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07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69篇(第155/16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488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97分钟

党员干部学党纪是"一辈子"的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目前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真抓实学、善始善终,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学"一辈子"、自省"一辈子"、力行"一辈子",把党纪学习作为工作与生活中的一部分,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学"一辈子",深根固柢把"党纪精神"领悟,在勤学不辍中坚守"百炼成钢绕指柔"的党性原则。理论学习是构建党纪观念、提升党性修养的基石。党员干部如同大树,只有根系深入,方能枝繁叶茂。党纪学习教育便是这根系,是我们不断汲取养分、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基础,也是知纪、明纪、守纪的前提。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入学习党纪党规,做到悟透"一辈子",将党纪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系统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不断加深对党纪党规的理解和把握,确保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用严格的党性原则来要求自己,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雷池一步。

自省"一辈子",慎独慎微让"廉洁自律"生根,在自我净化中追求"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品质。自省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保持廉洁自律、避免走错路、迈错步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明确了方法和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自省"一辈子",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和自律意识,时刻以党纪国法为准绳,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在自我净化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是否符合人民期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力行"一辈子",知行合一将"使命担当"落实,在真抓实干中书写"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奉献情怀。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知易行难,行胜于言。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力行"一辈子",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直面矛盾、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鼎新革故"赓续中国式现代化"薪火弦歌"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XX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广大基层干部要在鼎新革故中,赓续中华文化"薪火弦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之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以"溯源守正,文脉传承"为"总根基","一以贯之"做"传承者",赓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薪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五千年岁月荏苒,亭台楼阁流淌着历史的步履、诗词歌赋记录着文化的轨迹、文物典籍镌刻着千年的文明,传承"民族文化之脉",解锁浓缩其中的"经典文化""建筑风情""人文底蕴",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使命。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广大基层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功底、明确政治方向,秉持"考古态度"传承文化精髓,守好中华千年文化的"根"和"魂",构建"在修缮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薪火"。

以"鼎新革故、锐意进取"为"发力点","一往无前"做"开拓者",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曲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探月探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破解芯片研发"卡脖子"问题,到"超级水稻"亩产上千公斤,再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幕又一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故事在华夏沃土深情演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站在崭新的历史征程,广大基层干部要成为时代发展的"开拓者",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巧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智能科技,破除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形势复杂、道路艰险、任务繁重的乡村振兴新征程开辟"崭新赛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曲谱"。

以"古今对视、开放交流"为"突破口","一脉相承"做"践行者",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奉献弦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要赓续"中华文脉",还要把握"时代潮流",二者结合才能激发更大"磁场"。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基层奋斗中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伯乐慧眼"不拘一格招引"文化传承型""产业创新型""企业运营型"人才,通过"文化培训""底蕴提升""技能拔高"等相关培训课程,引导人才以真挚的情怀、自信的姿态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国故事讲生动,带领本地农民"朝着职业化"方向不断蜕变,真正推动守正与创新高度融合、同频共振,在为人民谋幸福中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奉献弦歌"。

"培土浇水施肥"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森林"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乡村振兴犹如一块关键拼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各地区须紧抓"人才引擎",精心策划"引进策略""培育计划"与"留才之道",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悉心培育本土人才,确保人才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乡村振兴的"人才森林"日益繁茂,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共同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厚培基层"资源沃土",营造聚才"温馨家园",让人才种子"落地生根"。"才者,国之本也。"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不少偏远山村仍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仿佛"独木难支"。这背后,正是本土人才流失、外部人才难以引进的顽疾所在。对此,各地需立足实际,深耕本地资源,打造吸引人才的"金巢"。一方面,要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环境,以政策倾斜吸引外部人才前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要深挖乡愁乡情,用乡音乡味等情感纽带留住本土人才,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应届毕业生、小微创业者等新生力量到乡村报到,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挖掘乡村的潜力和宝藏,让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得以充分施展,真正实现人才在基层"稳稳落地、深深扎根",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精心浇灌"知识甘泉",构建育才"赋能平台",让人才秧苗"茁壮成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唯有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质量,才能激荡起发展的澎湃动力。各地区要精心浇灌"知识甘泉",构建"赋能站",为人才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空间,让他们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全面释放。农村大地虽不同于繁华都市,却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和乡土情怀。因此,育才工作应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为目标,打造定制化培训体系。各地区应积极探索"农民点单、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农民需求,真正做到"缺啥补啥、对症下药",培养出更多具备农业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让人才幼苗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用心施加"服务肥料",施展留才"匠心绣功",让人才之树"蔚然成林"。"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吸引和留住人才是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各地区需精心呵护,如同园丁般施展"匠心绣",让人才森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方面,要用"服务甘霖"滋润人才心田,通过加强乡风文化建设,积极宣传人才培优树典的先进事迹,营造尊重人才、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的温暖。另一方面,要施展"匠心绣",下足留才功夫。通过推出丰富多样的优惠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他们铺就宽广的发展道路。同时,提供暖心服务,增强人才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认同感,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共同构筑起一片生机勃勃的人才森林,让这片森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把握"三得"推动纪律党课在基层"扎根结果"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已进入下半场,但不代表要"收场",党纪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定期开展纪律党课,是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途径,要使纪律党课触到党的"神经末梢",必须在党课形式、内容、时效上狠下功夫,推动纪律党课在基层"下得去""听得懂""留得住"。

