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份重要讲话、重要会议心得体会汇编733篇(第46/160页)
借"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发展光辉,同频"守正创新"的追求,一览中华文明"满眼生机转化钧"的锦绣画卷。殷墟常设甲骨的展览,让人惊叹大量现代汉字可以从3000多年前的文化找到源头,特别是当形象生动、立体鲜活的"数字拆解"上线,更能一观文字的发展变化。而这样结合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科技的展览并不算少,从AI修复三星堆青铜像让文化瑰宝得以"数字重生",到大唐不夜城让游客也体验一把"穿越"的快乐,从《只此青绿》让千里江山图走过时光、走到人们眼前,到《长安三万里》点燃的国潮热、传统文化学习热等,"中国故事"借助科技手段、现代表达走上了更大的舞台,也进一步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广大党员干部当借"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发展光辉,同频"守正创新"的追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用心让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真正让更多人一览中华文明"满眼生机转化钧"的锦绣画卷。
聚焦"重点"激发中国式现代化"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聚焦信仰如磐"出发点"、为民服务"落脚点"、改革开放"突破点",以强劲、不竭、革新的"澎湃动能"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巍然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聚焦信仰如磐"出发点",在一心向党、初心无悔中激发"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强劲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作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磅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选择与时代的考验,前路越坎坷、越艰难,坚定信仰越不可缺失。作为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碧血丹心"的忠诚信仰,时刻把牢思想之舵、找准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学党的思想、举党的旗帜、走党的道路,让"如炬信仰"照亮前路的迷茫与黑暗。同时,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毅力时刻保持清醒,乘党纪学习教育"东风"将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自身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在一往无前的新征程上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临危不失志、遇诱不变心,确保前路不迷茫、信仰不褪色,让初心为党的"信仰光辉"在新考验、新形势、新任务中经得起历史与人民的检验。
聚焦为民服务"落脚点",在人民至上、枝叶关情中激发"大道笃行为苍生"的不竭动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我们心中的奋斗目标,更是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谆谆教诲,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与民共享的为民发展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拓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服务深度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不要仅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生活的实际质量,要常怀"向下之念"思民生疾苦、善察"风雨之声"悟民情冷暖,多到老百姓家里走一走、坐一坐,主动揭锅盖、问忧愁,切实在人民群众发展就业、医疗社保、物质生产、生活起居等方面明确为民服务方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利民之念"在"心系黎民忧乐间"的一举一措中落到工作实处、流入群众心里。
聚焦改革开放"突破点",在系统集成、开拓创新中激发"百舸争流千帆竞"革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举措,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更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顺则万事兴,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全局观念与系统思维,善打多措并举的"组合拳"、勤用点面结合的"定盘招",要抓牢制度建设这一"牛鼻子"发挥"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让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各项举措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中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另一方面,要秉持"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坚定决心,在提升创新意识、淬炼变革本领上下功夫,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破局",以行动"率先"推动改革"领先",在扩大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基建支撑中用好创新之举、行好革新之策,让创新驱动战略成为改革攻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领悟"3.7克"背后的"重如千钧"
近日,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标题为《3.7克有多重》的微视频,讲述了十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以他们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明白"3.7克"的党员徽章重量虽轻,但背后所蕴含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民情怀却"重如千钧",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3.7克"承载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信仰,领悟"勇往直前、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重如千钧"。凡事欲立,须是心立。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支撑其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的精神支柱。如果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得"软骨病",便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发挥作用。从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宣传,因积劳成疾去世的徐利民;到以青春之我扎根扶贫一线,用生命诠释责任与担当的黄文秀;再到面对山洪选择逆流而上、以身许国的骆旭东......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理想信念"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的执着。广大党员干部要领悟理想信念"重如千钧",时刻牢记"第一身份",不仅把党员徽章佩戴在胸前,更把党员使命记在心里。同时,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信,更要真用,把对党忠诚和建功立业高度统一起来。
"3.7克"蕴含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领悟"迎难而上、临危不惧"的责任担当"重如千钧"。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从把每一小步融入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每一大步的王亚平,到冲破技术封锁的智慧码头"推门人"张连钢,再到近段时间以来,在抢险救灾的现场、在防汛抗洪的一线,有无数党员干部敢于亮剑、挺身而出,冲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担当是党员最有效的磨砺"。广大党员干部要领悟责任担当"重如千钧",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扬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既苦干实干、又巧干善干,时刻把岗位职责牢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奋斗足迹。
"3.7克"装满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领悟"义无反顾、在所不辞"的为民情怀"重如千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旗帜上,这个初心便成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疆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在帮助车陷泥潭的旅客脱困后,不要报酬而是亮出鲜艳的党员徽章,彰显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自豪;正在休假的战士刘庆广看到有人不慎落水,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尽显军人无畏和党员本色。不难看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广大党员干部要领悟为民情怀"重如千钧",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血脉相连的亲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为人民创造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
