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121/160页)
选调札记:听!"黎明"对我说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距离我跟"黎明"的初相识,已然过去一年光景。回首驻村时光,从去年盛夏到今年初秋,从无数想法充斥脑海到坚定选择扎根基层,不知不觉,自己从"那个大学生"蜕变成了"我们的小胡"。在一次次入户走访、防汛救灾、基层治理等工作中,不断寻得"做何选择""向何发力""如何做好"的答案,脑海中的想法愈发清晰且坚定,终于在这片浪漫的土地上不断结出"果实"。
初见黎明,壮美的彭氏宗祠对我说,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坚韧恒心,在筑梦乡村中播撒"希望种子"。去年八月,我带着毕业典礼上的真挚承诺,来到重庆市云阳县黎明村驻村锻炼。刚到黎明村,壮阔的彭氏宗祠映入眼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吸引我去探究蕴藏其中的"神秘",由此开启人生新的"奇妙"之旅。来到黎明的第一周,我就同村干部、驻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脱贫户、查看村史馆修缮情况、宣传征兵政策......开始慢慢了解村情民情,让自己尽快熟悉和适应。初到黎明村,便遇到了重重困难,走出门时的"羞涩腼腆"、听乡音时的"一知半解"、写文稿时的"抓耳挠腮"、干工作时的"束手无策"......如同一个个"娄山关""腊口子",很容易让人打起"退堂鼓",但是每每回想起入党的初心、基层锻炼的初心,这些曾热泪盈眶的时刻逐渐化作成了前进的动力。在彭氏宗祠的"守护"下,一篇篇宣传新闻刊载发布、一场场活动成功开展、一次次村民点头赞同,让我逐渐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并凝聚起一股努力向下"扎根"的力量。从理论上的清醒到政治上的坚定,从学习身边党员的"忠心"到寻觅自己的"初心",始终做到了不忘"来时路"、走稳"当下路"、坚定"未来路"。
又见黎明,和美的田园风光对我说,要以"出水才见两脚泥"的奋进姿态,在走好土路中种出"参天大树"。"选调生"之"调",既是服从安排的岗位调配,更是见真求效的调查研究。开展基层工作,既要在面对艰苦环境时,仍到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也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倾心服务。初到黎明村,我就当起了乡村振兴的"一块砖"。黎明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有国家重点文物彭氏宗祠、古民居彭家老屋等历史遗存资源,故该村聚力打造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基底的农文廉旅融合示范园,在这其中有许多工作需要谋划和推动。在村史馆的建设中,我通过走访村民、实地拍摄等方式收集整理大量图文资料;在清廉建设中,制作展板、撰写宣传文稿;在丰收节筹备中,策划活动方案、完成报名工作、布置活动场地等......一个个奋斗的场景,逐渐"丰满"了我的村情调研报告。现在的黎明村,有田间小火车上的快乐小曲,有山地摩托车上的刺激欢呼声,有研学课堂上的阵阵读书声等等,在大家共同的践行下,刚发芽的"小树苗"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驻村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我们当深耕基层沃土、历练工作本领,学会主动"找事做",切莫当村民眼中的"看客"、任职锻炼的"过客",真正作出造福村民的实绩,实现"驻村"变"助村",留下我们真诚实在的奋斗痕迹。
再见黎明,喜悦的盈盈笑容对我说,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热忱,在筑牢情意中结出"丰硕果实"。"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央视曾多次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多名高校毕业生,吃住都在荒漠,用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筑起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麦田里的守望者"李振声,用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笃定践行了"民之所盼"。我们要在日常中、行动上向这些榜样学习,用"在一方,爱一域,干一番"诠释"为民梦"。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明白干部的任命在纸上、群众的认可在心中。驻村工作不仅要"走近"群众身边,更要"走进"群众心里。初到黎明村,因听不懂"乡音",导致跟村民说不到一块;因讲话方式过于"书面",导致村民听不懂所讲;因做事方式过于"机械",导致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反思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没有融入到当下所处的环境中,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这些实际经历告诉我,要沉下心来,让自己真正地热爱这里、扎根这里,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一年说长,向下"生根"、向上"生长";一年也短,还未读透基层这本"无字之书"。回首过往一切磨砺终成浪漫,展望前路一切充满挑战与希望。这片土地,我们来日方长。
以"匠人之心"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森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基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党组织必须牢牢把握"人才"的重要地位,秉持"匠人之心",坚持对人才的全方位选拔、培育、管理和任用,确保"人才之苗"深植乡土、茁壮发育,让乡村振兴"人才森林"郁郁葱葱、朝气蓬勃。
以"伯乐相马"之心精准选拔,培植基层资源"沃土",让"人才种子"厚植土壤,强根固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基层党组织要把选好乡村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政治素质把关,严格落实联审机制,会同公安、司法、乡纪委、信访、卫健等部门进行资格联审,对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不能贯彻党的精神的人员,坚决不纳入人才队伍。要以"伯乐相马"之心擦亮"识才慧眼",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选人,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村党组织推荐的方式,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等界限,注重从种植养殖大户、私营企业主、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7类重点人群中培养选拔,实现上下联动、以点扩面、以面提质,着力把政治素质高、事业心责任心强,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及时挖掘出来、储备起来,让乡土人才"有名有份",确保人才的种子稳稳落地、深深扎根。