把形式弄活,在"一沉到底"上用真心,推动纪律党课"下得去"。"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员干部整体作风明显好转,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未能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员在哪里,纪律党课就在哪里",要在创新纪律党课载体、丰富纪律党课形式、提高纪律党课质量上下功夫。针对基层交通不便、党员居住分散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成立宣讲队,采取"送课下乡"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纪国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针对流动党员身处外地、工作繁忙的问题,整合优质学习资源,搭建"纪律党课学习专栏",定期更新转载官方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群体在外也能学习到"家乡党课",切实提高他们对党纪学习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把事例讲透,在"一清二楚"上出真招,推动纪律党课"听得懂"。纪律党课本身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如果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过于死板,一味地灌输式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帮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刻内涵。这样的纪律党课不入脑、不入心,甚至可能只满足于"拉横幅、念条例、摆姿势"的走过场。身边事、典型案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纪律党课中,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加互动提问环节,让党员干部在学习、思考和互动中,感受失足之恨、堕落之痛、违纪之害。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纪律党课的授课内容要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帮助党员干部搞清楚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切实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把长效抓实,在"一以贯之"上动真功,推动纪律党课"留得住"。一堂精彩的纪律党课,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但要想效果显著,则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纪律党课要想在基层"留得住",达到"停课不停学"的效果,就必须走出课堂,因地制宜地在交通要道、便民中心,活动场所,搭建纪律教育"阵地链",让纪律教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的"警示牌""探照灯"。理想信念要常修常炼,纪律教育需常学常新。宣传阵地上的"案例分析""条例解读"和"工作反思"等既要通俗易懂,便于口口相传,也要定期更新,避免"视觉疲劳"。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容易触犯的红线、底线,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时编印资料,引导党员干部将这些资料拿在手上、带在身边、记在心里,守好干事创业、为人做事的底线。

备好"灯""书""笔"上好七一"三堂课"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苦难辉煌。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穿过百年风雨,在第二个百年的开端,更显坚毅。党的征程历历在目,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大党员干部要备好"灯""书""笔",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深读百年党史、勾勒党员底色上好"三堂课",在新的赶考路上交上一份不负人民、无愧历史的时代考卷。

点亮"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仰之灯",重温入党誓词,上好"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的"必修课"。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自强不息的历史,是在武装革命的枪声炮响中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是革命前辈们奔走呐喊拯斯民而唤醒思想、重塑希望的历史。从革命年代不畏牺牲的英雄烈士,到和平年代扎根基层的奋斗者,都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化为报国为民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领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牢记"我是谁"、清楚"为了谁",懂得"维护谁",把对党忠诚的誓言贯彻在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追寻"忠诚信仰"的足迹,在入党誓词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好初心之"路"。

勤阅"日夜东流无歇时"的"务实之书",掌握党史精髓,上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实践课"。百年党史凝聚着革命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集万千精髓于一身,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实干非一日之功,日久方见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挖掘党史"富矿",敞开"心门"认真学,补"钙"铸魂赓续精神血脉,让"正确史观"指导工作。把党史学习与乡村振兴、矛盾化解、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工作和学习"两张皮",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深入分析思考,既避免"换汤不换药",又避免"耍花枪""空把式""走过场",从而将工作不偏不倚地落到实地、产生实效、收获实果。

握牢"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笔",勾勒党员底色,上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终身课"。从"半条棉被"到"三千孤儿入内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血脉中印刻的人民至上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员身份,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听得进群众的意见,记得住群众的建议,从思想上重视群众说的每一句话。少些"虚无缥缈",多些"干货实料",善于处理好群众之间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提升为民情怀,让"民本思想"根深蒂固。对群众倾注感情、满怀激情、付出真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见可感的现实图景,答好造福人民的"终身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