凝心聚力勇担当争做改革发展"先锋军"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全局高度谋划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进一步为全国上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全会精神,争做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军"。
立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铆足干劲奔赴改革开放第一线。伟大事业是全体党员干部闯出来、拼出来、干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顺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不断砥砺"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的赤诚忠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好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多一些"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朝气,少一些自怨自艾的"暮气",要扣好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志存高远,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带着强大的历史责任感,自觉成为新征程上改革开放事业的"先锋军",主动奔赴时代需要的一线去建功立业。
鼓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勇气,练就本领奔赴攻坚最前沿。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要舍得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这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中行进,胆子要大、步伐要稳。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和勇气,敢去基层一线"摸爬摔打",壮筋骨、长本事,快速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以"入局又破局"的青春姿态,在"深入改革一线、找准症结所在"中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军"。要担当起伟大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阻碍发展的"硬骨头",干一件成一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坚定改革自信,增强改革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力赋能。
增强"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的地气,牢记初心奔赴伟大新征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14亿多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毫不动摇,笃定"服务于民、聚力于民"的价值取向,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把一件件改革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才能更好照见民生之大。广大党员干部要耐心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走稳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推动改革成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改革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抓好改革"最先一公里"部署与"最后一公里"落实的联系工作,凝聚最大改革共识,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全面深化改革当"抬头谋、争着干、迎难上"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绘就了气势恢宏而又清晰明确的改革画卷。广大年轻干部当自觉听从出征的号角,沿着绘就的蓝图,将改革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既守好基础岗位时时"在位",又主动谋划将改革工作干到出彩出新、超越预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当好改革实干家!
掌握"事事应对有序"的工作方法,从"低头盲"向"抬头谋"转变,持续提升干部推动改革的科学性。人生需要方向,奋斗也要导航。艰辛的前行路上,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认清形势、找准方法,亦是干成实事的关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仅是"机械式"的按部就班工作,平时疲于学习、疏于思考、懒于求变,最终只会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准改革的正确方向、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将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当战略性谋划、前瞻性思考改革工作,要在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向群众求解中打破"定式枷锁",大胆探索、敢为人先,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角、崭新的思维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交出让群众满意的改革答卷。
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从"催着干"向"争着干"转变,持续提升干部参与改革的主动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催着干"与"争着干"看似仅一字之差,却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绩观,前者消极被动,结果是疲于应对;后者积极主动,更多是抢占先机。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向外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向内看,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面对更多风雨、更大阻力,年轻干部不能满足于浑浑噩噩"过日子"、庸庸碌碌"守摊子"。广大年轻干部要当好改革攻坚的先锋,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时刻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首位,持续增强"躬身入局"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决克服"催着再干、能拖就拖"的懒惰思想,切实将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以主动争先的姿态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发扬"处处逢敌亮剑"的斗争精神,从"绕道走"向"迎难上"转变,持续提升干部投身改革的抗压性。伟大梦想不是躲着困难、避着矛盾就能轻松实现的,也绝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取得的。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启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实现的,中国建设的成绩是靠斗争取得的,中国改革的成就是靠斗争完成的。而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当如何做呢?广大年轻干部要消除"畏难"心态,坚决摒弃任何拈轻怕重、消极怠慢、回避矛盾的思想行为,要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敢于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敢于同利益固化的现象作斗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中要挺身而出,在大是大非前敢于亮剑,在直面矛盾中迎难而上,以越挫越勇、敢想敢干的过硬作风,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山接着一山过,切实彰显新时代青年一代的勇毅和担当。
全面深化改革要牵好"牛鼻子"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要牵好"牛鼻子",既要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要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在渐进中实现突破,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才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牵好关键主体这个"牛鼻子",全局和局部相配套,耕出沃野千里的"丰收田"。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要抓住"关键少数",一把手要勇挑大梁,既要立场坚定,又要思路清晰,既挂帅又出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才能抽枝发芽、开花结果。"林茂鸟至,水积鱼集",要聚焦"关键人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教育人才"拓路子",给科技能手"搭台子",替紧缺专家"辟通道",拔犀擢象、引凤筑巢,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各显神通、大展身手。"推陈出新,绕有别致",要激活"创新主体",善于破旧立新、革故鼎新,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挑战既得利益的阻碍,既为经济主体"富口袋",也为长效发展"富脑袋",不断开辟新空间、研究新办法,引领高质量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