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7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69篇(第108/16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488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97分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只要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阔。

乡村振兴要"伴潮涌""踏潮行""与潮舞"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奋楫扬帆新征程,广大基层干部应当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坚持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扎实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请缨担当",顺全面深化改革之"潮"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伴"潮"涌,科技赋能"万亩良田",在"鼎新革故"中守住"中国粮仓"。四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在与时俱进中逐步从追赶时代的"探索者"转变为引领时代的"先行者",这种转变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征途上,科技创新是涌动发展活水的"泉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立足希望田野,广大基层干部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崭新机遇,以"悠悠大事,吃饭为大"的理论扎根乡土,燃"科技创新"的火把照亮18亿亩耕地红线的"守护之路",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统筹发展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创新科技护航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加强农技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担当与气魄探索农业科技领域的"无人区"、挑战农业智慧发展的"难解题",让大国"粮"仓装满中国粮。

踏"潮"行,绿色点缀"发展新貌",在"产业升级"中探索"共富新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历史车轮滚滚前行,要想让乡村振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就要从夯实"产业根基"、连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的全过程入手,下好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先手棋"。广大基层干部要成为这一过程的"先行者",以"做"的睿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因地制宜"平衡"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之间的关系,聚焦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发展短板""解题瓶颈",以一步一印的"深脚力",入深山"寻瑰宝"、走市场"寻良策"、进企业"议新法",在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中,不断增强改革创新和驾驭风险本领,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中勇立"潮"头,不断解锁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找到促进农村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进而促进农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产业升级中助力乡村振兴之舟行稳致远。

与"潮"舞,骏马奔驰"广袤原野",在"近悦远来"中建设"和美乡村"。"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行走于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只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大基层干部要以"破圈思维"为本地人才需求"精准画像",通过因"地"引才、按"需"配才的战略,不拘一格向"天下英才"递出"橄榄枝",凭借"筑巢引凤"的决心、"三顾茅庐"的恒心和"周公吐哺"的诚心,构建能够为时代发展赋能献力的"人才雁阵";通过全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为人才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子女等现实问题,以撑腰鼓劲、信任支持的态度,积极为他们铺路子、搭梯子、给台子,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实现"人尽其才",助力"天下英才"赋能"诗和远方",将"静谧村落"打造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美桃源"。

选好"笔墨纸"绘就基层一线最美"防汛图"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保卫江河安澜、守护群众安康,绘就基层一线最美"防汛图"。

以"万全筹备"为笔,绘出防汛救灾"未雨绸缪图"。"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严阵以待,是下好防汛救灾的"先手棋"。要树牢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清醒认识当前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要加强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突出各型山塘水库、主要水系、山区道路的隐患排查和防护处置,确保灾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第一时间有效处置。要确保对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的调度调配,统一调度、提前预置、快速出动、高效救援。备足防汛救灾人员力量,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用切实可行的防汛举措,及时传递的预测预报,稳住民心、维护稳定、打好打赢防汛救灾主动仗。

以"赤诚丹心"为墨,绘出防汛救灾"枝叶关情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汛情严峻的当下,我们看到各条战线的基层党员干部们正奋勇拼搏,排水分洪、疏导交通、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在防汛一线上体现绝对忠诚,于同甘共苦中彰显公仆本色。要充分发挥党员网格、片组邻"三长"作用,逐户排查受灾情况,解救被困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要当好群众的"勤务兵",常思民之所失、常想民之所难、常虑民之所患,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心全情全力构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温暖港湾"。

以"奋勇冲锋"为纸,绘出防汛救灾"实干担当图"。"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汛期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迎难而上、敢打头阵,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初心使命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责任担当。要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体系,通过组建"志愿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认领"干部责任堤"等方式,把责任落实到防汛抗灾全过程、各层级、每个人,确保"防、抗、救、助"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同时在汛情过后,要久久为功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和各项安全工作,对受灾区域内道路桥梁、水利设施、房屋、农作物等受损受灾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登记,建立"问题清单",制定对策方法,逐项解决,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循悠悠"党纪音"唱响铮铮"廉洁声"

当前,全党上下正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抓住契机,循"党纪音律"而往,唱响党员干部的悠悠"廉洁之声",确保学习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循"清风正气荡乾坤"的"严明音律",唱响"廉洁自律"的"纪律之声"。廉者,政之本也。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赢得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党纪国法如同坚实的堤坝,守护着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规范,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彰显,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广大党员干部当循"清风正气荡乾坤"的严明之声,深入学习党纪法规,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戒、心中有民,真正细听"铁肩担道义"的党纪吟唱,以清廉自律、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篇章。