以"园丁育花"之心精心培育,勤于浇灌施足"肥料",让"人才秧苗"向阳而生,茁壮成长。乡土人才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乡村本土人才队伍进行素质和能力提升,是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当好"育苗"的"园丁",结合农村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悟等方式,聚焦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邀请专家学者、杰出乡贤、"土专家""田秀才"等授课,让乡村人才尽快熟悉村级事务,提升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同时,要建立帮带培育机制,从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干部、离任村干部中挑选"导师",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滴灌"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交流思想、谈心谈话、传授经验,助推乡村人才快速成长成才。对培养成熟的优秀人才,可以实行"压岗锻炼",让他们参与到矛盾调解、乡村治理、服务群众、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去,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乡村人才的"秧苗"在组织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以"宽严相济"之心精细管理,做好修枝喷药"护理",让"人才良木"萌生新枝,焕发新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从严管理是建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关键一环,好"苗子"要长成"良木",则需要常常"修枝喷药",以适当的"疏剪"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成长方向和结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的原则,抓实乡村人才日常管理,统一建立乡村人才"成长档案"。帮带干部要以"宽严相济"式管理、"精细入微"式关怀,定期与结对的人才开展"面对面"的谈心谈话,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乡村人才的调整和使用提供可靠依据。要建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日常考核+年终评议"考评管理制度,综合日常工作实绩、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乡村人才,予以表扬并确定为重点培养使用对象;对思想滑坡、工作不积极,不接受组织安排的及时调整,并酌情增补新的农村优秀人才,做到"能进能出",确保乡村人才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以"人尽其才"之心精确任用,练好移植嫁接"手艺",让"人才之树"枝繁叶茂,蔚然成林。"选、育、管"是建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基础和关键,注重实践锻炼"用"则是建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决胜"一招。如何让"人才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基层党组织就要练好"嫁接手艺",通过"压担子、提要求、教方法"等方式,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岗位。要以"人尽其才"之心,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乡村人才担任村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实行定岗锻炼,或到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为民代办服务、政策法规宣传等岗位去顶岗实践,做到人岗适应、人事相宜。要深挖人才"潜力",鼓励他们到不同岗位"接穗",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使自己成为农村工作的"多面手",不断提高统筹协调、处理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认可,能够胜任农村工作的优秀人才,在村"两委"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依照有关程序及时选用,让其成长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栋梁之材。
以"满格状态"定格奋斗有我的"担当姿态"
"越是充满挑战,越要敢想敢干、大胆探索!这是桥梁设计师的职责所在,要拿出共产党员应有的奋斗姿态。"这是曾敏的初心、亦是承诺,是担当、更是使命。近日,共产党员网向大家分享了在一线工作的党员故事,曾敏作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用坚守与专业书写了奋斗答卷,是我们学习看齐的"活标杆"。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满格状态"定格奋斗有我的"担当姿态",真正做到聚焦主责主业、展现进取魄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再创非凡。
抱持满格"思想状态",以"愿将此身长报国"的志向定格"强国有我"的担当姿态。"理想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工作15年来,曾敏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正是这份坚定与执着、这份信念与追求,激励着他无论遇到多么艰巨的任务、多么严峻的考验,都靠前作为、实干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许党报国的志向。从攻克一道道具体难题、到构筑一座座梦想桥梁,这位扎根在奋斗前沿的党员擦亮了"先锋名片",更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了"有我"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中有信念、有理想、有追求,行动就有航向、有动力,广大党员干部当抱持满格"思想状态",用心立下"愿将此身长报国"的高远志向,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燃烧"小我"的花火,主动响应时代的号召,真正挺立"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担当姿态。
