺膺担当,强国有我"的"拓荒牛"之力。时代在快速变革,新的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对工艺及设备改造时,郑志明发现公司花高价采购的不少先进设备虽然"高大上",但并不实用,无法满足公司生产低成本的需要。"我们干脆自己来设计制造!"这个念头从郑志明脑子里猛地蹦了出来。一念既出,万山无阻。郑志明主动挑起大梁,带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从生产的整体布局到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逐个攻关,业余时间瞄准新技术前沿,从机器人编程、控制技术学起,再到机器人设计制造,他带头学,不懂就问,四处向人请教。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专、精,从模仿到自主设计制造,硬是走通了这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广大党员干部要乘榜样之风,立人生之志,在工作中有愿干事的自觉性,做到心中有责,眼里有活,面对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主动迎上去、冲在前、作表率、打头阵,以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恪守为民之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在拼搏奋进中蹲正初心、蹲实作风、蹲深成就,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经受一番锤炼、得来承重铁肩,成长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致敬"志存高远,匠心传承"的奉献精神,汲取"淡泊名利,枝叶关情"的"孺子牛"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014年,以郑志明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郑志明对徒弟们悉心指导,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能和经验,他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是钳工技能比赛中的"杀手锏",徒弟们凭借这份"独门心法",多次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工作室先后带出了200余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独木不为林,一花不成春。在为公司培养人才的同时,郑志明在工作之余还会走进企业和学校,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和广西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引导更多的一线工人、青年学生学好一技之长,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同时,向学校提供自行设计研发制造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工作站,为产教融合作出贡献。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郑志明"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广袤大地厚植"念兹在兹"的人民公仆情怀,永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意识,在"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探寻为民初心,让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回归到党员群众中去。

追寻"榜样之光"凝聚"奋进力量"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不管是潜心技术革新的黄宝妹,还是勇救落水儿童的拉齐尼·巴依卡,亦或是深扎基层农业科学家林占熺......《榜样的力量(第二季)》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模范事迹诠释崇高理想,将抽象的标准化作了具象的"活教材",激起身边人见贤思齐的自觉。"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当追寻"榜样之光",学习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践行为民宗旨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舞台上谱写时代华章。

追寻"一心向党"的信仰之光,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中凝聚"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奋进力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无数次与恶劣的天气环境作斗争,面对暴风雪、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一切困难,带领巡逻队伍脱离险境,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奉献崇高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汲取榜样的信仰之光,自觉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在摸爬滚打中砥砺初心,在基层历练中坚定信仰,在火热实践中升华思想,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建设事业的"大我"之中,努力以对党的赤诚忠心书写新的时代荣光。

追寻"一往无前"的奋斗之光,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力量。"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高原"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在崎岖的道路上奔走六十余年,一面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自身的高山反应,一面频繁出入高寒地带,住帐篷、吃冰馍、吞雪水,甚至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依旧没有放弃的念头。他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攀科学高峰的崇高精神品质,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飞不出钢翅雄鹰。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汲取榜样的奋进之光,投身实践"大课堂"、躬身一线"练兵场",以"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在真刀真枪中锤炼能力,在实干担当中练就敢于扛事的"硬核本领"。

追寻"一心为民"的奉献之光,在"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中凝聚"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奋进力量。"菌草之父"林占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的信念,奔走在精准扶贫第一线,将菌草技术推广到宁夏13个县(市)的1.75万户人家,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使一大批农牧民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作为党员,他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到致富问题,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实现个人价值抱负的同时,为党和人民创造价值。"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汲取榜样的奉献之光,深入践行"一心为民"这一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用真诚的"汗水"温暖民心,将辛苦的"汗水"化作纾解民困的"及时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四向发力"助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锚定新目标新方向,扛牢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四向发力"助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新局、谱新篇。

向"新"发力,不断凝聚"时代气息"。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风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正是其与时俱进的生动诠释。要持之以恒创新中华文化表达方式,结合时代审美对中华文化元素进行选择性、创造性提取与转化,激发"文化+"活力,实现"文博热""文创热""国潮热"经久不息,让更多优秀文化以多元多样的姿态拥抱新时代。乘数字化"东风",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赋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释放文化资源强大势能,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让主流价值乘"网"上"云"。