循"明镜高悬照汗青"的"自律音律",唱响"自我革命"的"警醒之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干部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当人的心态一旦"松懈",便容易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征途上"放纵"自我,会不自觉地寻找"避风的港湾"和"安逸的角落",原本坚固的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也极可能在一瞬间土崩瓦解。广大党员干部当循"明镜高悬照汗青"的自律之声,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真正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通过细听"自我革命"的警醒吟唱,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循"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韧音律",唱响"笃行致远"的"奋斗之声"。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党纪学习教育的核心在于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磨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定品质,激发"志在千里不畏难"的雄心壮志,方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当始终怀揣"事必躬亲"的奋斗精神,以模范带头、锐意进取、甘当基石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挑战。既要深思熟虑、慎言慎行,以党纪为准绳,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也要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主动承担重任,攻克难题,敢于直面矛盾,解决棘手问题,在艰苦的考验中锤炼出"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在追求卓越中始终保持"奋斗不息"的姿态,为实现党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三道笔触"续写"春天的故事"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作为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事业中,以"三道笔触"为抓手,谱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执"初心之笔"续写"春天的故事"。我们党靠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还要靠改革开放赢得未来。回望46年的改革之路,从深圳蛇口开山填海到雄安新区扎实落地,从挣脱"两个凡是"的束缚到拨开"姓资姓社"的迷雾,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正是凭借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冲破层层阻碍,攻克重重难关,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收获了别样的风景,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奋进新时代,改革已突入"无人区""深水滩",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必须按照全会各项部署,切实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发扬先行先试的改革精神,破解难题、闯出新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新光荣。

执"为民之笔"续写"春天的故事"。全会提出,要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根本便在于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历史经验证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只有紧紧依靠14亿多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来实现,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来实现。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都应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走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牢牢扎根人民、团结带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伟大实践中再创新的历史伟业。

执"实干之笔"续写"春天的故事"。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最艰巨的改革事业、最繁重的改革任务面前,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推动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正所谓,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成色"如何,归根结底要看执行是否有力、落实是否到位。要将全面深化改革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途,拿出"闯"的精神,先行先试、勇立潮头;拼出"创"的劲头,用好"创新"这个核心要素,畅通生产力的向"新"之路;保持"干"的作风,对标全会精神,抓好落地落实,在实践中去探索解题新思路新方法,拿出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让改革"味道浓""成色足"。

以"先锋之力"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以来,一些地方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什么是先锋?先锋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是无私奉献的化身,是众志成城的代表,是保卫家园的勇士,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尽"先锋"之力,众志成城擒"水怪",千夫守哨缚"苍龙"。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道义争担敢息肩"的奋力加强值守、靠前指挥,坚决扛起防汛救灾抢险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一次灾情就是一次大考,面对汛情的严峻挑战,党员干部永远是冲锋在前的攻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信念,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救灾抢险各项工作,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用实际行动诠释先锋模范作用的深刻内涵。

逆水行舟、迎难而上,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行动力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积极投身防汛救灾抢险工作中去。试问防汛救灾难不难?难!但是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就没有"退缩"二字,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担当作为、拼搏实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哪里任务最艰巨,就冲向哪里;哪里条件最艰苦,就顽强地战斗在哪里。党员干部要发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敢打硬仗,连续作战。回首过去,汶川地震、暴雨灾害......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天灾,也站出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榜样,他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如今,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像榜样一样时刻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争当"逆行者",在灾害来临之际的考验中迎难而上,彰显英雄本色,谱写英雄壮歌。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铸牢后盾、守土尽责,在日后防汛救灾中做到未雨绸缪。灾害发生在现在,也可能会不经意间发生在未来。防范工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生存与发展的永恒课题。一次次的灾害提醒着我们,要科学认识致灾规律,减轻灾害风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一次次惨痛经历教育着我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时刻保持有命必达的行动力。防灾减灾是应急管理的一部分,并非灾情来时"冲上去"、灾情去时"退下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防灾减灾,不是一时的行动,而要长远谋划。应当善于总结经验,切实落实责任、完善防范体系、统筹防范力量,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如此方能做到防灾于未萌、处置于瞬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