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5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23篇(第134/15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262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09分钟

"绩"显于行--践"绩显担当"之使命,实干兴邦展现坚韧不拔的奋斗者之姿,书写"青春无悔"的奋斗史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最终要在实践中检验,在行动中彰显。广大党员干部需将所学转化为所行,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面对新时代的使命召唤,党员干部不仅要清廉自守,更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化身反腐防腐的前线战士,敢于亮剑,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动摇。同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拒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党纪学习教育要把自己"摆进去"

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纪党规为"明镜",在日常"言、行、干"中,始终把自己摆进去,做到自省、自律、自警,从而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

学纪知纪"摆进去",走深"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首要的是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只有明白党纪学习教育"出题初衷"和"答题范围",才能切实用党纪党规浸润思想、规范行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纪知纪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全面学、深入学",重点聚焦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通过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做到每日有收获、每周有心得、每月有思考。同时要注重"联系学、查不足",把学"案头卷"变成上"开放课",在学习中增强问题意识,对于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疑惑,要灵活运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视频课程等活动和载体,咬定目标努力向下掘"深井",努力校准自己的"知识坐标",从而补齐自己在党纪认知上的漏洞,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上,始终做党纪的"明白人"。

知戒明纪"摆进去",走实"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党纪学习教育从一种高度上讲就是集中性纪律教育,而能不能守住思想关、廉洁关,关键看党纪意识牢不牢、纪律观念强不强。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充分把知戒明纪"摆进去",从严从实加强自我监督约束,把握自己、管好自己,做"自律"的标杆。一方面要坚守思想自觉,紧扣党的"六大纪律",进一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纪、明纪的过程中坚守底线,从思想上、行为上给自己上好"紧箍咒"、少打"歪主意",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另一方面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头脑,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面对诱惑时能够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从而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做党纪的"干净人"。

遵规守纪"摆进去",走心"自警"。遵规守纪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分。若要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情操,就必须自重自警,勤于"平常"、养成"习惯"。要以"案中尺"衡量"眼前事",在"以案促学、以案说纪"中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以拉网式方式全面扫描经办事项的逻辑、方式和成效,及时查找"疾病之患"、打好"免疫之针",从而始终坚守底线、筑牢防线、不碰红线。要以"案中事"警醒"身边人",认清"从内部瓦解"和"从外部打破"的危害性,通过沉浸式教育、情景式故事、正反面案例对比等方式,加强对子女、亲属等的教育,将纪律规矩贯穿"八小时内外",共同当好良好家风的"看家人"。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把心思真正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才能"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始终做党纪的"老实人"。

党纪学习教育要趁"热"打"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广大党员干部要掀起时时学习的"热潮"、满怀处处自省的"热忱"、点燃事事笃行的"热情",在坚定"铁信仰"、锤炼"铁作风"、铸就"铁肩膀"中趁"热"打"铁",把纪律规矩转化为自觉遵循。

掀起时时学习的"热潮",在铭"纪"于心中坚定"铁信仰"。"为学之道,贵在有恒。"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能仅靠4月至7月这个时间段就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有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自觉,保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执着,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惰性,才能在学深悟透、日积月累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会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政治定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学纪"时时在线"的状态,捧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本"案头书",坚持原原本本学、扎扎实实读、认认真真悟,拓展"线上、枕上、路上"的学习路径,在融会贯通中掌握核心要义,在学思践悟中把握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对党的纪律规矩的重要性认识,加深对忽视党纪、违反党纪的危害性认识,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满怀处处自省的"热忱",在立"纪"于身中锤炼"铁作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党员干部并非十全十美之人,对腐化堕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坚持内外兼修,祛除私心杂念,才能经受各种诱惑的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三省吾身",经常对照《条例》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检视自己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方面存在差距,常思"从政为了什么"、常悟"当官留下什么"、常问"百姓期待什么",厘清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明白哪些好习惯需要坚持、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改正,及时校准思想坐标、把稳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清醒和警醒,既要严于律己,在"小事小节"上防微杜渐,更要接受各方面监督,做到台上台下、人前人后一个样,让"心存敬畏"护航"行稳致远"。