提升满格"实力状态",以"千锤百炼始成钢"的精神定格"奋斗有我"的担当姿态。"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岗位没有高低、职责没有大小,只有能在专注的领域里干成"行家里手"写出"非凡答卷",就是有价值、有意义、闪闪发光的人生。天子山大桥作为梁子湖上规划建设的首座公路特大桥,既要经过武昌鱼的天然繁育区、也要横跨武汉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地,环保要求严、各项细则多,因一直没有合适方案久未开工。曾敏在接到任务时,第一时间组建团队、日夜奋战,为实现安全、环保多维度统一而费尽心血,终于一份经得起推敲的设计方案成功出炉。广大党员干部当提升满格"实力状态",就要深知时代发展向前,对能力、解题思维等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只有抱持"千锤百炼始成钢"的精神,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跨越和成长,方能真正定格"奋斗有我"的担当姿态。
守住满格"行动状态",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定格"奉献有我"的担当姿态。从贵广高铁穗盐路特大桥开启铁路混合梁斜拉桥新篇章,到武汉光谷空轨突破现实难题成为我国首条悬挂式单轨,再到天子山大桥顺利开工成为兼顾环保和发展的"新杰作"......一路走来,曾敏始终以"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的信念勉励自我,也因一幅幅图纸落地,不仅绘出了流动的风景,更烘热了老百姓幸福美好、顺畅无忧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当守住满格"行动状态",始终以民心所盼为奋斗所向,无论身处逆境或顺境、肩挑责任与使命,都要燃起"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主动在基层扎根、向一线报到,把无悔初心与炽热情感投映在每一件具体的实事、好事中,真正用行动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在付出与耕耘中定格"奉献有我"的担当姿态。
以"人才三者"开出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人、关键要得人,人才始终是支撑力量、是智慧源泉。各地区要抓住"人"这个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深耕"潜力田"、重用"领航者"、厚植"创新林",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新的跃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
激发"潜力者",以"前瞻视野"开出"未来之花"。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如同播种于广袤田野的珍稀种子,需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深远的规划布局来悉心耕耘。因此,要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与研究体系,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的扎实构建,更需融入前沿科技的探索与实践,为人才提供一片滋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沃土。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合作,引入全球创新资源,让人才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历练成长,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还应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让每一颗"未来之苗"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最终结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
重用"领航者",以"政策春风"开出"创新之花"。"识才善用,方能汇聚星河。"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而领航者则是这股力量的核心。我们要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领航者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中大展拳脚,让关怀与理解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此外,还要为"领头羊"铺设宽广的成长路径,不仅限于眼前的挑战,更放眼于未来的星辰大海。鼓励其引领重大项目,参与国际交流,与世界顶尖智慧碰撞,不断拓宽视野,深化专业造诣,成为推动行业乃至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如此,方能携手"领头羊",共奏激励乐章,让团队之根扎得更深,枝叶更茂,共同开创辉煌未来。
培养"创新者",以"科技雨露"开出"变革之花"。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而科技则是滋养创新的源泉,正如春雨细润万物,创新的种子亦需科技雨露的滋养,方能破土而出,绽放其独特的生命力。为此,我们需精心培育一片开放而包容的创新生态,让每一个创意都能在自由的空气中自由翱翔,每一次尝试都被视为向未知迈进的勇敢步伐。科研投入如同阳光雨露,不可或缺,我们需加大力度,提升科研设施的先进性与创新资源的丰富性,为创新人才搭建起攀登高峰的坚实阶梯。同时,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此外,还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创造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创新林中,让每一颗"人才种子"都能绽放出引领未来的变革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