向"内"发力,不断提升"品质气息"。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而"内容为王"的传播规律始终不变。要树立坚定立场,清楚认识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和实践载体,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之源、信仰之本。要优化内容输出,无论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热播纪录片,还是近期火爆全网的低成本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均是以文化传承为支点,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优质的作品内容,进而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姿态、新风采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

向"下"发力,不断浓厚"烟火气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非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式工作,而是一种具备群众性、互动性的工作模式。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遵循,将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紧密结合。既要将文化需求"引上来",从群众视角出发,俯下身、沉下心,与民生共情、与民意同频,方能让宣传工作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思想实际。又要把文化供给"补下去",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向"外"发力,不断传播"中国气息"。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中国抗击疫情故事的广泛传播,还是《典籍里的中国》引发海内外观众强烈共鸣,抑或是刚刚落下帷幕的杭州亚运会再次让"中国式浪漫"惊艳全世界,无不彰显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中国好声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要把握机遇、主动回应,记录、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文艺精品,实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歌行板"

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文章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回望昨日,喜看今朝,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如同生生不息的音符,由远及近、由微到宏,跨越历史长空,响彻中华云霄,值得我们去细细聆听。

回望昨日,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轻舟已过万重山。摘穷帽、奔小康、克疫情、战洪灾......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不漏一户"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从疫情防控阻击中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到防汛救灾中的"全力以赴,不胜不休",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爬过了一道道沟沟坎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三个务必",戒骄戒躁、接续奋斗,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在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中翻越新的"雪山",踏平新的"坎坷",迈向新的康庄大道。

喜看今朝,从"国富民殷"到"盛会连连",风景乃这边独好。今年以来,华夏大地"喜讯"频传,"喜事"连连。从"太空会师"到"天宫课堂",从"夏粮丰收"到"粮食丰收",从"成都大运会"到"杭州亚运会",从"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到"共同富裕"先行区打造......这些重大事件、重大战略的背后,凸显的是日益繁荣昌盛的中国,映照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人民阔步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攀登科技高峰过程中,中国变得更加自信从容;在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过程中,中国进一步端牢了自己的饭碗;在举办国际盛会的过程中,中国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党员干部,当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担当作为,汇"小我"之力推动大国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从"强国建设"到"民族复兴",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击鼓摧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放眼当下,在党政机关、在车站码头、在工厂车间、在学校社区、在实验室乃至遥远的太空,大家都在履职尽责、辛勤工作、刻苦学习、创先争优,为明天蓄能、为梦想拼搏,让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可期。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冲锋在前、干在实处、奋勇争先,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拼尽全力,成就精彩无悔人生。

缅怀潘镜芙:"铸舰"一生向深蓝

10月8日,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领域专家潘镜芙,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回首潘镜芙院士的一生,和军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成功主持设计了我国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他总说"看着军舰最终驶向深蓝,是我感到最骄傲的事情"。潘镜芙院士将个人命运和前途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少年立志再到终生科研,每一步都深刻践行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高尚情操。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潘镜芙院士为标杆,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有机结合起来,接过前辈递来的接力棒,让青春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涵养"一片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在"人生志向"中树牢爱国主义"精神丰碑"。在潘镜芙7岁那年,他看着一条行至黄浦江的逃难民船感到疑惑,"怎么都是外国人的船?"父亲告诉他,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军舰所以日本人可以长驱直入。仅韶年的他在此时就立志想办法造大的军舰。1952年,潘镜芙以优异成绩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华东电工局,在上海电机厂从事汽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1955年3月,潘镜芙被调往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分处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船舶设计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新时代青年干部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成长在温暖春风里,要时刻铭记正是无数前人的呕心沥血,才换来如今的盛世中国;要时刻提醒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命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浓厚的民族情结;要时刻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扎实干好本职工作,继续吹响奋斗号角,坚守爱国情怀,铸强奋斗意志,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斗篇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