点燃事事笃行的"热情",在守"纪"于行中铸就"铁肩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党纪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践"。只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遵规守纪的具体成果,在讲规矩、守纪律的前提下干事创业,才能避免栽跟头。无数落马者的教训警示我们,正是权力任性、有禁不止,又得不到组织的及时纠偏提醒,以致在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广大党员干部不能把纪律严、规矩多当成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挡箭牌",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纪律观,把纪律规矩当作权力的"紧箍咒"、干事的"保险丝",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多想想纪律规矩,把按规律办事和按规矩办事贯通起来,重实绩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务虚功,严律己不失底线,坚定向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秉公用权、执政为民,真正做到做人不越界、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在纪律规矩的"方圆"内干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读懂"山东之行"挺膺"为民之姿"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总书记"山东之行"背后的为民之道,站稳人民立场、挺膺为民之姿,以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挺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忠诚之姿,把栉风沐雨的"汗水指数"变为念兹在兹的"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要心里装着群众,念念不忘群众,扑下身子、摆正位子、放下架子,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导向,提升对事业信仰的忠诚度,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人民群众事事放心得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挺膺"敢作敢为,上下求索"的担当之姿,把枝叶关情的"工作清单"变为为民造福的"幸福账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个人最大的幸福,把人民群众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扛起时代担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甘于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争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续写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时代篇章。

挺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实干之姿,把催人奋进的"民生愿景"变为人民满意的"幸福实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以时不我待的拼搏之劲,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党员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不畏风浪、直面挑战,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胆量和拼劲,愿接"烫手山芋",敢啃"硬骨头",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读懂齐鲁之行探寻高质量发展"密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日照、济南等地进行调研并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此次齐鲁之行不单是一次对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山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取得丰硕成果的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自觉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断为自己在思想上"补钙"、在行动上"充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不断拼搏奉献。

从"深水良港"中探寻"开放密码",开启"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考察时说,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日照港,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山东考察的第一站,总书记着重对推进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情况进行了解。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建立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枢纽,日照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要以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为有利契机,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将"点"有机融入进"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贯彻落实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和务实求真的精神,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从中获取创新发展的"密码",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锚定创新发展的目标,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迈上新台阶。

从"海岸绿道"中探寻"绿色密码",开启"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新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阳光海岸绿道,对绿道整体建设以及海岸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情况进行查看。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更是打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旁观者",切实将自身融入进绿水青山的建设当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绿色经济,切实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同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构建人与自然的"新版图"中增添"中国绿"。

从"真切关怀"中探寻"初心密码",开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新版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每一句都是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告白",都无不展示出对人民群众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党的新时代群众路线,时刻将自己与人民群众紧紧融合在一起,牢固树立"群众之事无小事"的观念,将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将群众之事放在"心尖尖"上,时刻饱含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甘愿俯下身子、扑到基层,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句句"金言"播撒在基层的广阔田野之上,浇灌不断为民服务的辛勤汗水,激发"初心种子"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基层减负的"三不能""三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基层减负的效果如何,事关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摆正"思想态度",减负工作上做到"标本兼治"、实现"权责明晰",才能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上来。

基层减负不能变成"基层任务",而要摆正"思想态度",真真正正为基层干部"松松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一系列为基层减负的举措落地见效。然而,在基层减负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要求基层必须几天内摘掉上墙牌子、要求基层填写动辄几十道题的基层减负调查问卷、要求基层上交基层减负成效报告"此类"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问题,基层减负仿佛变成"基层任务",基层减负好像"越减越负"。领导干部的思想高度决定基层减负"走向何方",出现此类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旗帜鲜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思想上放下颐指气使的"官架子",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从行动上不唯"痕迹材料",更看重"工作实绩",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真真正正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基层减负不能变成"一时的事",而要做到"标本兼治",踏踏实实为基层干部"减真负"。基层减负要减的是基层负担过重,要根除的是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时有发生、防不胜防,要持续抓、反复抓"。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还要突出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把基层干部真正的负担找出来才能"药到病除"。各地区条件不一致、风土人情不同,减负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弄明白基层长期的负担在哪里,弄清楚减负的关键在何处。从大多数基层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要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式减负手段,避免出现"上牌-摘牌-再上牌""微信群散-钉钉群建"等反复性问题,要"标本兼治",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让减负工作做到基层干部的"心坎儿"上,踏踏实实增强基层干部的获得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